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麥可·波蘭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麥可·波蘭尼
Polányi Mihály
FRS
Polanyi in England, 1933
出生Pollacsek Mihály
(1891-03-11)1891年3月11日
奧匈帝國布達佩斯
逝世1976年2月22日(1976歲—02—22)(84歲)
英格蘭北安普頓
教育程度Graduated in medicine, 1913; PhD in physical chemistry, 1919
母校布達佩斯Eötvös Loránd University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
布達佩斯大學
職業物理化學教授、社會研究英語social studies教授
雇主威廉皇帝學會
曼徹斯特維多利亞大學
牛津大學墨頓學院
知名於波蘭尼悖論英語Polanyi's paradox
波蘭尼球體英語Fiber diffraction
波蘭尼勢能理論英語Potential theory of Polanyi
貝爾-埃文斯-波蘭尼規則英語Bell–Evans–Polanyi principle
艾林-波蘭尼方程英語Eyring equation
流動塑性理論英語Flow plasticity theory
過渡態理論
魚叉反應英語Harpoon reaction
隱性知識
後批判英語Post-critical
配偶Magda Elizabeth Kemeny
兒女約翰·查爾斯·波拉尼、George Polanyi
親屬卡爾·波蘭尼(哥哥)
卡利·波蘭尼·萊維特英語Kari Polanyi Levitt(侄女)
獎項Gifford Lectures英語Gifford Lectures (1951-1952)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英語List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elected in 1944 (1944)

麥可·波蘭尼匈牙利語Polányi Mihály,英語:Michael Polanyi,1891年3月11日—1976年2月22日) 是一名匈牙利英籍通才。他對物理化學經濟哲學都有很重要的貢獻。他認為實證主義給人提供了一種「知」的錯覺,讓人無法達到最高成就。

他在物理化學中的研究包括化學動力學X射線晶體學氣體吸附。在1921年,他成為了研究纖維衍射英語Fibre Diffraction的先驅;1934年開始研究延展金屬塑性變形位錯理論。

他於1926年移居德國,在柏林凱撒-威廉學院擔任化學教授。 1933年他移居英國,在曼徹斯特大學一開始做了化學教授,後來成了社會科學教授。他的兩名學生(其中有尤金·維格納)和他的兒子(約翰·查爾斯·波蘭尼)獲得了諾貝爾獎[1]1944年,他成為了皇家學會的一員。

生平

[編輯]

早年生活

[編輯]

麥可·波蘭尼,原名米哈利·波拉茨克(匈牙利語Polányi Mihály),在布達佩斯出生,是米哈利·波拉茨克(匈牙利語Milhály Pollacsek)和希希莉婭·波拉茨克(原名希希莉婭·沃爾,匈牙利語Cecília Wohl)的第五個孩子。

教育

[編輯]

1909年,波蘭尼從布達佩斯-法所里福音文理中學(匈牙利語Budapest-Fasori Evangélikus Gimnázium)畢業後,他參加了醫生培訓,並在1914年拿到了醫師證。他是伽利略小組英語Galileo Circle的一員。在皇家約瑟夫理工大學教授伊格納奇·費弗爾​(德語的幫助下,他獲得了在德國卡爾斯魯厄的一所理工大學學習化學的獎學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作為奧匈帝國的一名軍醫,他被派往了塞爾維亞前線。1916年,他在病假中完成了他關於吸附的博士論文。他的研究被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支持,導師是古斯塔夫·布赫博科​(德語。1919年,他被授予皇家佩斯大學的博士學位。

家庭

[編輯]

麥可·波蘭尼的哥哥卡爾·波蘭尼也是一位哲學與經濟學的通才。他的兒子約翰·查爾斯·波拉尼獲得了諾貝爾獎

參考文獻

[編輯]
  1. ^ Wigner, E. P.; Hodgkin, R. A. Michael Polanyi. 12 March 1891 -- 22 February 1976. Biographical Memoirs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1977, 23: 413. doi:10.1098/rsbm.1977.001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