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邦希田園

座標51°31′25″N 0°05′20″W / 51.52361°N 0.08889°W / 51.52361; -0.08889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邦希田園墓地
地圖
墓地資料
修建時間1665
國家英格蘭
地點倫敦伊斯靈頓區City Road
座標51°31′25″N 0°05′20″W / 51.52361°N 0.08889°W / 51.52361; -0.08889
所有者倫敦市法團
面積1.6公頃(4.0英畝)
墓穴數120,000
網站Official website
Find a Grave658393
登錄建築-I級
官方名稱邦希田園墓地
評定時間2010年5月5日
參考編碼1001713
官方名稱邦希田園墓地
評定時間2010年5月5日
參考編碼1001713

邦希田園(Bunhill Fields)是倫敦市中心的一個原墓地,位於伊斯靈頓區, 就在倫敦城以北,剩下的面積約為1.6公頃(4.0英畝),原址的大部分是由倫敦市法團維護的公共花園。

從1665年到1854年,這裡用作墓地,據估計,在這段時間內,大約有123,000人安葬於此。[1] 現仍有 2,000 多座墓碑。這裡尤其受非國教派教徒的青睞,有許多名人的墳墓,包括《天路歷程》的作者約翰·班揚(死於1688年);《魯賓遜漂流記》的作者丹尼爾·笛福(死於1731年);藝術家、詩人、先知威廉·布萊克(死於1827年);蘇珊娜·衛斯理(1742年去世), 約翰·衛斯理查理·衛斯理之母,稱為「衛理公會之母」;統計學家和哲學家托馬斯·貝葉斯(1761年去世);英國聖詩之父以撒·華茲(死於1748年)。

其中最著名的是三位文學藝術人物約翰·班揚丹尼爾·笛福威廉·布萊克的墳墓,長期以來都是文化朝聖的場所:伊莎貝拉·霍姆斯在1896年說,墓地中「最常走的路徑」是通往班揚和笛福墓的路[2]。在墓地關閉之後,1964年至1965年進行景觀設計,進一步徹底改變了它們的設置,在墓地中間鋪設了一條南北向的人行道,遊客可以進入,清除了其他墓碑。班揚墓位於人行道的南端,北端是笛福墓,而布萊克的墓碑則從他的墓地移到了笛福墓的旁邊。2018年,布萊克的第二座墓碑放置在他的墳墓的實際位置上。

附近的邦希街(Bunhill Row)西側,布雷斯韋特府(Braithwaite House)後面,是一個從前的貴格會墓地,從1661年使用到1855年,有時也稱為邦希田園。喬治·福克斯(死於1691年),該運動的創始人之一,也埋葬在那裡。其遺址也闢為貴格會花園(Quaker Gardens), 由伊斯靈頓區管理。

著名墓穴

[編輯]
托馬斯·貝葉斯
理察·普萊斯

17世紀

[編輯]

18世紀

[編輯]

19世紀

[編輯]
  • 凱薩琳·布萊克 (1762–1831), 威廉·布萊克之妻
  • 威廉·布萊克 (1757–1827), 畫家、詩人、先知

參考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