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直腸脫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脫肛
類型直腸病[*]anal prolapse[*]疾病
分類和外部資源
醫學專科胃腸學
ICD-11DB31.2
ICD-10K62.3
ICD-9-CM569.1
OMIM176780
DiseasesDB11189
MedlinePlus001132
eMedicinemed/3533
MeSHD012005
[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直腸脫垂又稱脫肛脫肛痔截腸,指肛管直腸乙狀結腸位置移向下方,甚至會脫垂於肛門[1]。然而,大多數研究人員同意,有3到5種不同類型的直腸脫垂,這取決於脫垂部分是否在外部可見,以及是否涉及至直腸壁的全部或僅部分厚度[2][3]

直腸脫垂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取決於脫垂的性質,可能會存在直腸排泄物(來自肛門的粘液),肛門出血大便失禁阻塞性排便症狀。

直腸脫垂通常在老年婦女中更常見,儘管它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和兩性中。 非常罕有的情況會導致有生命危險,但如果不治療,症狀可能會使人衰弱。大多數脫垂病例可以成功治療,一般會採用外科手術。 但如果在內部隆突就會難以治療,手術可能不適合許多患者。

這個症狀和以下狀況有關:年歲增長、長期便秘排便時長期用力、頻繁肛交、長期腹瀉腸道大量寄生蟲懷孕生產過度用力、曾接受手術、囊性纖維化、慢性阻塞肺疾、括約肌麻痺。

分類

[編輯]
A. 直腸內套疊 B.外部直腸脫垂
A. full thickness external rectal prolapse, and B. mucosal prolapse. Note circumferential arrangement of folds in full thickness prolapse compared to radial folds in mucosal prolapse.[4]

不同類型的直腸脫垂可能難以掌握,因為使用了不同的定義分類。 基本上,直腸脫垂的分類可能是

  • 全厚度(完全),其中直腸壁脫垂的所有層或只涉及黏膜層(部分)。
  • 外部,如果它們從肛門伸出並且在外部內部可見。
  • 圓周,直腸壁脫垂了整個圓周
  • 休息時或在緊張時出現。

外部(完全)直腸脫垂(直腸脫垂,全厚度直腸脫垂,外部直腸脫垂)是從肛門伸出並且在外部可見的直腸壁的完整厚度,周向的真實腸套疊。[5][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Altomare, Donato F.; Pucciani, Filippo. Rectal prolapse : diagnosi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Milan: Springer. 2008. ISBN 978-88-470-0684-3. OCLC 261324766. 
  2. ^ Kim, Donald G. ASCRS core subjects: Prolapse andIntussusception. ASCRS. [14 Octo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3. ^ Kiran, Ravi Pokala. How stapled resection can treat rectal prolapse. Contemporary surgery online. [14 Octo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5月7日). 
  4. ^ Hammond, Kerry; Beck, David E.; Margolin, David A.; Whitlow, Charles B.; Timmcke, Alan E.; Hicks, Terry C. Rectal prolapse: a 10-year experience. The Ochsner Journal. 2007, 7 (1). ISSN 1524-5012. PMC 3096348可免費查閱. PMID 21603476. 
  5. ^ Tou, Samson; Brown, Steven R; Nelson, Richard L. Cochrane Incontinence Group , 編. Surgery for complete (full-thickness) rectal prolapse in adult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5-11-24, 2015 (11). ISSN 1469-493X. PMC 7073406可免費查閱. PMID 26599079. doi:10.1002/14651858.CD001758.pub3 (英語). 
  6. ^ Altomare, Pucciani (2007)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