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雄鎮
外觀
馬雄鎮 | |
---|---|
大清三等輕車都尉 | |
大清廣西巡撫、右副都御史銜 贈太子少保、兵部尚書 | |
國家 | 清朝 |
時代 | 明末清初 |
主君 | 清世祖→清聖祖 |
姓 | 馬姓 |
名 | 雄鎮 |
字 | 錫蕃 |
號 | 坦公 |
封爵 | 襲三等輕車都尉 恩騎尉世襲罔替(1751年) |
族裔 | 漢族 |
旗籍 | 漢軍鑲紅旗 |
出生 | 明朝思宗崇禎七年(1634年) |
逝世 | 清朝聖祖康熙十六年(1677年) 44歲 |
諡號 | 文毅 |
出身 | |
廕生 | |
著作 | |
《彙草辨疑》 12卷、《擊笏樓遺稿》 | |
馬雄鎮(1634年—1677年),字錫蕃,號坦公。清朝初期大臣,漢軍鑲紅旗人,籍貫為遼陽左衛(今遼寧省遼陽市),本貫山東蓬萊,官至正二品的廣西巡撫、右副都御史銜,其父為清初大臣兩江總督馬鳴佩,康熙十六年十月(1677年11月),被吳三桂之孫吳世琮所殺,妻妾和二子二女等家人都一起殉難,康熙帝感其節義,贈其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諡號文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感念其後代子孫已經沒有世職去承襲了。因此特別賜予其家族世襲罔替正七品恩騎尉世職。[1]
生平
[編輯]順治十三年(1656年),23歲的馬雄鎮,以蔭生的身分,授予正四品工部副理事官的職位。後累遷正四品宗人府啟心郎、正四品左僉都御史。
康熙七年(1668年),35歲的馬雄鎮,從左僉都御史的職位,升任為從二品內國史院學士。[2]
康熙八年(1669年),36歲的馬雄鎮,升任山西巡撫。[3]未上,著候缺另用。
家族
[編輯]- 始祖:馬英,明朝遼東保義副尉[5]
- 曾祖:馬重德,字瑞軒,明朝貢生,官至正六品南直隸太平府通判,並且兼理蕪湖當塗縣令[5]
- 祖父:馬與進,字復所,明朝貢生,明朝遼陽都司訓導。[5]
- 父親:馬鳴佩(?-1666年),字潤甫,官至從一品清朝兩江總督,加兵部尚書銜,三等輕車都尉,入祀江南明宦祠。[5]
- 兒子:
- 孫子: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 《清史稿·卷二百五十二·列傳三十九·馬雄鎮列傳》
- ^ 《聖祖仁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五》:「己酉。陞左僉都御史馬雄鎮、為內國史院學士。」
- ^ 《聖祖仁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一》:「以內國史院學士馬雄鎮、為山西巡撫。陞山西布政使達爾布、為陜西巡撫。」
- ^ 《聖祖仁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二》:「乙亥。以內國史院學士馬雄鎮、為廣西巡撫。」
- ^ 5.0 5.1 5.2 5.3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701007270號,《馬雄鎮附馬鳴佩、馬世濟》
- ^ 《奉天通志(民國二十三年鉛印本)·卷187·頁11》 :「馬國楨,字幹臣,九歲時隨客朱昉齎瀝血疏穴,垣奔京師,詣輦下,言其大父拘囚慘狀聲與淚迸,擧朝驚歎。康熙二十四年乙丑,以太學生御試高等,除河南安陽令,催科聽訟各有官方邑,漕例運小灘交兌官民交病爰建廒採兌條其事著爲令丙子軍興需車騾乃解俸取辦民無所累歲旱蝗設粥廠賑救禱雨立應疏濬高平閘口令民漑田建滾水石堰開新惠渠爲民永遠計復修學宮平官價修橋輯志一本古循吏爲政斷張烈婦寃邑人稱神明焉陞潯州府同知去士民於安陽橋建祠以祀顏曰德配洹流攝桂平貴縣治績如安陽潯人尤歌誦之尋由榷稅擢湖廣按察司僉事分巡上荊南道景沔水發新爲石埭民德之曰馬公隄,累官至分守江常鎭道署按察使,丁憂服除,赴西寧運糧,卒於途,雍正二年,西藏平。議敘卹一子入監,十三年,詔從祀安陽名宦祠,子二日炳日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