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筱俊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筱俊亭(1921年—2013年11月4日),原名張忠善,又名張俊亭,女,直隸省慶雲縣(今山東省慶雲縣)人,生於天津中華人民共和國評劇旦角演員、評劇老旦「筱派」創始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1][2][3]

生平

[編輯]

筱俊亭原籍慶雲縣東辛店鄉張瑪琅村,1921年生於天津。6歲喪父,9歲開始學藝,後來拜老藝人楊義為師學習蹦蹦兒戲。由於無錢請名師,筱俊亭便「跑連外」流動獻藝,幾乎到過德州、桑園、滄州的所有村莊,戲班中的老先生為她起藝名「花俊亭」,大人都叫她「小俊亭」。12歲進入白玉霜評劇團。13歲時,她當主演,貼戲報、戳水牌時,要寫主演的名字,乃改為「筱俊亭」。筱俊亭在演出中獲得朱金財劉慶堂寇文質等老藝人指點,表演進步很快。[1][2][3]

1930年代末期,筱俊亭在天樂戲院搭班演戲。該時期,她和評劇名家劉翠霞愛蓮君鮮靈霞新鳳霞等人同台演出。筱俊亭還喜愛駱玉笙京韻大鼓侯永奎崑曲。後來排演新劇目時,她將聽到的各種唱腔融入自己的演唱中,使演唱獨具魅力。16歲時,筱俊亭和評劇名家花巧玲唐山永盛劇院同台演出《玉虎墜》,筱俊亭未以高腔開唱,而是注重發揮自己中低音渾厚的特點,融入細膩深沉之感,獲得了觀眾的一陣陣掌聲。自此,筱俊亭逐漸找到了適合自身嗓音條件、較一般評劇唱腔低四度的唱法。19歲時,筱俊亭應邀赴天津華北戲院演出,以《白蛇傳》轟動天津,還多次應邀赴唐山、林西礦區、山東等地演出,由此成名,紅及天津、河北省、山東省各地。[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筱俊亭主工青衣花旦,長於青衣戲。1952年6月,筱俊亭加入國營的錦州評劇院。此後她主演了《安安送米》、《劉翠屏哭井》、《丁香割肉》、《馮奎賣妻》、《桃花庵》、《珍珠衫》、《花為媒》、《馬寡婦開店》、《楊三姐告狀》、《四勸》等戲,還新排演了《小二黑結婚》、《梁山伯與祝英台》、《牛郎織女》、《哭長城》、《卓文君》、《小女婿》、《救急包》、《婦女代表》等劇目。1952年秋,筱俊亭開始系統革新評劇青衣唱腔。[1][2][3]

1954年底,筱俊亭調到瀋陽,加入遼寧評劇二團。1959年11月,遼寧評劇團、遼寧評劇二團、瀋陽市評劇團合併成立瀋陽評劇院,筱俊亭任該院演員。在瀋陽工作期間,筱俊亭嘗試在評劇老旦行當進行創新。1956年,她排演了第一齣純老旦劇目《楊八姐遊春》,獲得成功。此後她又排演了《穆桂英掛帥》、《三關排宴》、《古國風雲》、《母親》、《江姐》、《洪湖赤衛隊》、《南海長城》、《東風解凍》、《豐收之後》、《社長的女兒》等劇目。最終她形成了評劇老旦「筱派」唱腔。筱俊亭自瀋陽評劇院退休。筱俊亭曾任瀋陽評劇院副院長、瀋陽市文聯副主席、遼寧省文聯副主席、遼寧省劇協副主席。[1][2][3]

在70餘年的藝術生涯中,筱俊亭先後演出200餘個劇目,塑造了《井台會》中的李三娘、《穆桂英掛帥》中的穆桂英、《打金枝》中的皇后、《楊八姐遊春》中的佘太君、《對花槍》中的薑桂芝、《江姐》中的雙槍老太婆、《洪湖赤衛隊》中的韓母等角色。[1][2]

筱俊亭是評劇「筱派」藝術的創始人。她根據自己嗓音低而渾厚的特點,學習了各家的低腔,還吸收單弦大鼓等唱法,形成了自己婉轉低回、節奏靈活的演唱風格。她還對評劇老旦腔加以革新,和琴師共同創造了多種新板式。2006年,評劇「韓花筱」三大流派(韓少雲的「韓派」,花淑蘭的「花派」,筱俊亭的「筱派」)入選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2]

退休以後,筱俊亭除改編並創作評劇劇本之外,還赴河北省等地教學生評劇。此外,筱俊亭仍繼續參加評劇演出。1980年代末,筱俊亭曾多次參加瀋陽評劇團送戲下鄉的演出。1997年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筱俊亭隨瀋陽評劇院赴香港演出。21世紀,筱俊亭曾多次參加戲曲晚會,演唱評劇名段。[1][2]

2013年11月4日,筱俊亭在河北省廊坊市逝世,享年93歲。筱俊亭的逝世標誌著瀋陽評劇院的評劇界「韓花筱」三大流派創始人全部去世。[1][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评剧大师、筱派创始人筱俊亭因病去世 享年92岁. 鳳凰網. [2013-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5).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中国评剧筱派创始人筱俊亭去世. 新華網. [2013-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26). 
  3. ^ 3.0 3.1 3.2 3.3 3.4 评剧人物:筱俊亭. 環渤海新聞網. [2013-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