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阿克蘇鑄錢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克蘇局鑄道光通寶錢
新疆各局位置

阿克蘇鑄錢局,通稱阿克蘇局清朝新疆阿克蘇設立的鑄錢局,為清朝在新疆設立的七個鑄錢局之一[註1]。阿克蘇局設於葉爾羌局設立後的第二年,即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是清政府在新疆設立的第二個鑄錢局[參1]

自1761年設立,直1892年停爐,阿克蘇局前後歷時約有131年,正式鑄錢約有83年。先後鑄有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等六個年號錢。為南疆各鑄錢局中規模最大、鑄期最長、年號最全、鑄錢最多的錢局。[參1]

歷史

[編輯]

阿克蘇地區富產銅礦,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在當地士紳的要求下,參贊大臣舒赫德奏請在阿克蘇開設鑄錢局,獲得乾隆皇帝批准。阿克蘇局主要負責阿克蘇、烏什庫車喀喇沙爾賽里木拜城等七城所用錢文的鑄造。鑄錢所需銅料以各城回民[註2]繳納額銅、本城伯克交納貢銅及官采銅斤開鑄等三種途徑解決。阿克蘇局在鑄錢式樣上與葉爾羌局相仿,技術及工匠上由寶陝局提供支持的。[參1]1761年,阿克蘇局正式設立,開始鑄造「乾隆通寶」紅錢。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由於上一年鎮壓烏什回亂之後,烏什成為南疆的政治軍事中心,阿克蘇局遷往烏什,烏什局宣告成立,阿克蘇局議停[參2]

嘉慶三年(1798年),烏什的軍事政治重要性已經下降,鑑於其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且不產銅礦等不利因素和政治需求的變化,在參贊大臣長麟奏請後,錢局於次年(1799年)回遷阿克蘇,阿克蘇始鑄嘉慶錢,但由於乾隆帝曾下令新疆各鑄錢局「(乾隆通寶應)永遠恪守,不必改毀另鑄」,因此嘉慶朝新疆各錢局所鑄紅錢僅八成為本朝的「嘉慶通寶」,另兩成為後鑄「乾隆通寶」,以示對先皇遺訓的尊重。[參3]

道光七年(1827年)二月,阿克蘇局曾鑄圓形方孔銀錢,正面為「道光通寶」,背穿左右為滿、察合台文「阿克蘇」。重一錢,抵紅錢十六文。僅用一年,就不流通了。道光八年(1828年),為平定張格爾叛亂,大軍雲集阿克蘇造成錢荒,經道光皇帝批准開鑄「八年五」、「八年十」錢,此為後來咸豐朝廣鑄大錢的先聲。

咸豐三年(1853年),阿克蘇局在原來六座爐的基礎上在加爐兩座,以趕鑄大錢,所鑄大錢有「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等面值。咸豐五年(1855年),停鑄大錢,只保留「當十」一種大錢及一文小平紅錢。

同治元年至三年(1862年-1864年),鑄「當五」、「當十」兩種錢幣。同治四年(1865年),因庫車回變阿古柏入侵,阿克蘇局被迫停鑄。

庫車回變期間,叛亂者以庫車為中心成立了一個割據政權,其首領為庫車維吾爾族阿訇熱西丁,熱西丁自稱「汗和卓」,曾沿用清政府的設備和技術在庫車和阿克蘇仿庫車局折二紅錢鑄行了帶有其名號的圓形方孔察合台文紅錢。[參4]

光緒三年(1877年)年底,清軍收復新疆。光緒四年(1878年)九月,阿克蘇局恢復鑄錢,八爐全部開工。光緒九年(1883年),鑄局改歸道署專辦,不久停鑄。光緒十二年(1886年),再次恢復鑄錢。光緒十五年(1889年)春,將鑄局移至新城西門外,就老營房現成房屋修葺,以資鼓鑄。光緒十八年(1892年),阿克蘇局停爐移設庫車廳鼓鑄,自此,阿克蘇局再未恢復鑄錢。

自設立到最終停爐,阿克蘇局前後歷時約有131年,正式鑄錢約有83年。先後鑄有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等六個年號錢。為南疆各鑄錢局中規模最大、鑄期最長、年號最全、鑄錢最多的錢局。

錢幣版別

[編輯]
正面錢文 版別 相同點 版別特點 正面圖片 背面圖片
乾隆通寶[註3] 方頭通(當朝鑄) 銅質純淨,錢體厚重,文字工整。背穿左滿文「阿克蘇」,穿右察合台文「阿克蘇」。 錢文「乾隆通寶」中「通」字右上角為方形「コ」。
角頭通(當朝鑄) 錢文「乾隆通寶」中「通」字右上角為角形「マ」。
??
穿上大圈文 後鑄「乾隆通寶」錢體較當朝鑄的要薄一些,背穿左滿文ᠠᡴᠰᡠ(「阿克蘇」),穿右察合台文اقسو‬(「阿克蘇」)。 背穿上方有「〇」
阿十 背穿上漢字「阿」,穿下漢字「十」
當十 背面另有「當十」二字
穿上九 背穿上漢字「九」
嘉慶通寶 小吉 背穿左右分別為滿、察合台文「阿克蘇」。 「嘉」字的「吉」較小
大吉 「嘉」字的「吉」較大
道光通寶 銀幣 背穿左右分別為滿、察合台文「阿克蘇」。 材質為銀
八年五 背穿上有漢字「八年」,穿下有漢字「五」
八年十 背穿上有漢字「八年」,穿下有漢字「十」
阿十 背穿上漢字「阿」,穿下漢字「十」
咸豐通寶、
咸豐重寶、
咸豐元寶
咸豐通寶「當五」 正面有漢字「嘉慶通寶」,背穿左右分別為滿、察合台文「阿克蘇」 背穿上下為漢字「當」和「五」
咸豐通寶「當十」 背穿上下為漢字「當」和「十」
咸豐重寶「當五十」 正面有漢字「嘉慶通寶」,背穿左右分別為滿、察合台文「阿克蘇」,穿上下為漢字「當」和「五十」
咸豐重寶「當五十」(大樣)
咸豐元寶「當百」 背穿左右分別為滿、察合台文「阿克蘇」 正面有漢字「咸豐元寶」,背穿上下為漢字「當」和「百」
同治通寶 當五 背穿左右分別為滿、察合台文「阿克蘇」 背穿上下為漢字「當」和「五」
當十 背穿上下為漢字「當」和「十」
「賽義德哈孜熱西丁汗」(察合台文) 熱西丁紅錢 背面為察合台文「鑄於聖城阿克蘇」
光緒通寶 有圈 背穿左右分別為滿、察合台文「阿克蘇」,穿上為漢字「阿」,穿下為「十」 穿右察合台文下有圈
??
??

注釋

[編輯]

    註:

  1. ^ 另外六個是葉爾羌局寶伊局烏什局庫車局喀什噶爾局寶迪局
  2. ^ 清代「回民」指各穆斯林民族
  3. ^ 阿克蘇局所鑄乾隆通寶分乾隆朝當朝鑄造和後代各朝鑄造兩大類,分別稱為「前鑄」/「當朝鑄」與「後鑄」

參考

[編輯]

    參:

  1. ^ 1.0 1.1 1.2 清代阿克苏局及其铸钱研究——清代新疆铸钱局研究之一. 《中國錢幣》. 2008年4月. 
  2. ^ 唐養文. 嘉慶朝阿克蘇局補鑄的「乾隆通寶」紅錢版式版別. 收藏參考 2011年11期
  3. ^ 米莉古麗. 阿​克​蘇​局​乾​隆​後​鑄​錢​版​式​及​相​關​問​題. 《新疆錢幣》2001年 第1期
  4. ^ 弓月. 熱西丁紅線. 《中國錢幣》 2008年01期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