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畏號航空母艦
40°45′53″N 74°00′04″W / 40.76472°N 74.00111°W
無畏 USS Intrepid CV-11 | |
---|---|
概觀 | |
艦種 | 航空母艦 |
艦級 | 艾塞克斯級(3號艦) |
製造廠 | 紐波特紐斯造船廠 |
動工 | 1941年12月1日 |
下水 | 1943年4月26日 |
服役 | 1943年8月16日 1952年2月9日 1954年6月18日 |
退役 | 1947年3月22日 1952年4月9日 1974年3月15日 |
結局 | 1981年4月27日捐贈作博物館艦 |
除籍 | 1982年2月23日 |
技術數據 | |
標準排水量 | 一般:27,500噸 作戰:33,400噸 |
滿載排水量 | 36,380噸 |
全長 | 整體:872呎 水線:820呎 |
全寬 | 整體:147呎6吋 水線:93呎 |
吃水 | 戰時:近26呎 滿載:近27.5呎 |
鍋爐 | 8座鍋爐 4座1,250千瓦蒸汽輪機 2座250千瓦柴油輪機 4軸 |
功率 | 150,000軸馬力 試航:154,054軸馬力 |
最高速度 | 33節 試航:32.93節 |
續航距離 | 20,000海哩/15節 服役:15,440海哩/15節 |
乘員 | 268名軍官 2,363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4門2聯裝5吋/38火砲 4門單管5吋/38火砲 8門4聯裝40公釐高射砲 46挺20公釐機砲 |
裝甲 | 機庫:2.5吋 防護甲板:1.5吋 裝甲帶:2.5-4吋 防水壁:4吋 指揮塔:1-1.5吋 舵機:2.5吋 |
艦載機 | 36架F6F 37架SB2C 18架TBF |
其它 | 3座升降台 2座彈射器 模版參考來源:[1] |
無畏號航空母艦(英語:USS Intrepid CV-11)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三號艦。它是美軍第四艘以無畏為名的軍艦,艦名源自美國海軍於1803年俘獲的一艘火船。
無畏號於1941年開始建造。建造僅開始數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加快建造無畏號等航空母艦。1943年無畏號下水服役,開始參與太平洋戰爭,特別是雷伊泰灣海戰。戰後無畏號退役封存,在韓戰後開始進行SCB-27C改建,重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改為CVA-11,於1954年在大西洋艦隊重新服役。稍後無畏號又進行SCB-125現代化改建,增設斜角飛行甲板。
1962年無畏號重編為反潛航母,舷號改為CVS-11,繼續留在大西洋及地中海執勤。稍後無畏號參與美國的太空計畫,分別擔任水星-擎天神7號及雙子座3號的救援船。1966年至1969年,無畏號曾三次前往西太平洋,參與越戰。雖然無畏號其時已改編為反潛航母,但美軍臨時將之改編為輔助攻擊航母,故無畏號亦有派飛機到陸上參與攻擊。
無畏號在1974年退役,並一度預備出售拆解;但在民間組織努力下,海軍在1981年將無畏號捐贈到紐約作博物館艦。1982年無畏號除籍;而同年無畏號海、空暨太空博物館於哈德遜河河畔正式開放,自此成為曼哈頓的重要地標及旅遊點。1986年,無畏號獲評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
建造與早年服役
[編輯]1941年12月1日,無畏號開始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建造;六日後日軍偷襲珍珠港,美軍立即加快興建各艘航空母艦。1943年4月26日,無畏號下水,並於8月16日服役,首任艦長為湯瑪斯·史伯格(Thomas L. Sprague)上校。10月7日,無畏號離開諾福克海軍基地,前往加勒比海試航,沿途訓練第八航母航空聯隊(今第八航母航空大隊)的飛行員,11月1日返抵諾福克,25日再到切薩皮克灣試航,30日返回諾福克作最後檢修。[2][3][4]
12月3日,無畏號離開諾福克,8日開始橫越巴拿馬運河。在通過科隆(Colon)期間曾一度觸地擱淺,艦艏輕微受損,脫困後在巴爾博亞(Balboa)稍作維修,14日繼續行程,最終在22日抵達阿拉米達。接著無畏號先維修艦艏,然後搭載飛機及軍資,1944年1月5日離開阿拉米達,10日抵達珍珠港,並換上第六航母航空聯隊。[5]
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馬紹爾群島與首次遇襲
[編輯]不久前美軍編組了第58特遣艦隊(Task Force 58,第五艦隊下的快速航空母艦艦隊),由馬克·密茲契少將指揮;無畏號編入阿爾弗雷德·蒙哥馬利(Alfred E. Montgomery)少將指揮的第二分隊,同行艦有旗艦艾塞克斯號及卡伯特號。[6]16日艦隊離開珍珠港,支援即將登陸瓜加林的美軍。29日早上,無畏號等空襲瓜加林北部的萊島(Roi island),摧毀該處的機場,同時擊毀瓜加林所有的日軍戰機;當晚分隊的戰艦南達科他號、北卡羅來納號及阿拉巴馬號砲擊了萊島;而無畏號則在30日再作空襲。[7]
1月31日,美軍開始登陸瓜加林,同時佔領無人防守的馬久羅,瓜加林戰役爆發;當日無畏號掩護陸戰隊登陸,並作空中支援,直到2月3日美軍完全佔領環礁為止。4日無畏號前往馬久羅稍作休整,[8] 在12日則往空襲特魯克。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特魯克島建立海軍基地,儼如美國之珍珠港。武藏號、大和號及長門號均於此下錨;但環礁內的日艦,大多在美軍空襲前撤返日本。2月17日美軍艦隊開始攻擊;密茲契在日出前先派F6F奪取制空權,再命後至的18架TBF攻擊跑道上的飛機;第一波攻擊後,日軍空中力量大受打擊,環礁上的365架飛機,只有約100架未有受損;[9]清晨美軍艦隊的輕型航空母艦又派轟炸機攻擊島上設施及礁湖軍艦。
傍晚7時,六架裝有雷達的九七式艦上攻擊機發現美軍艦隊,並伺機攻擊;約克鎮號曾在9時派夜戰F6F前往攔截,但失敗告終。10時11分,一枚魚雷擊中無畏號右舷艦艉,並在水線以下爆炸,造成11人死亡;艦體數個隔艙入水;右舷的舵機機房被炸毀;艦舵更即時卡死向左六度半,使艦體開始向左急轉。為恢復操縱,史伯格暫時將右舷引擎關閉,同時將左舷引擎逐步增速,以增加艦體右轉力度;到艦體朝向東方後,史伯格再下令調節引擎,並正面逆著強烈的東風,以20至22節速度向東撤退。分隊則命卡伯特號及數艘驅逐艦掩護無畏號返回港口。[10][11]
2月18日,美軍命無畏號改為到馬久羅修理,史伯格要將無畏號轉向南方。無畏號甫一轉向,原本正面相迎的逆風即時變成由左舷吹向艦體,使無畏號又再失控打轉。史伯格先將右舷引擎其中一軸鎖死;再將甲板上所有飛機推到艦島前方,充當臨時的前桅帆,使艦體可減少向左偏轉。由於飛機受風面積始終不足,史伯格命船員物盡其用,以木板、繩網及帆布等等再造出多幅前桅帆,置於艦艏防空砲的砲座,並以人手操控;又將艦艏的貸物搬到艦艉隔艙,並為部分艦艉隔艙注水,使艦艉重量增加,從以將艦艏抬高迎風。幾經辛苦之下,無畏號終於勉強恢復航向。稍後史伯格逆著20至30節的東風,將無畏號直接駛回珍珠港修理,於24日抵達。[12][4][11]
無畏號在珍珠港拆除了損壞的艦舵,並填補艦體破洞。29日無畏號離開珍珠港,打算在沒有艦舵的狀態下,直接返回舊金山。但當無畏號離開珍珠港不久,隨即失控,使史伯格要向珍珠港求救。當珍珠港派出八艘艦隻前來協助時,海面又颳起強烈西南風,使無畏號無法安全進入港口,只好在近海下錨停泊,直到3月3日才成功進入珍珠港。5日無畏號再次返回乾船塢,並臨時安裝了人手操控的艦舵,在16日再次離開珍珠港。22日無畏號終於抵達舊金山,隨即進入舊金山海軍船廠維修。[13][4][11]
菲律賓
[編輯]直到1944年5月30日,無畏號才完成維修。6月9日,無畏號前往珍珠港,在14日抵達,並在近海訓練。8月16日,無畏號與企業號及獨立號一同前往埃尼威托克,在24日抵達,並與早前參與菲律賓海海戰的艦隊會合。[11]8月26日,小威廉·海爾賽接替雷蒙德·斯普魯恩斯,指揮美軍艦隊。由於海爾賽為第三艦隊司令,故快速航空母艦編隊亦更名為第38特遣艦隊(Task Force 38)。此時無畏號編入傑拉德·波根(Gerald F. Bogan)少將的第二分隊,並擔任旗艦,同行艦有碉堡山號、卡伯特號及獨立號。[14]29日無畏號等第二分隊艦隻離開埃尼威托克,與第一及第三分隊前往菲律賓;而第四分隊則往小笠原群島。[15]9月6日至8日,無畏號等空襲了帛琉;又於9日至10日空襲民都洛及薩蘭加尼灣。[15]由於缺乏目標,海爾賽改命艦隊於12日攻擊米沙鄢群島等地。[15]15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帛琉,無畏號等繼續在外海巡弋,並在稍後改為攻擊呂宋。21至24日,艦隊空襲呂宋各地的港口,然後撤退。28日無畏號在塞班島稍作休整,再經帛琉,於10月2日返抵烏利西。[16]
台灣空戰
[編輯]10月6日,無畏號等艦離港,前往空襲沖繩島;而漢考克號則在此時加入第二分隊。10日艦隊大舉攻擊沖繩,出擊架次高達1,396架,重創沖繩港口。此時豐田副武估計美軍將空襲台灣,命在台的福留繁預備迎戰;此時日軍駐台戰機約有230架。[17]
一如日軍所料,12日美軍艦隊往南空襲台灣。海爾賽派第一分隊空襲台灣南部;無畏號的第二分隊空襲台灣北部;第三分隊空襲台灣中部;第四分隊則集中攻擊高雄。清晨各艦派戰機作第一波攻擊;福留繁則派戰機攔截,同時派轟炸機攻擊美軍航母,台灣空戰爆發。美軍在空戰明顯佔優,第一波攻擊後,日軍只剩下60架戰機可用;第二波攻擊後更全被摧毀,沒有戰機可迎戰第三波攻擊;福留繁的指揮部亦在空襲後夷為平地。傍晚日軍魚雷機發現美軍艦隊,陸續展開攻擊,但無一成功,更損失42架。美軍當日出擊數達1,378架次,只損失48架飛機。[18]
10月13日艦隊再次空襲台灣,出擊數下降至974架。傍晚美艦隊被日軍攻擊;富蘭克林號艦島受損,無人傷亡;而坎培拉號則被魚雷重創,要由拖船協助離開戰場。14日艦隊派146架戰機及100架轟炸機再次攻擊台灣,順道掩護坎培拉號撤退;陸軍航空隊則在中國大陸派109架B-29轟炸高雄。當晚日軍魚雷機再次夜襲,休士頓號被魚雷重創,一度下令棄船;由於兩艘受創巡洋艦離台灣及先島群島僅90英里(140公里),海爾賽於15日命三艘巡洋艦及八艘驅逐艦組成拯救小隊,協助兩艦拖行;又派科本斯號及卡伯特號作空中支援。艦隊則緩緩向西南撤走。[19]
10月15日第四分隊往空襲呂宋;日軍則於當日及16日再次空襲拯救小隊;休士頓號於16日再被一枚魚雷擊中,入水超過6,300噸,艦長一度決定棄船,但同行驅逐艦決定繼續拖行。此時東京電台稱美軍第三艦隊已受重創。海爾賽得悉後,認為日軍誤判拯救小隊為第三艦隊,索性順水推舟,以拯救小隊作餌,引誘日軍攻擊;無畏號的第二分隊與第三分隊共同掩護小隊,但由第三分隊伏擊從日本而來的飛機。16日早上,日軍命那智號及足柄號等由瀨戶內海出發,往南追擊,卻在沖繩外海被碉堡山號兩架飛機攻擊。此時福留繁得悉美軍航空母艦未有受損,命巡洋艦隊即時撤退。美軍埋伏雖然失敗,兩艘重創軍艦仍得而撤走,在27日終於抵達烏利西。[20]
10月17日無畏號往南行駛,以支援美軍重奪菲律賓;而小澤治三郎則命艦隊阻止美軍登陸,並以自身航空母艦為餌,引開美軍艦隊,由栗田健男的第二艦隊到雷伊泰攻擊美軍登陸部隊;稍後因此引發雷伊泰灣海戰。18日無畏號空襲卡加延省。[16]美軍在20日開始登陸獨魯萬市,而麥克阿瑟則在當日下午登上灘頭,宣告自己重返菲律賓。
雷伊泰灣海戰
[編輯]10月21日,無畏號再次空襲呂宋一帶。23日,美軍潛艦發現日軍艦隊,並擊沉愛宕號及摩耶號,重創高雄號。此時海戰近在眉睫,但美軍未有投入全部航空母艦;第一分隊在22日前往烏利西補給,要到24日才調返菲律賓。[21]無畏號的第二分隊在聖貝納迪諾海峽(San Benardino Strait)以東巡航;第三分隊在波利略島(Polillo Islands)以東;第四分隊則在雷伊泰灣東面海域。[22]
24日早上,美軍三支航空母艦分隊繼續索敵。8時12分,無畏號一架偵察機發現栗田健男的中央艦隊,包括大和號及武藏號等艦,正進入錫布延海;僅15分鐘後,海爾賽越過密茲契的航艦指揮權,命各分隊即時派飛機攻擊日艦(第二分隊最接近日本艦隊,第三及第四分隊分別在其北面及南面),同時將第一分隊調返菲律賓。[22]
此時大西瀧治郎派出近60架飛機,由菲律賓飛往空襲第三分隊,並在9時38分重創了普林斯頓號,最終由美軍於傍晚以魚雷自沉。10時10分,小澤治三郎從航空母艦派飛機作第二波攻擊,於正午12時12分抵達,但第三分隊未再受損。[23]
正當日軍派出第二波攻擊之際,無畏號及卡伯特號的第二分隊,分別於10時26分、12時45分及下午3時50分,到錫布延海猛烈攻擊日軍艦隊。第三分隊於下午1時30分轟炸日艦;而第四分隊則於2時15分作最後攻擊。當日美軍共出動259架次飛機攻擊中央艦隊,並擊沉武藏號,擊傷大和號、長門號及妙高號。[24]
栗田的中央艦隊在下午撤退,先避開美軍攻擊,稍後再嘗試進入雷伊泰灣。這使西村祥治的南方艦隊獨自進入雷伊泰灣,並在25日於蘇里高海峽遭美軍戰艦伏擊慘敗;[25]而第三分隊因忙於救援普林斯頓號及攻擊中央艦隊,故此未有發現小澤的北方艦隊。最終小澤由第四分隊的偵察機,於24日下午3時40分及4時40分發現。[26]
24日晚上10時,海爾賽召集北面三支航空母艦分隊,以及威利斯·李駐守於聖貝納迪諾海峽的戰艦北上,追擊北方艦隊的日軍航空母艦。各分隊於11時45分會合,海爾賽則將航空母艦隊交由密茲契指揮;而前往烏利西的第一分隊則在加速趕回菲律賓。至此小澤的誘敵計畫成功,粟田的中央艦隊在毫無抵抗下駛入雷伊泰灣。[27]
25日凌晨,美軍偵察機發現小澤艦隊大約位置;清晨密茲契命列星頓號先派偵察機前往索敵,並在發現日艦前命航空母艦派飛機升空,以爭取時間。7時10分偵察機發現日艦,第三分隊已升空的轟炸機率先攻擊。小澤雖早在7時便發現美機,但因艦載機折損過多,最終只能派出15架戰機防守。為使誘敵成功,小澤命瑞鳳號離隊吸引美軍攻擊。8時美軍第一波空襲抵達;艾塞克斯號及列星頓號的魚雷轟炸機開始攻擊瑞鳳號,但無一命中;無畏號的轟炸機則先後命中瑞鳳號及千歲號,擊沉後者;聖哈辛托號(或無畏號)的魚雷轟炸機亦命中旗艦瑞鶴號,迫使小澤將指揮轉移至大淀號;秋月號亦在稍後被擊沉。[28]
8時22分,托馬斯·金凱德中將的第七艦隊被栗田的中央艦隊攻,以明碼向海爾賽求救;但海爾賽未有調動北上的艦隊,只命第一分隊加緊前往菲律賓;[29]10時尼米茲在珍珠港發電報給海爾賽,詢問第三艦隊何在,卻因解密問題而激怒海爾賽;要到11時15分海爾賽才命無畏號的第二分隊及李的戰艦南下。此時兩分隊最快要到26日半夜才可抵達聖貝納迪諾海峽,且分隊必須在中途補油方可繼續前進,不可能追上栗田艦隊;[30]艦隊其他航空母艦則繼續攻擊小澤,最終擊沉瑞鶴號、瑞鳳號、千代田號及初月號,並擊傷其他艦隻。海戰於當日結束。[28]
26日清晨5時,無畏號的第二分隊終於與第一分隊會合,而漢考克號亦返回第二分隊。6時兩支分隊派出第一波飛機追擊栗田,又在8時10分及12時45分派出第二波及第三波攻擊,最終僅擊沉能代號及早霜號,並重傷熊野號。[31]
雷伊泰島、呂宋與再次遇襲
[編輯]10月27日第二分隊在海上補油,在28日前往空襲馬尼拉灣。[16]29日早上,無畏號等派飛機空襲馬尼拉各地機場,並與日軍爆發空戰,擊毀多架飛機;但同日無畏號被神風特攻隊自殺飛機擊中,造成10死六傷,在搶修後繼續作戰。[32]30日老約翰·麥凱恩接替密茲契,指揮快速航空母艦。
11月5日,第一及第三分隊在波利略外海與第二分隊會合,[33]然後分別攻擊仁牙因灣、北錫布延海及馬尼拉灣三地的日軍機場及補給艦隻,並擊沉了那智號,摧毀地面多架飛機。下午列星頓號遭自殺飛機擊傷,迫使麥凱恩將旗艦轉至胡蜂號。6日艦隊再次空襲三地,在傍晚到外海補油。[34]8日無畏號的第二分隊,聯同受損的列星頓號返回烏利西休整,在9日抵達。[35]
11月14日,無畏號的第二分隊離開烏利西,接替第三分隊作戰。15日麥凱恩將艦隊旗艦改設在第二分隊的漢考克號。[36]17日第一、第二及第四分隊再次空襲呂宋,於20日撤到後方補油。21日第四分隊離隊空襲雅浦島,然後到烏利西休整;而第一分隊亦在23日到烏利西,於24日抵達,留下無畏號的第二分隊及艾塞克斯號的第三分隊作戰。[35]25日,兩支分隊再次轟炸呂宋等地的日軍艦隻,其中提康德羅加號擊沉了熊野號。
日軍再次以自殺飛機還擊。中午12時26分,正當第二分隊開始派出戰機之際,十多架自殺飛機高速向分隊迫近。34分,漢考克號先被自殺飛機的碎片擊傷;到53分,一架自殺飛機撞入無畏號左舷,穿過一個20公釐機砲砲座及飛行甲板,然後與炸彈一同在機庫上層甲板爆炸。爆炸將飛行甲板扭曲,並引發大火。與此同時,卡伯特號亦遭自殺飛機擊中;到55分,第三分隊的艾塞克斯號亦遭自殺飛機擊傷。[37]
數分鐘後,第二架自殺飛機攻擊無畏號,其炸彈先貫穿飛行甲板,並在機庫爆炸;而飛機則散成碎片,橫掃整片飛行甲板,使飛行甲板及機庫均告起火。由於無畏號已無法回收飛機,故此已派出的75架飛機只好在艾塞克斯號、漢考克號及提康德羅加號降落補油,然後飛到雷伊泰的美軍陸上基地。下午1時無畏號的大火開始受控,並在2時47分撲滅。兩次攻擊最終造成69人死亡,35人受傷。[37]
由於艦隊損傷慘重;再加上麥克阿瑟推遲登陸民都洛到12月15日,艦隊下令撤退。第三分隊繼續在海上巡航,而無畏號的第二分隊則返回烏利西,在27日抵達。[35]接著無畏號返回美國維修,在12月20日再次返抵舊金山,並進入乾船塢。[4]
沖繩島、硫磺島與日本
[編輯]1945年2月11日,無畏號完成維修,並在16日再次前往西太平洋,於3月2日抵達珍珠港。接著無畏號與富蘭克林號及巴丹號前往烏利西會合艦隊,在13日抵達。[11]次日第五艦隊離開烏利西,前往支援沖繩戰役,並先空襲九州,削弱該處的日軍空中力量。無畏號編入亞瑟·拉德福(Arthur W. Radford)少將的第四分隊,同行艦有旗艦約克鎮號、企業號、蘭利號及獨立號。[38]
3月18日上午,艦隊開始派出機隊,空襲九州各地機場,但宇垣纏在美軍攻擊前,已派出僅餘的飛機升空,正前往攻擊第四分隊,故美軍收獲不大。企業號先於早上被日軍炸彈擊中,但未有引爆;無畏號成功攔截自殺攻擊,艦體輕微受損,但自殺飛機碎片仍殺死艦上兩人,並傷及43人,在機庫引起小火。到下午1時,約克鎮號亦遭日本飛機擊傷,在搶修後繼續作戰。[39]
同日,美軍偵察了神戶及吳市,發現日軍於港內的大批軍艦,故密茲契於19日命艦隊空襲瀨戶內海,最終擊傷大和號、日向號、榛名號、生駒號、葛城號、龍鳳號、天城號、鳳翔號、海鷹號、利根號及大淀號;但美軍亦遭日機反擊,胡蜂號被炸彈擊中爆炸,造成多人死傷,在搶修後繼續作戰;而富蘭克林號則身中兩枚炸彈,起火爆炸,一度失速,更幾近沉沒。戴維森在離艦後,將旗艦轉到第三分隊的漢考克號(後者臨時加入第二分隊),並建議艦長棄船,但為艦長拒絕。最終富蘭克林號在多艘艦隻協助下,緩緩撤走。企業號及部分第四分隊軍艦調往第二分隊,以掩護其撤退。[40]
3月20日艦隊往南撤退,但繼續派飛機轟炸九州南部機場;下午第二分隊再遭遇自殺飛機攻擊,一艘驅逐艦受損,而企業號的甲板則被友軍防空砲擊中。21日第一分隊遭到MXY-7櫻花特別攻擊機襲擊,將之悉數擊落。傍晚胡蜂號轉到第二分隊,而聖哈辛托號則加入第一分隊。各艦於22日到外海補油,而企業號、胡蜂號及富蘭克林號等艦則分別撤返烏利西及美國修理;第二分隊要到4月才重返戰場。[41]23日起,艦隊開始日復日空襲沖繩島,偶而亦空襲硫磺島,各分隊則輪流在海上補油。4月1日,美軍開始登陸沖繩島,艦隊繼續提供空中支援。[42]5日企業號返回,並加入無畏號的第四分隊;6日日軍派出355架自殺飛機及341架轟炸機,攻擊美軍登陸區的艦隻,並擊傷多艘;而美軍艦隊則勉強守住攻擊。當日艦隊估計己方擊落249架。[43]晚上美軍潛艦發現大和號及其他軍艦離開豐後水道,密茲契召集所有航空母艦北進迎擊。[44]
坊之岬海戰
[編輯]4月7日上午8時23分,艾塞克斯號的偵察機發現大和號。[45]斯普魯恩斯曾打算命戰艦迎擊,但為免登陸部隊遇襲,將任務交給航空母艦。9時15分密茲契先派16架戰機再作偵察,並命第一及第三分隊預備攻擊。此時無畏號的第四分隊仍忙於掩護沖繩,要到45分才進入作戰距離。[45]10時起各艦開始派飛機前往攻擊,並持續至下午2時。[46]大和號接連中彈,快速向左舷傾側,最終在23分爆炸沈沒;日軍亦損失了矢矧號、濱風號、磯風號、朝霜號及霞號,另外冬月號、涼月號、雪風號及初霜號亦受損。美軍整日亦受自殺飛機侵擾;漢考克號於中午被一枚炸彈及飛機擊中,引發大火,到下午才恢復飛行作業。[47]
沖繩島與第四次受創
[編輯]4月8日艦隊返回南方,支援沖繩作戰。同日蘭道夫號與艦隊會合,戴維森重建第二分隊,並以企業號為旗艦,同行艦尚有獨立號;9日漢考克號及卡伯特號則撤返烏利西修理。[48]由於日軍俘虜稱將在11日發動大規模自殺飛機攻擊,密茲契加緊戰機警備。11日日軍一如所料,在下午1時30分起大舉進攻;密蘇里號先於2時43分被一架自殺飛機擊中,受損不大;企業號於2時10分亦被自殺飛機擊中,爆炸起火,使甲板飛行作業停止48小時,再次撤返烏利西修理;艾塞克斯號在下午3時7分幾乎被擊中,炸彈在艦外落水爆炸,艦體輕微受損。整日日軍共派出近185架自殺飛機。[49]12日日軍集中空襲沖繩島的登陸艦隊,擊傷多艘美軍艦隻;同日富蘭克林·羅斯福去世。[50]
美軍艦隊繼續支援沖繩美軍,並連日與日軍飛機空戰。15及16日,艦隊空襲了九州的機場,而日軍再派自殺飛機反擊。16日下午1時36分,兩架自殺飛機攻擊無畏號,第一架飛機僅僅掠過飛行甲板,在艦側落水墜毀;第二架飛機則垂直撞入接近後方升降台的飛行甲板,並引發大火。火勢雖在一小時內撲滅,但無畏號因受損嚴重,而要再次返國修理。攻擊最終造成10死87人受傷。[51]
4月17日無畏號啟程返國,先在5月4日途經烏利西,再於11日經珍珠港,於19日再一次進入舊金山海軍船塢維修。[4]
日本投降
[編輯]6月29日,無畏號離開舊金山,並先到珍珠港近海訓練。8月6日,無畏號離開珍珠港,在同日空襲了威克島,於7日抵達埃尼威托克。[11]15日中午,裕仁天皇宣佈日本投降。[4]
8月21日,無畏號、安提頓號及卡伯特號啟程前往日本,以協助盟軍佔領當地。途中安提頓號因機件故障而要到關島維修,無畏號與卡伯特號兩艦則在25日與艦隊會合。接著無畏號兩艦分別到日本本土、仁川及大沽等地,協助盟軍佔領日佔土地。[11]10月8日無畏號離開渤海,與列星頓號、漢考克號及班寧頓號等艦繼續在日本及西太平洋執勤,在14日進入橫須賀船廠休整。12月2日無畏號離開橫須賀,於15日返抵聖佩德羅。1946年2月4日,無畏號轉到舊金山,並開始封存待命。[4][11]
戰後改建與大西洋艦隊
[編輯]1947年3月22日,無畏號退役,繼續在舊金山封存。此時海軍正打算為艾塞克斯級作現代化改建,但直到韓戰爆發後,才有充足經費。1952年2月9日,無畏號短暫返回現役,由舊金山前往東岸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4月9日無畏號在該處退役,並開始進行SCB-27C改建。同年10月1日,無畏號改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改為CVA-11。[53]
1954年6月18日,無畏號完成改建,在同日重返現役。9月到11月,無畏號到加勒比海試航,接著加入大西洋艦隊。[4][53]
1955年1月9日,無畏號在關塔那摩灣一帶考核飛行員,並曾到訪太子港。5月28日,無畏號前往地中海巡航,在6月7日抵達西班牙卡迪斯灣。接著無畏號途經直布羅陀,並嗚放21響禮砲,慶祝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生日(其時為直布羅陀英女皇壽辰日,並非女皇實際出生日)。稍後無畏號依次到訪利佛諾、拿坡里、塞薩洛尼基、雅典、瓦倫西亞、馬賽、坎城、羅德島及伊斯坦堡,在11月初啟程返國,於22日返抵美國。[4][53][54]
1956年3月12日,無畏號再次前往地中海,並在21日於直布羅陀接替返國的尚普蘭湖號。接著無畏號再造訪多個地中海港口,於9月5日返抵美國。接著無畏號前往布魯克林造船廠,並在29日開始進行SCB-125改建,增設斜角飛行甲板及封閉艦艏。[4][53][55]
1957年4月,無畏號完成改建,在5月7日前往諾福克海軍基地,並在20日開始在關塔那摩灣外考核機師,於8月返回諾福克。9月3日,無畏號前往北大西洋,並參與北約大型軍事演習反擊行動(Operation Strikeback)。除無畏號外,美軍亦派出艾塞克斯號、胡蜂號、塔拉瓦號、福萊斯特號、薩拉托加號、愛荷華號及威斯康辛號;英國則派出皇家方舟號、鷹號及壁壘號(HMS Bulwark R08)。演習模擬防守GIUK缺口。演習期間,無畏號曾到訪布雷斯特及貝爾法斯特附近港口,於10月22日返抵美國。[4][53][56]
1958年1月22日,無畏號進入諾福克船廠稍作維修,然後留在近岸執勤,並曾到訪紐約。6月9日,無畏號搭載美國海軍學院的學員,前往北大西洋考核,並途經里斯本、奧斯陸及鹿特丹,在8月8日返抵諾福克。稍後無畏號前往梅港維修,然後到加勒比海訓練演習。[4][53][57]
1959年2月13日,無畏號與羅斯福號一同前往地中海,並在3月1日於直布羅陀接替蘭道夫號及福萊斯特號。稍後無畏號先後到訪帕爾馬、拿坡里、巴塞隆納、雅典、坎城、巴勒莫及利佛諾,在8月18日由艾塞克斯號接替,於30日返抵諾福克,並進入船廠維修。[4][53][58]
1960年1月,無畏號完成維修,前往加勒比海試航,然後留在近岸訓練。要到8月4日,無畏號才再次離開諾福克,到地中海巡航。稍後無畏號造訪利佛諾、菲烏米奇諾、雅典、伊斯坦堡、貝魯特、拿坡里及羅塔島,於1961年2月17日返抵諾福克。4月,無畏號在近岸考核飛行員,並在5月前往紐約,擔任武器試驗的觀測艦,並乘載美國多所軍校的觀察員。6月多明尼加共和國因總統拉斐爾·特魯希略遇刺身亡,政局不穩,無畏號與福治谷號等被派往當地警備,隨時撤僑。[4][53][59]
1961年8月4日,無畏號再次前往地中海,先在17日於直布羅陀接替羅斯福號。稍後無畏號與北約海軍演習,並先後到訪拿坡里、克基拉島、羅德島、雅典、熱那亞、利佛諾、坎城及巴塞隆納,最後在1962年2月17日由香格里拉號接替,於3月1日返抵諾福克。[4][53][60]
反潛航母及太空任務
[編輯]1962年3月10日,無畏號進入諾福克海軍船廠,開始改建為反潛航母,並在31日正式改編,舷號改為CVS-11。4月2日無畏號完成改建,隨即到近岸及關塔那摩灣一帶訓練,然後前往巴哈馬海域,擔任水星-擎天神7號的救援艦。5月24日,太空艙因技術問題而偏離原定降落點,在無畏號230哩外遠處濺落。無畏號先派直升機救走太空人,然後打撈太空艙,於31日返抵諾福克。7月6日無畏號到海上考核海軍學院學員,並到訪魁北克,於期間開放予公眾參觀,最後在8月5日返抵諾福克。9月12日,無畏號進入諾福克船廠翻修,直到12月28日。[4][53][61]
1963年1月23日,無畏號前往關塔那摩灣訓練,並造訪金石城,於3月23日返抵諾福克。5月13日無畏號前往紐約,再次開放予公眾參觀,並在23日返回諾福克。6月及8月無畏號到北大西洋考核軍校學員,於10月1日返抵諾福克。11月至12月,無畏號留在近海執勤。[4][53][62]
1964年上半葉,無畏號繼續在北大西洋及加勒比海執勤。6月11日,無畏號離開諾福克,再次到大西洋及地中海考核軍校學員,並且追蹤蘇聯潛艦,在8月返回諾福克。[4][53]
稍後無畏號繼續在近岸訓練。1965年3月,無畏號前往加勒比海,擔任雙子座3號的救援船。23日雙子座3號升空,為美國首次雙人太空任務。太空艙在返回時偏離預定濺落點,故無畏號先派直升機救走太空人,接著才打撈太空艙。4月無畏號進入紐約布魯克林船廠作現代化改建(Fleet Rehabilitation and Modernization, FRAM),以延長服役壽命。改建在9月完成後,無畏號留在近海試航。[4][53]
越戰
[編輯]1966年4月4日,無畏號離開諾福克,途經好望角,前往西太平洋參與越戰。此時正值美軍將滾雷行動升級,加大力度轟炸北越。為增加空中攻擊力,海軍將無畏號的反潛機隊替換,轉為搭載攻擊航母的機隊,以用作輔助攻擊航母。5月15日,無畏號抵達越南外海的洋基站,接替返國的漢考克號,開始派攻擊機到陸上轟炸。[63][64]6月29日,美軍獲准攻擊北越的儲油設施(即POL攻擊)及工業設施,並開始與受蘇聯訓練的北越米格機交戰;[65]10月9日,無畏號一架A-1攻擊機更擊落了一架米格-17。這也是活塞動力飛機在越戰中唯一擊落的噴射機。作戰期間,無畏號曾到橫須賀、佐世保、香港及蘇比克灣休整。10月30日無畏號離開西太平洋,再經好望角,在11月21日返抵諾福克。[66][67][53]
1967年5月11日,無畏號第二次前往越南作戰。與上前巡航相若,無畏號再次用作輔助攻擊航母,但額外加上了F-8戰鬥機小隊。無畏號預備橫越蘇伊士運河之際,六日戰爭爆發,無畏號在運河關閉前成功橫越,繼續前往西太平洋。6月9日無畏號開始在洋基站執勤。[4][66]此時美軍正加緊轟炸連接河內市、海防市、清化市及中國的鐵路;無畏號隨即加入,並與其他航空母艦多次派出混編機種的機隊到陸上攻擊,以應付北越密集的防空飛彈。這些混合機隊的攻擊任務亦稱為Alpha Strikes。[68]8月21日,無畏號與奧里斯卡尼號及星座號發動聯合攻擊。無畏號先派出兩波飛機攻擊錦普鎮的港口,然後派另一波飛機攻擊河內外圍的軍事補給點及鐵路設施;星座號空襲了白馬市機場;而奧里斯卡尼號則空襲河內的火力發電廠。[69]10月無畏號與奧里斯卡尼號空襲了海防市的港口及船廠設施,又在11月與珊瑚海號切斷寧平市附近河道的鐵路橋,並在該區摧毀了25列火車卡。[70]不過,北越密集的防空火力使美軍損傷慘重。整次巡航,無畏號一共有12架飛機被防空砲及飛彈擊落。[66]執勤期間,無畏號曾到蘇比克灣、橫須賀及香港休整。12月9日無畏號離開越南,經南非好望角,最後於30日返抵諾福克。[67][53]
1968年6月4日,無畏號離開諾福克,途經好望角,最後一次參與越戰。早前北越發動春節攻勢,但遭到南越及美軍擊潰。到7月24日無畏號開始在越南外海執勤時,美國總統林登·詹森早已下令禁止攻擊北緯19度以北的北越設施及軍隊。無畏號僅恢復鋼虎行動,攻擊寮國的胡志明小道補給線。雖然海空軍的出擊數日漸下降,但仍有與北越空軍交戰。9月19日,無畏號一架F-8擊落了一架米格-21;此後要到1970年3月,海軍才再有擊落米格機的紀錄。[66][71]執勤期間,無畏號曾到蘇比克灣、香港及新加坡休假。1969年1月8日無畏號離開越南,繞經好望角,在2月8日返抵諾福克,結束越戰巡航。[67][53]
後續巡航
[編輯]返國後無畏號留在近岸執勤,並將母港轉到羅得島州的昆錫點海軍基地(Quonset Point)。9月8日,無畏號在詹姆斯鎮外海訓練時一度擱淺,在兩小時後脫困。10月到11月期間,無畏號到加勒比海訓練,然後回國修理。1970年9月到11月,無畏號再次到加勒比海作反潛訓練。[53][72]
1971年4月16日,無畏號再次作遠洋巡航,前往北大西洋及地中海,與北洋海軍演習,並曾到訪里斯本、普利茅斯、基爾、拿坡里、坎城、巴塞隆納、漢堡、哥本哈根、格里諾克、蘇格蘭羅塞斯(Rosyth)、樸茨茅斯及卑爾根。巡航期間,無畏號曾到波羅的海以及北極圈內的巴倫支海,追蹤蘇聯潛艦,在10月15日返抵昆錫點。[53][72]
1972年7月11日至10月15日,無畏號曾到北大西洋執勤,然後預備最後一次遠洋巡航。11月24日,無畏號先後到地中海及北大西洋巡航,與北約海軍演習,並先後到訪鹿特丹、里斯本及若干義大利、希臘與法國港口,於5月4日返抵昆錫點,並預備退役。[53][72]
退役、榮譽與博物館艦
[編輯]1974年3月15日,無畏號退役,並拖到費城封存;它也是美軍最後一艘退役的反潛航母。[53]稍後海軍打算將無畏號出售拆解,但遭到民間反對;其中紐約房地產商兼慈善家扎卡里·費沙(Zachary Fisher)更在1978年成立無畏號博物館組織(Intrepid Museum Foundation),並籌集資金,以購入無畏號作博物館艦。與海軍交涉多年後,海軍同意了組織的請求,並在1981年4月27日將無畏號轉交組織管理。1982年2月23日,無畏號除籍,並開始改建為博物館艦;同年8月,無畏號海空暨太空博物館(Intrepid Sea-Air-Space Museum)在紐約正式開放;而費沙在稍後購入更多海軍退役艦隻到博物館。1986年,無畏號獲評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2][73]
此後無畏號博物館逐漸成為紐約市地標,以及多項活動舉辦地點[74],平均每年有915,000人參觀。2001年九一一襲擊後,聯邦調查局曾以無畏號作為臨時辦公地點[74][75][76]。電影《國家寶藏》(2004年上映)及《我是傳奇》(2007年上映)[77],均曾在無畏號取景[78]。
2006年7月,無畏號開始籌備翻修,並在10月1日關閉。11月6日,拖船嘗試將無畏號拖到紐澤西州貝永維修;但無畏號由於長年停泊,艦體早被淤泥卡死,無法移動。海軍稍後加入協助,在清理走30,000立方米淤泥後,無畏號在12月5日拖離停泊處,接著開始維修及翻新,總共耗費一億二千萬美金(120,000,000)。2008年10月2日,無畏號由拖船拖回紐約,並在11月8日再次對外開放。[79][80]
無畏號兩次獲頒海軍部隊嘉許勳表,並分別在二戰及越戰獲得五枚戰鬥之星。全部榮譽見下表:[81][2]
海軍部隊嘉許勳表: 兩次 | |||
海軍遠征獎章 | 中國服役獎章: (延長) |
美國戰役獎章 | 太平洋戰爭獎章: 五枚戰鬥之星 |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獎章 | 海軍佔領服役獎章: (「亞洲(Asia)」橫扣) (「歐洲(Europe)」橫扣) |
國防部服役獎章: 兩枚 |
越南服役獎章: 五枚戰鬥之星 |
菲律賓總統部隊嘉許勳表 | 棕櫚葉越南英勇十字部隊嘉許 | 菲律賓解放獎章 | 越南共和國戰役獎章 |
相關條目
[編輯]註釋
[編輯]- ^ Friedman 1983,第394頁艾塞克斯艦級配置。由於各艘艾塞克斯級服役期間曾多次改建或改變用途,數據僅以設計及建造時為準。
- ^ 2.0 2.1 2.2 海軍網上資源(NavSource Online):無畏號. [2011-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8).
- ^ Zollo 1993,第58頁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美國海軍軍艦字典(DANFS)簡介. [2011-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 ^ Zollo 1993,第59-64頁
- ^ Morison 1988,第208頁 其時第一分隊指揮為約翰·小李維(Jown W. Reeves, Jr.)少將,下轄旗艦企業號、約克鎮號及貝勒森林號;第三分隊由費德烈·薛曼(Frederick C. Sherman)少將指揮,下轄旗艦碉堡山號、蒙特利號及科本斯號;第四分隊由山姆·堅達(Samuel P. Ginder)少將指揮,下轄旗艦薩拉托加號、普林斯頓號及蘭利號。
- ^ Morison 1988,第219頁
- ^ Morison 1988,第218頁
- ^ Morison 1988,第320頁
- ^ Morison 1988,第321-325頁
-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無畏號老兵組織-二次戰歷史. [2011-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 ^ 見艦長史伯格報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及Zollo 1993,第91-93頁。當時史伯格要將無畏號向東撤退,但失控的無畏號卻經常將艦體轉回西方,直指東京,使史伯格慨嘆「我當時根本就不想到那裡啊!」(The ship kept turning west towards Tokyo, at the time I didn't want to go to Tokyo.)
- ^ Zollo 1993,第93-94頁
- ^ 第38特遣艦隊行動-雷伊泰灣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8月26日時,第一分隊由老約翰·麥凱恩中將指揮,下轄旗艦胡蜂號、大黃蜂號、科本斯號及蒙特利號;第三分隊由薛曼指揮,下轄旗艦艾塞克斯號、艦隊旗艦列星頓號、蘭利號及普林斯頓號;第四分隊由拉夫·戴維森(Ralph E. Davison)少將指揮,下轄旗艦富蘭克林號、企業號、聖哈辛托號及貝勒森林號。
- ^ 15.0 15.1 15.2 Morison 1988,第13頁
- ^ 16.0 16.1 16.2 第38特遣艦隊行動-雷伊泰灣. [2011-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6).
- ^ Morison 1988,第91頁
- ^ Morison 1988,第93頁 福留繁在指揮部看到多架飛機被擊落,鼓掌稱快,但下一刻才發現墜地的均為日機,不禁哀嘆日軍攔截只是「以卵擊石」。
- ^ Morison 1988,第95-100頁
- ^ Morison 1988,第101-104頁
- ^ 第38特遣艦隊行動-雷伊泰灣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4日海戰爆發前,美軍四支航空母艦分隊如下:第一分隊仍由麥凱恩中將指揮,下轄旗艦胡蜂號、大黃蜂號、漢考克號(於22日調自第二分隊)、科本斯號及蒙特利號,蒙哥馬利少將則於30日接替麥凱恩;第二分隊繼續由波根少將指揮,下轄旗艦無畏號、卡伯特號及獨立號,而碉堡山號則於23日撤返布雷默頓普吉灣海軍船塢維修;第三分隊的指揮仍為薛曼少將,航空母艦編制不變(分隊旗艦艾塞克斯號、第38特遣艦隊旗艦列星頓號、普林斯頓號及蘭利號);第四分隊續由戴維森少將指揮,有旗艦富蘭克林號(於10月30日受損撤退)、企業號(30日後接替富蘭克林號為旗艦)、聖哈辛托號及貝勒森林號。
- ^ 22.0 22.1 Morison 1988,第175頁
- ^ Morison 1988,第182-183頁
- ^ Morison 1988,第184-186頁 。擊傷武藏號的飛機以第二分隊為主。武藏號最終身中19枚魚雷及17枚炸彈,於8時35分左右沉沒。
- ^ Morison 1988,第189頁
- ^ Morison 1988,第192頁
- ^ Morison 1988,第193-195, 320頁 第二分隊的波根少將於當晚接獲獨立號的報告,指粟田中央艦隊再次東進,更未因錫布延海戰而失去戰力。波根因此抗議海爾賽的命令;李上將亦估計中央艦隊僅為暫時撤退,並向海爾賽報告;但海爾賽未有理會,而兩人亦未有進一步行動。整日被海爾賽凌駕指揮的密茲契於日間命參謀留意粟田動向。晚間其參謀收到獨立號報告後,即搖醒密茲契;但密茲契得悉海爾賽已收到該情報後,便未有進言,倒頭再睡。
- ^ 28.0 28.1 Morison 1988,第322-328頁
- ^ 見:Morison 1988,第308-312頁 及大黃蜂號服役日記10月25日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6-18.大黃蜂號服役日記10月26日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6-18.。第一分隊分別在25日10時30分及12時48分派飛機攻擊栗田艦隊,其時栗田已開始向北撤退,兩波飛機雖找到栗田艦隊,但攻擊收效甚微;反而是第七艦隊的護航航空母艦攻擊成功,分別在中午擊傷了長門號及旗艦利根號;第一分隊再於26日早上6時、8時27分及12時35分派三波飛機追擊,幾乎沒有擊傷任何日艦。
- ^ Morison 1988,第329頁
- ^ Morison 1988,第310-311頁
- ^ Morison 1988,第342頁
- ^ Morison 1988,第348頁
- ^ Morison 1988,第349頁
- ^ 35.0 35.1 35.2 第38特遣艦隊行動-雷伊泰灣-11月. [2011-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6).
- ^ Morison 1988,第356頁
- ^ 37.0 37.1 Morison 1988,第358-359頁
- ^ 第58特遣艦隊行動-冰山行動-至1945年4月7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此時第一分隊由約瑟·克拉克(Joseph J. Clark)少將指揮,有旗艦大黃蜂號、胡蜂號、班寧頓號及貝勒森林號;第二分隊由戴維森指揮,有旗艦富蘭克林號、蘭道夫號及聖哈辛托號;第三分隊由薛曼指揮,有旗艦艾塞克斯號、碉堡山號(艦隊旗艦)、科本斯號及卡伯特號。蘭道夫號在3月11日於港內被自殺飛機攻擊受創,要到4月7日才啟程往會合艦隊。由於第二及第四分隊屢屢受創,使艦隻在作戰期間有多次轉移,編制並不持續完整。
- ^ Morison 1988,第94-95頁
- ^ Morison 1988,第94-97頁
- ^ Morison 1988,第97-100頁
- ^ Morison 1988,第101-102頁
- ^ Morison 1988,第196-197頁 日軍飛機數量出自日方數據,而美軍僅可估計擊落數量。
- ^ Morison 1988,第200, 203頁
- ^ 45.0 45.1 Morison 1988,第203頁
- ^ Morison 1988,第205頁
- ^ Morison 1988,第205-209頁 由於攻擊機隊甚多,美軍飛機無法妥善協調攻擊,引起頗多混亂,故此難以確認何者成功命中大和號,亦無法確定大和號共命中多少炸彈及魚雷;美軍亦誤認矢矧號為同級艦阿賀野號;而矢矧號最終身中12枚炸彈及七枚魚雷方告沉沒。整日美軍的攻擊機隊共有386架,第一分隊佔113架;第三分隊167架;第四分隊106架。
- ^ 第58特遣艦隊行動-冰山行動-1945年4月8日至5月28日. [2011年6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7月16日).
- ^ Morison 1988,第209-211頁
- ^ Morison 1988,第221-230頁
- ^ Morison 1988,第248頁
- ^ 見無畏號博物館展覽:海軍航空100周年紀念. [2011-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9).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07-19.
- ^ 53.00 53.01 53.02 53.03 53.04 53.05 53.06 53.07 53.08 53.09 53.10 53.11 53.12 53.13 53.14 53.15 53.16 53.17 53.18 53.19 無畏號航空母艦1953年後搭載的聯隊列表. [2011-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1).
- ^ 1963年無畏號年刊(Cruise book):119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至123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1963年無畏號年刊(Cruise book):124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及127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1963年無畏號年刊(Cruise book):136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及138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1963年無畏號年刊(Cruise book):142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及144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1963年無畏號年刊(Cruise book):148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及151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1963年無畏號年刊(Cruise book):152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54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及159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1963年無畏號年刊(Cruise book):160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62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及164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1963年無畏號年刊(Cruise book):168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69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70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及176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1963年無畏號年刊(Cruise book):178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80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82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83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84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85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及186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Gurney 1985,第174頁
- ^ Francillon 1988,第54頁
- ^ Nichols 1987,第154-155頁見越南空戰年表:1966年。
- ^ 66.0 66.1 66.2 66.3 Francillon 1988,第142-143頁見無畏號越戰巡航、在線及戰損紀錄。
- ^ 67.0 67.1 67.2 美國航空母艦越南巡航到訪港口紀錄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4-09-07.
- ^ Nichols 1987,第155-156頁見越南空戰年表:1967年。
- ^ Gurney 1985,第186-187頁自1964年後,美軍一直在河內市中心設下禁止攻擊區;未經美國總統批准,美軍均不可進入攻擊。故此不少軍事設施到一直未受損毀。
- ^ Gurney 1985,第191頁
- ^ Nichols 1987,第156-157頁見越南空戰年表:1968年。
- ^ 72.0 72.1 72.2 1945年後無畏號部署[永久失效連結][永久失效連結]
- ^ 無畏號海空暨太空博物館-歷史. [2011-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0).
- ^ 74.0 74.1 Milton, Pat. Mud Stops USS Intrepid Move From N.Y. Pier. The Washington Post. 7 November 2006 [2007-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8).
- ^ Navy, Army Corps to help free USS Intrepid. NBC News. 2006-11-06 [2020-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英語).
- ^ Parker, Eloise. 50 facts about the Intrepid: The floating museum is back after big renovation. New York Daily News. [2020-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7) (英語).
- ^ Beale, Lewis. A Variation on Vampire Lore That Won’t Die. The New York Times. 2007-01-14 [2020-12-18].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美國英語).
- ^ Intrepid Shines On Silver Screen. CBS News. 2009-06-12 [2020-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2) (美國英語).
- ^ 無畏號海空暨太空博物館網頁. [2011-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8).
- ^ 相關英文新聞來源見The Intrepid Will Be Temporarily Moved and Pier 86 Will be Reconstructed Under an Historic $55 Million-Plus Capital Expansion Pl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trepid to Close for Repairs, Renov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Briefly, Slowly, Intrepid Moves Again - New York Tim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及Aircraft carrier survived wars, years of deca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無畏號老兵組織-榮譽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部分榮譽參考美國海軍勛獎網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考書目
[編輯]- Friedman, Norman, U.S. Aircraft Carriers: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3, ISBN 0-87021-739-9 (英語)
- Zollo, Anthony F., USS Intrepid: CV-11, CVA-11, CVS-11: the "Fighting I" illustrated history, Nashville, Tennessee: Turner Publishing Company, 1993 (英語)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7,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語)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8,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語)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12,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語)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13,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語)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14,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語)
- Francillon, René, Tonkin Gulf Yacht Club: US Carrier Operations off Vietnam,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8, ISBN 0-87021-696-1 (英語)
- Nichols, John B., On Yankee Station: The Naval Air War over Vietnam,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7, ISBN 978-1557504951 (英語)
- Gurney, Gene, Vietnam, the war in the air,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 1985, ISBN 0-517-55350-3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