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繩文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繩文人(日語:縄文人じょうもんじん Jōmon-jin)是日本列島繩文時代的原住民團體,他們與之後的彌生人人類學上有著顯著區別。

名稱

[編輯]

繩文是指利用繩纏繞棒子在黏土容器及塑像上所加上的記號。

起源

[編輯]
繩文時代晚期的男性頭骨。宮野貝塚岩手県)出土,於國立科學博物館展示[1]
繩文時代後、晚期的女性頭骨。蝦島貝塚(岩手県)出土,於國立科學博物館展示[1]

繩文人生活於舊石器時代後期,約自前145世紀至前10世紀左右,分佈於整個日本列島。這個時代被稱為繩文時代。繩文人按照地域可以分為4到9個集團。

後來彌生人朝鮮半島遷入並征服了繩文人,與繩文人不斷融合混血形成了今日的日本大和民族。而彌生人也把繩文人驅往蝦夷地北海道)和西南諸島琉球等地,該地居民仍舊保持著與繩文文化類似的文化與人種,分別為擦文文化貝塚文化。      

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與國立遺傳學研究所、東京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完成了繩文人的全基因組解讀。由此可以推斷繩文人是在3.8萬~1.8萬年前從大陸集團中分離出來的。在人類學研究中引入最新的基因組解析的趨勢在世界上也被推進,目前已經誕生了改變傳統觀念的劃時代成果。通過對繩文人基因組的完全解讀,探尋日本人起源的研究有望加速。

現代日本人的基因主要來自古時遷居日本列島繩文人和彌生人,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率領的研究團隊解構了一具女性繩文人遺骸的DNA,推定繩文人大約從3.8萬年至1.8萬年前從亞洲大陸去到日本。

研究團隊化驗在北海道禮文島出土、有3500至3800年歷史的女性繩文人骸骨,以現代高精度科技採取其大臼齒的DNA。解析結果顯示,繩文人的基因與現今的南北韓人、台灣原住民等族群相近;他們抵達日本後,過著小規模群居生活,主要以狩獵維生。

研究亦發現,繩文人有較黃的膚色、褐色眼瞳、毛髮幼細。據指,繩文人能適應高脂肪的飲食,同時具有較強的酒精耐受性。據指,現代本州人從繩文人繼承了15%基因,沖繩人繼承了30%,北海道阿伊努族人更繼承了70%。[2]

特徵

[編輯]

繩文人體質特徵,基本形態以蒙古人種形態為主,夾雜著一定低緯度人種特徵;也有學者認為繩文人是原始蒙古人種(正在形成中的蒙古人種),日本人類學家埴原和郎和尾本恵市將這種特徵稱為古蒙古人種,目前發現繩文時代人骨有91具,其中男性有35個,女性有18個,其餘的是性別不明。其中男性有165cm以上高個子,也有154cm低個子,女性的平均身高和繩文時代中晚期的平均推測身高一樣是148cm,繩文人是歷史學家、民族學家和遺傳學家最有爭議的問題。以目前的研究而言,學者還無法確定繩文人的起源。

日本考古學者發掘出多個繩文人骨骼遺址,可供研究者分析繩文時代的地理環境異同,不過這些早期研究裡所報告的地理方面差異並不大。(如 Ogata, 1981; Dodo, 1982; Yamaguchi, 1982; Hanihara and Uchida, 1985; Mouri, 1988; Kondo, 1993, 1994),因此學者認為繩文人在型態上是一致的。[3] Tsunehiko Hanihara認為伊豆群島的青島的居民、沖繩人、港川人、繩文人、現今的愛奴人,可能是舊石器時代的原蒙古人種的直系後裔。[4] 考古學教授 Akazawa Takeru (1996)則提出繩文人是古蒙古人種。[5]

口腔型態學研究顯示繩文人與愛奴人各有其獨特的牙齒構造,但關係大致還是比東南亞常見的巽他型牙齒接近。[6] 不過愛奴人的牙齒型態與巽他型牙齒相比,牙齒較小。.[7]

Brace (1990)則認為繩文人的身體特徵有多處與高加索人種相似,但與現代歐洲人相比則是不同的遺傳品系。 [8] Brace等人對顱骨的研究(2001)顯示繩文人與愛奴人與史前與現代歐洲人的關係,要比與現代東亞人種的關係接近。對顱骨的研究。該研究認為繩文人是舊石器時代,一群移居歐亞大陸北部並遷移至美洲的歐亞人的後代,其時間要比現代東亞人在亞洲的擴張要早得多。[9]

但人類學的研究顯示繩文人並不是單一族群,Ishida等人在2009年指出大部分的繩文人似乎與青銅時期的南部西伯利亞人相似。[7] 但九州、四國、本州南部某些地區的繩文人則與東亞人相似。[10]

Kura等人在2014年則基於顱骨與基因特徵,認為愛奴人來自北方;北方繩文人與愛奴人的故鄉可能在歐亞大陸的北極地區。繩文人被認為祖源在北方,具有單被群 D-M55(北亞人的特徵)。雖然型態學上與高加索人種類似,但愛奴人實際上來自北亞。[11] 繩文人基因上則與東亞人最接近,而非歐亞大陸西部人種。其單倍群也與東亞人接近,而非高加索人。[12] 此研究也發現繩文人基因上與東亞海岸區域(由俄羅斯遠東至朝鮮半島,以及台灣原住民)的族群相近。.[13]

語言

[編輯]

北海道阿伊努語「平」地名(平懸崖,阿伊努語、沖繩語 pira → 本州東北 fira fira → 九州 hira Hire (音變 P → F → H)),「內」、「別」地名 「Nai」和「Betsu」(阿伊努語中是「nay」(河的意思)在日本全國各地甚至沖繩縣都可以找到它們。[14]是繩紋人的語言。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縄文人の頭骨の特徴 国立科学博物館. [2017-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東網. 研究解構繩文人DNA 證與中國漢族有共同祖先. 2019-05-14 [2020-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1). 
  3. ^ Matsumura, Hirofumi; Anezaki, Tomoko; Ishida, Hajime. A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Jomon Skeletons from the Funadomari Site on Rebun Island, Hokkaido, Japan. Anthropological Science. 2001, 109: 1–21. doi:10.1537/ase.109.1. 
  4. ^ Hanihara, Tsunehiko. (1990). Dental Anthropological Evidence of Affinities among the Oceania and the Pan-Pacific Populations: The Basic Populations in East Asia, II. Journal of the Anthropological Society of Nippon, 98(3). Page 242. Retrieved January 12, 2018, from lin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Takeru Akazawa and Emóke J.E. Sathmåry. Prehistoric Mongoloid dispersal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6. ^ Anthropological Science: Journal of the Anthropological Society of Nippon, Volume 101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 7.0 7.1 Jomon Culture and the peopling of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advancements in the fields of morphometrics and ancient DNA. ResearchGate. [2019-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3) (英語). 
  8. ^ Koppel, Tom. Lost World: Rewriting Prehistory---How New Science Is Tracing. Simon and Schuster. 2010: 389– [2020-01-09]. ISBN 978-1-4391-18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1). 
  9. ^ C. Loring Brace, A. Russell Nelson, Noriko Seguchi, Hiroaki Oe, Leslie Sering, Pan Qifeng, Li Yongyi, and Dashtseveg Tumen. Old World sources of the first New World human inhabitants: A comparative craniofacial view.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1, 98 (17): 10017–10022. doi:10.1073/pnas.171305898. 
  10. ^ 上田正昭他『日本古代史の謎再考(エコール・ド・ロイヤル 古代日本を考える1)』 學生社 1983年 pp.52より
  11. ^ Kura, Kenya; Armstrong, Elijah L.; Templer, Donald I. Cognitive function among the Ainu people. Intelligence. 2014-05-01, 44: 149–154. ISSN 0160-2896. doi:10.1016/j.intell.2014.04.001. 
  12. ^ Kanzawa-Kiriyama, Hideaki; Kryukov, Kirill; Jinam, Timothy A; Hosomichi, Kazuyoshi; Saso, Aiko; Suwa, Gen; Ueda, Shintaroh; Yoneda, Minoru; Tajima, Atsushi. A partial nuclear genome of the Jomons who lived 3000 years ago in Fukushima, Jap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16-09-01, 62 (2): 213–221. ISSN 1434-5161. PMC 5285490可免費查閱. PMID 27581845. doi:10.1038/jhg.2016.110 (英語). 
  13. ^ Decoding of Jomon woman's genome suggests common ancestor unites Japanese and Han Chinese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4. ^ 言葉化石・アイヌ語地名は「縄文の地名」 (PDF). [2024-09-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