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國家聯盟成員國
外觀
阿拉伯國家聯盟有22個會員國。它於1945年3月在開羅成立,由6個成員組成:埃及王國、伊拉克王國、黎巴嫩、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和外約旦(約旦1949年獨立)。北葉門(後來演變成為葉門)於1945年5月5日加入。在20世紀下半葉,阿拉伯國家聯盟的成員增加了。除了會員國五個國家擁有觀察員地位。
當前會員國列表
[編輯]序號 |
國家 |
加入 日期 |
首都 |
面積 (km²) |
人口 (2010)[1] |
官方 工作語言 | |||
---|---|---|---|---|---|---|---|---|---|
01. | 阿爾及利亞 | 1962-08-16 | 阿爾及爾 | 2,381,741 | 34,586,184 | 阿拉伯語、柏柏爾語 | |||
02. | 巴林 | 1971-09-11 | 麥納麥 | 750 | 738,004 | 阿拉伯語 | |||
05. | 埃及 | 1945-03-22 | 開羅 | 1,002,450 | 80,471,869 | 阿拉伯語 | |||
06. | 伊拉克 | 1945-03-22 | 巴格達 | 438,317 | 29,671,605 | 阿拉伯語、庫德語 | |||
07. | 約旦 | 1945-03-22 | 安曼 | 92,300 | 6,407,085 | 阿拉伯語 | |||
08. | 科威特 | 1961-07-20 | 科威特城 | 18,717 | 2,789,132 | 阿拉伯語 | |||
09. | 黎巴嫩 | 1945-03-22 | 貝魯特 | 10,452 | 4,125,247 | 阿拉伯語 | |||
10. | 利比亞 a | 1953-03-28 | 的黎波里 | 1,759,541 | 6,461,454 | 阿拉伯語 | |||
11. | 茅利塔尼亞 | 1973-11-26 | 諾克少 | 1,030,700 | 4,301,018 | 阿拉伯語 | |||
12. | 摩洛哥 | 1958-10-01 | 拉巴特 | 446,550 d | 31,627,428 | 阿拉伯語、柏柏爾語 | |||
13. | 阿曼 | 1971-09-29 | 馬斯喀特 | 309,550 | 2,967,717 | 阿拉伯語 | |||
14. | 巴勒斯坦國[2] | 1976-09-09[註 1] | 東耶路撒冷(法定) 拉姆安拉(實際) |
6,040 e | 4,260,636 | 阿拉伯語 | |||
15. | 卡達 | 1971-09-11 | 多哈 | 11,437 | 840,926 | 阿拉伯語 | |||
16. | 沙烏地阿拉伯 | 1945-03-22 | 利雅得 | 2,149,690 | 25,731,776 | 阿拉伯語 | |||
18. | 蘇丹 | 1956-01-19 | 喀土穆 | 1,886,068 | 30,894,000 | 阿拉伯語、英語 | |||
19. | 敘利亞 b | 1945-03-22 | 大馬士革 | 185,180 | 22,198,110 | 阿拉伯語 | |||
20. | 突尼西亞 | 1958-10-01 | 突尼斯市 | 163,610 | 10,589,025 | 阿拉伯語 | |||
21. | 阿聯 | 1971-12-06 | 阿布達比 | 83,600 | 4,975,593 | 阿拉伯語 | |||
23. | 葉門 c | 1945-05-05 f | 薩那(法定) 亞丁(實際) |
527,968 | 30,399,242 | 阿拉伯語 | |||
a.利比亞的席位目前由國民代表大會控制,而穆兄會領導的大國民議會及民族團結政府則持續反對這一席位主張。
b.敘利亞席位在2011年11月16日被暫停,2023年5月7日其席位得以恢復。[3][4]此前直到2014年,該席位一度被反對派全國聯盟控制。 e.以民族權力機構實際控制的西岸及加沙地區為準,該國部分武裝組織(例如哈馬斯)宣稱的26,790 km²則往往包括被以色列實際控制的綠線地區,這一地區在1996年巴勒斯坦國家契約中被明確放棄 |
觀察員國列表
[編輯]7個國家是觀察員國,這一地位使他們有權發表意見和提出意見,但他們不具有投票權。[5] 這些國家其中譬如厄利垂亞,阿拉伯語是其中的一種官方語言,還有巴西和委內瑞拉,它們都有龐大而有影響力的阿拉伯僑民與阿拉伯社區。[6] 印度是阿盟的另一個觀察員,相當多的人聲稱自己是阿拉伯後裔。[5] 亞美尼亞於2004年獲得觀察員地位。[7]查德於2005年加入觀察員。希臘於2021年加入觀察員。
序號 |
國家 |
加入 日期 |
首都 |
面積 (km²) |
人口 |
官方 語言 |
---|---|---|---|---|---|---|
1 | 厄利垂亞 | 2003年1月 | 阿斯馬拉 | 117,600 | 5,869,869 | 阿拉伯語、提格雷語、英語 |
2 | 巴西 | 2003年 | 巴西利亞 | 8,515,767 | 207,350,000 | 葡萄牙語 |
3 | 亞美尼亞 | 2004年 | 葉里溫 | 29,743 | 3,018,854 | 亞美尼亞語 |
4 | 查德 | 2005年4月 | 恩加美納 | 1,284,000 | 13,670,084 | 阿拉伯語、法語 |
5 | 委內瑞拉 | 2006年9月 | 加拉加斯 | 916,445 | 31,775,371 | 西班牙語 |
6 | 印度 | 2007年4月 | 新德里 | 3,287,263 | 1,326,572,000 | 印地語、英語 |
7 | 希臘 | 2021年 | 雅典 | 131,445 | 10,655,371 | 希臘語 |
各成員國加入時間軸
[編輯]阿拉伯國家聯盟的擴大 |
---|
|
注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Country Comparison: Population. [14 Januar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7).
- ^ Arab League membership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7 August 2011.
- ^ Regime backers express anger at other nations after Arab League suspends Syria. cnn.com. CNN. 13 November 2011 [2 Ma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5).
- ^ Presentation of the Arab League. Arableagueonline.org. 13 September 2012 [15 April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7).
- ^ 5.0 5.1 India invited as observer for Arab League summit. Press Trust of India. 27 March 2007 [13 June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4).
- ^ David Noack: Syriens Beziehungen zu Lateinamerika, in: amerika21.de, 11.01.201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erman)
- ^ Armenia invited as observer for Arab League. Azad Hye. 19 January 2005 [20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