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維萊博卡日戰役

座標49°4′50″N 0°39′22″W / 49.08056°N 0.65611°W / 49.08056; -0.65611 (Battle of Villers-Bocage)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萊博卡日戰役
鱸魚行動英語Operation Perch的一部分
一輛陷在礫石中的坦克位於一處燒毀的房舍前,它跨在馬路與人行道上.
在維萊博卡日大街上的一輛克倫威爾觀察坦克,它也是魏特曼的戰果之一,它的車長是第5皇家馬炮團的帕迪-維克托里上尉[1]
日期1944年6月13日[2]
地點
結果 戰術無定論[3][4][5]
德國行動勝利[5][6][7]
參戰方
 英國  納粹德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英國 George Erskine[8]
英國 William Hinde[9]
納粹德國 弗里茨·拜爾萊因[10]
納粹德國 Heinz von Westernhagen[11]
兵力

One Brigade group[12][13]

~60 tanks[14]

2 ad-hoc battle groups[15][16]
Elements of 1 heavy tank battalion[17]

31–41 tanks[nb 1]
傷亡與損失
~217人傷亡
23–27 tanksa
不明
8–15 tanksa
數名平民a
a更多信息見 傷亡章節

維萊博卡日之戰(Battle of Villers-Bocage)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諾曼第戰役中的一場戰鬥,日期是1944年6月13日, 交戰雙方是英軍第7裝甲師的先頭部隊和德軍第101黨衛軍重坦克營裝甲教導師一部。此戰發生時,英軍剛在維萊博卡日鎮戰鬥了一天,沒有經歷嚴重的損失正在休整。卡昂是雙方眼中諾曼第戰役成敗的關鍵,自D日起德軍就在該城外設立了防線,6月9日英軍兩次進攻試圖奪取該城都失敗了,而同時南方的美軍成功地打開了防線缺口,於是一支由第7裝甲師22裝甲旅組成的坦克步兵和炮兵混合縱隊從此通過向維萊博卡日鎮迂迴前進。英國指揮官希望以此迫使德軍從卡昂城西的道路上後撤,當時那裡的德軍主要是裝甲教導師。

在旅長威廉「瘋子」興德[nb 2] 帶領下,22裝甲旅無事到達了維萊博卡日。但在前鋒通過該鎮時,英軍受到了SS101重坦克營的虎I坦克伏擊,大量坦克、反坦克炮和車輛在15分鐘內被毀,其中大部是二級突擊隊中隊長魏特曼擊毀的;之後德國人發起了一次奪回該鎮的行動。儘管英軍最終擊退了德軍的反攻,六個小時後興德決定撤出該鎮。第二天戰鬥仍然持續,英國人始終堅守陣地,然後作了個有爭議的決定:把全旅撤回出發地。之後維萊博卡日鎮在卡昂戰役中未發揮作用。最終德軍於8月4日撤出受到英國皇家空軍兩次轟炸而成為一堆礫石的該鎮。

此次戰鬥一直是爭議的焦點,因為英軍的後撤象徵著D日後的英國「拼命搶地」行動的結束,從此將不得不一點點搶奪卡昂。大多數史家認為此次行動失敗是由於一些高級軍官缺少決心而導致的,少數仍認為他們的實力不足以完成這一目標。特別是魏特曼很可能單人在戰鬥的初始階段阻止了英軍行動這一點激發了想像。以至最近史界有爭論說他的行動重要性被誇大了,儘管確是「功勳顯著」。

背景

[編輯]
卡昂周邊盟軍從D日至6月12日為止的行動圖
1944年6月12日的地圖顯示英軍通過高蒙缺口的側翼攻擊和同時行動的美陸軍第一師行進路線

對於在1944年6月6日登上諾曼第「劍灘」的英第一集團軍第三步兵師士兵來說,卡昂就是勝利的象徵。[23]對盟軍高層來說它周圍有機場,它的田野乾燥空曠,方便盟軍發揮他們的人數和機械優勢[24] Chester Wilmot將奪占該城形容為「雄心勃勃」的行動,它要求登陸的士兵們「堅持在最無掩蔽的灘頭上,向著最深的地點前進,去面對可能是最有戰鬥力的對手」。[25] 事實證明這超過了第三師的能力,對占領灘頭的鞏固拖慢了該師的裝甲力量,該師對內陸的挺進在占領德軍工事的過程中越來越慢,到夜晚來臨時該師終於失去氣力,在離卡昂郊區不遠處被德軍第21裝甲師一部擋住。 [26]

第二天英軍按預定時間表發動伯奇行動. 這是一次向卡昂東南突進的行動,將決定是否能快速奪得卡昂.[27]接下來幾天第一集團軍一直在攻擊卡昂市,但是德軍也將卡昂及周邊視為生死攸關的地域,給該地投入了極大力量(最有名的就是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青年師)。[28] 當抵抗越來越激烈時英軍意識到用小股力量就能奪取卡昂的機會消失了。6月9日蒙哥馬利將軍更改了伯奇行動方案來組織一次大規模鉗形攻勢試圖包圍占領該城。[29]

花了一天時間部署力量後,12日英軍從兩個位置向卡昂東西兩面夾攻。[30]51高地步兵師負責進攻東面,他們很快面對21裝甲師陷入苦戰,付出很大犧牲卻收效甚少,於是他們第二天被撤下。[31] 卡昂西面的英第30集團軍也好不到哪裡,他們不得不在Tilly-sur-Seulles村陷入苦戰。 守衛該地的是久負盛名的德國裝甲教導師。[32][33][34][35][nb 3]

計劃

[編輯]
四輛坦克通過鄉間林林蔭道.
魏特曼的連隊6月7日正在前往Morgny的路上,魏正站在205號虎式的炮塔上[36]

當天晚上興德完成了他的作戰計劃。[12][37]很明顯地他的22裝甲旅如果想占領維萊博卡日就必須快速奪取附近的山脊[38][39] 第四倫敦義勇騎兵團(4CLY)的連同禁衛步槍旅1營一個連將通過該鎮然後占領山脊上的213高地,第1/7th女王團將會接著占領該鎮,然後第5皇家坦克團(5RTR)將會協同另一個步槍旅下屬連占領該鎮西南的Maisoncelles-Pelvey高地。[40] 裝備著M10式改裝來的17磅自走炮阿喀琉斯[13] 的260諾福克義勇兵反坦克團將掩護4CLY和5RTR間的缺口。[40] 第5皇家馬炮團(5RHA)裝備著Sexton自走炮,將會留在後面陪伴在Amayé-sur-Seulles村設立的戰術旅團總部。[41][42]興德的兩個輕騎兵團將提供防備裝甲教導師的掩護並探明行進路線上的德軍據點。[43]師團里剩下的131步兵旅和第1皇家坦克團 (1RTR)和女王團的1/5th營1/6th營[44]將駐紮在利維利地區提供「堅實後盾」保證全旅的聯絡暢通。[45][46]

為了堵住高蒙的缺口,德國人首先在最快的時間內送去一些偵察單位,[47]然後第1「警衛旗隊」裝甲軍指揮官,上級集團領袖[48] 澤普-迪特里希命令他的預備隊,SS101重坦克營前往維萊博卡日地區堵住親衛隊第12裝甲師和裝甲教導師之間的缺口。[49]以防盟軍通過這裡。[50]

三名士兵正在維護一輛半被灌木叢擋住的坦克,炮管卻很醒目
這張很可能攝於14日的照片顯示了「卡昂古道」上的一輛迷彩虎式坦克,魏特曼的連在12-13日夜就在這裡駐紮[51][52]

SS101重坦克營是從Beauvais5天時間裡旅行160英里於12日趕到的。[50][53]它全盛時擁有45輛虎式坦克。[nb 4] 該營在凡爾塞一帶受到嚴重空襲只剩下17輛可用坦克。[53][54][nb 5] 1連駐紮在維萊博卡日東北 5.6英里(9.0公里)的地方,2連在二級突擊隊隊長米歇爾-魏特曼指揮下正好就在維萊波卡日山脊213高地南駐紮,3連則呆在靠近法萊斯的地方,兩日內無法到達戰線。[51][55] 魏的連隊正常時該是有12輛虎式,[nb 6] 但是由於空襲和機械故障只有212, 213, 214, 224, 231, 和232號虎式能參加13日的戰鬥。 [11][18]

12-13日夜間維萊博卡日受到了嚴重的炮轟,迫使魏特曼轉移了三次位置。長途行軍已給他的坦克造成了相當的磨損,所以他打算第二日給它們安排大修。[58]

戰鬥

[編輯]

進軍

[編輯]

13日早上英軍第1步槍旅的士兵先對行軍路線進行了一次距離0.5英里的偵察。[59]報告說在利維里沒有德國人於是全旅於05:30開始以4CLY打頭行進。[60][43][61] 縱隊越過一些村莊農場和歡呼的法國人,小心地前進。[62] 到了後來士兵的情緒就放鬆了。[63] 後來英國人得到一些錯誤消息說德國坦克都被拋錨在特雷西-博卡日路上了,[64] 又有謠傳說其他德國坦克既無燃料也無步兵地呆在維萊博卡日莊園處。[65] 事實上11日德國人在那設了一個野戰醫院,[66] 但是到13日一早就離開了。但的確有一些德國部隊留在鎮子附近。[67]

當縱隊靠近維萊博卡日時發現操一輛Sd.Kfz. 231,對方也發現了英國人但是第一輛英國坦克炮塔轉不動,第二輛趕來時它已經跑掉了。[65][68]08:30時, 在清查過了自己夜間駐地前方 5英里(8.0公里) 地方後22裝甲旅開進了鎮裡接受法國人的歡迎。有人看到有兩個德國兵乘一輛大眾牌汽車跑掉了。[69] 兩個輕騎兵團則在行進路線兩側都與德國人交火。[4] 第八皇家輕騎兵團在和八輪裝甲車交手,他們還說看到坦克朝鎮裡行進但是4CLY的Charles Pearce中尉相信那是突擊炮。[70]

上午

[編輯]

控制全鎮後4CLY開始向213高地前進而根據上峰命令未做先期偵察。[39][71][72]他們擊毀了發現的一輛大眾牌轎車。[73] 坦克都開到掩蔽車體處以設立防線。[65]在鎮子與山頭間的道路上步槍旅的運兵車被命令停車然後排成一線以讓前往213高地的單位優先通過。[4][65][74] 步兵們開始下車和設立哨位,雖然他們的視距此時只能看到道路邊250碼遠處。[69][74]

萊特少校指揮著第1步槍旅,[75]他要求所有A連軍官和士官都在213高地開一次會。當他們坐一輛半履帶車向山脊行進時突然想到一顆炮彈就會報銷掉全連的軍官於是又分散乘坐。[65]在維萊博卡日鎮 4CLY的指揮官Arthur, Viscount Cranley中校[76] 表達了一些對他的士兵「很懶散」的憂慮,但是興德旅長對他說一切都很正常,隨後催問213高地上的人是否都占據了良好陣地,之後興德就離開鎮子到司令部去了。[42]

呆在213高地南和SS101重坦營2連在一起的魏特曼驚訝地發現英國人通過鎮子的速度超出他的預料。[77] 他後來說:「我沒時間召集全連了,我必須馬上行動因為我得假定敵人也發現了我並隨時會開火幹掉我,我帶著一輛坦克上路並傳下命令讓全連不准後退一步。」[78]

"基督在上!五十碼外有一輛虎式!"
奧康納中士,第1步槍旅A連1排.[50]

奧康納中士在9點鐘發現了魏的虎式,他正在坐半履帶車朝213高地前進於是打破無線電沉默發出了英軍的唯一警報。[50] 虎式從藏身地爬上175國道然後開始攻擊213高地上4CLY A中隊的最後一輛克倫威爾坦克,擊毀了它。[51][79] 一輛螢火蟲坦克開始還擊並被擊毀。[nb 7] 它起火後橫在路上使得沒有人能增援山脊或是從那裡撤出。[80]這時213高地的英軍受到德軍2連的攻擊失去了三輛坦克。[80][81]

在樹下有灌木叢的道路上的幾輛殘骸,一門被擊毀的炮,扭曲的金屬和礫石占滿了近景鏡頭。
第1步槍旅的運輸車殘骸,還有一門6磅反坦克炮,分布在維萊博卡日到213高地的道路上

魏特曼於是開著212號虎式朝鎮子開去。[80]在路上英國人拼命想找到PIAT反坦克武器並架起一門6磅反坦克炮但是當虎式開近時英國兵失去了組織四處去尋找掩護了。在路上一輛輛步槍旅運兵車被機槍和高爆炮彈擊毀燃燒。[80][82][nb 8]但是英軍沒有多少人員傷亡。[11] 到達維萊博卡日鎮東端時魏特曼遇上了4CLY偵察單位的3輛M5斯圖亞特,一輛的車長是英格拉姆中尉,他在被擊中爆炸前試著用坦克堵住道路。[80] 另一輛也很快步上後塵。[82][nb 9]

在鎮裡4CLY的團部正忙著逃走,但是他們倒車的速度「慢得令人痛苦」。[11] 一輛坦克擊中了魏兩次然後被擊毀了。[11][87] 另兩輛坦克的車長相信正在受到側翼攻擊於是倒車從路上退入花園,4CLY的副官,Pat Dyas上尉發現自己的克倫威爾坦克正很好地藏在一個小穀倉里。虎式坦克正撞開M5的殘骸衝向鎮中心,路上擊毀了一輛坦克卻沒發現Dyas而後者由於炮手去解手只能幹瞪著眼看著虎式從眼前開過。[87]Charles Pearce中尉開著偵察車在鎮中央找到了其他的偵察部隊,向他們警告即將到來的危險。當士兵們紛紛離開道路時Pearce繼續一路向西警告4CLY的B中隊。[11]魏特曼此時又擊毀了一輛克倫威爾,[88] 而當他試圖開上鎮子的主要街道時擊毀了兩輛炮兵觀察坦克---一輛克倫威爾和一輛謝爾曼[nb 10]—它們屬於5RHA。[89] 緊接著遭殃的是情報軍官的偵察車和醫療官的半履帶車。[91]

A soldier walks up a high street; the sides of the road are covered with rubble. In the foreground there is a knocked out tank, at the foot of the tank there is a dummy wooden gun barrel and debris. Another knocked out tank being examined by another solder occupies the background.
Major Well's Sherman OP tank on the main street in Villers-Bocage[92]

接下來發生的事有爭議了,George Forty和Daniel Taylor記載在摧毀觀察坦克後魏特曼與一輛螢火蟲坦克交手不成功然後後撤了。[93][94]這場戰鬥中魏特曼的炮彈擊毀了一棟房子,埋掉了裡面的一個德國狙擊手。[95] 據義勇兵協會的通訊 神射手,坦克手Robert Moore回憶說他射出了迫使魏特曼後撤的一彈,那一彈打窪了虎式的駕駛員觀察窗。[96] 按這些說法,掉頭的魏特曼和尾隨其後的Dyas面對面了,後者的克倫威爾坦克在讓過虎式後就在試圖找機會射擊虎式的裝甲薄弱的尾部。Dyas開火但是毫無效果,魏特曼立刻還擊擊毀了他。[93]Charles Pearce則認為Dyas被擊毀的時間要更早,他認為魏特曼擊毀Dyas的方式是在開上主街道前掉轉炮塔擊毀的。[97] 史學家Henri Marie也支持這一說法認為在從被擊毀的坦克里逃生後,Dyas受到藏在房子裡的德軍狙擊手射擊。[98] 據某記載魏特曼的坦克於是向東面鎮外開去,於通往Tilly-sur-Seulles的交叉路口被布萊中士的一門6磅反坦克炮擊毀。[99][nb 11]而魏本人的說法也與此不合,他說他的坦克是在鎮中心被反坦克炮擊毀的。[78]《維萊博卡日之戰》的作者潘學基認為最可能的解釋是魏的座車212號虎式被螢火蟲擊中左側履帶並行駛一段後拋錨在鎮中心,然後被英軍焚毀而被擊毀在鎮外的是另一輛虎式。

15分鐘內13-14輛坦克、兩門反坦克炮和13-15輛運輸車都被SS101重坦克營擊毀了,其中大部分是魏特曼幹的。[81][102]現在魏特曼不得不徒步回到位於道伯伊莊園的裝甲教導師師部,它位於維萊博卡日以北3.7英里(6.0公里)處。[99]

近午以及213高地

[編輯]

那天早上晚些時候裝甲教導師的文克少校對這一帶進行了偵察。當一聽到坦克發動機聲時他扔下偵察車徒步上前,發現了一排無人看管的克倫威爾坦克。坦克成員們都在縱隊前方與一名軍官研究地圖。文克跳上一輛坦克就開走了它。在維萊博卡日鎮東他發現了一排「燃燒的坦克,布倫機槍車和死掉的湯米兵」,然後他將它開回道伯伊堡的裝甲教導師師部,而且在無法讓坦克停車的情況下用撞樹停止了坦克。[103]

SS101重坦營2連在攻打213高地時,4CLY的A中隊集中了9輛坦克,其中兩輛是螢火蟲,一輛是克倫威爾觀察坦克。[104][105] 其中一些還沒配齊乘員。[56] 支援他們的是一個班的步槍兵與同樣數量的軍官。[104] 在山上的高級軍官決定了這一支力量要死守山脊到增援到來為止,於是開始設下環形陣地。[105] 上午10:00時SS101重坦營4連的一部—也就是它的支援和偵察部隊—到達戰場開始包圍在山脊和鎮子之間的英軍,一些人成功逃脫了,大約30人成功地在24小時內跑回英軍戰線。[106]

上午剩下來的時間裡女王團1營占據了鎮內的防禦陣地,抓獲了來自第2裝甲師的一小批德軍。[107] 英國人打算過要解救山梁上的友軍,但是很快就放棄了。[20][108][nb 12]10:30時Viscount Cranley從無線電里報告說213高地已經快支持不住,也無法撤退了[10] 英國人試過逃跑,有一輛克倫威爾坦克想走迂迴路線回到鎮裡但是被德國坦克擊毀了。然後德國人開始向路兩旁的樹木上發射高爆彈讓彈片四處飛舞。五分鐘後高地上的英軍投降了。[110] 英國人還想燒毀自己的坦克,但是德國兵很快出現阻止了他們。三十名倫敦義勇兵團的官兵成了俘虜。[111] 有幾個人比如步槍旅的軍功十字章獲得者Christopher Milner上尉拔腿狂奔了一天於天黑前回到英軍那兒。[112]

Two tanks are parked on a grass verge to the left of a road while another tank is parked on the right side being inspected by a group of men. Two men are stand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213高地上被擊毀的英軍坦克,有兩輛克倫威爾和一輛謝爾曼螢火蟲

魏特曼來到裝甲教導師師部後向該師情報軍官考夫曼上尉報告了鎮裡的情況。 他得到了一輛水陸吉普車代步回到213高地。[20][113] 在他回到SS101重坦營1連時,一級突擊隊中隊長[114]羅爾夫-莫比烏斯正在指揮,他們商討了局勢但是魏特曼從此再未參戰。[20][41][nb 13]同時考夫曼命令一級突擊隊中隊長海爾默特-雷特根集合一切能用的部隊堵住北邊的鎮南路口。他們有15輛四號坦克(大部分來自教導師130團2營6連)[107][120]和另外從175國道一處車間裡找來的10輛坦克[110]雷特根和教導師師長[108] 弗里茲-白爾萊茵中將在維萊博卡日鎮會面了。 白爾萊茵確認了雷特根的命令,[108][121] 但是當雷特根向鎮子進軍時遇上了一批英軍反坦克炮並有一輛坦克被擊中炸成火球。[122]四輛四號坦克從南邊進入鎮子,頭兩輛被反坦克炮擊毀,其他的撤退了。[120]

此時鎮內女王團一營A中隊領受了任務要守住火車站和周邊地區。而B和C中隊要占領鎮東的地區。[10]但是德國步兵已經開始滲入鎮中並開始了與英軍的巷戰。[123]兩輛德軍坦克受傷並被驅趕了,但是女王團步兵連很快地處於劣勢然後被命令撤回來重組。A中隊再次受命要守住車站,而C中隊被命令去鎮北側,D中隊去東南側。B中隊被命令做後備,然後營里的反坦克炮分散布置。[119] 廣場上英國人設立了一個伏擊圈,由4CLY的比爾-科頓中尉指揮,那裡有一輛螢火蟲坦克,幾輛克倫威爾,由一門6磅反坦克炮和女王團一營的步兵支援,他們帶有PIAT武器。之後這些部隊就靜等德國坦克從鎮子的主要街道上開過來。[20]鎮西德國人在攻擊靠近利維里地區的女王團1/5th營官兵,並損失了一輛坦克。[107]

下午

[編輯]
Three stationary tanks, one in the foreground and two in the rear, in a heavily damaged street; rubble covers the road.
鎮中主街道上被擊毀的德國坦克,但是乘員生還了[124]這裡的慘狀只有部分是由於地面戰鬥造成,14日早期皇家空軍的霍克颱風式在這張照片拍下幾小時前攻擊了鎮子。[119]

13:00時左右裝甲教導師的坦克在無步兵支持的情況下開進了鎮子,發現他們舉步維艱。[125]四輛四號坦克試圖硬攻進鎮南一角,在那裡他們發現了一輛先前被毀的四號坦克,但是再向前時被反坦克炮擊毀了兩輛。一些武裝黨衛軍的虎式坦克開了上來,一陣交火後他們敲掉了反坦克炮。[119] 黨衛軍一級突擊隊中隊長莫比烏斯命令主要的反攻從兩個方向上展開:一股沿著交通幹道通過鎮子而另一股以與幹道平行的方向切過鎮南角。[126]虎式坦克沿著主幹道慢慢開過,車長們很自信自己的出現會嚇得英國人望風而逃。[127] 但是當他們到達廣場時一頭撞進了伏擊圈。[128]Bramall軍士指揮的螢火蟲,[nb 14][127]向首輛虎式開火但沒擊中但是反坦克炮擊毀了它。[128]當意識到自己中伏後剩下的三輛虎式分開來,小心地從別的街道繞行嘗試側擊英國人。一輛被反坦克炮擊毀了。另兩輛被持有PIAT的步兵攻擊,一輛被擊毀另一輛失去行動能力。[127][130]

第五輛虎式在伏擊圈外一點距離的街上停下,等著英國人從藏身處出來。[130]Bramall軍士通過街角的窗戶注意到了這一點然後他決定倒車並以斜線穿過窗戶進行射擊。[130][131]他開火了兩次,擊傷了虎式的炮盾,虎式後退了一點兒然後快速地通過了側街,而BRAMALL來不及對此做出反應。一輛由霍恩下士指揮的克倫威爾從另一條小巷開進了主街道射擊虎式的後面,將它擊毀然後又後退進入建築物當中躲避。[131]下一個在伏擊中受害的是一輛四號,被Bramall做掉。由於考慮到德國人熟練的回收修復受損坦克技能,在戰鬥間隙科頓中尉和Bramall找來了毯子和汽油,去將附近被擊毀的德軍坦克徹底燒毀。[130][nb 15] 鎮外一直延伸到Amayé-sur-Seulles的第7裝甲師受到來自南北方向的攻擊但都成功地頂住了。而在特雷西-博卡日第11輕騎兵團被派去對付一小股正在抵抗的德軍。[133]

"比爾-科頓打著傘正在抗議一支試圖撲滅德國四號坦克上的火勢的法國消防隊。"
Robert Moore[96]

在大炮和迫擊炮支援下,德國人向女王團1/7th營A中隊發起猛烈的進攻。在鎮內,A中隊被迫收縮防線而它的一個排被切割包圍並投降了。[134][135] 儘管整個女王皇家步槍營都投入了全鎮的防守,在德國人的滲透下還是到處都是漏洞。[134][135]第2裝甲師的兩個擲彈兵營從南方發起進攻,與他們交手的是4CLY的B中隊,他們給德國人造成了很大傷亡。[133]這時英國人在主街道上的防線受到了一輛四號的不斷攻擊,直到它被擊毀為止。[136]雙方都開始呼叫對鎮裡的炮擊,有數門英國迫擊炮和一輛運兵車被擊毀了。[136] 到18:00時女王團下屬營的司令部被德國火力釘住了,局勢越來越緊迫,興德不情願地決定撤出鎮子。他覺得等到天黑他們是不可能守住鎮子的。[134][135][136] 在5RHA以及美國第五軍炮兵發射的炮彈與煙霧掩護下,步兵們撤了回來,最後撤離的是4CLY的坦克。[136][137]德國人用炮擊阻撓英軍的撤離並造成了一些傷亡,也有從特雷西-博卡日來的德軍攻擊英軍,他們與英軍交戰了兩個半小時,德軍步兵們儘管傷亡慘重,但是到22:30時才被驅除。[136][138]

傷亡

[編輯]

6月13日的戰鬥傷亡數字有多個版本。22裝甲旅有217人陣亡受傷失蹤,其中大部分是在213高地上被德軍包圍後俘虜的。[nb 16]這其中包括了5名被俘後被槍殺的步槍兵。 Marie稱當時德軍守衛在英國人在突然閃避美國炮擊時以為他們想逃跑。[136]英國人損失的23-27坦克中過半數是損失在213高地,4CLY的A中隊損失了全部15輛坦克。[41][nb 17]

教導師和第2裝甲師都參與了13日當天在該地區的戰鬥並且沒有在計算傷亡時單獨把在維萊博卡日的傷亡清理出來。但是101SS重坦克營只參與了維萊博卡日的戰鬥。Taylor給出了一連是9人陣亡10人受傷,二連一人陣亡三人受傷。[140][nb 18]關於德國13日損失的坦克各方數字差別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導師零散地投入單位的方法使得計算四號坦克的精確數量不可能。[41]德國坦克損失一般被認為在8-15輛間,包括六輛虎I坦克。[nb 19]Chester Wilmot指出這是很慘重的損失,因為此時在諾曼第地區只有36輛虎式坦克。[69]但是Taylor指出英國人宣稱的擊毀數可能包括只是失去行動能力,後被修復的坦克。[41]

維萊博卡日本地出身的史學家Henri Marie指出13日至少有9名法國平民死亡。六人是被槍彈或是彈片打中死亡,其他三人是在午夜前的炮擊中身亡。Marie聲稱有三人的死可能屬於戰爭罪行。接下來幾天裡還有平民由於續戰和轟炸而傷亡[152]英軍撤出後德國人在鎮上搜索了一下看有沒有英軍藏著,其間有幾所商店和房舍和市大廳一起被點火焚燒。[153]

注釋

[編輯]

註解

[編輯]
  1. ^ Daniel Taylor說當地有16輛虎式坦克[18]之後又得到25輛四號坦克補充[15] George Forty認為有16輛虎式[19] 和15輛四號[20]
  2. ^ 據黑斯廷斯曾在他的文章《我們是否要在本世紀和俄羅斯戰鬥?》中描述普京是「史達林的精神繼承者」,又指雖然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回歸冷戰時期的可能性不大,但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友誼的「概念是一紙空文」[21]。,興德得到這外號是由於他在西沙漠戰役中表現出的「勇氣和怪癖」,[22]
  3. ^ 該師有237輛坦克和突擊炮以及兩倍於德國其他裝甲師的半履帶車。[35]
  4. ^ Taylor 的說法是每連14輛加營部3輛。 [17]
  5. ^ Michael Reynolds 認為分別是1連9輛,2連6輛,3連1輛。 [55] Daniel Taylor和George Forty 都認同2連是6輛。[11][51] Taylor認為1連有10輛而Forty 認為是8輛 [51][56]
  6. ^ I. Zug (1st platoon) made up of Tigers 211 (SS-Obersturmführer Jürgen Wessel), 212 (SS-Unterscharführer Balthasar Woll), 213 (SS-Hauptscharführer Hans Höflinger) and 214 (SS-Unterscharführer Karl-Heinz Warmbrunn); II. Zug (2nd platoon) made up of Tigers 221 (SS-Untersturmführer Georg Hantusch), 222 (SS-Unterscharführer Kurt Sowa), 223 (SS-OberscharführerJürgen Brandt) and 224 (SS-Unterscharführer Ewald Mölly); and III. Zug (3rd platoon) made up of Tigers 231 (SS-Standartenoberjunker Heinz Belbe), 232 (SS-Unterscharführer Kurt Kleber) 233 (SS-Oberscharführer Georg Lötsch) and 234 (SS-Unterscharführer Herbert Stief).[57]
  7. ^ 失去作戰能力; knocked out一詞包括了一系列的情況,從失去機動能力(現代美軍軍語)到失去抵抗能力(被剝奪了火力)到完全摧毀。
  8. ^ 一些法國著作和英國目擊者報告說有兩輛虎式在攻擊他們。[83]有人猜測第二輛德國坦克呆在大道以北靠近通往 Tilly-sur-Seulles的道路交叉口處,而且有可能沒油了。[83] Henri Marie猜測這就是為什麼縱隊末尾的反坦克炮沒指向道路前方反而指向交叉口---第二輛虎式的原因。[84]
  9. ^ 三輛都被魏特曼擊毀的說法被推翻了。 Daniel Taylor在《戰役之後》雜誌上發表文章說:「第三輛坦克被擊毀的地方也許並不完全如我原先所想的」[85] Walter Allen也支持他,說第三輛M5是被擊毀在別處:「當興德旅長乘上他的偵察車時他發話說要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鎮子。艾爾德少校於是忙著去準備防禦,一些女王團的步兵帶著反坦克炮到達了,這些乘著坦克的步兵在通往廣場的道路邊散開來。在南方西蒙斯中尉負責著一群甜心(M5坦克)的成員,他的坦克被迫擊炮敲掉了於是他將巡邏隊撤了回來。」這些證詞說明魏在鎮外的戰鬥是得到了友軍支援的。[86]
  10. ^ 謝爾曼觀察坦克裝的是木頭假炮,[88][89] 它的主炮被拆除以裝下製圖桌和無線電設備[79] 克倫威爾則保留了主武器[90]
  11. ^ XXX軍部於09:45時收到的一份電報稱在鎮東面6磅炮幹掉了一輛虎式,步槍旅的團戰史里布萊中士也被記入了一輛虎式的戰果。[100] 但是黑斯廷斯少校在其書《步槍旅》中反對這一說法認為布萊中士擊毀的兩輛半履帶車和一輛裝甲車。[101]
  12. ^ 馬克斯·黑斯廷斯的說法解救的計劃是被Viscount Cranley否決的。[109]
  13. ^ 一些歷史學家錯誤認為米歇爾魏特曼參加了之後213高地的戰鬥及下午的反攻,Carlo D』Este描述了在與B中隊的一輛螢火蟲交手後他撤出鎮子"進入鎮東南的樹林" 並且"重新補彈加油"並進一步說魏特曼重新發起了對213高地的進攻和對鎮子的第二次進攻。[115] Anthony Beevor 認為魏攻擊了B中隊,在對方未能反應之時回到了213高地「了結與A中隊的戰鬥」[16]但這些說法都被魏特曼的個人回憶(在鎮中被擊毀然後徒步來到裝甲教導師那兒)所反駁了。[78] 迪特里希支持這種說法,認為魏特曼徒步離開鎮子後又坐車返回了213高地,[116] Beevor, Max Hastings, 和迪特里希都認為魏參加了下午奪回鎮子的反攻。Beevor說他和重坦營二連一起行動,而迪特里希說他和一連在一起。[16][116][117] George Forty反對迪特里希的說法,說「一個象莫比烏斯這樣的有能力有經驗的SS上尉(當時他是一連的指揮官)為什麼要讓位於一個儘管是專家卻比他低階的軍官,讓他帶領自己的部隊?」[113] Beevor的關於二連坦克一道參與了一連的行動的說法被史學家Michael Reynolds反駁了,後者寫道魏特曼「那時離鎮子極其遠」[118] Daniel Taylor認為是一連的二級突擊隊中隊長漢內斯-菲力普森帶領了這次進攻。[119]並說在向莫比烏斯匯報過後,魏就「飛跑去向……迪特里希報告……以及一群熱心的記者,是他們完成了大部分的故事。」[41]
  14. ^ Daniel Taylor把名字寫成'Brammall',[127]但是George Forty和Patrick Delaforce則拼寫成'Bramall',[128][129] 於是採用此一拼寫
  15. ^ Marie說這其中也包括了魏特曼的212號虎式,它幾乎沒受多少傷害。[132]
  16. ^ 黑斯廷斯聲稱步槍旅A中隊損失了80人[139]Taylor說其中有9人陣亡,其他的都被俘了[140] D'Este記錄到4CLY損失了85人,其中4人陣亡(Taylor的數字是12人[140]),五人受傷並有76人失蹤。[141] Delaforce記錄到1/7th女王團的傷亡有44人,[142]其中據Taylor的數字有7人陣亡[140]聯合王國戰爭墓地委員會證實了5RHA有兩人陣亡,1RTR和5RTR各一人,第8輕騎兵團4人。 1/5th女王團和65反坦克團都沒有陣亡。[140]
  17. ^ Taylor將22裝甲旅的坦克損失分為16輛克倫威爾,4輛螢火蟲和三輛M5。[41]L.F. Ellis少校,英國的戰役官修史作者將坦克損失定在25輛。[12]而D』Este和Delaforce都說損失27輛,其中20輛克倫威爾。[129][141]Forty還點出旅團是在13-14日間的48小時內損失了20輛。[143]Henri Marie和Michael Reynolds都說27輛坦克外還有三輛炮兵觀察坦克的損失。[144][145]另外幾份著作說損失了14輛半履帶車和14輛通用載具。[12][129]Reynolds說事實上有16輛通用載具損失了[145]而Marie聲稱只有11輛半履帶車和六輛通用載具損失。[144]還有三輛偵察車,[12][129][141]9輛戴姆勒裝甲車和兩門反坦克門也損失了。[144]
  18. ^ Hubert Meyer則給出了總計10人陣亡12人受傷。[146]
  19. ^ Chester Wilmot引用白爾萊茵的說法說有六輛虎式在維萊博卡日損失了。[69]Patrick Agte和Michael Reynolds都記載了六輛虎式和兩輛四號是在戰鬥結束後於鎮中被發現它們被擊毀的。[147][148]Forty提到有六輛虎式和三輛四號在戰鬥中被毀。[20]這一點得到了第7裝甲師的師史支持。[149]史學家Henri Marie提到六輛虎式被毀[144]並細列出了五輛被毀的四號。他也提到提到戰鬥還有更多的坦克受傷。[150]Taylor記載道英方宣稱他們擊毀了14輛坦克,4CLY聲稱他們幹掉了4輛虎式和三輛三號。步槍旅則宣稱擊毀一輛虎式,1/7女王團宣稱用6磅火炮擊毀四輛虎式,並用PIAT擊毀了一輛虎式和一輛四號。[41]Patrick Delaforce稱英國人擊毀了15輛德國坦克。[129]Ludovic Fortin支持這一數字但是說這個數字包括了受重傷的坦克。[125]Niklas Zetterling指出到16日SS101重坦克營只有15輛可用坦克了,有9輛損失和21輛在修[151]其他德國人還損失了一輛裝甲車,一輛轎車和兩輛半履帶車。[73][101]

參考

[編輯]
  1. ^ Forty, pp. 66, 137
  2. ^ 2.0 2.1 Taylor, p. 3
  3. ^ Taylor, pp. 76, 82
  4. ^ 4.0 4.1 4.2 Lindsay, p. 36
  5. ^ 5.0 5.1 Wilmot, pp. 310–311
  6. ^ Reynolds (2001), p. 107
  7. ^ D'Este, pp. 197–198
  8. ^ Taylor, p. 10
  9. ^ Taylor, pp. 11–12
  10. ^ 10.0 10.1 10.2 Forty, p. 73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Forty, p. 61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Ellis, p. 254
  13. ^ 13.0 13.1 Forty, p. 51
  14. ^ Taylor, p. 6
  15. ^ 15.0 15.1 Taylor, pp. 43, 51
  16. ^ 16.0 16.1 16.2 Beevor, p. 192
  17. ^ 17.0 17.1 Taylor, p. 8
  18. ^ 18.0 18.1 Taylor, pp. 17–18
  19. ^ Forty, p. 133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Forty, p. 74
  21. ^ Hastings, Max. A blundering Bush, Tsar Putin, and the question: will we, in this century, have to fight Russia?. Mail Online. 2007-06-05 [2010-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9). 
  22. ^ Hastings (1999), p.163
  23. ^ Williams, p. 24
  24. ^ Van Der Vat, p. 146
  25. ^ Wilmot, p. 272
  26. ^ Wilmot, pp. 284–286
  27. ^ Trew, p. 22
  28. ^ Daglish, p. 36
  29. ^ Stacey, p. 142
  30. ^ Ellis, p. 247
  31. ^ Ellis, p. 250
  32. ^ Clay, p. 256
  33. ^ Gill, p. 24
  34. ^ Forty, p. 37
  35. ^ 35.0 35.1 Forty, p. 29
  36. ^ Agte, pp. 224–225
  37. ^ Forty, p. 52
  38. ^ Forty, p. 47
  39. ^ 39.0 39.1 D'Este, p. 177
  40. ^ 40.0 40.1 Reynolds (2001), p. 101
  41. ^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Taylor, p. 76
  42. ^ 42.0 42.1 Forty, p. 132
  43. ^ 43.0 43.1 Taylor, p. 15
  44. ^ Fortin, p. 13
  45. ^ Reynolds (2001), p. 111
  46. ^ Forty, p. 82
  47. ^ Reynolds (2001), p. 98
  48. ^ Meyer, p. 134
  49. ^ Reynold (2001), pp. 99–100
  50. ^ 50.0 50.1 50.2 50.3 Forty, p. 57
  51. ^ 51.0 51.1 51.2 51.3 51.4 Taylor, p. 18
  52. ^ Marie, p. 61
  53. ^ 53.0 53.1 Reynolds (2001), pp. 80, 99
  54. ^ Hastings (1999), p. 157
  55. ^ 55.0 55.1 Reynolds (2001), p. 100
  56. ^ 56.0 56.1 Forty, p. 68
  57. ^ Agte, p. 179
  58. ^ Agte, p. 194
  59. ^ Taylor, pp. 12–13
  60. ^ Forty, p. 50
  61. ^ Taylor, p. 13
  62. ^ Taylor, pp. 15–16
  63. ^ Forty, p. 55
  64. ^ Neillands, p. 226
  65. ^ 65.0 65.1 65.2 65.3 65.4 Taylor, p. 16
  66. ^ Marie, p. 41
  67. ^ Marie, p. 56
  68. ^ Forty, pp. 54–55
  69. ^ 69.0 69.1 69.2 69.3 Wilmot, p. 309
  70. ^ Marie, p. 54
  71. ^ Neillands, p. 221
  72. ^ Buckley (2004), p. 25
  73. ^ 73.0 73.1 Forty, p. 56
  74. ^ 74.0 74.1 Hastings (1950), p. 350
  75. ^ Forty, p. 125
  76. ^ Forty, p. 20
  77. ^ Forty, p. 58
  78. ^ 78.0 78.1 78.2 Taylor, p. 38
  79. ^ 79.0 79.1 Reynolds (2001), p. 103
  80. ^ 80.0 80.1 80.2 80.3 80.4 Taylor, p. 19
  81. ^ 81.0 81.1 Forty, p. 66
  82. ^ 82.0 82.1 Forty, p. 60
  83. ^ 83.0 83.1 Forty, p. 59
  84. ^ Marie, p. 64
  85. ^ Daniel Taylor, "Villers-Bocage Revisited". After the Battle Issue 132, p. 34
  86. ^ Allen, Chapter 12
  87. ^ 87.0 87.1 Taylor, p. 23
  88. ^ 88.0 88.1 Taylor, p. 24
  89. ^ 89.0 89.1 Forty, p. 137
  90. ^ Taylor, p. 28
  91. ^ Forty, p. 62
  92. ^ Taylor, p. 27
  93. ^ 93.0 93.1 Taylor, p. 30
  94. ^ Forty, p. 64
  95. ^ Marie, p. 70
  96. ^ 96.0 96.1 Robert Moore,"Villers-Bocage – Bob Moore writes" The Sharpshooter Newsletter 2003, p. 18
  97. ^ J. L. Cloudsley-Thompson,"Return to Villers-Bocage" The Sharpshooter Newsletter 2003, p. 18
  98. ^ Marie, p. 69
  99. ^ 99.0 99.1 Forty, p. 65
  100. ^ Taylor, p. 34
  101. ^ 101.0 101.1 Hastings (1950), p. 351
  102. ^ Taylor, p. 33
  103. ^ Neillands, pp. 225–226
  104. ^ 104.0 104.1 Taylor, p. 41
  105. ^ 105.0 105.1 Forty, p. 143
  106. ^ Taylor, p. 42
  107. ^ 107.0 107.1 107.2 Taylor, p. 43
  108. ^ 108.0 108.1 108.2 Taylor, p. 45
  109. ^ Hastings (1999), p. 158
  110. ^ 110.0 110.1 Taylor, p. 51
  111. ^ Taylor, p. 56
  112. ^ Forty, pp. 147–148
  113. ^ 113.0 113.1 Forty, p. 149
  114. ^ Agte, p. 178
  115. ^ D』Este, pp. 181–182
  116. ^ 116.0 116.1 Meyer, pp. 234, 558
  117. ^ Hastings (1999), p. 159
  118. ^ Reynolds (2001), p. 109
  119. ^ 119.0 119.1 119.2 119.3 Taylor, p. 59
  120. ^ 120.0 120.1 Marie, p. 74
  121. ^ Meyer, p. 135
  122. ^ Forty, p. 151
  123. ^ Forty, p. 153
  124. ^ Marie, p. 78
  125. ^ 125.0 125.1 Fortin, p. 6
  126. ^ Marie, pp. 77–78
  127. ^ 127.0 127.1 127.2 127.3 Taylor, p. 65
  128. ^ 128.0 128.1 128.2 Forty, p. 154
  129. ^ 129.0 129.1 129.2 129.3 129.4 Delaforce, p. 38
  130. ^ 130.0 130.1 130.2 130.3 Forty, p. 156
  131. ^ 131.0 131.1 Taylor, p. 67
  132. ^ Marie, p. 80
  133. ^ 133.0 133.1 Marie, p. 82
  134. ^ 134.0 134.1 134.2 Forty, p. 76
  135. ^ 135.0 135.1 135.2 Taylor, p. 69
  136. ^ 136.0 136.1 136.2 136.3 136.4 136.5 Marie, p. 84
  137. ^ Forty, p. 77
  138. ^ Marie, p. 85
  139. ^ Hastings (1950), p. 352
  140. ^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Taylor, p. 85
  141. ^ 141.0 141.1 141.2 D'Este, p. 182
  142. ^ Delaforce, p. 39
  143. ^ Forty, p. 78
  144. ^ 144.0 144.1 144.2 144.3 Marie, p. 127
  145. ^ 145.0 145.1 Reynolds (2001), p. 105
  146. ^ Meyer, p. 237
  147. ^ Reynolds (2001), p. 106
  148. ^ Agte, p. 203
  149. ^ Lindsay, p. 37
  150. ^ Marie, pp. 74, 79–80, 82, 84
  151. ^ Zetterling, 101. SS-Pz.Abt.
  152. ^ Marie, pp.73–75, 120
  153. ^ Marie, p. 131

參考資料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49°4′50″N 0°39′22″W / 49.08056°N 0.65611°W / 49.08056; -0.65611 (Battle of Villers-Boc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