泥灘
泥灘(英語:mudflat,法語:vasière,德語:wattenmeer)又稱灘涂、潮汐灘,是在潮間帶形成的沿海濕地。泥灘廣泛分佈於海灣、潟湖和河口等區域[1]。由於泥灘基本處在潮間帶,因此每天約有兩次被淹沒和露出水面。
地理
[編輯]泥灘主要由潮汐或河流所帶來的沉積物組成[2],往往形成於河口邊,過程涉及多個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水文、地質等多方面。
泥灘通常位於潮間帶,受到潮汐和河流的影響。潮水的漲落造成水位變化,水流在漲潮時將沉積物(如沙子和泥土)帶入潮間帶,落潮時則將這些沉積物留在泥灘上。在潮間帶,水流速度較慢,沉積物開始沉積。沉積物的類型和數量取決於流動的水體(海洋、河流等)及其攜帶的物質。這些沉積物會在潮間帶的底部逐漸累積,形成泥灘。
此種地形除一般泥質外,尚有以沙子為主的沙灘,及以岩石為主的岩灘。
生態
[編輯]潮灘、潮間帶鹽沼和紅樹林是重要的生態系統。[3]它們通常飼育大量的野生動物,如數以千萬計的遷徙鴴鷸從北半球的繁殖地遷徙到南半球的非繁殖區的重要棲息地。它們通常對候鳥以及某些種類的螃蟹、軟體動物和魚類至關重要。[4]甚至在英國,泥灘被列為生物多樣性行動計劃(BAP)優先棲息地。
沼澤含有豐富的草本植物,而沉積層由薄沙和泥層組成。泥裂是常見的以及波浪狀的面。 由於豐富的腐爛植物生命,沼澤也是煤、泥炭層的起源。
鹽田的區別是在於它們含有薄薄的粘土淤泥層。淤泥的主要來源來自河流。乾涸的泥漿和風蝕形成淤泥沙丘。當洪水、雨水或潮汐來襲時,乾燥的沉積物會被重新分配。
泥灘主要有彈塗魚、寄居蟹、招潮蟹等生物,而岩灘因岩石較難挖掘,因此在此生活的則以藤壺居多。
《濕地公約》是為了保護濕地而簽署的全球性政府間保護公約,旨在通過國家行動和國際合作來保護與合理利用濕地。公約於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薩爾簽署,當時有18個發起締約國。《濕地公約》於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直至2014年1月,總共有168個締約成員。
另有《國際重要濕地名錄》,覆蓋著2170片總面積超過207萬平方公里的重要濕地。
代表
[編輯]亞洲
[編輯]歐洲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Swamps and marshes (with thick and deep mud beneath surfaces in hot season) are either freshwater, salty, or brackish.
- ^ Murray, N.J.; Phinn, S.R.; DeWitt, M.; Ferrari, R.; Johnston, R.; Lyons, M.B.; Clinton, N.; Thau, D.; Fuller, R.A.,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and trajectory of tidal flats, Nature, 2019, 565 (7738): 222–225, Bibcode:2019Natur.565..222M, PMID 30568300, doi:10.1038/s41586-018-0805-8/
- ^ Indian River Lagoon Species Inventory Home. irlspecies.org. [2022-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0).
- ^ Triño, Avelino T.; Rodriguez, Eduard M. Mud crab (Scylla serrata) culture in tidal flats with existing mangroves. Aquaculture Department, Southeast Asian Fisheries Development Center. 2000 [2022-07-23]. ISBN 978-971-8511-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3)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