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浙江第一碼頭

座標30°12′57″N 120°10′30″E / 30.2159°N 120.1749°E / 30.2159; 120.1749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0°12′57″N 120°10′30″E / 30.2159°N 120.1749°E / 30.2159; 120.1749

浙江第一碼頭老照片

浙江第一碼頭,又名杭州南星橋客運碼頭[1],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南星街道錢塘江畔三廊廟,清同治三年(1864年)由杭州商人胡雪岩主持建設,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建後由時任浙江省長張靜江題名「浙江第一碼頭」,1998年停止使用。

歷史

[編輯]
側面的碼頭棧橋和遠處的錢江四橋
旁邊浙江第一碼頭的介紹

錢塘江北岸渡口最早在杭州城望江門海潮寺,海潮寺碼頭又名七甲渡碼頭,位於原杭州中策橡膠廠南大門[註 1]附近,海潮寺所在的海潮路即原來的錢塘江海塘。海潮寺附近舊時江闊水緩,船隻只能停泊在淺灘之外,人員貨物需要經由跳板上岸,不能行走的就要依靠背傭和馬凳由人背上來,而窮人則只能趟水上岸。從碼頭上來不遠就是望仙橋直街,為老杭州的鬧市區,直到1928年南星橋三廊廟改建為現代化的浙江第一碼頭,海潮寺碼頭因為錢塘江江流改道而廢棄後,望仙橋直街才逐漸衰敗下去。[3]根據杭州學者龔玉和、孫躍等人說法,浙江第一碼頭所在的三廊廟一帶為魏晉樟林桁、隋唐柳浦渡、兩宋浙江渡所在,歷代延續至今,且在明清時期為觀潮勝地[4][5]

清同治三年,紅頂商人胡雪岩應時任浙江巡撫左宗棠的要求,在浙江主持太平天國戰爭善後工作,為了讓戰時流亡錢塘江以東紹興蕭山上八府的居民回到杭州,也為了溝通名下胡慶余堂藥材生意,特地在南星橋三廊廟設立「義渡」,免費接送兩岸居民商旅,一時間杭州許多商紳也來資助。胡雪岩投資建設了船埠棚房,增添了跳板纜繩,並承擔了運營的人工費用。於是流亡難民紛紛從這裡北上返回杭州,義渡每日人滿為患,胡雪岩因此又委託一批有經驗老船工,製造了四條長15米,寬4米,可載100多人的方頭平底渡船,渡船行駛平穩,全由人力搖櫓,便於人員貨物運輸,但遇到逆風逆水或者漲潮則會有危險,需要「封江停航」。受制於通訊條件限制,為了讓停航消息布告出來,停航天兩岸就會將一面細布做的大旗升起,過客見此就知道義渡停航;此外,杭州城內清河坊宓大昌牆上還會張貼三廊廟和海潮寺渡口的渡船消息。時局穩定之後,義渡也在胡雪岩資助之下繼續運營下去,並經過不斷修繕成為了錢塘江上下游之間往返最早的碼頭。錢塘江義渡也為胡雪岩帶來了巨大的聲譽,其名下的胡慶余堂一舉超過原先海潮寺附近的葉種德堂成為了杭州最為興盛的藥號。[6]

清光緒九年(1883年)胡雪岩破產之後,當時正在上海的兩浙鹽運使、紹興旅滬七邑[註 2]同鄉會常務董事長俞襄周號召旅滬浙江同鄉,接辦難以為繼的胡氏義渡,很快籌集巨款成立了義渡基金會。俞襄周是錢塘江南岸的紹興人,在杭州有數家商號,同時經營杭州至桐廬諸暨的航運,經常需要搭乘義渡,早年曾在錢塘江南岸候船時親眼目睹義渡沉船的慘案,因此立志改善渡江條件。籌集完資金後,他在上海自外商購置了機器輪船,先是在黃浦江上試船數次,又和友人乘船沿海路至錢塘江三廊廟碼頭,直到沒有任何問題才投入義渡客運。俞襄周十分關切義渡事務,在他管理下義渡採用機器輪拖船,增加對開輪次,並在每條船上配備救生設備,還在兩岸設有救生船,訓練水上救生員。每每假期節慶,蕭山、紹興、寧波溫州等地商人都要回家祭祖,導致渡輪難以承擔客流量,於是他又將桐廬、諸暨航線的船隻調來義渡支援。俞襄周還得到了王竹齋金潤泉張載陽蔣抑卮王薌泉等杭州知名人士的大力支持,後來又向客商購置四艘鐵殼機輪,命名為「義中號」「義正號」「義和號」「義平號」,義渡從此進入鼎盛時期。期間浙江省政府還成立直轄的浙江錢塘江義渡局,義渡局局長則由俞襄周名下杭諸輪船公司[註 3]經理王清光擔任,義渡從此由民營變為官督民辦。1927年,由俞襄周建議和資助,義渡局開始建設錢塘江兩岸碼頭以解決人員貨物灘涂趟水上岸的風險。1928年北伐勝利後,國民政府以官辦民助的方式籌集資金,杭州商會則成立了義渡管理委員會,以錢塘江南岸的1600畝農田作為資本[7]。1929年在三廊廟建成一座長250多米、寬10米的鋼筋混凝土梁版式引橋及碼頭,引橋伸入江面,自此人們不再涉水上岸;碼頭落成時時任浙江省省長張靜江前來觀禮[6],親自為碼頭題匾額「浙江第一碼頭」六字。1931年,俞襄周為母親慶祝八十大壽,兒子俞藹士完婚,許多親友前來祝賀,他將禮金全部捐給義渡局用來在碼頭上加蓋水泥雨篷。1933年,南岸以巨木作樁,橫工字鋼為梁,建成600米長的南岸碼頭,自此汽車也可以通過義渡渡江。[8]1932年12月,浙贛鐵路開通至南岸的西興後,北岸南星橋車輛人流都大大增加,浙江第一碼頭已然是杭州的南大門,據統計此時碼頭貨物運輸量達40萬噸,年輪渡人次約4000萬,日均1.1萬人次,最高峰時日均可達1.7萬人次,一躍成為省內最大的內河港口。在這種情況下浙江省建設廳廳長曾養甫決定請來茅以升修築錢塘江大橋[9]。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甫完工的錢塘江大橋不得已而被炸毀,錢塘江大多數船隻和渡輪也裝上易燃物,行至南岸碼頭後自行焚毀[8]。12月24日杭州淪陷後,錢江義渡被迫改為錢塘江輪渡局開始收費計價,後來南岸作為基金的1600畝義田先後流失,義渡被迫中止。至1945年抗戰勝利後,錢江輪渡軍被浙江省交通處接收,更名為錢江輪渡所,當時錢塘江大橋尚未恢復,輪渡所由船工120名左右,日運輸旅客1萬人次以上。[9]1946年11月,浙江各界在上海成立錢江義渡復興委員會,暫時以雲南路7號為總辦事處。委員會邀請了當時上海各界的浙籍人士,當時作為江浙財閥的核心人物之一的銀行家李銘也參與在內,為義渡恢復作出貢獻。[7]

1949年5月中華民國國軍撤離杭州之時,扣留並破壞了輪渡所的大量船隻,輪渡一度歇業至6月,7月中華民國空軍襲擊錢塘江大橋、閘口電廠和輪渡,3名船工不幸遇難,輪渡再度停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浙江第一碼頭仍是省內最大的內河碼頭。1950年代中期,由於碼頭前沿沙灘延伸,船隻難以停靠碼頭,因而客貨班船都移至中河海月橋貨運碼頭。1957年冬,浙江省省屬錢江航運公司新建木棧橋近百米,浙江第一碼頭恢復使用。1960年,木棧橋改為鋼筋混凝土新橋,並新建鋼引橋兩座。1979年後,錢塘江輪渡再次興起,浙江第一碼頭除兩岸渡運外,還運營紹興、臨浦諸暨富陽桐廬建德蘭溪金華等地的長途客船,由此成為了全省重要的交通樞紐。1979年春,新引入客運、渡運泵船兩艘。1985年8月,浙江省交通廳批准在江灘陸地處新建候船廳和綜合樓。1980年代,浙江第一碼頭年輸送旅客可達4000多萬,每天凌晨3時北岸的第一碼頭開出當天第一班渡輪,南岸蕭山就有百米長隊伍在等待,船票也水漲船高由5分漲到5[10]。隨著錢塘江過江交通越發便捷,錢江輪渡開始走下坡路,至1998年1月8日浙江第一碼頭最終宣告停渡。[9][11]

重建與再利用

[編輯]
浙江第一碼頭新棧橋入口

錢江四橋興建後,浙江第一碼頭失去運輸價值,停渡之後開始荒廢,至2004年被納入城市拆遷範圍。雖然浙江第一碼頭見證了杭州諸多歷史,但一直不是文物保護單位,杭州市園林文物局文物處表示浙江第一碼頭的主體建築已經在城市建設中陸續被毀,現在申報文物保護單位的意義已經不大,部門已經實地調查過碼頭現狀,碼頭僅僅剩下50米廊橋而失去了作為文物的完整性,文物部門將會從文物保護點開始嘗試申報文物。錢江客運旅遊有限公司計劃利用浙江第一碼頭進行錢塘江觀光遊覽[12]。2008年,浙江第一碼頭遺址被拆除[13]。由於交通方便,原先碼頭地帶形成了外來務工人員聚集的碼頭村,最終政府於2016年拆除了這一片區[14]。2012年三江兩岸[註 4]進行生態整治,有政協委員提議重建浙江第一碼頭,後來的2013年上城區三江兩岸綠道標誌和杭州市港航規劃中顯示浙江第一碼頭已經重建,並計劃用於錢塘江水上游[15][16]

2010年杭州市兩會期間,九三學社市委考慮錢塘江過江擁堵的現象,提出恢復錢塘江輪渡的建議,並建議優先恢復條件相對較好的「浙江第一碼頭」輪渡,參照免費單車的模式提供免費輪渡,用船上、碼頭的廣告回籠自己,並與錢塘江夜遊結合,在渡口配套公交換乘和單車租賃點。[17]2013年4月,杭州港航部門透露將恢復錢塘江渡輪,考慮盤活現有的浙江第一碼頭[1],6月17日,杭州市港航部門召開輪渡恢復工作座談會,著手進行市場調研,計劃將新渡輪船型定位300客座和500客座兩種,前期以兩艘500客座對開,1艘300客座備用,船舶要做到零排放,應對錢塘江複雜水文條件著重考慮避潮、抗風和夜航功能。輪渡路線初步定位4條,分別為第一碼頭至射潮廣場、城市陽台至射潮廣場、城市陽台至奧體中心、第一碼頭至彩虹城。[18]根據2020年,錢塘江航運遊船公司官網介紹,浙江第一碼頭並不在錢塘江水上游碼頭之列。[19]

根據2016年報道,2012年開通的錢塘江夜遊麗星號具備280客座,夜遊路線從浙江第一碼頭出發,到下游的錢江三橋附近[20]。2018年報道中,新的錢塘江夜遊則改自錢塘江南岸的錢江龍碼頭出發,不再經過浙江第一碼頭[21]

參考資料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根據後來報道,該地塊現已經改建為拆遷安置房地塊,不再作為中策橡膠廠廠址。[2]
  2. ^ 即紹興府轄下七城邑,包括紹興府城(附郭山陰縣會稽縣)和蕭山縣餘姚縣新昌縣諸暨縣上虞縣嵊縣六縣城,均在錢塘江以南
  3. ^ 即經營杭州至紹興諸暨航線的公司
  4. ^ 指代杭州市境內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三江的兩岸

來源

[編輯]
  1. ^ 1.0 1.1 陳棟. 钱塘江轮渡真的有可能要回来了. 杭州日報 (杭州日報報業集團). 2013-04-13 [2020-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2. ^ 上城區發展改革和經濟信息化局. 上城区隆重举行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政府. 2016-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3. ^ 三条半. 杭州日報 (杭州日報報業集團). 2007-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4. ^ 孫躍. 樟亭倚柱望潮头. 杭州日報 (杭州日報報業集團). 2017-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5. ^ 龔玉和. 南宋时期临安(杭州)的渡口码头. 杭州市政協杭州文史研究會. 2018-11-12. 
  6. ^ 6.0 6.1 曹曉波. 浙江第一码头南星桥. 杭州:生活品質. 2009, 0 (11): 64–65 [2020-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7. ^ 7.0 7.1 章金萍. 钱江义渡复兴委员会的募款策略与银行家李铭的作用.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 2014, 34 (1): 30–35 [2020-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8. ^ 8.0 8.1 李定楹. 钱江义渡.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杭州市委員會. 2010-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9. ^ 9.0 9.1 9.2 趙福蓮. 浙江第一码头. 钱塘江史话. 杭州: 杭州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565-0003-1. OCLC 951075167. 
  10. ^ 王寧, 江水. 从“第一码头”到康桥港区 感受杭州水运的前世今生. 杭州網 (杭州日報報業集團). 2010-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08). 
  11. ^ 仲向平. 浙江第一码头. 钱塘江历史建筑. 杭州: 杭州出版社. 2013. ISBN 978-7-80758-777-4. OCLC 910429606. 
  12. ^ 王 汀. 难掩颓势“浙江第一码头”停渡后走向沉寂. 新華網浙江頻道 (新華社). 2004-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5-16). 
  13. ^ 劉焜. 三江两岸重建“浙江第一码头” 发展居家船游系统. 錢江晚報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 2012-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14. ^ 詹程開. 从“浙江第一码头”到违建遍地的城中村,再到整体拆迁. 錢江晚報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 2016-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2). 
  15. ^ 費騰. 我区完成“三江两岸”绿道示范段建设. 上城報 (杭州日報報業集團). 201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16. ^ 羅傳達. 水上旅游一路西进 “三江两岸”要建31个旅游码头. 都市快報 (杭州日報報業集團). 2013-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1). 
  17. ^ 徐潔. 政协委员提议 西湖开水上巴士 钱塘江恢复轮渡. 杭州網 (杭州日報報業集團). 2010-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16). 
  18. ^ 陳棟. “恢复钱塘江轮渡”有了新进展. 杭州日報 (杭州日報報業集團). 2013-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19. ^ 码头介绍. 杭州錢航遊船有限公司.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20. ^ 殷軍領, 岳雁. 市民问:想夜游钱塘江,哪里能坐船?. 杭州網 (杭州日報報業集團). 2016-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6). 
  21. ^ 李忠. 杭州钱塘江上游轮夜游首航 一路饱览现代城市夜景. 杭州日報 (杭州日報報業集團). 2018-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