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阿希姆·高克
外觀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2年3月24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2年3月24日) |
約阿希姆·高克 Joachim Gauck | |
---|---|
第11任德國聯邦總統 | |
任期 2012年3月18日—2017年3月19日 | |
總理 | 安格拉·默克爾 |
前任 | 克里斯蒂安·武爾夫 |
繼任 | 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納粹德國梅克倫堡-前波莫瑞羅斯托克 | 1940年1月24日
政黨 | 無黨籍 |
配偶 | Gerhild Gauck (m. 1959年-現在,1991年分居) |
伴侶 | Daniela Schadt (2000年-現在) |
兒女 | Christian Martin Gesine Katharina |
母校 | 羅斯托克大學[1] |
宗教信仰 | 基督教新教信義宗[2] |
簽名 |
約阿希姆·高克(德語:Joachim Gauck,1940年1月24日—),曾任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第11任總統,前路德派牧師,是德國首位無黨籍總統。
生平
[編輯]約阿希姆·高克於1940年1月24日在大德意志帝國羅斯托克市出生,曾經是一名牧師,父親為船員。他在東德參與民主運動,兩德統一後還領導政府機關,在1990年10月至2000年10月擔任東德秘密警察檔案館聯邦專員,負責開放東德共產黨情治檔案。2008年與捷克前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在布拉格簽署《關於歐洲良知和譴責共產主義罪行布拉格宣言》。
高克被認為是德國和平統一的功臣,他曾經領導了促使推倒柏林圍牆的和平抗議運動,在德國民眾間擁有較高的聲望。
總統生涯
[編輯]- 2010年6月,高克代表左派聯盟與克里斯蒂安·武爾夫一起作為德國總統候選人參加總統選舉,結果敗於武爾夫。
- 2012年2月17日,武爾夫因為貪污醜聞辭職。2月19日,德國執政聯盟與主要反對黨社民黨和綠黨達成妥協,確認高克為總統候選人。
- 2012年3月18日,高克經由德國聯邦大會正式選舉,獲得991票贊成(選票總數為1,228票),當選聯邦德國第11任總統,成為德國共和史上首位無黨籍總統。
- 2016年3月下旬,高克在德國駐北京大使館與獨立記者高瑜的律師莫少平與尚寶軍等會面,之後在上海對大學生演講時強調人權與自由的重要性。他以自身經驗譴責前東德共產政權剝奪人民自主權,沒有自由、平等與秘密的公開選舉,批評共黨政權讓民眾噤聲並羞辱與領袖唱反調的人,政府缺乏公信力,與民眾間互不信任,大多數人民不快樂也不自由,整個體制缺乏正當性。高克同時著重工會的重要性,而中國唯一的工會還掌控在政府手中。高克也強調學術自由,「大學要作為一個研究不受干擾、討論自由坦誠的地方,自由是珍貴之寶。」高克也表達德國對中國公民社會近來發生的一些事的擔憂。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導德國媒體對高克的演說讚譽有加,認為是「包裝精美的嚴厲批評」。[3][4]
- 2016年6月6日,宣布因年齡問題,總統任期屆滿後將不再尋求連任。[5]
- 2017年3月19日,卸任德國總統,由原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接任總統。
榮譽
[編輯]外國勳章獎章
[編輯]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Auf vielfältige Weise mit der Universität Rostock verbunden, Uni Rostock, 20 February 2012 [29 Febr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0月28日)
- ^ Gessat, Michael, Gauck's civic engagement wins him wide support, DW, 19 February 2012 [28 Febr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 ^ 德總統訪中踢館 批共黨踐踏人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自由時報, 2016-03-25
- ^ 德國總統高克訪問同濟大學演講稿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多聯新聞, 2016-03-24
- ^ Kate Connolly. Headache for Angela Merkel as German president Joachim Gauck steps down. The Guardian. 6 June 2016 [7 June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8).
- ^ (冰島語)Orðuhafaskrá. Forseti Íslands. [2021-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3).
- ^ (英文)Honorary British awards to foreign nationals - 2015 (PDF). Gov.uk. [2023-06-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