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阿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ㄏㄨㄥ波斯語آخوند‎,轉寫為Akhund、Akhoond 或 Akhwand),又譯阿衡阿轟阿洪阿渾哈訇等等,也直譯爲宣教師,是一個古波斯語詞彙,意為「老師」或「學者」,在古代也是受波斯文化影響的民族對本民族中各種宗教的宗教場所首領及德高望重者的尊稱。如今該詞也是中國回族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穆斯林對本民族中伊斯蘭教的宗教場所首領及德高望重者的尊稱[1]

詞源及演變

[編輯]

漢語「阿訇」是對古波斯語的音譯。[1]古波斯語該詞意為「老師」或「學者」。[2]

回族學者楊志玖指出,1930年版斯坦嘎斯(Steingass)編的波斯語英語詞典 「A Comprehensive Persian-English Dictionary」 中所收的波斯語AYKhun一詞,便是漢語「阿訇」所翻譯的本字,該詞典對AYKhun的解釋是:「東方基督教主教。」此處的所謂「東方基督教」指中國明朝之前存在的「景教」,又作「大秦景教」(大秦即為古羅馬,也可指泛近東區域,唐代對歐洲、近東及中東了解甚少)、「波斯教」、「波斯景教」。[1]

431年,景教的前身「東方亞述教會聶斯脫利派」在今敘利亞發源。後來,該派在全基督教宗教會議上遭裁定為異端,該教派創始人聶斯脫利(今土耳其伊斯坦堡人)與追隨者被逐出,不得不流亡波斯,在波斯獲國王支持,乃建立教會。後來,該派有成員經過絲綢之路抵達中國,在中國唐朝貞觀九年(635年)於長安城中興建了景教大秦寺景教在中國發展興盛起來,「法流十道、寺滿百城」。景教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夷教」(祆教、景教、摩尼教)之一,曾經是在中國的胡人的主要宗教信仰之一。[1]

清朝學者魏源在《元史語解略》中稱:「答失蠻、耶里可溫者,本紀免租稅皆有此二等人,在增道之外蓋回教之師也。《元典章》稱先生曰耶里可溫,蓋可溫即今之所謂阿渾也」。 文中的「耶里可溫」即「也里可溫」,是蒙古語漢語音譯,蒙古語意思是「有福緣之人」,「也里可溫」是元朝對景教信眾的統稱。文中的「阿渾」即「阿訇」的另一種譯法。此外,在西里亞語中,景教的掌教被稱為Mar(漢語音譯為「馬兒」)。[1]

除了景教使用該詞以外,其他源自古波斯的宗教也使用該詞。唐朝寶應元年(762年),牟羽可汗幫助唐朝軍隊平定了安史之亂以後,翌年自洛陽北歸回鶻汗國時帶走四位回回摩尼教僧人,這些僧人在回鶻汗國的汗廷斡耳朵百里向當地胡人傳播摩尼教時也使用Ahund一詞作為自身的稱謂。1999年,在中國山西省太原市發現一座古墓,墓主虞弘(碑文寫作「魚弘」)是魚國人(該國位於中亞粟特一帶),曾任「檢校薩保府」,負責祆寺以及西域諸國事宜,隋朝開皇十三年(592年)逝世。虞弘一名中的「弘」與「衡」、「訇」相同。虞弘是當時粟特地區(位於中亞地區)的神主阿訇、國君。可見「阿訇」這一稱謂當時並不限於景教使用,而是摩尼教祆教景教都在使用。這「三夷教」均來自古波斯,信奉者也都是回回人,故用相似詞語稱呼宗教人士。[1]

中國宋朝前後,又有從波斯來的伊斯蘭教什葉派蘇非派回回人,他們可能也沿用了該詞。此後該詞逐漸經過發展演變,成為如今中國回族對本民族中伊斯蘭教的宗教場所首領及德高望重者的尊稱。[1]

辨析

[編輯]

滿喇、毛拉

[編輯]

中國明朝以後,部分地區的回族人也有稱伊斯蘭教首領為「滿喇」的情況。「滿喇」一詞與「毛拉」都源自阿拉伯語「瓦拉」(Wala』),複數形式為「麥瓦利」(Mawali)。該詞起初是阿拉伯人用以稱呼非阿拉伯血統的伊斯蘭教徒漢語意譯為「釋奴」,通指「被釋放者」、「被解放者」、「被管理者」。[1]

伊瑪目

[編輯]

信仰伊斯蘭教阿拉伯人,對伊斯蘭教教長的稱呼一直是「伊瑪目」,並且從未用過「阿訇」、「滿喇」之類的詞語。「伊瑪目」是阿拉伯文Imam的漢語音譯,該詞意思是「站在前列的人」、「首領」、「表率」等等。「伊瑪目」是世界伊斯蘭教界通用的術語。如今世界伊斯蘭教界專稱的「伊瑪目」,其起源、性質、職責、所應用人群都和回族傳統稱謂「阿訇」不同。[1]

古波斯中亞地區遭到阿拉伯伊斯蘭軍團殖民,加上自身的分裂及變化,回回人歷史上的宗教如摩尼教祆教景教逐漸衰敗。而近現代阿拉伯國家興起,中國回族的部分伊斯蘭教人士與阿拉伯伊斯蘭教人士聯繫趨於緊密。由於這兩方面的影響,導致中國回族中不少人未能理解「阿訇」一詞的本意,誤認為該詞專門用來稱呼伊斯蘭教教長。這種理解是不對的。[1]

當今回族等民族的用法

[編輯]

中國回族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穆斯林使用「阿訇」一詞約始自明朝後期胡登洲興辦經堂教育時,當時將教授經文的教師稱為「阿訇」。後來該詞逐漸流行。當時,「阿訇」的地位在「三道」或者「五道」以下。18世紀末,伴隨著「三道」制衰落,阿訇方才基本取代「三道」制,一躍居首,變成了伊斯蘭教清真寺的主要負責人。[3]

如今,「阿訇」是自伊斯蘭教清真寺經堂大學或者伊斯蘭教經學院「穿衣」畢業,宗教學識較高的宗教人員的通稱。對出任小寺阿訇和出任大寺阿訇的穆斯林,其一般限制條件不同:[3]

  • 出任小寺阿訇的一般條件是:必須接受過經學教育;了解基本教法及教義,能夠誦讀並通曉《古蘭經》;能夠教授經堂中小學生。[3]
  • 出任大寺阿訇的一般條件是:通曉十三本大學經典;熟悉教法及教義;能夠教授大學學生;品德兼優。[3]

中國回族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穆斯林大多不懂阿拉伯文,所以對伊斯蘭教《古蘭經》既無法念誦,又無法了解經義,也很少懂得教法,需要阿訇加以講解、引導並且代為執行。阿訇「替聖傳道」,率領穆斯林開展伊斯蘭教活動。[3]

分類

[編輯]

如今,「阿訇」通常分成「開學阿訇」和「散班阿訇」兩種。[2]

  • 開學阿訇:又稱「正任阿訇」。指全面執掌伊斯蘭教清真寺教務的穆斯林。[2]
  • 散班阿訇:指僅具備阿訇的職稱,但沒有被聘為正任阿訇的穆斯林。[2]

歷史上「阿訇」稱謂的種類很多,依照伊斯蘭教學識、地位、職責等不同,曾分為如下幾種:[3]

  • 掌教阿訇:又稱「掌教」,即清真寺伊瑪目。通常由當地人出任,專門管理本坊全部宗教事宜並且帶領信眾禮拜。歷史上曾經變為世襲,近現代已經變為通過推舉而聘任。[3]
  • 開學阿訇。又稱「統教」,即向外地寺坊聘請的為經文大學教授經文的高級講學阿訇。開學阿訇的講學期間稱為「開學」。「掌教阿訇」和「開學阿訇」受到極度尊敬,地位高,故俗稱「阿訇老人家」。[3]
  • 三道阿訇:又稱「三道」或者「三掌教」,是「鳴教」(即協助「掌教」負責喚拜的穆安津(Mu’adhdhin))、「督教」(既念誦「呼圖白」並對兒童啟蒙的海推布(Khatib))、「副教」(即闡釋並執掌教法的穆夫提(Mufti))的合稱。14世紀以後變成世襲;18世紀以後不復存在。[3]
  • 住學阿訇:上經堂大學稱「住學」,其學員稱「住學阿訇」或者「海里凡」、「滿拉」。[3]
  • 小學阿訇:專門教經文小學的阿訇。[3]
  • 二阿訇:較大的清真寺中專門管理宰牲及教經堂小學的阿訇。沒有設「三道」及小學阿訇的清真寺中,二阿訇身兼數職。[3]
  • 散班阿訇:不在職的阿訇,其生活大多依靠為本坊穆斯林辦婚禮、喪禮、誦經等宗教儀式的所得。[3]

其他民族用法

[編輯]

中國新疆突厥語族穆斯林(包括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民族)將「阿訇」當作「先生」的尊稱,或者用作複合人名如「肉孜阿訇」(肉孜阿洪)、「努爾阿訇」(努爾阿洪)等等。[3]

圖片集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