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巡防艦
油畫《阿達爾貝特親王號》
| |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船名 | 阿達爾貝特親王號 |
艦名出處 | 普魯士親王阿達爾貝特 |
建造方 | 斯德丁伏爾鏗船廠 |
鋪設龍骨 | 1875年 |
下水日期 | 1876年6月17日 |
入役日期 | 1877年9月1日 |
除籍日 | 1890年5月6日 |
結局 | 1907年拆解報廢 |
技術數據 | |
船級 | 萊比錫級 |
船型 | |
排水量 |
|
船長 | 87.5公尺 |
型寬 | 14公尺 |
吃水 | 6.2公尺 |
動力輸出 | 6,050匹公制馬力(4,450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 |
帆索方案 | 全帆裝索具 |
船速 | 15.8節 |
續航力 | 2330海里以10節 |
定員 | 39名軍官、386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德語:SMS Prinz Adalbert[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萊比錫級巡防艦的二號艦暨末艦。它於1875年開始在斯德丁伏爾鏗船廠鋪設龍骨,1876年6月下水,至1877年8月交付使用。該艦最初是為紀念在普法戰爭中的色當大捷而被命名為色當號(Sedan),但至1878年,它又被重命名為阿達爾貝特親王號,以避免刺激法國。它裝備有十二門170公釐箍砲,最初被定型為蓋甲板巡防艦,自1884年起又重歸類為巡洋巡防艦。
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在服役生涯中曾進行過兩次海外巡航,均是前往東亞。第一次是從1878年底到1880年底,儘管有德皇的孫子海因里希親王跟艦接受海軍訓練,但過程大致平安無事。第二次航行從1883年底到1885年底,期間歷經多次變更;其前往東亞的航程因一項將皇儲腓特烈送往西班牙的命令而推遲。抵達東亞後,該艦觀察了1884年的中法戰爭,但它在該地區待了尚不足半年便奉命返航。回程亦數次被推遲,首先是為了保護德國在南美洲西部的利益,繼而是為了解決與尚吉巴的爭端而加入一個新的巡洋分艦隊,並在另一艘艦修理時臨時擔當分艦隊旗艦,之後又被捲入與西班牙的殖民地爭端。返回德國後,阿達爾貝特親王號被改裝成一艘海軍學員的教學艦,擔任這個角色不到三年。到1888年,該艦已然破敗不堪,遂退役並淪為宿營船,以此身份運用至1907年才從海軍名錄中除籍,之後在鹿特丹拆解報廢。
設計
[編輯]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戰爭後,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國海軍開始了一項旨在加強艦隊實力的擴張規劃。海軍司令部明確現代蒸汽巡防艦對於艦隊偵察以及保護德國在海外利益的海外巡邏任務而言是必要的。兩艘萊比錫級巡防艦遂作為1873年艦隊計劃的一部分訂購,該計劃總共需要二十艘無裝甲巡防艦,其中十二艘已經入役或正在建造中。[1]
阿達爾貝特親王號的水線長和全長分別為87公尺和87.5公尺,有14公尺的舷寬以及6.2公尺的前吃水和6.9公尺的後吃水;其設計排水量為3,980噸,滿載時則可達4,626噸。[2]標準船員編制為39名軍官和386名水兵。該艦由一台臥式三缸單脹往復式蒸汽機提供動力,用以驅動一副直徑為6公尺的雙葉螺旋槳;蒸汽則由六台燃煤箱型火管鍋爐供應,這使得它在6,050匹公制馬力(4,450千瓦特)額定功率下的最高航速可達15.8節(29.3公里每小時),並且能夠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連續航行2,330海里(4,320公里)。作為在長途航行期間對蒸汽機的輔助動力,阿達爾貝特親王號還配備有一套總帆面積為2,600平方公尺的全帆裝索具。[3][4]
阿達爾貝特親王號裝備有十二門170公釐口徑後裝式箍砲,其中兩門為25倍徑、其餘十門為較短的22倍徑。兩門25倍徑砲是作為追擊砲安置在艦艏,其餘則安裝在舷側。這些火砲的射程為5,000公尺,合共配備1,226發彈藥。輔助武器方面,該艦還裝備有四門哈乞開斯37公釐轉膛砲以及四具350公釐魚雷發射管。魚雷發射管安裝在水線上方,其中艦艏兩具,兩邊舷側各一具,合共可攜帶十枚魚雷。[3][4]
服役歷史
[編輯]萊比錫級的二號艦是以「A號蓋甲板巡防艦」(Gedeckte Korvette A)作為合同代號,於1875年在斯德丁的伏爾鏗船廠開始開建。其尼刻形象的艦艏飾則是由雕塑家埃米爾·施泰納(Emil Steiner)用美國木材所創作。它於1876年6月17日下水,並由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亨克根據普法戰爭中的色當會戰而將其命名為「色當號」(Sedan)。次年,該艦投入運行,於1877年9月1日入列艦隊。然後它被轉移到基爾進行最後的舾裝,其中包括安裝四具魚雷發射管,使色當號成為第一艘裝備此類武器的德國大型軍艦。由於當局擔心色當號的稱謂會冒犯法國,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帝國海軍部於1878年9月1日、即法國人在色當落敗的整整八年後下令,將該艦更名為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因為此前的同名鐵甲艦已經退役並報廢。該艦得名於普魯士親王阿達爾貝特,他是普魯士海軍的創始人和北日耳曼邦聯海軍總司令。[3][4][5]
由於軍官和水兵短缺,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在1878年一直沒有服役,因為可用的人員已被分配到正在進行訓練巡航的鐵甲分艦隊。隨著鐵甲艦大選帝侯號於5月因一次意外碰撞而沉沒,巡航被迫取消,所有艦隻返回德國;鐵甲艦上的船員被置入預備役,然後可以分配至阿達爾貝特親王號進行海外部署。1877屆的海軍學員,包括海因里希親王,都被帶上了這次遠洋巡航。當艦隻尚在德國水域時,海因里希曾獲得其胞兄威廉的短暫陪同。[5]
第一次海外部署
[編輯]1878年10月14日,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在海軍上校阿希巴爾德·麥克萊恩(Archibald MacLean)的指揮下離開基爾,開始了為期兩年的環球航行。除海因里希親王外,跟艦出行的還有未來的德國海軍將領阿爾貝特·馮·塞肯多夫、漢斯·馮·克斯特以及海洋畫家卡爾·扎爾茨曼。艦隻沿大西洋向南航行,途經南美洲,穿過麥哲倫海峽,繼而橫渡太平洋前往東亞。1879年5月,阿達爾貝特親王號抵達日本,遂與駐紮在當地的平甲板巡防艦路易絲號、砲艦狼號和獨眼巨人號組成一個分艦隊,並由在任軍階最高的麥克萊恩擔任司令。隨後,阿達爾貝特親王號開始訪問日本和俄國的港口,有時會與路易絲號同行。海因里希親王作為德皇的代表,也承擔了交際任務。阿達爾貝特親王號留在日本水域直到1880年初,期間到訪了當地許多城市,包括神戶、長崎和橫濱。[5]
由於中日兩國就琉球群島問題發生衝突,分艦隊於1880年春季轉移至上海,因當地發生的動亂威脅到了德國的利益。然而,由於吃水太深,阿達爾貝特親王號無法在該地區航行,只得於5月至6月間駐留在香港,留下路易絲號、狼號和獨眼巨人號保護居住在上海的德國人。在香港期間,麥克萊恩得知蓋甲板巡防艦菲內塔號已經抵達日本輪替阿達爾貝特親王號,但當時後者的船員們正在遭受嚴重的胃腸疾病。他們希望公海的新鮮空氣能幫助船員恢復健康,於是阿達爾貝特親王號開始了返回德國的航程。[5]
該艦經過荷屬東印度群島,在柔佛停留,繼而穿越印度洋。它之後還分別在南非的西蒙斯敦和聖赫勒拿島經停,船員們在那裡參觀了拿破崙的墳墓。1880年9月29日,阿達爾貝特親王號終於抵達基爾峽灣,受到德皇威廉一世和海軍部長阿爾布雷希特·馮·施托施將軍的迎接。艦隻隨後停運以進行長時間的維護和修理工作。由於是次海外巡航非常順利,施托施將麥克萊恩提升為海軍少將;時任該艦大副的塞肯多夫上尉也獲得晉升。[6]
第二次海外部署
[編輯]直到1883年,阿達爾貝特親王號才重新投入使用,接受再次海外部署。然而,在開始巡航之前,它奉命前往義大利的熱那亞接載皇儲腓特烈出訪西班牙。艦隻於10月20日離開基爾,腓特烈於11月19日在熱那亞登艦,並在平甲板巡防艦索菲號和通報艦羅蕾萊號的陪同下前往西班牙。途中,索菲號因強烈風暴造成其第二斜桅脫落,不得不由羅蕾萊號拖曳行進。三艘艦於11月24日抵達西班牙水域,一直停留到12月15日。翌日,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和索菲號啟程返回熱那亞,它們於12月16日抵達,腓特就此烈離艦。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從而得以開啟此前已獲委任的東亞之旅。[7]
它於1884年4月24日抵達新加坡,接替了其姊妹艦萊比錫號。阿達爾貝特親王號隨後駛往上海,在那裡與新成立的東亞分艦隊旗艦施托施號及其指揮官、海軍上校卡爾·帕申會合。5月中旬,德國艦艇上的船員爆發了發熱疫情,迫使帕申率領分艦隊前往日本接受治療。然而,由於緊張局勢加劇,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和施托施號不得不於7月返回中國水域。次月,中法戰爭爆發,這些軍艦在上海一直停留到8月下旬,期間帕申命令阿達爾貝特親王號駛往福州。由法國海軍中將孤拔率領的遠東分艦隊正準備攻擊駐紮在當地的清朝福建水師,而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則與英國和美國的軍艦一同,負責保護城內的歐美公民。在隨後的馬江海戰中,法軍迅速擊潰了中國軍隊,使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得以於9月初回到上海。[7]
此後不久,阿達爾貝特親王號接到返回德國的命令。它從上海出發,經由日本和大溪地島的巴比提前往南美。1885年1月11日,該艦抵達秘魯卡亞俄;在那裡,它去往德國的航程因命令變更而中斷。由於哥倫比亞與尼加拉瓜之間的衝突威脅到德國的利益,促使德國海軍部派遣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到那裡保護該地區的德國人。它在當地停留了兩個月,然後向南航行到智利的瓦爾帕萊索,並於3月21日至28日在那裡駐留。之後,該艦繼續執行返回德國的航程,並在繞過合恩角進入大西洋後,於5月7日抵達蒙特維多。在烏拉圭逗留期間,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又接到了新的命令,需要改道模里西斯,並在那裡加入一個依舊由施托施號艦長帕申指揮的新分艦隊,以協助在東非締結保護條約。[7]
這支被稱為東非巡洋分艦隊的部隊主要任務是解決德國與尚吉巴之間關於維圖蘭保護國的爭端。它們於1885年8月在模里西斯集結後共同前往尚吉巴島,並在那裡迅速說服了當地蘇丹放棄對保護國的反對。9月,帕申接到命令,將施托施號、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和巡洋巡防艦格奈森瑙號組成一支獨立分艦隊,並部署至西非。然而由於施托施號自10月起需進入開普敦的旱塢進行維修,10月1日晉升為海軍少將的帕森遂把自己的將旗轉移至阿達爾貝特親王號艦上。後者繼續前往新近獲得的喀麥隆殖民地,以便帕申能夠檢視那裡的情況。與此同時,西非的政局已經趨於平靜,因此格奈森瑙號返回東非,而施托施號和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則於11月底從弗里敦開始了它們的歸國之旅。返程途中,兩艦都駛向維德角,加入在德國與西班牙就加羅林群島發生爭端期間而停泊在那裡的練習分艦隊(Übungsgeschwader,即公海艦隊前身)。在教宗良十三世介入解決爭端後,阿達爾貝特親王號終於可以完成返回德國的航程,並於12月22日抵達威廉港。[8]
教學艦
[編輯]返回威廉港後不久,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即被編入預備役,船員編制有所裁減。海軍決定將該艦改裝為一艘教學艦,於1886年4月8日重新啟用,並迎來新一批海軍學員和四年制志願兵登艦。其時任艦長為海軍上校伊萬·奧爾德科普。在加入練習分艦隊之前,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先是在波羅的海開始了一系列的短途訓練巡航,以便讓船員熟悉艦隻。該分艦隊參加了7月20日至8月15日的年度艦隊演習,然後於10月14日從威廉港出發,前往西印度群島進行大規模冬季訓練巡航。至1887年初,這些艦隻抵達了丹屬的聖托馬斯島。在返回德國的途中,阿達爾貝特親王號與懸掛漢堡旗的雙桅縱帆船埃倫霍爾特號(Ellenholt)相撞,但後者並未在事故中受到嚴重損壞。練習分艦隊於3月30日返回威廉港,阿達爾貝特親王號隨即進入帝國船廠接受維修。[9]
1887年的訓練計劃於5月5日開始,阿達爾貝特親王號接上另一批由海軍學員和四年制志願兵組成的隊伍,在波羅的海進行了磨合巡航。6月3日,該艦出席了威廉皇帝運河的開鑿典禮,並於8月作為第二支艦隊的一員參加年度訓練演習。冬季訓練巡航於10月1日啟動,分艦隊原本是要去往地中海,但義大利爆發的霍亂疫情導致這次航行僅限於維德角和加那利群島,並於1888年4月10日返回威廉港。這一年的例行訓練在7月中斷,當時教學分艦隊和(由練習分艦隊更名而來的)演習分艦隊被派去陪同新皇帝威廉二世於7月2日至31日出訪斯堪地那維亞港口。這是阿達爾貝特親王號的最後一次航行。[10]
後續運用
[編輯]1888年,由於長期的海外派遣,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已經破敗不堪,在服役僅僅十年後,它於9月20日被剔除出教學任務。1890年5月6日,該艦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此後被改裝成一艘宿營船,駐紮在威廉港。在此期間,一艘新的大巡洋艦於1901年也以阿達爾貝特親王號之名下水,但不同於以往的慣例,仍然存在的舊阿達爾貝特親王號並未更名。它以此身份運用直至1907年6月7日,繼而由海軍部作價131,000金馬克售予拆船商,並於同年底在鹿特丹拆解報廢。其艦艏飾則被保留了下來,現存於米爾維克海軍學校。[3][11]
注釋
[編輯]- 腳註
- 引用
- ^ Sondhaus,第109, 114, 116–117, 136–137頁.
- ^ 日本海人社,第10頁.
- ^ 3.0 3.1 3.2 3.3 Gröner,第43頁.
- ^ 4.0 4.1 4.2 Lyon,第251頁.
- ^ 5.0 5.1 5.2 5.3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30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30–31頁.
- ^ 7.0 7.1 7.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31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31–32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32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32–33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33頁.
參考資料
[編輯]- 日本海人社 (編). 《德国巡洋舰史》. 由章騫審校.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436-6431-9.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7.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671.
- Lyon, Hugh.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5177-133-5.
-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