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私人軍事服務公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私人軍事服務公司(英語:Private Military Company縮寫:PMC),又稱民間軍事公司私人軍事承包商(英語:Private Military Contractor),是專門提供保安武裝力量私人公司。由於已經企業化,即所謂的法人,所以私人軍事服務公司,和過去的概念上的傭兵在國際法中的規定已不完全相符,雖然可能包含了交戰人員、傭兵、非戰鬥人員等,但私人軍事公司並非只有軍人,公司的一般雇員眾多,即使其提供的部分服務內容與僱傭兵相近,也不能混為一談。比如在戰爭中,更多可能是參與非戰場前線的後方社會安全,除了在已控制的佔領地代替士兵維持治安、檢查危險品,代為訓練新兵,甚至是戰區送餐與醫療,護送撤退等等雜事都有,來補充軍隊不願意、做起來低效率、沒有人力或是緊急情況的業務[1],而且出現損失事件,一般由雇主與保險公司支付,不需要計入軍隊傷亡也不會佔用國家預算,如美國就十分青睞這種外包模式[2]

不過,私人軍事服務公司越來越多地用在參與灰色衝突上,比如北京利用保安公司名義,派遣再雇傭的兵員或是雇用當地退伍軍人保護國家在海外的投資項目,並進一步有力參與當地局勢等[3][4],這些合法的保安往往有其合理性掩護其行動,因為在某些犯罪率高的非洲國家,安全是很大的問題,例如:南非也有不少私人軍事公司等受僱於富裕人家或社區,起到的是較相似於警察的巡邏保安作用,或者是設備商,比如防暴動與監控設施的安裝等。但也有私人軍事公司獲得國家的直接支援,服務對象更其實就是該國武裝力量,利用這種方式在幕後操作混合戰爭,例如瓦格納集團代替俄軍發動準軍事行動與非官方衝突的作用。[5]

概述

[編輯]
一名在阿富汗與當地警察握手的英國籍私人軍事承包人員

現代私人軍事服務公司主要提供的內容可概分為兩大項。一為軍事支援方面,如軍事情報的收集、武裝保全等;二為後勤或非作戰行動,如私人保鑣軍事顧問等。也有非政府組織(如無國界醫生)或私人雇用他們,如臺灣在2013年因廣大興事件,已經開放遠洋漁船可合法雇用外國籍武裝保全人員。[6]

因應冷戰後國際情勢的快速變化,以及軍事事務變革等因素的影響,各國與富商等直接或間接的與私人軍事服務公司簽訂合約,使得私人軍事服務公司的業績大幅成長;但世界各國對此類公司的法律規範並不一致,比如公司的註冊、許可證[7]司法管轄權等,且過去曾有侵犯人權的紀錄[8],使得私人軍事服務公司在國際法的法律地位上仍處於模糊地帶。

根據2013年的聯合國資料,全球對私人軍事服務的需求仍在增加,預計每年將增加7.4%;至2016年時,金額將達到2440億美元;2012年,美國國防部為其在海外的合約花了440億美元,其中約60%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執行。截至2013年3月,美國國防部在阿富汗境內約有10萬8000名合同人員,占總人數的62%。[9]

業務範圍

[編輯]

冷戰後世界各國都有將原本軍隊的部分功能外包給軍事服務公司的傾向,以期節約軍費在名目上的開支,或降低人員維持費(如僱用當地人代替本國派軍隊維持治安)、掩飾傷亡數等,因為漸漸地作戰以外的事情都是承包範圍,使得私人軍事服務公司的營業項目越來越廣,參與例如環境安全、排雷、電網監控安裝、格鬥教練、甚至防彈車改裝等服務。

  • 私人軍事服務:即傳統僱傭兵的軍事支援部份。
  • 海上安全:反海盜行動,目前約有140家大小公司受僱在印度洋海域進行此類服務,包含預警與巡邏、護航等。
  • 排雷:如金門曾於2001年委託貝爾克國際排雷公司(BACTEC INTERNATIONAL LTD)進行排除地雷的工作。[10]
  • 後勤保障:即軍事運輸物流部分,業務範圍大,從經營伙食房、訂做軍服到部分公司甚至空運能力都有,通常公司需具有專門處理軍火化學品等危險或管制品的執照才能從事,也會接負責運送貴重物品的案子。
  • 安全培訓:許多公司擁有私人保安訓練學校甚至直接在軍營練兵。
  • 情報工作與顧問:提供當地滋事案件熱點等資訊的收集與整理。[11]
  • 人身保鑣:武裝保安業務與建築監視保安、道路車輛保安救援等業務,在貧富差距大且嚴重腐敗的開發中國家業務十分廣泛。
  • 網路資訊:這類型的許多也隸屬於資訊大企業底下的子公司。

法律地位爭議

[編輯]

由於私人軍事服務公司的身分並非自然人,但其承包的業務又可能涉及戰爭法,於是產生了若其雇員發生了刑事犯罪,甚至是戰爭罪行時,該如何判定其身分的問題。[12] 根據2008年通過的《蒙特勒文件》(Montreux Document英語Montreux Document),將私人軍事服務公司的雇員定義為「具有武裝的平民」,並將全稱定名為私營軍事和安保服務公司[13]Private Military and Security Companies,PMSC),所以已將私人軍事服務公司與傭兵區隔開來。[14]

2012年時,聯合國已把僱傭兵與私人軍事服務公司的問題分開討論。[15]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法律部的艾瑪努埃拉—基阿拉·吉拉德認為,這個問題並不存在統一的答案。她說道:「應該對每一個個案進行具體分析。在大多數情況下,從嚴格的法律觀點來看,他們並不屬於《日內瓦公約第一附加議定書》第47條以及其他相關國際條約所界定的僱傭兵」。[16]

但是,私人軍事服務公司若直接涉及作戰行動而未能採取措施,將被視為非法武裝團體。一般來說,當暴力局勢達到武裝衝突的程度時,私營軍事安全公司的工作人員必須遵守國際人道法,而且,在他們犯下戰爭罪行時,將受到控訴。吉拉德表示:「如果一國授權私營軍事安全公司行使某些政府的職能,或者這些公司事實上在它的指導下行動或處在它的直接控制之下,那麼,該國也可能因這些公司違反國際人道法的行為而承擔責任」,吉拉德女士解釋道,「而且,即使這些私人締約人並不是國家的代理人,各國仍然有義務確保它們尊重國際人道法,並有義務履行所謂的 『合理的勤勉』,即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在其領土上開展行動或來自於其領土上的個人或實體違反國際人道法,並對違法行為予以懲處」。[16]

通過將僱傭軍單獨列出作為武裝衝突中一種特殊類別的參與者,《第一議定書》和特殊僱傭軍公約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息,那就是:僱傭軍活動( 或者更廣泛的說,法人戰爭) 至少為國際法所不贊成。

1907年《海牙公約》

[編輯]

海牙公約》並沒有明確提到僱傭軍,但是《海牙第五公約》有關中立的規定則蘊涵了僱傭軍的活動。第4條規定不得在中立國領土內組織戰鬥部隊和開設徵兵事務所,以援助交戰國。第5 條賦予了中立國確保在其領土上不發生第4條所指的行為的直接責任。根據第17 條的規定, 如果個人以僱傭軍或者私人軍事承包商身份拿起武器參加戰鬥,採取有利於作戰一方的行為,該個人就「 不得享有中立」。但是,這一條款也規定這樣的個體仍具有享有不低於交戰國國民水平保護的權利。[17]

1949年《日內瓦公約》及其1977年《附加議定書》

[編輯]

1949 年四部《日內瓦公約》都沒有提及僱傭軍, 1977 年《第一附加議定書》是第一個明確涉及僱傭軍的主流國際人道法文件。

《第一附加議定書》第47 條第1 款規定,被確定為僱傭兵的人不應享有作為戰鬥員或成為戰俘的權利。但僱傭兵仍享有參加敵對行動的非戰鬥員待遇。這樣的人有權受到包含在同一議定書第75 條規定中關於「 基本保證」的保護,它包括在任何情況下均受人道待遇的權利和免受謀殺、酷刑、體罰和對人身尊嚴侵犯的權利。第75 條第4 款保證在受到刑事指控時得到公正審判和正當程序的權利[18]。然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認為附加議定書第47條是反映了習慣國際人道法的規定。

著名的私人軍事承包商

[編輯]

流行文化

[編輯]

私人軍事承包商在許多虛構作品當中都是常見的題材。

電影

[編輯]
  • 2008年—《第一滴血4》(Rambo IV):在前往緬甸執行人道任務的傳道士失蹤多天後,其所屬教會的牧師僱用了一隊僱傭兵小隊,並委託藍波運送他們前往當地進行營救。
  • 2008年—《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電影中有英國私人軍事承包人員與美國陸軍爆炸品處理大隊相遇,並一同反擊叛軍突襲的情節,期間至少三名承包人員陣亡。
  • 2014年—《美國狙擊手》(American Sniper):電影中出現了私人軍事承包人員與美軍部隊一同作戰的情節。
  • 浴血任務》系列(The Expendables):「敢死隊」是由一群精英僱傭兵組成的私人準軍事部隊。
  • 2016年—《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13 Hours: The Secret Soldiers of Benghazi):電影以真人真事改編。美國中央情報局所屬的全球應變員工(Global Response Staff)都是有著前特種部隊背景的私人軍事承包人員。
  • 勇者逆襲》系列(Strike Back):系列中多次出現私人軍事承包人員,並與主角陣營第20分部為敵。
  • 惡靈古堡》系列(Resident Evil):作品中登場的「保護傘」公司(Umberlla Corporation)為私人軍事承包商的一種。
  • 浩劫殺陣系列》(S.T.A.L.K.E.R.):作品中出現的部份潛行者為僱傭兵
  • 潛龍諜影系列》:系列中的愛國者之槍裡登埸的五大私人軍事公司「Praying Mantis/禱念螳螂(英國)、оцелотовая хватка/山貓鉤爪(俄羅斯)、Werewolf/狼人軍團(美國)、 Pieuvre Armement/武裝章魚(法國)、以及Raven Sword/渡鴉之劍(美國)」,在和平先驅中由主角Naked Snake創立的「Militaires Sans Frontières:MSF/無國境軍隊」,在幻痛中的角色Kazuhira Miller創立的「Diamond Dogs/鑽石犬」。
  • 2008年—《極地戰嚎2》(Far Cry 2):作品中來自兩間私人軍事承包商的承包人員進行了一場代理戰爭,他們分別是來自美國的「麥格魯德-鮑威爾」(MacGrudder-Powell)與英國的「堡壘」(Bastion UK)。而玩家控制角色本身亦是一名僱傭兵
  • 2009年—《決勝時刻:現代戰爭2》(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2):謝波德將軍擁有一支名為「暗影連」(Shadow Company)的私人軍隊。其部隊圖案類似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的標誌,而且隊員們都配備最先進及最精良的武器和裝備。
  • 2011年—《決勝時刻:現代戰爭3》(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3):在極端民族主義黨完全控制俄羅斯後,一群由尼古萊帶領,不願效忠極端民族主義黨的前朝政府軍士兵被迫流亡海外,並繼續以地下形式策劃推翻極端民族主義黨的作戰。該陣營在聯機模式中直接以「私人軍事承包商」(PMC)的名義登場。
  • 2012年—《極地戰嚎3》(Far Cry 3):作品中主要反派角色霍伊特·沃爾克僱用「私掠者」(The Privateers)以武力佔據著洛克島的南部,並掩護他從事著毒品生產和人口販運等非法勾當。
  • 2012年—《決勝時刻:黑色行動II》(Call of Duty: Black Ops II):勞爾·梅嫩德斯領導的組織「核心之日」(Cordis Die),其兵源主要是來自古巴及其他拉美國家的前特種部隊幹員。於聯機模式以「僱傭兵」(Mercs)的名義登場。
  • 2014年—《極地戰嚎4》(Far Cry 4):蒲甘·敏的精英部隊「皇家衛隊」(Royal Guard)的兵源主要來自中國大陸香港等地的黑社會成員,並以僱傭兵的形式來到凱拉特為蒲甘服務。
  • 2014年—《決勝時刻:先進戰爭》(Call of Duty: Advanced Warfare):擁有先進武器和技術的私人軍事承包商「巨神」公司(Atlas)經多年努力後終於在國際舞台立足,成為了加入了聯合國安理會的首個非國家會員,後來為了實現所謂的和平而侵略美國和多國。
  • 2014年—《合同戰爭英語Contract Wars》(Contract Wars):作品中主要以2028年,兩大私人軍事承包商BEAR(遭遇戰突擊團;Battle Encounter Assault Regiment)和USEC(聯合防衛;United Security)進行的代理戰爭為背景。
  • 2014年—《叛亂英語Insurgency (video game)》(Insurgency):私人軍事承包人員為安全部隊的一部份兵源。
  • 2015年—《戰地風雲Hardline》(Battlefield Hardline):劇情模式中出現了一支名為「首選結果」(Preferred Outcomes)的私人執法部隊,部份成員為犯下嚴重罪行的通緝犯。
  • 2015年—《虹彩六號:圍攻行動》(Tom Clancy’s Rainbow Six:Siege):於Y4S4潮汐行動的更新中新增兩位來自虛構私人軍事服務公司NIGHTHAVEN的特勤幹員Kail和Wamai。
  • 2016年—《逃離塔科夫》(Escape from Tarkov):《合同戰爭》的續作,繼續序述BEAR和USEC進行的代理戰爭,作品的舞台圍繞著一個虛構的俄羅斯城市「塔科夫」。
  • 2016年—《少女前線》(Girl's Frontline):作中的「格里芬和克魯格」(Grifon & Kryuger)為私人軍事承包商。特色是以戰術人形(T-Dolls)來取代人類作為戰鬥兵源。
  • 2019年—《決勝時刻:現代戰爭》(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多人模式「聯軍」(Allegiance)陣營中有兩支私人軍隊,分別為「豺狼」(Jackals)和「奇美拉」(Chimera)。戰役模式中羅曼·巴可夫將軍也有僱用私人軍事承包人員來從事非法勾當。
  • 2019年—《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2》(Tom Clancy's The Division 2):遊戲終局後出現的「黑色獠牙」(Black Tusk)為私人軍事承包商,成員均為特種精英,使用高科技裝備作戰,擁有不下於國土戰略局的戰力,對國土戰略局來說是前所未見的威脅。
  • 2019年—《火線獵殺:絕境》(Tom Clancy's Ghost Recon: Breakpoint):斯凱爾科技生產用於商業應用的無人機,但該公司作為軍事承包商也取得了成功,為美國政府開發尖端設備。斯凱爾科技也另外在島上雇傭「哨兵軍團」(Sentinel Corp)和叛逃的前美國菁英軍事部隊「戰狼」(Wolves)執行維安
  • 2006年—《黑礁》(BLACK LAGOON):在第一話出現了來自南非的私人軍事承包商「額外訂單」(Extra Orders;影射現實中的執行結果英語Executive Outcomes)的承包人員。此外,「黑礁商會」和作中被黑幫聘用的殺手等也可被視作僱傭兵
  • 2012年—《軍火女王》(ヨルムンガンド,Jörmungand):作中至少出現三間私人軍事承包商,分別為「HCLI公司」、英國公司「王者之劍」(Excalibur)及「香港大星海公司」。
  • 2019年—《刀劍神域 Alicization》(ソードアート・オンライン アリシゼーション,Sword Art Online Alicization):為了奪取人工搖光,美國國家安全局請求私人軍事承包商「輝光防禦系統」(Glowgen Defense Systems)的技術長加百列・米勒親自率領職員攻入Ocean Turtle。

注釋

[編輯]
  1. ^ 陳朝平觀點:誰敢說黑水公司沒良心?我曾花800美元買機票逃離金邊. [2024-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4). 
  2. ^ 傭兵公司 「要代客打仗嗎?」. [2024-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4). 
  3. ^ 比瓦格納更好控制 華爾街日報:中國保全公司充當北京海外「影子軍隊」. [2024-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4). 
  4. ^ 「代理戰爭」新選擇:21世紀中共的私人軍事公司. [2024-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4). 
  5. ^ 存档副本.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3). 
  6. ^ "廣大興"法案! 漁船可僱武裝保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華視,2013-08-06。(繁體中文)
  7. ^ 瑞士在2013年已初步立法禁止此類公司在該國設立,來源見:瑞士對私人保安公司加以限制瑞士資訊,2013-02-24。(簡體中文),但英美等國是允許的。
  8. ^ 利比亞兩派均犯戰爭罪均使用僱傭軍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香港中國通訊社,2011-06-03。(繁體中文)
  9. ^ 本段部分節錄自:聯合國人權專家呼籲制定國際公約 管制私營軍事和保安公司(8:4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聯合國電台,2013-11-06。(簡體中文)
  10. ^ 台灣展開金門掃雷工作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BBC,2001-03-07。(繁體中文)
  11. ^ 存档副本. [2022-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9). 
  12. ^ 關於私人軍事服務公司不適用僱傭兵身分的文章,詳見國際人道法當前面臨的挑戰――戰爭私有化:概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簡體中文)
  13. ^ 由於當前對私人軍事服務公司的規約尚未明確,故此中文譯名在相關文件中已出現有三種譯法,暫以ICRC的源文件譯名為準。
  14. ^ 該文件並無法律拘束力,僅作為慣例參考。簽約國有阿富汗安哥拉澳大利亞奧地利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伊拉克波蘭獅子山南非瑞典瑞士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烏克蘭美利堅合眾國。中文翻譯版見武裝衝突期間各國關於私營軍事和安保服務公司營業的相關國際法律義務和良好慣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版見On pertinent international legal obligations and good practices for States related to operations of private military and security companies during armed conflic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5. ^ 聯合國第六十七屆會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臨時議程,項目69。(簡體中文)。其主旨是提供了關於僱傭軍和私營軍事和保安公司近期活動的最新情況。
  16. ^ 16.0 16.1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擴大與私營軍事和安全公司的聯絡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17. ^ 中立國和人民在陸戰中的權利和義務公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18. ^ 1949年8月12日日內瓦第四公約關於保護國際性武裝衝突受難者的附加議定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19. ^ Avant, Deborah. Privatizing Military Training. Gale Academic One File. [26 January 2017]. 
  20. ^ Blackwater founder expands operations in DR Congo: Reuters. www.aljazeera.com. [2019-08-24]. 

參考來源

[編輯]

參閲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