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濂
金濂(?—1454年),字宗瀚,山陽人。明朝政治人物,歷任刑部尚書、戶部尚書、工部尚書。
生平
[編輯]永樂十六年(1418年)進士,授監察御史。宣德初年,巡按廣東,後改按江西、浙江。因捕鉅盜不獲,被免職,隨後盜賊被拘捕,才恢復官職。之後升爲陝西按察使副使[1]。
正統元年(1436年),上書請補衛所缺官。正統三年,升爲僉都御史,參贊寧夏軍務。在他的治理下,西陲晏然,並有數條河渠修建成功。正統六年,召還,加右副都御史[2]。正統八年,拜刑部尚書,後因安鄉伯張安事,刑部與戶部互相推諉,致使戶部與刑部官員連坐下獄,數日後釋放[3]。
明英宗正統時福建有鄧茂七之亂,都督劉聚、都御史張階去征討,都不能獲勝。正統十三年(1448年)十一月,朝廷大肆發兵,命寧陽侯陳懋等人為將軍前往剿匪,以金濂為參軍。陳懋跟金濂等人到達時,御史丁瑄已大破鄧茂七等賊,鄧茂七死,餘黨擁立鄧茂七兄長的兒子鄧伯孫占據九龍山以抵抗官軍。金濂向眾人建議,用弱兵引誘鄧伯孫等出來,而埋伏的精兵便攻入鄧伯孫的主陣地,於是官軍俘虜了鄧伯孫。皇上於是改調張階去討伐浙江之土匪,而留下金濂掃平福建的其餘土匪。當時剛發生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胡人也先劫持,軍事困難,金濂被召回。言官們紛紛彈劾金濂沒有軍功,明景帝不向金濂問罪,反而加封他為太子賓客,還給他兩份薪水。不久改任戶部尚書,加封為太子太保。[4]。
當時明朝在各地打仗,需要緊迫的軍糧跟軍餉,金濂安排周到、沒有遺漏,向明景帝提出提出十六項撙節的建議,國家的花用才得以足夠。不久,明英宗被也先放回來了,也先向景帝要求像先前一樣派遣使者往來貿易,但景帝堅決拒絕。金濂一再勸景帝要跟也先往來,但景帝不聽。當年景帝登基之初,下詔免除景泰二年(1451年)天下的三成稅賦,金濂向有關官員發公文,只減徵稻米跟麥子的農業稅,其他收白銀、布匹、絲帛的所得稅都沒減稅,照原樣課稅。景泰三年,翰林學士江淵上奏時向景帝講到這件事,景帝令命戶部查明後辦理,金濂心中慚愧,卻抵賴說沒有這件事。給事中李侃指責金濂違詔,金濂狡辯說:「銀兩、布匹、絲帛,是皇上的詔書裏沒說要減的(跟我無關)。如果所有稅一概減免,國家預算怎麼夠?」於是六部給事中、監察御史紛紛彈劾金濂失信於民,讓國家累積民怨。明景帝欲寬恕金濂,卻因監察御史王允力爭,不得不把金濂關入都察院的監獄。三天後景帝還是赦免了他,免除了他的太子太保一職,改為工部尚書。此時,吏部尚書何文淵則稱「治理財政,一定要找金濂」,於是景帝恢復其戶部尚書職位。金濂上書自我澄清,並要求退休,景帝寬慰留用。隨即他又向皇帝提出,要減少軍中工匠和宮廷僧侶、道士薪資等十項建議。景泰五年(1454年)死於任上,因軍功追封沭陽伯,諡榮襄[5]。
參考文獻
[編輯]- ^ 《明史》(卷160):「金濂,字宗瀚,山陽人。永樂十六年進士,授御史。宣德初,巡按廣東,廉能最。改按江西、浙江。捕巨盜不獲,坐免。盜就執,乃復官。嘗言郡縣吏貪濁,宜敕按察司、巡按御史察廉能者,如洪武間故事,遣使勞賚,則清濁分,循良勸。帝嘉納之。用薦遷陝西副使。」
- ^ 《明史》(卷160):「正統元年上書請補衛所缺官,益寧夏守兵,設漢中鎮守都指揮使,多議行。三年擢僉都御史,參贊寧夏軍務。濂有心計,善籌畫,西陲晏然。寧夏舊有五渠,而鳴沙洲、七星漢、伯石灰三渠淤。濂請浚之,溉蕪田一千三百餘頃。時詔富民輸米助邊,千石以上褒以璽書。濂言邊地粟貴,請並旌不及額者,儲由此充。六年詔僉都御史盧睿與濂更代。明年,睿召還,濂復出鎮。尋加右副都御史,與睿代者再。」
- ^ 《明史》(卷160):「八年秋拜刑部尚書,侍經筵。十一年,安鄉伯張安與弟爭祿,詔逮治。法司與戶部相諉,言官劾濂及戶部尚書王佐,右都御史陳鎰,侍郎丁鉉、馬昂,副都御史丁璿、程富等,俱下獄。數日,釋之。」
- ^ 《明史》(卷160):「福建賊鄧茂七等為亂,都督劉聚、都御史張楷征之,不克。十三年十一月大發兵,命甯陽侯陳懋等為將軍往討,以濂參軍務。比至,御史丁瑄已大破賊。茂七死,餘賊擁其兄子伯孫據九龍山拒官軍。濂與眾謀,羸師誘之出,伏精兵,入其壘,遂擒伯孫。帝乃移楷討浙寇,而留濂擊平餘賊未下者。會英宗北狩,兵事棘,召還。言者交劾濂無功,景帝不問,加濂太子賓客,給二俸。尋改戶部尚書,進太子太保。」
- ^ 《明史》(卷160):「時四方用兵,需餉急,濂綜核無遺,議上撙節便宜十六事,國用得無乏。未幾,上皇還。也先請遣使往來如初,帝堅意絕之。濂再疏諫,不聽。初,帝即位,詔免景泰二年天下租十之三,濂檄有司,但減米麥,其折收銀布絲帛者征如故。三年二月,學士江淵以為言,命部查理。濂內慚,抵無有。給事中李侃等請詰天下有司違詔故。濂恐事敗,乃言:「銀布絲帛,詔書未載,若概減免,國用何資?」於是給事中御史劾濂失信於民,為國斂怨,且訐其陰事。帝欲宥之,而侃與御史王允力爭,遂下都察院獄。越三日釋之,削宮保,改工部。吏部尚書何文淵言「理財,非濂不可」,乃復還戶部。濂上疏自理,遂乞骸骨,帝慰留之。東宮建,復宮保。尋復條上節軍匠及僧道冗食共十事。五年卒官,以軍功追封沭陽伯,諡榮襄。」
官銜 | ||
---|---|---|
前任: 王質 |
明朝刑部尚書 1444年-1449年 |
繼任: 俞士悅 |
前任: 王佐 |
明朝戶部尚書 1449年-1454年 |
繼任: 張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