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秋風樓

座標35°20′37″N 110°28′44″E / 35.34361°N 110.47889°E / 35.34361; 110.47889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5°20′37″N 110°28′44″E / 35.34361°N 110.47889°E / 35.34361; 110.47889

萬榮后土廟

秋風樓,2013年9月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山西省萬榮縣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第四批第167項
認定時間1996年11月20日

秋風樓為汾陰后土祠(又名萬榮后土廟)最高大的建築,得名於漢武帝祭祀后土時所作的《秋風辭》,位於今中國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榮河鎮廟前村北,汾河南岸、黃河東岸的高崗上,華麗偉岸,登樓可眺望長河落日的景色[1]。1996年已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秋風樓內藏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所刻漢武帝《秋風辭》碑。

歷史

[編輯]

汾陰后土祠為漢武帝所確立的皇帝祭地的本廟,此後漢、唐、宋多位皇帝曾在此親祀后土。根據金天會十五年(1137年)刊刻的廟貌圖《蒲州榮河縣創立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廟像圖石》碑,宋金時期的汾陰后土祠尚無秋風樓建築[2][3]。元代於廟後建秋風亭,藏有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所刻漢武帝《秋風辭》碑。

隆慶年間,后土廟後的秋風亭為汾水淹沒。亭廢后,改為建於廟前的秋風樓,在此可遠眺汾河與黃河[4]萬曆末年,汾陰后土祠被洪水沖刷而坍塌,建築盡毀。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和康熙元年(1662年)黃河兩度泛濫,康熙二年(1663年)起由先後兩任知縣移地重建於廟前村北,同治元年(1862年)黃河河道東移沖毀廟宇,至同治九年(1870年)由榮河縣知縣戴知珍再次遷建於現址,時又移秋風樓於廟後[5]

建築

[編輯]

秋風樓位於后土廟的最北端,在正殿後方,建於16米見方的磚石台基上,樓身三層,高32.6米,四周設迴廊。面闊進深各五間,十字歇山頂。[6]。樓身比例適度,檐下斗拱古樸精美,形制巍峨勁秀。每個挑角上有一個精美的武士塑像[7]

秋風樓下部為高大的台基,東西貫通,如過街門樓樣式,東側鑲門匾「瞻魯」,西側鑲門匾「望秦」[8]。台基南面設有登樓的正門,門內正對牆上有一小龕,上題「掃地壇」。

現在秋風樓自下而上的各層分別收藏現代、清代河元代的《秋風辭》石刻:「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8]

注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姜錚. 山西古建筑地图(上).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8年: 313頁. ISBN 978-7-302-50363-7. 
  2. ^ 清·馬鑒、王希濂,《光緒榮和縣誌·卷二·壇廟》。
  3. ^ 傅熹年.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上册).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1: 42–44. ISBN 7-112-04562-2. 
  4. ^ 《光緒榮河縣誌·卷二·壇廟》:初,祠前有秋風樓,擁勢華煥,元時刻漢武帝秋風辭於石,貯樓之下,賦詠無數。《光緒榮河縣誌·卷二·古蹟》:秋風亭在后土廟後,元時建,刻漢武帝秋風辭於石,以藏其中,故名,明隆慶中沒於汾。秋風樓在后土廟前,藏漢武帝秋風辭石刻,因署秋風樓。今淪於河。……想元時所建刻秋風辭石者本系亭,後亭廢建樓。藏之亭在后土祠後,樓在后土祠前,亭沒於隆慶,樓沒康熙元年,兩無疑矣。
  5. ^ 《光緒榮河縣誌·卷二·壇廟》:萬曆之末,汾水護堤傾剝,汾脽漸陷。……國朝順治十二年黃河水決,古后土祠為所淪蕩,秋風樓及門殿存焉。康熙元年河再決,並沒秋風樓,於是脽上舊跡盡泯矣。今后土廟蓋是歲河決後,知縣張錫文因舊祠所遺木植創新祠,未及成而去。知縣陳覲聖為繼成之,在廟前村北。同治元年河決,祠復圮,九年知縣戴儒珍重建於閆村村北,為后土新祠。
  6.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至第五批·第Ⅰ卷. 文物出版社. 2004: 362. ISBN 7-5010-1525-2. 
  7. ^ 李廣潔. 《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 三晉出版社. 2023年: 314–319頁. ISBN 978-7-5457-2760-9. 
  8. ^ 8.0 8.1 連達. 《寻访山西古庙》晋东南、晋南篇.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7年: 300–303頁. ISBN 978-7-302-470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