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熱拉爾·穆胡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熱拉爾·穆胡 物理學得主
Gérard Mourou
2014年
出生 (1944-06-22) 1944年6月22日80歲)
 法國薩瓦省阿爾貝維爾
國籍 法國
母校格勒諾布爾大學BSc & MSc
巴黎第六大學PhD
獎項艾德格頓獎英語Edgerton Award(1997年)
量子電子獎英語Quantum Electronics Award(2004年)
查爾斯·湯斯獎(2009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2018年)
網站Gérard Mourou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雷射科學
機構巴黎綜合理工學院
國立高等先進技術學校
羅徹斯特大學
密西根大學
博士生物理學得主 唐娜·斯特里克蘭

熱拉爾·阿爾貝·穆胡(法語:Gérard Albert Mourou法語:[ʒeʁaʁ muʁu],1944年6月22日)是一位法國物理學家。他與唐娜·斯特里克蘭阿瑟·阿什金共同獲得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穆胡與斯特里克蘭共同發明了一種稱為啁啾脈波放大的科技,其後來被用來製成超短與超強(拍瓦)的雷射脈波。[1][2][3]

生平

[編輯]

穆胡於1944年6月22日出生於法國阿爾貝維爾。1967年,穆胡獲得格勒諾布爾大學學士學位。1973年,他獲得皮埃爾和瑪麗·居里大學(巴黎第六大學, 現索邦大學)博士學位。之後,他在國立高等先進技術學校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共同管理的光學應用實驗室英語Laboratoire d'optique appliquée工作。[4]

1978年,他遠渡重洋到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雷射能量學實驗室英語Laboratory for Laser Energetics工作。在那時,雷射能量學實驗室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慣性約束聚變。穆胡的責任是領導「超快科學小組」(Ultrafast Science Group),其目標是研究雷射聚變領域的鄰近論題,並且提供博士深造所需要的優良環境。在那裡,他與學生唐娜·斯特里克蘭於1985年共同發明了啁啾脈衝放大技術,其能夠製成超強與超短的光學脈衝,從而大幅度提高雷射功率。之前在這方面的研究曾遭到多次失敗,因為直接放大脈衝會損害光學儀器。啁啾脈衝放大技術先將脈衝的脈寬拉開,然後進行放大,最後用再把脈寬壓縮成如同先前一般。這樣,由於在放大時,脈衝的脈寬已被拉開,光強不會損害放大器。[5]最初,這技術只能製成皮秒脈衝,功率增加到吉瓦。後來,進階研究造成了高達1000倍的改善,製成飛秒脈衝,能夠給出太瓦功率。由於這麼大幅度地提高功率,這技術在化學、醫學與製造業領域用途廣泛。在眼科領域,他發明了醫治眼睛與白內障的飛秒屈光手術[6]他對於眼角膜的研究開創了IntraLASIK技術,其成功地幫助了超過5百萬病人。[7]這技術也提供基礎科學重要研究工具,實現了強場物理學英語strong field physics阿秒科學的發展。當今,全世界有許多拍瓦級雷射設施正在運作或建造之中。[8]

從2005年至2009年,穆胡任聘為國立高等先進技術學校光學應用實驗室英語Laboratoire d'optique appliquée的主任,他的主要研究項目為極端光基礎設施英語Extreme Light Infrastructure,其目標是研究超高強雷射、雷射與物質相互作用。[9]他是極端光基礎設施計畫的創始者。[7]穆胡是巴黎綜合理工學院的榮譽教授,密西根大學的榮譽教授。[6]他開創了密西根大學的超快光學科學中心英語Center for Ultrafast Optical Science,是該中心的主任。[7]

羅徹斯特大學的光學教授與前光學學院主任偉恩·瑙克斯英語Wayne Knox是穆胡的第一個博士學生。瑙克斯認為,穆胡是他一生所遇到最具前瞻與最有創響力的人之一。瑙克斯表示,他永遠都在思考下一個10倍,假若他的雷射的強度為1018 瓦特每平方釐米,那麼他又會想製造一個更強一千倍的雷射。[5]

獎勵與榮譽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Lindinger, Manfred. Eine Zange aus lauter Licht. 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2018-10-02 [201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6) (德語). 
  2. ^ Gérard Mourou – Facts – 2018. NobelPrize.org. Nobel Media AB. 2018-10-05 [2018-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4). 
  3. ^ Gérard Mourou.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18-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5). 
  4. ^ Le Prix Nobel de Physique 2018 Gérard Mourou Diplômé de l’Université Grenoble Alpes. Université Grenoble Alpes. 2018-10-03 [2018-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9). 
  5. ^ 5.0 5.1 Mourou, Gérard. 53. The dawn of ultrafa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DF). Stroud, Carlos (編). A Jewel in the Crown: 75th Anniversary Essays of The Institute of Optics of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DF). Rochester, NY: Meliora Press. 2004: 272. ISBN 978-1580461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 
  6. ^ 6.0 6.1 Gérard Mourou honoured by 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École Polytechnique. 2017-10-25 [2018-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4). 
  7. ^ 7.0 7.1 7.2 Gérard Mourou. Center for Ultrafast Optical Science. Center for Ultrafast Optical Science. [2018-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3). 
  8. ^ Schirber, Michael. Focus: Nobel Prize—Lasers as Tools. Physics. APS. 2018-10-04 [2018-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2). 
  9. ^ About ELI. Extreme Light Infrastructure. [2018-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2). 
  10. ^ R. W. Wood Prize. The Optical Society.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5). 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of ultrafast optics, in particular for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 for laser systems to boost optical power peaks to unprecedented levels 
  11. ^ SPIE Harold E. Edgerton Award in High-Speed Optics. spie.org.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s and Photonics. [2018-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2). 
  12. ^ Quantum Electronics Award Winners. IEEE Photonics Society. [2018-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5). For pioneering contributions to ultrafast optics including optical sampling and intense fs pulses 
  13. ^ Gérard Mourou – the 2005 Willis E. Lamb Award for Laser Science and Quantum Optics. www.lambaward.org. [2018-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7). 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laser science,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short-pulse high-power lasers. 
  14. ^ Gérard Mourou. The Optical Society. [2018-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9). For ground-breaking applications of high-intensity lasers to precision micromachining, eye surgery and relativistic light-matter interactions 
  15. ^ Arthur Ashkin, Gérard Mourou and Donna Strickland win the Nobel Prize for Physics. Physics World. 2018-10-02 [2018-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