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針線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古代提倡女性遵行四德,清朝宮廷畫師所繪《美人圖》,雖描繪的是上層社會婦女,但仍以在夜間進行針線活表現女子四德之一的婦功。

ㄓˇ針織工藝,俗稱針線活,由於傳統上多由女性從事,故又稱ㄍㄨㄥ,是各種針線工作的統稱,從紡織編織縫紉刺繡拼布貼布繡等,是世界各地皆可見的民間手工藝。除實用價值外還有裝飾作用。

針織被定義為由線圈相互穿套形成織物的過程. 針織不像機織那樣,需要兩套紗線,針織只需要一套紗線即可。這一套紗線可以包括一根紗線(緯編)或一組紗線(經編)。[1]

在緯編過程中,線圈由單根緯紗形成,形成的線圈,多少不限,沿著織物的寬度方向形成一排水平的線圈,即線圈橫列。

在經編過程中,所有的線圈同時形成一個線圈橫列,同時線圈縱列的長度也在增加。

針織線圈可以按其幾何形狀或觀察者觀察的方式來分類。按幾何形狀分類時,如果形成線圈的紗線不在線圈的底部交叉,則稱為開口線圈;如果在底部發生紗線的交叉,則稱為閉口線圈。 正面線圈或反面線圈的確定需要由觀察者決定。開口線圈的線圈形成時時朝向觀察者的,而閉口線圈的線圈形成時是背向觀察者的。雖然正面和反面的定義並不很確切,但在分析和描述緯編結構的特性時有一定的作用。

在經編和緯編工藝中,形成線圈的主要機件是針,在經編和緯編中最常用的針是舌針。舌針是在19世紀中期發明的,之所以稱為舌針,是因為在針織過程中,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幫助便可使打開的針舌閉合。

舌針形成線圈的過程如下,在起針位置,被握持的線圈停在開口針舌上面,在針向上運動時,被握持的線圈從針舌上滑到針杆上,為退圈。針鉤的向下運動使其握持一段新的紗線,此過程稱為餵紗。當針繼續向下運動時,在舊線圈的作用下,針舌被關閉。脫圈之後線圈被拉伸,一個新的線圈形成。此時針必須返回到起針位置,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循環。應該注意,舊線圈在整個循環過程中一直保持著同樣的高度。這一點很重要,否則退圈、脫圈和線圈的拉伸不會發生。可以由沉降片或織物張力來控制舊線圈。還應注意織物要從針平面離開,這對所有的針都是適用的。

參考文獻

[編輯]
  1. ^ Difference Between Weft Knitting & Warp Knitting. pandasilk.com. [1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