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靈廟
百靈廟 | |
---|---|
基本資訊 | |
位置 |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百靈廟鎮 |
座標 | 41°41′58.99″N 110°26′6.00″E / 41.6997194°N 110.4350000°E |
宗教 | 藏傳佛教 |
宗派 | 格魯派 |
包頭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廣福寺 | |
地址 |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百靈廟鎮 |
分類 | 包頭市文物保護單位 |
時代 | 清 |
認定時間 | 1999年4月16日 |
地圖 | |
百靈廟(蒙古語:ᠪᠡᠶᠢᠯᠡ ᠶᠢᠨ
ᠰᠦᠮᠡ,中蒙通用轉寫:Beilein süme)[1],漢名「廣福寺」,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百靈廟鎮,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2]
歷史
[編輯]百靈廟是蒙古語「貝勒因廟」的轉音,又稱「烏力吉套海」(吉祥灣)召廟群。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是由清朝的喀爾喀右翼旗和茂明安札薩克旗合併而成的。喀爾喀右翼旗俗稱「達爾罕貝勒旗」,故後來蒙古人習慣稱該廟為「貝勒因廟」(貝勒是清代封爵,「因」為蒙古語助詞,相當於漢語「的」),漢人又將「貝勒因」訛為「白林」,一度寫作「白林廟」。後來,蒙古上層人士認為「白林」二字之意不吉祥,故改採漢文 「百靈」。自此,蒙古人所稱的「貝勒因廟」之漢字定為「百靈廟」。該廟因為建於巴吐哈拉嘎地方,故蒙古人也俗稱其為「巴吐哈拉嘎廟」。[2]
百靈廟始建於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2年)。起初廟內人員很少。達爾罕貝勒詹達固密(1708年至1728年在位)時期,曾向清廷請求,自其他旗調入部分喇嘛,此外又收留了部分雲遊僧人。到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百靈廟喇嘛數量達到頂峰,共約1500餘人。蒙古佛教史家達摩陀羅撰寫的《白蓮花念珠》載,到19世紀末時,百靈廟有700多名僧人。[2]鼎盛時期,百靈廟與五當召、錫拉木倫廟、貝子廟是內蒙古中西部四大藏傳佛教寺廟。
1999年4月16日,包頭市人民政府將廣福寺公布為包頭市文物保護單位。包頭市人民政府於2004年6月20日立包頭市文物保護單位碑。[3]21世紀初,百靈廟已經修復一新。百靈廟前,闢建了「廣福寺廣場」,占地面積2.8萬平方米,其中綠地占三分之一。[4]
建築
[編輯]百靈廟整個廟宇由5座大殿、9座佛塔、30處藏式結構的院落組成,占地面積約8000多平方米。清朝康熙帝御賜「廣福寺」匾懸於大佛殿正門上方。蘇古沁大殿(大雄寶殿)是該廟最大的建築,由三座逐級降低的建築組成,每座殿頂有象徵著佛法的塔形「甘迪爾」,東西兩邊有日月相照的赤銅「甘迪爾」。蘇古沁大殿南側是卻日殿(經堂),是學習顯宗的經殿。卻日殿東南側是朱德布殿 (密宗殿),是誦經超度冤魂之所,堂頂有黑色石塊作為鎮壓物。蘇古沁殿東面是洞科爾殿(時輪殿),是學習時輪、數學部的經堂。蘇古沁大殿西面是學習醫學的「門巴殿」,東側是學習天文學的「吉如海殿」。蘇古沁大殿西側還有九世班禪府邸,九世班禪在民國23年至民國25年(1934年至1936年)在此駐蹕。此外,百靈廟還有兩座對峙的雙塔。雙塔後面,有十多座小白塔。[2]
參考文獻
[編輯]- ^ ᠯᠠᠮᠠ ᠶᠢᠨ ᠱᠠᠰᠢᠨ ᠤ ᠪᠣᠷᠬᠠᠳ ᠤᠨ ᠬᠦᠷᠦᠭ ᠢᠢᠡᠷ ᠵᠠᠷᠯᠢᠭ ᠱᠠᠰᠳᠢᠷ. 中國蒙古文期刊網. [2023-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5).
- ^ 2.0 2.1 2.2 2.3 百靈廟,內蒙古旅遊,於2013-07-17查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區級、市級文物保護遺產,內蒙古包頭市文物管理處,於2013-07-20查閱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7-25.
- ^ 内蒙古百灵庙:草原文明新约定,人民网,2004年12月17日. [2013年7月1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