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食人動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多大象國家公園中的標示牌,提醒人類在公園內將會被其他動物視為獵物

食人動物(英語:Man-eater)是指那些會捕食人類的動物(不包括食腐動物)。雖然襲人致死的動物有很多種,但是大多動物一般都是為了防衛領地而攻擊,但是食人動物在特定情況下(例如誤判等)會將人類作為獵物進行捕食。同時也存在將人類納入日常捕食對象或主要以人類為食的案例。相關報告所提到的食人動物包括獅子老虎鬣狗美洲豹鱷魚

但是,這不代表只有這些動物才會攻擊人類,除此之外有許多動物都會將人類視為獵物,例如、大型蛇類(例如蟒科蚺科)、科莫多巨蜥美洲獅鯊魚以及其他人類(人吃人事件)。本條目不包括會獵食人類祖先,但如今已滅絕的物種,亦不包括理論上能夠食人卻幾無紀錄者,如海洋大型無脊椎動物。

大型貓科動物

[編輯]

[編輯]

由虎造成的人員死亡數較之其他大型貓科動物造成死亡人數的總和還高。老虎同豹子及獅子不同,老虎很少為了捕食人類而進入人類居所。大多數的襲擊報告都是在老虎的領地上發生的。此外,老虎襲人的事件往往發生在白天,這與豹子及獅子也不同[1]

松達班棲居著六百多隻皇家孟加拉虎,這些老虎襲擊並殺死了許多人。據稱這些老虎是世界上僅剩的食人虎族群,儘管這些虎並非這世上僅存的生活在人類附近的虎群。對此,一些人認為是當地老虎所飲用的淡水中鹽分的含量造成了老虎在日常捕食的獵物發生了改變,當然,還有一些人認為老虎因為習慣了當地常年洪水中的人類屍體的味道而開始捕食人類[2]

[編輯]
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中展示的察沃食人獅

有關食人獅的報告顯示他們較之老虎膽子更大,敢於在夜晚進入人類居所以捕獲食物。當然這也使得食人獅更容易被人們逮到並且處死。獅子之所以變成食人獅的原因和老虎一樣:飢餓、年老、疾病(人類較之其他獵物更易於捕捉),不過一些食人動物,例如察沃食人獅英語Tsavo Man-Eaters,卻是十分的健康(後鑑定為牙齒病變)[1]。牠們體表光滑、身長在三米左右、而且是兩隻沒有鬃毛的雄獅,十九世紀襲擊人類的事件使牠們聲名狼藉,甚至嚇走馬賽人,而後被英國陸軍約翰·亨瑞·帕特森英語John Henry Patterson (author)中校開槍殺死。獅子食人的行為已經得到了系統性的研究。在1945年,東非坦尚尼亞境內的恩瓊貝鎮附近,一群喜歡以人類為食的獅子,不斷地對當地人們發動襲擊,導致1500多人喪生(甚至傳言說超過2000人殞命),後來一位獵人喬治·拉什比(George Rushby)挺身而出,先後殺死了15頭獅子才將獅群驅離當地。美國及坦尚尼亞的科學家的報告稱從1999年到2005年坦尚尼亞動物食人的報告大大增加。至少563名村民遭到攻擊,其中許多人被獅子進食,數字遠遠超過了一個世紀前「察沃食人獅」所導致的死亡人數。這些食人報告大多發生在塞盧斯禁獵區,魯菲吉河及莫三比克邊境的林迪省。雖然獅子食人的事情已經得到了坦尚尼亞國家的關注,但是有人直接把矛頭對準了對國家公園內獅子的保育政策,他們認為正是這種增進獅子繁衍的政策導致了大量村民的死亡。在林迪省已經出現獅子進入村莊中心襲擊人類的情況,據悉,每年大約有550到700人遭到獅子的襲擊[3]

花豹

[編輯]

吉姆·科貝特英語Jim Corbett曾經指出,相較之老虎因為體弱而捕食人類,花豹則是因為習慣食腐後而開始捕食人類。在科貝特所熟悉的地區,死者的屍體會遭到完全火化,可在當地瘟疫肆虐時,焚燒屍體所需的木材就會供不應求,而死者的屍體只會被略微被火炙烤一會兒就被移到火葬壇邊,這些屍體並沒有得到火化,最後很可能被花豹進食掉。在亞洲地區,食人豹基本在夜晚行動,他們甚至衝破居民的房門、茅草屋頂以捕食屋中的人類。而在非洲,花豹襲人的報告就少了許多並且基本發生白天。科貝特和肯尼思·安德森同時撰文指出,捕殺食人豹,其實比捕殺其他動物更具有挑戰性。

犬科動物

[編輯]

[編輯]
兩隻佩里戈食人狼,他們於1766年2月在當地造成了18人死亡。這兩具標本現存於蒂維耶的拉扎克城堡。

同其他食人的哺乳類動物相比,狼類攻擊所造成的致死率是比較低的。雖然存在著潛在的威脅,但是由於狼類的體型及掠奪性等多種因素使得他們是除狗之外威脅性最低的動物。狼類食人的報告極為罕見,而且大多數也是捕食兒童。[4]

慣化,是一些狼類食人事件的罪魁禍首,而這是由於人類居住地同狼類棲息地太近導致狼同人類頻繁接觸,使得狼失去了對人類的畏懼所導致的。人類有意無意間對狼的投食也會使得狼失去對人類的畏懼而產生慣化。[4]這也是為什麼在狼類保護地的狼,往往會比狩獵區的狼更加兇狠無畏。[5]

丁格犬

[編輯]

人類被丁格犬(澳洲野犬)攻擊的事件是極其罕見的,在澳大利亞,只有三起攻擊致死的記錄。丁格犬通常較為害羞並且會避開人類。最著名的丁格犬襲人事件,是「阿扎里亞·張伯倫死亡事件英語Death of Azaria Chamberlain」:女嬰阿札里亞的父母在攀登烏魯魯時,看見一隻丁格犬將阿扎里亞叼出了他們紮營的帳篷。

家養犬

[編輯]

如同其他一些大型食肉動物一樣,家養犬擁有作為食人動物所應有的力量、速度、敏捷、貪婪以及鋒利的牙齒和爪子。掠食性較強的狗足以擊倒比人還大的家畜或者野生動物,這一點體現出狗作為一個食人動物的「潛力」。一隻大狗或者一群哪怕沒有掠食性的狗都足以殺死一個人,一個人獨自擺脫狗的襲擊是相當困難的。

狗的掠食性行為時有發生,並且大多數都是因為人類的不當行為而造成的。納粹女守衛伊爾瑪·格雷澤就曾在集中營中布置了一些狗,而這些狗在集中營中將一些人殺害並進食了被害者的屍體[6]。戰後,她成為戰犯並最終被處以絞刑。

[編輯]

雖然熊很少襲擊人類,但是一旦熊襲事件發生,考慮到熊的體型以及其自身的力量,這種襲擊往往是致命的。真正的食人熊是極其罕見的,但如果熊患有疾病或者其棲息地食物稀缺的話,熊便會想方設法攻擊並捕食一切它能夠捕殺的東西。2008年7月,數十頭飢餓的熊殺害了在堪察加鮭魚孵化廠中的幾名武裝警衛[7]。在發現兩具遭熊破壞的工人遺體後,當局派遣了一隊狙擊手將熊獵殺[8]

熊通常是一種比較害羞,謹慎的動物,其中亞洲黑熊較之歐洲棕熊,更顯得與人親近[9]。一般來說,棕熊很少對人進行攻擊並且通常它們會避開人類的視野,然而,由於一些不可預測的事情,當它們受到驚嚇或者覺得受到威脅時,熊便會發起攻擊[10]。在印度以及緬甸的一些地區,正是因為這種不可預知性,懶熊比老虎在當地人眼中更具威脅性[11]

鬣狗

[編輯]

儘管鬣狗經常以人的屍體為食,但事實上它們對待人類還是較為謹慎的並且它們的威脅性相對於那些領地與它們重疊的大型貓科動物更小。不過無論是斑鬣狗還是條紋鬣狗都是完全有能力殺死一個成年人的,而每當發生食物短缺時,這類消息經常為人所知。如同大多數食人動物一樣,斑鬣狗和條紋鬣狗更喜歡攻擊婦女,孩子以及體弱多病的人,僅管他們也可以攻擊成年人。斑鬣狗是這兩種鬣狗中更具威脅的一個,它們更大,更具掠食性。棕鬣狗是否捕食人類這點依然不得而知。

爬行動物

[編輯]
一隻尼羅鱷。牠們是大多數鱷魚襲人事件的罪魁禍首

真鱷

[編輯]

真鱷通常在它們的棲息地攻擊人類。河口鱷以及尼羅鱷(例如巨鱷古斯塔夫)較之其他鱷魚更具威脅,它們較之其他種類的鱷魚造成了更多的捕食事件。每年,撒哈拉以南的尼羅鱷都有造成數百人死亡。不過,東非尼羅鱷種群健康的狀態以及當地居民貧窮和糟糕的保護措施也許才是導致當地鱷魚襲人事件竟高於其他地方相同事件發生總和的罪魁禍首。此外,沼澤鱷也是較常攻擊並捕食人類的鱷魚物種,其中灣鱷在蘭里島之戰中便有大規模襲擊人類士兵的紀錄。

短吻鱷

[編輯]

儘管短吻鱷有能力捕殺同人類體態相當甚至比人類更大的動物,並且它們經常同人類棲息在同一地區(美國東南部,特別是佛羅里達州),但短吻鱷很少捕食人類。與灣鱷及尼羅鱷不同,短吻鱷似乎是在儘可能的避開與人類接觸,特別是當它們受傷時。襲擊事件也有發生[12],不過不見得其中都有掠食性的目的。

[編輯]

只有極少數的蛇足以吞下人類。雖然有不少關於大蛇吞食人類的事例,不過有確切證據的不多。蛇吃人這種情況不容易發生,特別是體型大到足以吞食成人的個體很少,一般體型的大蟒只足以吞下一個小孩或者是嬰兒。

在菲利賓,大約有四分之一的阿埃塔人報告稱曾在網紋蟒的攻擊嘗試中倖存下來[13]。網紋蟒是一種大型掠食性動物,它們同阿埃塔人一樣捕食鹿、野豬以及猴子。

只有幾種大型蛇類才可能吞食成年人類,例如:

蜥蜴

[編輯]

科摩多巨蜥以及尼羅河巨蜥據稱發生過對人的捕食事件。

魚類

[編輯]

鯊魚

[編輯]
警告游泳者小心鯊魚襲擊的告示牌

與普遍看法相反,只有少數的幾種鯊魚對人存在威脅。在超過568種鯊魚中,只有四種會對人發動致命攻擊:大白鯊虎鯊牛鯊[14]遠洋白鰭鯊[15],特別是海上的衝浪者對鯊魚而言外型和主要獵物海狗極為像似。這些鯊魚都是巨大的、具有攻擊性的掠食動物,不過,毫無保護的潛水員們依然在開放水域裡拍攝到了這些鯊魚的大量影片[16][17]。不同於以上三種鯊魚,遠洋白鰭鯊的大部分攻擊報告都沒有得到記錄[15]

鯰魚

[編輯]

曾有關於在印度卡里河中的食人的報告。[18]

影響

[編輯]

將人當作食物這件事,事實上將許多掠食性動物妖魔化了[19]。對食人事件的恐慌已經使得人們鼓勵對虎、豹以及獅進行狩獵,食肉動物在棲息地遭到獵殺使得它們離開自己的家園遷徙到更靠近人類居住地的地方;對這些動物的騷擾以及狩獵,以及造成了對當地物種自然棲息地的破壞。灰狼,它們龐大的族群曾經遍布世界各地,但是由於會對家畜和人類造成威脅,它們遭到人類的獵殺並已在多地消失。

對襲擊事件的恐懼使得人們在民間傳說及迷信故事中,刻畫了大量兇惡動物食人的形象(狗往往不在其列)。新澤西鯊魚襲人事件使得鯊魚成了邪惡的符號,在許多政治漫畫及連環畫中,負面人物通常被描繪或被鯊魚的形象所取代[20]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John Seidensticker and Susan Lumpkin. Great Cats. 1991: 240. ISBN 0878579656. 
  2. ^ Man-eaters. The tiger and lion, attacks on humans.. www.lairweb.org.nz. [2021-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2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Packer, Craig; Ikanda, Dennis; Kissui, Bernard; Kushnir, Hadas. Lion attacks on humans in Tanzania. Nature. 2005-08, 436 (7053): 927–928 [2021-01-17]. ISSN 0028-0836. PMID 16107828. doi:10.1038/436927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5)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4.0 4.1 The Fear of Wolves: A Review of Wolf Attacks on Humans (PDF). Norsk Institutt for Naturforskning. [2008-06-2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9-2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L. David Mech & Luigi Boitani. Wolves: Behaviour,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2001: 448. ISBN 0226516962. 
  6. ^ Irma Grese. www.capitalpunishmentuk.org. [2021-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 Dovbysh, Alexei. Russian bears trap geology survey crew. Reuters. July 22, 2008 [24 April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 ^ Harding, Luke. Bears eat two men in Russia's eastern wilderness. The Guardian. 23 July 2008 [24 April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 ^ Bear Anatomy and Physiology from Gary Brown's The Great Bear Almanac, Lyons & Burford, Publishers, 1993
  10. ^ Bear Attacks: Their Causes and Avoidance by Stephen Herrero, Hurtig Publishers Ltd./ Edmonton 1985
  11. ^ Perry, Richard. The World of the Tiger. 1965: 260. ASIN: B0007DU2IU. 
  12. ^ 'Aggressive' Gator Kills Burglary Suspect. AOL News. 2007-11-13 [2021-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3. ^ Headland, T. N.; Greene, H. W. Hunter-gatherers and other primates as prey, predators, and competitors of snak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1-12-27, 108 (52): E1470–E1474. ISSN 0027-8424. PMC 3248510可免費查閱. PMID 22160702. doi:10.1073/pnas.1115116108 (英語). 
  14. ^ Species Implicated in Attacks. Florida Museum. 2018-01-24 [2021-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31) (美國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5. ^ 15.0 15.1 The 10 Most Dangerous Sharks. HowStuffWorks. 2008-06-05 [2021-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6)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6. ^ Dec. 26, 2015. Article about Monsanto was ‘right thing to do’. Honolulu Star-Advertiser. 2015-12-26 [2021-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8) (美國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7. ^ The 1992 Cageless shark-diving expedition by Ron and Valerie Taylor.
  18. ^ Mutant fish develops a taste for human flesh in India. The Telegraph. [2021-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9) (英國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9. ^ Clarke, James. Man is the prey: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otives and habits of man's natural enemies. 1969. ISBN 0233960872. 
  20. ^ Fernicola, Twelve Days of Terror, p.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