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雞鳴寺

座標32°03′47″N 118°47′24″E / 32.06306°N 118.79000°E / 32.06306; 118.7900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古雞鳴寺
基本資訊
位置中國 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
宗教漢傳佛教
開基朱元璋
開山時間洪武二十年(1387年)
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雞鳴寺
分類古建築
時代
認定時間1982年8月13日
地圖
地圖

雞鳴寺位於中國南京玄武湖南岸雞籠山東麓的山阜上,是南京的著名佛寺,為尼眾道場。

歷史

[編輯]

雞鳴寺所處的地方在三國時是東吳後苑,東晉時為廷尉屬。這裡最早的佛教道場創建於永康元年。南朝梁大通元年(527年),梁武帝台城北面修建同泰寺,相傳就在雞鳴寺現址。同泰寺的寺名取自梵語「以協同泰」,規模宏大,有大殿六座,寶塔九層,號稱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梁武帝多次在這裡出家捨身,549年侯景作亂攻入台城,梁武帝餓死,同泰寺也毀於戰亂。五代十國楊吳天贊元年(922年),楊行密在同泰寺故址修建了台城千佛院。南唐時為淨居寺,後又改名圓寂寺,宋代為法寶寺。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在舊址上重建寺院,定名為雞鳴寺。永樂年間,靈谷寺寶志法壇遷到雞鳴寺,為西藏噶瑪噶舉派活佛大寶法王哈立麻(得銀協巴)建施捨台。雞鳴寺在宣德成化弘治年間經過多次擴建,成為南京金陵城內第二大寺。清朝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南巡經過雞鳴寺時,分別題字「雞鳴古寺」和「古雞鳴寺」。咸豐年間,雞鳴寺毀於兵火,同治年間重修,規模縮減。光緒年間建豁蒙樓,民國初期建景陽樓。1958年,雞鳴寺被改為比丘尼道場。1973年大部分建築毀於大火,1981年由南京市人民政府撥款重修。[1][2][3]

建築景觀

[編輯]

雞鳴寺內現有大雄寶殿、觀音樓、韋馱殿、志公墓、藏經樓、念佛堂和藥師佛塔等主要建築。

藥師佛塔

藥師佛塔是1991年新建的七層八面佛塔,高44.8米。塔內供奉一座明代青銅鑄造的藥師琉璃光如來佛像,這座佛像原來在北京雍和宮,經趙朴初申請、周恩來批准,1972年移至雞鳴寺。藥師佛塔從第二層開始,每層設四個明代金絲楠木佛龕,每座佛龕里供有楠木藥師佛像,共24尊。

觀音殿

雞鳴寺觀音殿內供奉的觀音像面北而坐,殿門的楹聯寫道:「問菩薩為何倒坐,嘆眾生不肯回頭」。

豁蒙樓

豁蒙樓位於雞鳴寺最高處。清末,兩江總督張之洞曾多次和學生楊銳登臨雞鳴寺。戊戌變法失敗、楊銳等「六君子」死難後,張之洞在雞鳴寺倡建此樓,以杜甫詩句「憂來豁蒙蔽」命名,作為紀念。張之洞題:「勝地何常經浩劫,斯樓不朽奈名傳」,梁啓超題:「江山重疊爭供眼,風雨縱橫亂入樓」。

胭脂井

雞鳴寺東有一古井,相傳即為古胭脂井開皇九年,隋文帝發兵滅,隋軍攻入台城之時,陳後主與其妃張麗華孔貴嬪藏入胭脂井,後被隋兵發現而成爲俘虜,故又名辱井。

交通

[編輯]

公共汽車

[編輯]

地鐵

[編輯]

南京地鐵3號線、4號線均可到達雞鳴寺站

相關圖片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南京簡志. 805頁
  2. ^ 王能偉, 王京. 《雞鳴寺史話》評價. 江蘇地方志, 2008(04)
  3. ^ 黃砉. 古雞鳴寺兩題. 江蘇地方志, 2007(02)

32°03′47″N 118°47′24″E / 32.06306°N 118.79000°E / 32.06306; 118.7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