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綏靖公署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綏靖公署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國共內戰時期設置之機關。簡稱綏署,是在作戰區域或非作戰區負責指揮局部戰爭,組織訓練兵員,徴集軍糧,並全權指揮其所轄行政機關,以區域或綏靖公署所在地為名稱[1]:18。國軍為了進攻中國共產黨,劃全國為若干綏靖區,在區中心城市設綏靖公署,除負責指揮軍事外,還控制區內政治、經濟和社會活動[2]:3080。綏靖公署在戰區指揮所轄省縣行政機關,按《綏靖公署組織條例》設立,負責訓練兵員、徵集軍糧等戰爭事宜。

沿革

[編輯]

動員戡亂體制由來已久,最初來自於綏靖體制。綏靖的本義是指維護地方治安。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在1926年廣東南路行政委員公署下,行政委員甘乃光,報告當時的廣州國民政府。因陽江地區土匪和流民太多,所以成立綏靖委員會處理相關事宜,並附上了組織法等。綏靖委員會主席由中國共產黨員,毛澤東同學陳章甫擔任。陳章甫在報告中匯報了派軍剿匪,組織農會,安置流民等成果。廣東南路行政委員公署在回文中予以了充分肯定,並上報廣州國民政府,希望照此經驗來成立綏靖委員會。[3]

1930年,國民政府為圍剿中國工農紅軍,開始將全國劃為若干綏靖區。1932年2月6日國民政府重建軍事委員會起,在綏靖區中心城市設立綏靖公署,負責指揮區內軍事和控制區內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一般每省設立一個,情況特殊的地區(與紅軍作戰)則在兩省或者數省邊區設一個。全國共設綏靖公署十餘處[4]:257。綏靖公署設主任一人,一般為上將軍官,由國民政府特任,隸屬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並受軍政部部長和參謀總長指揮。[4]:257根據規定,綏靖區內部隊、地方縣政府及水陸公安警察,保安隊和民團,綏靖主任可隨時指揮調動。綏靖公署內設參謀長和參謀、經理、軍法等處,承綏靖主任指揮,分管各項事務。[4]:257

抗日戰爭爆發後,綏靖公署或被裁撤、或被改組為「集團軍」編制。

抗戰勝利後,各戰區紛紛改編為綏靖公署。如:胡宗南第一戰區改編為「西安綏靖公署」、閻錫山第二戰區改編為「太原綏靖公署」、顧祝同第三戰區改編為「徐州綏靖公署」、劉峙第五戰區改編為「鄭州綏靖公署」、余漢謀第七戰區改編為「衢州綏靖公署」、傅作義第十二戰區改編為「張垣綏靖公署」等。

各綏靖公署

[編輯]

豫鄂皖邊區綏靖督辦公署

[編輯]

督辦李鳴鐘。 1930年12月上旬,集結10萬人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一次圍剿。紅軍與敵激戰後,下旬轉移至外線作戰。1931年1月初,紅軍在商城連連殲敵,粉碎了國民黨軍對鄂豫皖邊區的第一次圍剿。

豫鄂皖邊區綏靖主任公署

[編輯]

1936年9月18日成立於安徽六安,指揮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處的駐軍,1937年8月18日改編為第14集團軍。主任衛立煌

豫陝晉邊區綏靖督辦公署

[編輯]

江蘇綏靖督辦公署

[編輯]

北平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張學良(1931年11月15日至1932年8月16日)。1932年8月20日裁撤。

駐陝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楊虎城

駐豫特派綏靖主任公署

[編輯]

1931年12月8日國民政府特派駐豫綏靖主任公署在開封成立。主任劉峙(1931年11月30日至1937年4月18日),副主任王樹常(1937年4月18日至1938年)。統轄駐皖豫各部。

1932年2月3日國民政府特派駐豫綏靖主任公署為進攻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特劃羅山、光山、固始、商城、潢川、息縣、正陽、信陽等縣為豫南特別區,並成立特別區撫綏委員會,以張鍅為委員長。是日,張鍅等在信陽宣誓就職。

豫皖綏靖主任公署

[編輯]

1935年12月12日在開封設豫皖綏靖主任公署,以劉峙為主任,並免去劉峙特派駐豫綏靖公署主任及河南省政府主席職,任商震為河南省政府主席。1937年8月2日改編為第2集團軍。

1938年2月24日裁撤,改為第一集團軍。

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何應欽(1931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朱紹良(1931年12月3日至1932年),顧祝同(1934年11月27日至1935年10月3日)。

設交通處。

駐鄂特派綏靖主任公署

[編輯]

主任何成濬(1931年11月30日至1936年12月1日[5]:5289)。

太原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閻錫山(1932年2月20日至1937年8月、1947年2月至1949年)。1932年2月20日,國民政府令設太原綏靖公署。7天後,太原綏靖公署正式成立,下野年餘的閻錫山出任主任。1945年7月裁撤[6]:243, 1039。副主任楊愛源孫楚,參謀長杜春沂[4]:258。1947年2月,原第二戰區長官部改組為太原綏靖公署,主任閻錫山[7]:48。中將參謀長趙世玲

廣州廣東)綏靖公署

[編輯]

1936年7月13日成立於廣東廣州,1937年8月20日起先後與第四戰區司令長官部、第七戰區司令長官部合署辦公。抗戰勝利後為衢州綏靖主任公署。1949年11月2日撤銷穗綏靖公署。

主任陳濟棠(1932年3月30日至1936年7月13日),余漢謀(1936年7月13日至1945年8月),張發奎(1945年8月至1946年),宋子文(1948年8月5日至1949年1月21日),余漢謀(1949年1月21日-)。[6]:242

1948年,黃鎮球、鄧龍光、繆培南、張達、徐景唐、吳奇偉梁華盛任副主任。轄6個旅。

南寧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李宗仁(1932年3月30日至1936年)。

廣西綏靖主任公署

[編輯]

1936年7月13日成立於廣西桂林,1937年8月起與廣西省政府合署辦公,1945年7月10日撤銷。

主任李宗仁(1936年7月13日至7月25日),黃紹竑(1936年7月25日至8月16日),李宗仁(1936年8月16日至1937年2月26日),李宗仁(1937年2月26日至1945年8月);副主任白崇禧;參謀長徐啟明;副參謀長呂竟明[4]:258。1945年7月裁撤[6]:242

設政治部。

綏靖公署

[編輯]

1934年11月27日成立於福建建甌,1939年3月8日改編為第25集團軍。1945年8月裁撤。[6]:242

主任:

  1. 蔣光鼐(1932年6月1日至12月7日)
  2. 蔡廷鍇(1932年7月16日至1933年12月15日)
  3. 蔣鼎文(1934年11月27日至1937年11月17日)
  4. 陳誠(1937年9月10日-)
  5. 陳儀(1937年11月17日至1945年8月)。

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朱紹良(1933年9月28日至1937年1月5日),王樹常(1937年1月5日至4月28日)。1937年6月29日裁撤。[6]:1056

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薛岳(1935年2月21日至1936年8月),劉興(1936年8月代)。1937年裁撤。

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宋哲元(1935年12月26日至1937年7月)、張自忠(1937年7月至8月)。轄華北四省市(北平、天津、河北、察哈爾)。

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劉峙(1935年12月12日至1937年)。

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何鍵(1936年4月30日至11月5日)。

蘇浙邊區綏靖公署

[編輯]

1936年12月5日在浙江嘉興成立,綏署主任張發奎

1937年8月6日在嘉興改編為第8集團軍。1938年6月9日改編為第2兵團。

滇黔綏靖公署

[編輯]

1935年2月2日,蔣中正任命龍云為「中央剿匪軍」第二路軍總司令,薛岳為前敵總指揮,轄第一縱隊(吳奇偉中央軍4個師)、第二縱隊(周渾元中央軍4個師)、第三縱隊(孫渡滇軍4個旅)、第四縱隊(王家烈黔軍4個師,猶國才升任縱隊司令)、第五縱隊(李雲傑師)、第六縱隊(郭勛祺川軍1個師)、第七縱隊(李韞珩1個師)、第八縱隊(上官雲相中央軍2個師)。1935年5月中旬,蔣中正親赴昆明安撫龍雲,但凡龍雲要求蔣補發的各項費用,蔣都從寬批發,並口頭上答應龍雲,將來成立「滇黔綏靖公署」統率兩省軍政,由龍雲主持。設滇黔綏靖公署政治訓練處。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1月,紅軍二、六軍團長徵到達貴州畢節,4月28日蔣中正任命龍云為「滇黔剿匪軍」總司令,劉建緒為前敵總指揮,率郭汝棟樊崧甫李覺3個縱隊入滇。6月1日兩廣事變暴發,龍雲表態支持中央。8月2日國民政府宣布撤銷滇黔剿匪總司令部,改設「滇黔綏靖公署」,龍雲為主任[8]。抗戰爆發前轄:

  • 獨立第1旅劉正富
  • 獨立第2旅安恩溥
  • 獨立第3旅楊宏光獨立
  • 第5旅魯道源
  • 獨立第7旅龔順壁
  • 獨立第9旅張沖

1945年7月裁撤[6]:242。1945年10月3日,杜聿明在昆明發動「十·三」政變,免去龍雲本兼各職,調任軍事委員會軍事參議院院長,雲南省政府主席由盧漢續任。10月4日晨,龍雲脫險上五華山,抗拒蔣中正的命令。10月6日,龍雲被迫飛往重慶就任軍事參議院院長、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代主任)等閒職。

  • 綏靖公署主任龍雲[4]:258(1936年8月2日至1945年7月)
  • 綏靖公署副主任兼貴州省主席薛岳(1937年5月-1937年9月)、吳鼎昌[4]:258(1937年11月至1944年12月)
  • 綏靖公署參謀長王天嗚[4]:258
  • 軍訓處:少將處長韋杵
  • 副官處:少將處長劉劍魂(1902--1960)
  • 幹部訓練總隊:隊長韋杵 大隊附魏沛蒼(1899--1966)
  • 警衛大隊/公署護衛混成旅獨立團:團長龍繩祖(1906--1984)
  • 步兵第一旅
  • 步兵第二旅
  • 步兵第三旅
  • 步兵第五旅
  • 步兵第六旅(暫編第23師):旅長潘朔端
  • 滇黔綏靖公署航空處:1933年9月討逆軍第十路航空隊改為討逆軍第十路航空處。戴永萃為處長,張汝漢為副處長。
  • 東路護路大隊

綏靖公署

[編輯]

1936年11月19日成立於四川成都,指揮川西、西康兩地駐軍,1947年7月24日撤銷。

主任劉湘(1936年11月19日至1938年1月20日),鍾體乾(1938年1月29日代),鄧錫侯(1938年3月2日-1945年7月);副主任潘文華;參謀長馬毓智;副參謀長余中英[4]:258。1945年7月裁撤。[6]:242

浙閩贛皖邊區綏靖主任公署

[編輯]

1936年12月5日成立於浙江衢縣,指揮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省交界處的駐軍,1937年8月6日改編為第10集團軍。主任劉建緒。

江蘇綏靖公署

[編輯]

1937年4月23日成立於江蘇淮陰,指揮蘇北駐軍,1938年6月7日改編為第5集團軍。

主任于學忠(1937年4月28日至1938年2月)。

邊區綏靖公署

[編輯]

成立於閬中。主任潘文華(1939年1月27日至1945年7月,1947年7月-1949年)。副主任祝紹周,參謀長戴高翔,副參謀長韓任民[4]:2581945年7月裁撤。[6]:243

鄂湘川黔邊區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谷正倫(1939年4月29日至1945年),潘文華(1945年10月22日-12月31日),宋希濂(1949年9月-12月19日)。成立於黔江。1945年7月裁撤。[6]:243參謀長唐星[4]:258

川鄂湘黔邊區綏靖主任公署

[編輯]

1936年9月18日成立於四川萬縣,指揮四川、湖北、湖南、貴州邊區駐軍,1937年9月13日改編為第2軍團。主任徐源泉

徐州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顧祝同(1945年12月20日至1946年5月31日),薛岳(1946年5月31日-1947年5月10日)。1947年4月,顧祝同重新回到徐州坐鎮指揮,徐州綏靖公署改組為陸軍總司令部徐州司令部

鄭州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劉峙(1945年12月20日至1946年9月),胡宗南劉汝明孫震任副主任。轄第一戰區和第四、第五、第七綏靖區。

1946年9月主任顧祝同,范漢傑調任副主任。

1947年3月該綏靖公署改為陸軍總司令部徐州司令部鄭州指揮所,顧祝同兼主任,轄整編第二十六軍和第四綏靖區。不久范漢傑接顧祝同任主任。

1947年5月26日,第五綏靖區奉令與陸軍總司令部鄭州指揮所合併,范漢傑調任第一兵團司令,孫震繼任鄭州陸軍指揮所主任,稱病回成都。直至1947年入冬才就職。指揮所副主任張世希,參謀長韓文源,副參謀長李循道,秘書長盧旭全,均為顧祝同的夾袋人物。1948年1月,由於開封、許昌、洛陽相繼被解放軍攻占,鄭州成為孤點,且顧祝同調任參謀總長,劉峙接任徐州剿總總司令官,孫震任徐州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兼鄭州指揮所主任。1948年6月孫震調職。

衢州綏靖公署

[編輯]

1946年1月6日正式成立。負責浙、閩兩省及皖南、贛東地區並轄第31軍、整編第44師。設:

1948年湯恩伯任主任,陳大慶宋思一張雪中宣鐵吾任副主任(轄第31、第75軍)。 1949年1月21日撤銷衢州綏署,並改制為福州綏靖公署[9]

張垣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傅作義(1947年1月16日至12月2日)。[10]:243由原第十二戰區長官部改組,受北平行營督導。[7]:48

保定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孫連仲(1947年3月至12月2日)。原第十一戰區長官部改組,受北平行營督導。[7]:48

國民政府曾先後兩次在西安設置綏靖公署。

1931年7月,西北行營副主任楊虎城出任行營代主任。民國21年(1932年)1月2日,西北行營改稱西安綏靖公署(也說「駐陝綏靖公署」、陝西綏靖公署)。駐西安新城。綏署各處與第十七路軍總指揮部各處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西安綏靖公署所轄部隊,除第十七路軍外,還包括甘肅等地一些接受番號的地方部隊。

民國26年(1937年)4月27日,楊虎城被迫辭去西安綏靖公署主任和十七路軍總指揮等所有一切職務。1937年5月7日,南京國民政府宣布正式撤銷西安綏靖公署和第十七路軍及其總指揮部。

1947年3月4日第一戰區改組為西安綏靖公署,因小雁塔區內房舍有限,僅綏署辦公廳、第一處、第三處、副官處、機要室、研究室等單位駐此,而綏署的其他處室仍分散駐紮在外。轄整編第一軍(軍長董釗,轄3個整編師),整編第二十九軍(軍長劉戡,轄3個整編師)及整編第十七師等4個整編師,另有2個新編旅、2個騎兵旅、4個炮兵團和綏署直轄特種兵部隊5個團,合計為24個整編旅約18萬人,分布在陝西、豫西、晉南和隴東地區。指揮駐陝、甘、寧、青的地方部隊、保安團隊和民團武裝。

  • 主任胡宗南
  • 副主任裴昌會高桂滋;後增加於達羅列趙龍文 石敬亭
  • 參謀長盛文/羅列
  • 辦公廳秘書長趙龍文
  • 第一處(人事)處長 張汝弼 李德庵(生潤)
  • 第二處(軍事情報)設在北院門街北口路西公字一號院內。處長劉慶曾
  • 第三處(參謀)處長 汪承釗 裴世禺
  • 第四處(交通通訊)設在鐵路局機關內。處長王企光(兼)/靳存德(副處長代理處長)
  • 軍法處及其看守所設在城南張家村。處長 李潤忻
  • 政工新聞處 在建國公園(今西安兒童公園)內。處長 王超凡
  • 經理處 在五嶽廟門。處長 趙倫元
  • 軍醫處 在南城聯勤西安陸軍總醫院辦公。處長 趙漢江
  • 副官(總務)處:處長 李中毅 劉大軍(副)蔣竹三(副)。
  • 西安黨政軍高級幹部會議(原特種聯席會報)秘書處
  • 高參室:龔皓
  • 機要室:主任王微/費正貴
  • 研究室
  • 潼關指揮所: 主任 陶峙岳(兼)
  • 洛川前進指揮所/延安前進指揮所/大荔指揮所/寶雞指揮所:1947為前進陝甘寧邊區統一指揮軍隊(包括鄧寶珊、馬鴻逵、馬步芳等部),在洛川設立前進指揮所,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裴昌會兼任指揮所主任,參謀長薛敏泉(第一戰區副參謀長)、參謀處長汪承釗、科長趙寧國、政治部主任王超凡(一戰區政工處長)、交通處處長王企光、炮兵指揮王觀洲。1948年初撤除。
  • 第五兵團:1948秋設立。司令裴昌會,下轄3個軍
  • 第十八兵團:1948秋設立。司令李振,下轄3個軍

整編第一軍,整編第二十九軍,整編第十七師,整編第三十六師,整編第三十八師,整編第一師,整編第九十師,整編第二〇三師,整編第十三師,整編第二十七師,整編第六十五師,整編第七十六師,整編第七十九師,

  • 第十八綏靖區(寳雞)1948年5月設立。以關中為屬區,司令官董釗,後曹日暉
  • 第十九綏靖區(商縣)1948年5月設立。以陝南為屬區,司令官高桂滋未赴任,由副司令何文鼎代理 司令謝輔三
  • 西安警備司令部
  • 潼關前進指揮所
  • 洛川(延安)前進指揮所
  • 大荔前進指揮所

1949年9月16日,西安綏靖公署改編為川陝甘邊區綏靖公署。[12]

湘鄂贛邊區綏靖主任公署

[編輯]

1936年9月18日成立於江西萍鄉,指揮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交界處的駐軍,1937年9月13日改編為第15軍團。主任劉興

武漢綏靖主任公署

[編輯]

1946年春,第六戰區改稱武漢行營。行營主任程潛,副主任孫蔚如王瓚緒唐式遵,參謀長郭懺(後為劉膺古接任),副參謀長王天鳴。1946年3月1日在漢口華商街(現江漢二路市科技情報所)舉行成立儀式。4月24日設武漢行營政治部於中山大道766號,1946年11月改名為武漢行營新聞局,主任蕭贊育,副主任馮劍飛。行營的主要任務負責湘、鄂、贛三省及皖、豫一部轄區的軍令執行和作戰指揮。該行營1946年7月轄:

  • 第六綏靖區(轄整編第六十六、七十五師、司令周喦)第二十六集團軍改編
  • 第七綏靖區(轄第十、二十七集團軍,司令王陵基)
  • 武漢警備總司令部(轄整編第十一師,司令郭懺)
  • 預備第六師
  • 特務團
  • 炮八團
  • 工兵六團
  • 工兵二十四團
  • 通信三團
  • 武漢行營(行轅)於1946年9月設立軍 官大隊,訓練編餘及傷愈官佐,分別予以轉業和留用。大隊設7個中隊,學員最多時為1200餘人。

1947年4月,根據國民政府國防最高委員會決議,武漢行營改為國民政府主席武漢行轅,其組織和職權依舊。1947年6月轄:

  • 川黔鄂湘綏靖公署(主任潘文華)
  • 第七綏靖區(司令蕭之楚)
  • 整編第五十二師
  • 預備第六師

1947年8月,為堵截劉鄧大軍南下,武漢行轅在漯河設前進指揮所(主任張軫)。後改為第五綏靖區。

1948年2月武漢行轅轄:

  • 第二十一綏靖區 (司令潘文華,駐宜昌)
  • 第十七綏靖區(司令劉膺古,駐常德)
  • 第十六綏靖區(司令霍揆彰,駐咸寧)
  • 第五綏靖區(司令張軫,駐信陽)
  • 第四兵團(司令吳紹周)。

1948年5月30日,武漢行轅改編為武漢綏靖主任公署。1948年7月1日改編為長沙綏靖主任公署。


長沙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程潛(1948年8月5日至1949年8月4日)。 劉膺古唐式遵黃杰方天李默庵任副主任。 轄第17綏靖區。

重慶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朱紹良(1948年8月5日至1949年1月21日),張羣(1949年1月21日-5月)。1949年5月,改稱為西南軍政長官公署

王纘緒、賀國光、楊森、鄧錫侯、錢大鈞任副主任。轄第24、第26、第95、第98軍。

福州綏靖公署

[編輯]

1949年1月底,由原衢州綏靖公署改組成立。綏署主任朱紹良(1949年1月21日至9月14日[13])。

桂林綏靖公署

[編輯]

1949年5月1日成立,主任李品仙(1949年2月14日至12月),黃旭初、莫樹傑兼副主任[5]:8900

貴州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谷正倫(1949年5月25日至11月)[14]

雲南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盧漢(1949年5月25日至12月9日)[14],副主任韓文煥。

川鄂邊區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孫震(1949年8月24日至 )。

川湘鄂邊區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宋希濂(1949年2月至12月)。

川陝甘邊區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胡宗南(1949年8月24日至12月7日)。[6]:327

豫鄂陝邊區綏靖主任公署

[編輯]

1936年9月18日成立於湖北襄陽,指揮河南、湖北、陝西三省交界處的駐軍,1937年8月2日改編為第5集團軍。主任上官雲相。

豫陝鄂邊區綏靖公署

[編輯]

1949年成立。中將參議李正韜黃埔一期,曾任國大代表

其他綏靖公署

[編輯]

松北長春瀋陽邊區、江西東南等。[1]:18[15]:450-452

1943年,汪精衛國民政府「參戰」後,為適應戰時體制,將軍事委員會置於新設的最高國防會議之下,撤銷編練總監公署,其職權轉到陸軍部和平建國軍部隊整編為方面軍與綏靖公署。綏靖主任公署「為辦理各該管省區及協商鄰接邊區綏靖事宜,特設綏靖主任公署以專其責」。綏靖主任「由國民政府任命之,隸屬軍事委員會,並受參謀、軍政、軍訓、政訓各部之指導」。「依照各該省區及鄰接邊區情形,遇有必要時,得於綏靖主任隸屬之下,劃分所轄為若干綏靖區,每區設司令官一人,秉承綏靖主任之命掌理區內綏靖事務」。綏靖主任公署「設參謀長一人,輔助主任處理一切事務,內設辦公室及參謀、政訓、副官、交通、軍械、軍需、軍醫、軍法8處,分任各該管事務」。

淮海綏靖公署

[編輯]

1943年9月13日郝鵬舉任淮海省省長(蘇淮特別區行政長官)兼保安司令兼徐州綏靖公署主任,原屬蘇北行營的潘干丞第28師、孫建炎第33師、田鐵夫第35師及孫瑞五獨立第11旅、獨立第12旅、獨立第18旅調淮海省。抗戰勝利後,郝鵬舉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六路軍總司令,仍駐徐州一帶。活動範圍為汪偽淮海省:蘇北、淮北的隴海鐵路以南江蘇省境內的徐州市、銅山、東海、睢寧、淮安、漣水、宿遷等1市17縣和安徽北部的碭山、蕭縣、睢溪、宿縣等4縣,共計21縣。

至1945年8月發展到近5萬人:[16]

  • 第一師:師長乜庭賓(中共特別黨員)
  • 第二師:師長張奇(中共特別黨員)
  • 第三師:師長李鐵民
  • 第四師:師長曾紀瑞
  • 警衛團:團長張學孔
  • 特務:團長李澤州、李仰州
  • 騎兵團:上校團長朱
  • 炮兵團
  • 通訊營
  • 輜重營
  • 兵工廠
  • 被服廠
  • 軍醫院
  • 軍事教導團:團長郝鵬舉兼,少將教育長劉勉/彭定一

第一集團軍(李長江部)1941年2月13日在汪偽的引誘下,國民黨蘇魯皖邊區游擊縱隊副總指揮李長江率部3萬多人投敵,汪偽政府將其改編為第一集團軍,李長江為總司令。7月21日任命顏秀五為副總司令,8月1日任命郝鵬舉為參謀長,所部編為4個師2個旅1個團 。1943年12月24日該集團軍撤銷,所部編入第五集團軍。 暫編第二十四師,師長顏秀五兼; 暫編第二十五師,師長秦慶霖; 暫編第二十六師,師長陳才福; 暫編第二十七師.師長何春霖 1944年撤銷番號 暫編獨立第十旅,旅長丁聚堂。1942年4月15日獨立第十旅擴編成暫編第三十七師,丁聚堂為師長。 暫編獨立第十一旅, 旅長孫瑞五。

第二集團軍(楊仲華部)1941年6月21日江蘇省保安第八旅旅長楊仲華通電投敵,汪偽政府將該部改編為蘇皖邊區綏靖總司令部。1941年7月22日又任命楊仲華兼任第二集團軍總司令,所屬編為3個師2個旅,1942年10月14日該集團軍撤銷,所屬各師直屬蘇北行營。 暫編第三十二 徐紹南。1943年3月18日改編為江蘇省保安隊 第三十三 孫建炎 1944年1月26日改編為蘇北屯墾警備隊 第三十四師 陳同 2個獨立旅,田鐵夫旅長。暫編第三十五師田鐵夫部被改編為江蘇水上警察隊

1941年4月國民黨第八十九軍第三十三師團長潘干丞、魯蘇戰區獨立團團長劉湘圖率所部投敵。汪偽政府將其分別改編為暫編第二十八師和暫編第二十二師,駐蘇北高郵、寶應和興化; 1941年春國民黨忠義救國軍蔡鑫元(蔡正鑫)部投敵後被編為「和平建國軍」第七路。11月又將該部改編為暫編第十九師,以蔡為師長,駐泰興。1944年1月26日改編為蘇北屯墾警備隊

1943年12月22日將原第一 第二集團軍所屬合編為第五集團軍.項致莊為總司令,轄第九 第十二軍2個軍共5個師。 第九軍,軍長顏秀五,秦慶霖為副軍長,轄暫編第二十四師,師長秦慶霖兼;暫編第二十六師.師長陳才福; 第十二軍,軍長項致莊兼,轄暫編第三十五師,師長田鐵夫;暫編第三十六師,師長陳同;暫編第三十七師,師長丁聚堂。


各师于1944年6月16日取消“暂编”字样。


蘇北綏靖公署

[編輯]

1943年5月24日,汪偽最高國防會議第16次會議決定撤銷蘇北行營,改設軍事委員會蘇北綏靖主任公署,汪精衛兼任主任,張北山兼任參謀長。1943年6月22日,蘇北行營正式撤銷。[17]

1944年初,周佛海任命項致莊為蘇北綏靖公署主任兼第十二軍軍長。

1944年夏,項致莊率第十二軍調杭州。孫良誠調任蘇北綏靖公署主任兼第二方面軍總司令。轄:

  • 第四軍(39師、40師)
  • 第五軍(41師、42師)
  • 第九軍(24師、25師、26師)
  • 獨立第38師
  • 獨立第22師
  • 暫編第19師
  • 獨立第19旅
  • 獨立第20旅

蘇州綏靖公署

[編輯]

1944年11月2日成立蘇州綏署。第一方面軍總司令任援道兼綏署主任。駐蘇南、淮南。轄:

  • 第二軍
    • 第1師
    • 第2師
  • 第三軍
    • 第3師
    • 第4師
  • 獨立旅
  • 教導旅
  • 特務旅

杭州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丁默邨

下轄:第十二軍(34師、36師、37師)、獨立10師、獨立第4旅、獨立第6旅、獨立第11旅

活動範圍:浙江

武漢綏靖公署

[編輯]

葉蓬

下轄:第11師、第12師、第29師、暫5師、、暫編6師、獨立13旅。

活動範圍:湖北和河南、安徽的一部分

廣州綏靖公署

[編輯]

1941年9月軍事委員會廣東分會改組為廣州綏靖公署,綏署主任陳耀祖(廣東省代主席兼建設廳長兼廣東全省保安司令兼)。1944年4月廣東省省長陳春圃繼任。1945年4月26日褚民誼接任。綏署參謀長鄭洸熏/黃克明/許廷傑。轄:

  • 第20師:1942年秋,番禺的曹榮(曹輝林)第三路,廣東市橋的李輔群的第四路,分別整編為第39旅和第40旅,合編組建第20師。師長李謳一/1943年4月10日方頤。後改編為第一師。
  • 第30師:偽廣九路護路總隊擴編。鄭洸熏/1943年4月10日許廷傑/1944年7月15日黃克明
  • 第43師:原番禺護沙總隊擴編。師長朱全。
  • 第44師:1943年3月,由駐中山地區的地方部隊改編。師長高漢宗/李少庭。後改編為第三師。
  • 第45師:原獨立第2旅擴編。師長彭濟華。後改為第二師。師長陳孝強(黃埔三期)。
  • 省保安特務總隊總隊長黃啟華
  • 海軍廣州要港司令部:1941年11月13日廣東江防司令部改稱。司令招桂章/1942年10月7日薩福疇/1943年3月日何瀚滿/1944年9月招桂章。參謀長林若時/李雲朴/梁大治

1940年7月,汪偽當局收編駐廣東汕頭、潮安一帶的偽和平救國軍第一集團軍黃大偉部。7月初,汪偽軍委會命令撤銷上述番號,改編為閩粵邊區綏靖總司令部,黃大偉任總司令。總司令部設汕頭,所有福建沿海以及汕頭、海南島偽軍均歸其策動 指揮。

蚌埠綏靖公署

[編輯]

1944年底上任的汪偽安徽省省長兼安徽省保安司令林柏生兼任蚌埠綏靖公署主任。後第三方面軍總司令兼蚌埠綏署主任吳化文,轄:

  • 第六軍(46師、47師)
  • 第七軍(48師、49師、50師)

開封綏靖公署

[編輯]

主任劉郁芬。1943年7月第五方面軍總司令兼開封綏靖公署主任龐炳勛,駐開封、新鄉一帶,轄23師、51師、獨立14旅。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張明金、劉立勤主編 (編). 《國民黨歷史上的158個軍》.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2007年7月. 
  2. ^ 夏征農主編,辭海編輯委員會編 (編). 《辭海》(1989年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9年9月. ISBN 7532600831. 
  3. ^ 〈组织各属绥靖委员会案〉. 《廣東南路各屬行政委員公署公報》 (第1期). 1926: 90–96.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林炯如、傅紹昌、虞寶棠編著. 《中華民國政治制度史》.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5. ISBN 7561711727. 
  5. ^ 5.0 5.1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編).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劉鳳翰. 《國民黨軍事制度史》.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00079699. 
  7. ^ 7.0 7.1 7.2 王禹廷. 《胡璉評傳》.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87-06-15. 
  8. ^ 范德偉:「對龍雲欲兼領黔地致陳布雷「哿」「馬」兩電年月的訂正——兼論龍雲兼領黔地事」,《中國歷史文物》, 2015, 第4期,147-155.
  9. ^ https://twinfo.ncl.edu.tw/tiqry/hypage.cgi?HYPAGE=search/merge_pdf.hpg&dtd_id=12&type=g&sysid=E0950959&jid=79007133&vol=38012200&page=%E9%A0%812%7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三十八年一月二十一日總統令:衢州綏靖公署著即撤銷,另予設置福州綏靖公署。此令。
  10. ^ 王成斌主編 (編).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2).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11. ^ 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行署. 隴南生活網. 隴南: 隴南暢想網絡傳媒. [2013-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6). 
  12. ^ 總統府第五局 (編). 《總統府公報》第貳肆伍號. 1949-12-31. 
  13. ^ 存档副本. [2023-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0). 
  14. ^ 14.0 14.1 李宗仁:《代總統令》,1949年5月25日
  15. ^ 劉壽林、萬仁元、王玉文、孔慶泰 (編). 《民國職官年表》. 北京: 中華書局. 1995. 
  16. ^ 吳新明:「反覆無常的大漢奸郝鵬舉」,《黨史縱覽》,2005年第10期
  17. ^ 泰州市檔案局0121號全宗《蘇北行營、蘇北綏靖公署》, 發布日期:2012-5-28。信息來源:泰州市黨史方志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