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爾斯巴赫級戰艦
策林根號於1902年的平版畫
| |
概況 | |
---|---|
使用者 | |
前級 | 德皇腓特烈三世級 |
次級 | 布藍茲維級 |
建造期 | 1899-1904年 |
服役期 | 1902-1921年 |
規劃數 | 5 |
完成數 | 5 |
損失數 | 1 |
報廢數 | 4 |
技術數據 | |
船型 | 前無畏艦 |
排水量 | 12798噸 |
船長 | 126.8公尺 |
型寬 | 22.8公尺 |
吃水 | 7.95公尺 |
動力輸出 | 10297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三軸三脹蒸汽機 |
船速 | 18節 |
續航力 | 5000海里以10節 |
乘員 | 680人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維特爾斯巴赫級戰艦(德語:Linienschiff der Wittelsbach-Klasse)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00年代初建造的五艘前無畏戰艦的船級。它們是根據1898年《艦隊法》訂購的首批戰艦,為海軍上將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艦隊擴張計劃的一部分。該船級由首艦維特爾斯巴赫號、韋廷號、策林根號、施瓦本號和梅克倫堡號組成。全部五艘同級艦都於1899年至1900年間鋪設龍骨,至1904年全數完工。維特爾斯巴赫級艦隻在外觀上與前級德皇腓特烈三世級類似,但覆以範圍更廣的裝甲帶和一塊齊平的主甲板,而不像前級採用較低的後甲板。它們都裝備了240公釐口徑的雙聯裝主砲,但布局更為合理。
維特爾斯巴赫號、韋廷號、梅克倫堡號和策林根號於和平時期都在第一戰鬥分艦隊服役,在那裡它們主要從事訓練演習和海外巡航。施瓦本號則被用作訓練艦,使公海艦隊的訓練部隊現代化。到1910年,隨著第一艘無畏艦的到來,維特爾斯巴赫級艦隻悉數撤出前線服役,轉而從事訓練任務或僅僅作為預備役擱置。當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這些艦隻組成第四戰鬥分艦隊重返現役,在北海擔當警戒值勤,並在波羅的海針對俄國海軍執行有限的作戰任務。這些行動包括1915年5月支援對利鮑的進以及和同年8月的里加灣海戰。
至1915年底,海軍司令部決定讓這五艘同級艦退役,原因是更重要艦艇的船員短缺,以及在波羅的海作戰的英國潛艦帶來的威脅與日俱增。這些艦隻其後被用作訓練艦,惟梅克倫堡號充當監獄船。維特爾斯巴赫號和施瓦本號於戰後被改裝為掃雷艇的供應母艦,以清除在北海布設的雷區。這兩艘艦,連同梅克倫堡號和韋廷號,於1920年代初正式從海軍序列中除籍,隨即拆解報廢,僅策林根號被重建成由無線電控制的靶艦,直到1944年二戰期間被英國轟炸機炸沉為止。其殘骸最終於1949-1950年間就地拆解。
設計
[編輯]維特爾斯巴赫級是根據1898年德國第一部《艦隊法》而建造的首批戰艦,由當時的造艦總工程師迪特里希博士教授設計。[1]這部法規是由時任國家海軍辦公室國務秘書的海軍上將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所力主通過的。[2]當中明確規定建造的戰艦為19艘,並且規定戰艦的有效艦齡為25年。因此在該級艦完工後的1903年,應該達到規定的建造數量。但實際上德國於1900年制定了第二部《艦隊法》,並將計劃建造的戰艦增加至38艘,情況亦因此發生了變化。根據新設想,維特爾斯巴赫級與德皇腓特烈三世級將共同組成一個分艦隊,無論是面對法國對手的橫陣或是英國對手的單縱陣,都會讓其飽受高密度的艏艉線砲火及舷側砲火的攻擊。[3]
因此,該級艦基本沿襲了德皇腓特烈三世級的設計,代表著對前級的漸進式改良。儘管時任海軍總參謀長的海軍少將菲利克斯·馮·本德曼主張將主砲口徑從德皇腓特烈三世級的240公釐增加到更具威力的280公釐,然而維特爾斯巴赫級艦隻卻仍然裝備了相同的240公釐砲,但增加了一具魚雷發射管,以及其它改進。[1][4]這種漸進式的變化導致了兩個艦級的戰艦在大多數重要方面是相同的,從而為德國艦隊構建了一個在戰術上同質的十艘戰艦集群。[5]
設計人員考慮了德皇腓特烈三世級基本設計的各種其它改動,包括用一對塔裝210公釐砲替換四門廓裝副砲,並減小裝甲保護規模以增加0.75節(1.39公里每小時)的最高航速。雖然這兩項建議都被否決,但通過採用克虜伯滲碳裝甲,裝甲板的實際厚度大大降低,與早期的鋼鐵製造工藝相比,這種裝甲具有更高的防護價值。重量的減少加上主機功率增加了5%,使得艦隻的最高航速得以提高0.5節(0.93公里每小時)。更輕的裝甲還使得裝甲帶的覆蓋面更廣,這顯著地提高了新艦的防禦能力。[1][6][7]維特爾斯巴赫級的主甲板也不同於前級,其整面都是齊平的;但在德皇腓特烈三世級艦隻上,後甲板部分會被降低。[8]
整體特徵及推進裝置
[編輯]維特爾斯巴赫級艦隻的水線長度和全長分別為125.2公尺和126.8公尺,有22.8公尺的舷寬和7.95公尺的前吃水。艦隻所設計的標準排水量為11774噸,滿載排水量則可達12798噸。其艦體採用橫向和縱向鋼架建造,鋼製的船殼板被鉚接在由鋼架生成的結構上。每艘艦都間隔有十四個水密隔艙,並包含一個占艦隻長度比重為70%的雙層船底。[9]
這些艦隻在德國海軍中被認為是傑出的遠洋船具,但有輕度橫搖傾向;其在10秒周期內的橫搖幅度最高可至30°。它們易於操控;在滿舵時速度會下降60%並有逾9°的側傾。然而,它們在高速航行時的振動嚴重,尤其是在艦艉。艦艏同樣極易被打濕,即便是在溫和的海域。艦隻的標準船員編制為33名軍官及650名士兵;若擔任分艦隊旗艦,還可補充13名軍官和66名士兵,而當作為副指揮艦時,標準編制則可增加9名軍官和44名士兵。維特爾斯巴赫級艦隻還可以搭載一些小型艦載艇,其中包括兩艘哨艇、兩艘機動艇、一艘大舢板、兩艘獨桅縱帆船、兩艘高低桅帆船和兩艘小划艇。[10]
維特爾斯巴赫級的五艘艦中各有三台三缸三脹式蒸汽機。外側發動機負責驅動一副直徑為4.8公尺的三葉螺旋槳;中心軸則驅動一個直徑為4.5公尺的略小的四葉螺旋槳。為了產生蒸汽為發動機提供動力,每艘艦都設有六台船用鍋爐和六台筒形鍋爐,唯二的例外是韋廷號和梅克倫堡號——它們是以桑尼克羅夫特鍋爐取代了船用鍋爐。轉向是由單個大舵控制。電力由四台發電機提供,每台發電功率為230千瓦特(310匹馬力),電壓為74伏特,但在維特爾斯巴赫號,發電機的額定功率達到248千瓦特(333匹馬力)。[10]
推進系統的額定功率為10,297千瓦特(14,000匹公制馬力),設計航速為18節(33公里每小時)。但在海試過程中,這五艘艦的性能表現差異很大。作為最慢的艦隻,施瓦本號的功率為9,748千瓦特(13,254匹公制馬力),只能以16.9節(31.3公里每小時)的速度航行。最快的韋廷號功率為11,422千瓦特(15,530匹公制馬力),最高速度可達18.1節(33.5公里每小時),略高於設計參數。它們的煤艙貯煤量為650噸,但如果利用額外的空間,燃煤容量將增加近兩倍,達到1,800噸。這使它們可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5,000海里(9,300公里)。[9]
武器裝備
[編輯]維特爾斯巴赫級艦隻的武器裝備幾乎與前級德皇腓特烈三世級完全相同。其主砲為四門240公釐40倍徑速射砲[註 1],分設於中央艦艛一前一後的兩座雙聯裝砲塔內。這款Drh.L. C/98型砲塔允許火砲降低至-5°俯角和提升至30°仰角,最大射程為16900公尺。它們在發射140公斤重的砲彈時的初速為835公尺每秒(2,740英尺每秒)。砲塔採用液壓操縱,主砲共配備340枚砲彈,其中每門85枚。[12][13]
副砲則由十八門150公釐40倍徑速射砲組成,其中四門放列在艦舯的單座砲塔上,其餘則置於MPL型砲廓內[註 2]。由於廓裝砲位於主甲板層,使得它們在巨浪海況下難以發揮作用。[5]這些火砲可於每分鐘以4-5發的速度射出穿甲彈,砲彈重51公斤,砲口初速為735公尺每秒,共計配備1820發,其中每門130發。它們可降低至-5°俯角和提升至30°仰角,最大射程為16900公尺,均需手動升降及瞄準。[13][14]
艦隻也配備有十二門88公釐30倍徑速射砲,同樣安裝於砲廓和樞軸砲架上。[10]這些火砲每門配備170至250枚砲彈,在發射7.04公斤重的砲彈時的初速為590公尺每秒。它們需要手動操縱,射速約為每分鐘15發,最遠可命中6890公尺開外的目標。[13][15]近身搏鬥武器則由十二門37公釐機關砲組成。[10]此外,艦隻還裝備了六具450公釐魚雷發射管,全部浸沒在船體下部,其中兩邊舷側各兩具,艦艏、艦艉各一具。[10]這款武器有5.1公尺長,可攜87.5公斤重的三硝基甲苯彈頭,並可設定兩種不同的速度範圍。在26節(48公里每小時)的情況下,魚雷的射程為800公尺;若增速至32節(59公里每小時),則射程會縮短為500公尺。[16]
裝甲保護
[編輯]全部五艘維特爾斯巴赫級艦隻均受到克虜伯生產的滲碳裝甲保護。由於裝甲鋼板技術的不斷進步,該級艦水線裝甲帶等的厚度已經可以減少至布蘭登堡級的一半左右,但其整體裝甲重量與德皇腓特烈三世級相比增加了200噸,達到4000噸左右。其裝甲要領採用了英國皇家海軍的方式,副砲砲廓群以及前後主砲塔間的副砲砲廓甲板下部的舷側全部鋪滿了裝甲。[17]其中甲板裝甲的水平厚度為50公釐,斜邊的厚度則在70-125公釐之間。甲板的傾斜部分連接到主裝甲帶的下緣,後者在中央堡壘的厚度達到225公釐,用於保護艦隻的彈藥艙和輪機艙。在主砲塔的前後,裝甲帶弱化至100公釐;艦艏和艦艉則不設任何裝甲保護。整條裝甲帶都由100公釐厚的柚木板材作襯墊。[6][9]
在主裝甲帶的正上方,廓裝的150公釐砲是受到140公釐厚的列板保護。塔裝的150公釐砲暴露面更廣,因此防護稍好:側部裝甲增至150厚,另有70公釐厚的砲擋。240公釐砲擁有艦上最重的裝甲,其側部厚度為250公釐,頂部50公釐。前司令塔也有250公釐厚,但其頂部厚度僅30公釐。後司令塔受到的保護則要少得多,側面和頂部分別為140公釐和30公釐厚。[9]
維特爾斯巴赫級的裝甲布局與許多同時代的外國艦艇相比更勝一籌;它們受到的保護類似於英國的可畏級和倫敦級戰艦,雖然其裝甲帶較法國的共和級或俄國的太子號更薄,但它們也不會受到法國和俄國戰艦所特有的裝甲帶以上無防護(非常脆弱)艦體的影響。[18]
同級艦
[編輯]艦隻 | 造船廠[10] | 命名來源 | 架設日期 | 下水日期[10] | 入役日期[10] | 結局 |
---|---|---|---|---|---|---|
維特爾斯巴赫號 | 威廉港帝國船廠 | 維特爾斯巴赫王朝 | 1899年9月30日[1] | 1900年7月3日 | 1902年10月15日 | 1921年拆解 |
韋廷號 | 但澤希肖船廠 | 韋廷王朝 | 1899年10月10日[19] | 1901年6月6日 | 1902年10月1日 | 1921年拆解 |
策林根號 |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 | 策林根王朝 | 1899年11月21日[20] | 1901年6月12日 | 1902年10月25日 | 1945年沉沒 |
施瓦本號 | 威廉港帝國船廠 | 施瓦本王朝 | 1900年9月15日[21] | 1901年8月19日 | 1904年4月13日 | 1921年拆解 |
梅克倫堡號 | 斯德丁伏爾鏗船廠 | 梅克倫堡王朝 | 1900年5月15日[22] | 1901年11月9日 | 1903年5月25日 | 1921年拆解 |
服役歷史
[編輯]和平時期
[編輯]維特爾斯巴赫級除施瓦本號外的所有艦隻在入役時都被分配至活動艦隊(Aktive Schlachtflotte,即公海艦隊的前身)的第一戰鬥分艦隊;施瓦本號則是在鐵必制的堅持下被編入訓練分艦隊。當時,訓練分艦隊對陳舊艦艇的依賴阻礙了其有效訓練船員的能力;施瓦本號在陣中取代的是1867年下水的過時鐵甲艦腓特烈·卡爾號。其它同級艦在和平時期的運用生涯一般包括每年例行的艦隊、分艦隊和單艦訓練。分艦隊和艦隊訓練大多於4月和5月進行,大型艦隊巡航通常於6月和7月展開,之後又在8月下旬和9月集結進行年度秋季艦隊演習。大型艦隊巡航主要是跟隨德皇威廉二世的皇家遊艇一同前往挪威水域,但在1908年和1909年,艦隊曾展開深入大西洋的長途巡航,訪問了西班牙大陸、加那利群島和葡萄牙的亞速群島。[23][24]
這些艦隻還經常前往外國港口進行友好訪問;例如,1904年7月,第一分艦隊到訪了英國和荷蘭,1905年7月,艦群又出訪丹麥和瑞典。到1910年,維特爾斯巴赫級戰艦開始撤出前線服役,取而代之的是拿騷級和黑爾戈蘭級的無畏艦。策林根號於1910年退役,置入預備役支隊,在接下來的四年裡幾乎沒有活動;次年,梅克倫堡號加入了它的行列,但於1912年的年度秋季演習中曾臨時重新啟用了一次。維特爾斯巴赫號於1911年加入了施瓦本號所在的訓練分艦隊,韋廷號則取代了當時身為艦隊砲術訓練艦的施瓦本號,因後者需要在1912年進行大修。施瓦本號此後被置入預備役。[25][26]
第一次世界大戰
[編輯]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五艘維特爾斯巴赫級戰艦獲重新動員,被編入第四戰鬥分艦隊,受海軍中將埃哈德·施密特指揮。[27]該分艦隊駐紮在基爾,它們曾多次出擊進入波羅的海巡邏,尋找俄國軍艦,但都無果而終。[28]這些行動包括在試圖營救8月下旬在俄國領海擱淺的小巡洋艦馬德堡號,但以失敗告終,以及在1915年5月掩護陸軍和海軍聯合攻擊利鮑以防止俄國可能的反擊。占領利鮑後,第四分艦隊便轉移至當地,因為那裡是一個更接近前線的前方基地。[29]在戰爭的第一年,這些艦隻也被用作守衛北海的易北河河口。維特爾斯巴赫級艦隻還為1915年8月的里加灣海戰提供了支援,但它們在面對俄國人的堅決抵抗並最終崩潰之前並沒有在進攻中發揮積極作用。[30]
進一步的行動於9月和10月進行,其中包括由第四分艦隊負責在波羅的海西部鋪設防禦性雷區。此時,兵員短缺開始影響公海艦隊;再加上在波羅的海活動的英國潛艦的威脅不斷增加,無法為更重要的艦隻配備人員,使海軍司令部確信有必要讓維特爾巴赫級停止服役。該分艦隊於11月返回基爾,在那裡它被重新指定為波羅的海預備役支隊。1916年1月,該編制遭完全解散,除了梅克倫堡號被用作監獄船外,其餘同級艦都被降格為訓練艦。相關艦隻在戰爭餘下的時間裡一直擔任此角色,直至1918年末。[10][31][32]
戰後結局
[編輯]1919年,維特爾斯巴赫號和施瓦本號被改裝為淺層掃雷艇(F艇)[註 3]的供應母艦,因《凡爾賽條約》要求德國清除戰爭期間在北海廣泛布設的雷區。[10]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除策林根號外,整個艦級都被剔除出海軍序列。其中梅克倫堡號於1920年1月27日除籍,韋廷號於1920年3月11日緊隨其後,維特爾斯巴赫號和施瓦本號則是在1921年3月8日除籍。這四艘艦悉數於1921-1922年間拆解報廢。[10]策林根號最初於1920年代充當貯存用的廢船,繼而於1926-27年被重建為由無線電控制的靶艦。其艦艛遭大量拆除;艦體也進一步被細分,並用軟木填充及密封,以提高其抗淹的能力。[34]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皇家空軍的轟炸機在哥滕哈芬擊沉了該艦,艦隻殘骸則於1949-1950年間拆解報廢。[8]
注釋
[編輯]腳註
引用
- ^ 1.0 1.1 1.2 1.3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8,第90頁.
- ^ Lyon,第248頁.
- ^ 現代艦船雜誌社,第51頁.
- ^ Herwig,第43頁.
- ^ 5.0 5.1 Dodson,第58頁.
- ^ 6.0 6.1 Dodson,第57頁.
- ^ Lyon,第247–248頁.
- ^ 8.0 8.1 Campbell & Sieche,第141頁.
- ^ 9.0 9.1 9.2 9.3 Gröner,第16頁.
-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Gröner,第17頁.
- ^ 11.0 11.1 Grießmer,第177頁.
- ^ Friedman,第141頁.
- ^ 13.0 13.1 13.2 Campbell & Sieche,第140頁.
- ^ Friedman,第143頁.
- ^ Friedman,第146頁.
- ^ Friedman,第336頁.
- ^ 現代艦船雜誌社,第52頁.
- ^ Dodson,第57–58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8,第80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8,第126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40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59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51–60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8,第89–91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8,第80, 91–92, 126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60頁.
- ^ Scheer,第15頁.
- ^ Halpern,第192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8,第92–93頁.
- ^ Halpern,第196–197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8,第94頁.
- ^ Herwig,第168頁.
- ^ 現代艦船雜誌社,第86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8,第127–128頁.
參考資料
[編輯]- 現代艦船雜誌社. 《德国战列舰实录》. 北京: 航空工業出版社. 2010. ISBN 978-7-80243-493-6.
- Campbell, N. J. M. & Sieche, Erwin.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 Gray, Randal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1.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134–189. ISBN 978-0-87021-907-8.
- Dodson, Aidan. The Kaiser's Battlefleet: German Capital Ships 1871–1918.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6. ISBN 978-1-84832-229-5.
- Friedman, Norma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One: Guns, Torpedoes, Mines and ASW Weapons of All Nations; An Illustrated Directory.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 Grießmer, Axel. Die Linienschiffe der Kaiserlichen Marine: 1906–1918; Konstruktionen zwischen Rüstungskonkurrenz und Flottengesetz.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alpern, Paul G. A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5. ISBN 978-1-55750-352-7.
- 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 Amherst: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5.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456-9.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6.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37-4.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7.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67-1.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8.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 Lyon, David.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240–265. ISBN 978-0-85177-133-5.
- Scheer, Reinhard. Germany's High Seas Fleet in the World War. London: Cassell and Company. 1920. OCLC 2765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