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太陽
太陽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 ||||||||||||||||
| ||||||||||||||||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落選 |
太陽屬於維基百科自然科學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二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乙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懷疑侵權
[編輯]懷疑侵權 http://www.iifun.com/index/index71.htm
應該是這個網站抄襲了我們的內容,網站中也聲明「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於網絡」--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44 2005年4月6日 (UTC)
- 如果如此,就應參考Wikipedia:GFDL侵權通知那網站。--Jusjih 08:54 2005年4月6日 (UTC)
疑惑
[編輯]- 超海王星型天體是什麼意思?218.91.60.164 12:02 2005年7月5日 (UTC)
- 「每年1月離太陽最近(稱為近日點),7月最遠(稱為遠日點)」,是不是寫反了?--探員(留言) 2012年7月29日 (日) 07:44 (UTC)
- 沒有寫反。每年中的1月,太陽離地球最近,7月離地球最遠。地球上的四季冷熱和太陽離地球的遠近沒什麼關係,主要是在於地球自轉軸和公轉平面的交角23°27'。—Snorri(留言) 2012年7月29日 (日) 10:26 (UTC)
疑惑!
[編輯]太陽滅亡的定義是什麼? --李國慶 01:28 2005年9月8日 (UTC)
關於「日」的歧義的幾個看法
[編輯]「日」字便是象形之太陽,且本意即太陽,把「太陽」改為「日」,最樸素、最典雅又最準確!而時間單位「日」僅是「日」(太陽)的一個衍生義。
建議把所有「太陽」改為「日」,或者在並不曉得應該取哪個「日」的意義時和在首頁轉到「日」條目時不要直接連結到時間單位,而是連結到消歧義頁!
本條目有問題
[編輯]在太陽的構成中,有一句"I am leticia",但是在編輯本頁中卻沒有,很明顯有問題Lichunhon (留言) 2008年5月2日 (五) 12:48 (UTC)
ip用戶的問題
[編輯]被當成破壞刪掉了...移過來看有沒有人幫他....—祁勳※留言 2010年5月7日 (五) 05:22 (UTC)
眾所周知: 我們的太陽數十億年不斷的發光發熱,其大量的熱能來源於其自身的, 內部的核融合反應。可是我至少有以下3個問題解答不了,請您們指教。 一、核融合反應是熱核反應,是氫元素合成氦元素並釋放大量核能量的核融合反應。核融合反應產生的溫度非常高,並且不能調控,它沒有核分裂反應中的控制棒,反應的溫度是人們不能加以控制的。 為何太陽的核融合溫度能夠保持數十億年基本恆定呢? 二、通常情況:在地球上的,大、中型核分裂反應產生的最高溫度都能夠超過1500萬攝氏度,這是一個業內人員都知道、都認同的常識。還多少了解,核融合產生的溫度遠遠高於核分裂,有的最高溫度都能達到5億2千萬攝氏度,相當於50倍核分裂產生的溫度。(地球的質量相對於太陽的質量來說可以忽略不計)那麼地球上的核融合溫度都能達到5.2億度,為何有些權威機構報道:太陽的內核溫度最高也就1500萬攝氏度(或開爾文)或1.5千萬攝氏度左右呢?太陽內核的溫度都遠達不到1億攝氏度,才勉強夠地球上核分裂反應的溫度(1.5千萬攝氏度)的基本標準。 怎麼能說是反應溫度極高的核融合反應呢? 三、據說核融合反應的時間是不受控的,人類為了達到能夠控制核融合的反應時間,苦苦探索和研究了50多年,並且現在還在不斷的尋找這種方法。可是人類的研究到現在為止,也只能達到維持反應的時間延續2到3秒的時間。為何太陽上面進行的核融合反應能夠維持50億年不變呢? 太陽的主要成分73.46%是核融合反應的主要元素-氫元素。按照核融合反應的原理:氫元素一旦達到點火條件(也稱勞遜條件或勞遜判據);科學術語叫「聚變點火」。由於高溫核融合反應的,相互間的,極其高溫的加熱作用。那麼太陽上的,極其大量的氫元素應該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應該完成核融合反應。為何(極其巨大的)太陽內部的核融合反應能夠維持50億年? 它其中的奧秘是什麼呢?
我請求有關原子能、核能的高人們、專家們能夠 回答我的這3個問題,謝謝 !!!
提問人:翁志遠(中國北京) 2010年5月1日
聯繫電話:15210781850 或 15711387682 或 15712902196 (由於某些原因,如未能及時接聽電話,請您用簡訊聯繫,謝!)
ps:某個ip用戶4年以內回答後兩個~第一個問題在wiki中已經說清啦!
RT,不知道怎麼回事,請幫助修復。——小烈 (找我?) 2011年6月8日 (三) 22:02 (UTC)
未見異樣……模板未見異樣,倒是發現太陽#在銀河系中的位置和運動圖片不能顯示。編輯段落預覽則可顯示,頁面過長?--Ben.MQ 2011年6月8日 (三) 22:07 (UTC)- 所謂模板失效參見這張圖。途中應該顯示為模板的全部顯示成了「template:xxx」;另外「延伸閱讀」字樣上方應為reflist所在處,也未能顯示。--小烈 (找我?) 2011年6月9日 (四) 17:33 (UTC)
出現不明原因的圖片失效,除了上面提到的,太陽#太陽黑子和太陽黑子周期中的圖片也不能顯示,可以看到 references, 但點擊腳註連結不能轉跳到腳註(瀏覽器地址欄會出現 #cite_note-9 之類的 url 標籤,用 Firefox 3.6.17 測試)。 - Bill Lee (留言) 2011年6月12日 (日) 02:29 (UTC)
6个隐藏分类: 带有失效链接的条目 | 模板包含上限已經超過的頁面 | 待更新条目 | 需要清理的条目 | 含有英語的條目 | 含有德語的條目
Liangent (留言) 2011年6月12日 (日) 08:52 (UTC)
- orz,第一次知道模板還有上限。那除了分隔條目還有解決辦法麼?將模板展開?--小烈 (找我?) 2011年6月12日 (日) 18:37 (UTC)
- 已經解決,包含太多是因為{{IPAc-en}}的問題,可能是中文維基百科的一個bug,在英語維基沒有這個問題,{{IPAc-en}}引用了{{H:IPA}},在中文維基引用的是一個頁面H:IPA(即Help:IPA),而英語維基這就是引用的是模板{{H:IPA}}。--Caiguanhao (留言) 2011年6月13日 (一) 01:55 (UTC)
- 我不明白什麼到底要怎樣才能讓它恢復正常。太陽裡面只用了一個 {{IPAc-en}}, 我這裡也沒看到隱藏分類里有「模板包含上限已經超過的頁面」。 - Bill Lee (留言) 2011年6月14日 (二) 07:05 (UTC)
- 已經解決,包含太多是因為{{IPAc-en}}的問題,可能是中文維基百科的一個bug,在英語維基沒有這個問題,{{IPAc-en}}引用了{{H:IPA}},在中文維基引用的是一個頁面H:IPA(即Help:IPA),而英語維基這就是引用的是模板{{H:IPA}}。--Caiguanhao (留言) 2011年6月13日 (一) 01:55 (UTC)
2011年NBA總決賽同問題--Ben.MQ 2011年6月13日 (一) 18:01 (UTC)
- 完成 刪除多餘的{{noteTA}}就可以了。--Caiguanhao (留言) 2011年6月14日 (二) 01:16 (UTC)
- 感謝。奇怪,昨日試驗時,刪除noteTA後仍然不行,必須替換引用掉幾個模板方可解決。怪事--Ben.MQ 2011年6月14日 (二) 07:14 (UTC)
優良條目候選
[編輯]太陽(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自然科學 - 天文學,提名人: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 (+)支持:提名人票。本條目被列為基礎條目之一,作者是user:凌雲,內容敘述太陽的特徵、周期、相關問題、觀測歷史、與文化等等,內容十分豐富,註解詳實,圖文並茂,所以推薦參選優良條目--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9月29日 (四) 15:12 (UTC)——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9月29日 (四) 15:12 (UTC)
- = =。。跟我木有關係。是凌雲寫的。-治癒留言 2011年9月29日 (四) 15:15 (UTC)
- Sorry,已修正--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9月29日 (四) 23:16 (UTC)
- = =。。跟我木有關係。是凌雲寫的。-治癒留言 2011年9月29日 (四) 15:15 (UTC)
- (!)意見:請解決圖片未顯示的問題--Dragoon16c (留言) 2011年9月29日 (四) 15:52 (UTC)
- (!)意見:改了最開始幾段,發現一些問題:這篇條目是根據英文版的對應條目翻譯的。翻譯者的努力有目共睹,但由於翻譯能力和相關專業知識水平可能尚有不足,使得此條目在文筆、句式、用詞和內容方面都有不少欠缺。首先是句式十分西式,不少句子是逐詞翻譯,導致文句生硬。其次,由於翻譯者對物理學和天文學的了解可能還有不全面之處,許多地方出現了由於不理解原文意義而產生的錯譯。此外,英語文章的文章布局和段落關係與中文文章畢竟不同,完全對等的翻譯產生了一些重點模糊或邏輯不順的地方,可能會使讀者難以抓住文章段落想表達的主要意思。目前我大致對前面直到「核心」為止的幾個章節進行了修改,相信之後的文段中還存在不少問題。—Snorri (留言) 2011年9月29日 (四) 20:42 (UTC)
- (-)反對,太多語句的翻譯存在問題,還存在錯別字的問題。作為維基天文人的一員,決定接手整改此條目:)一個月後GAC再見。-iamchenzetian♥Talk:iamchenzetian 2011年9月30日 (五) 14:15 (UTC)
- (!)意見:或是提報條目提升計畫,讓更多人參與編寫。所以這個條目應該先暫停參選優良了吧?其實,我覺得因為這個條目的質量,其實可以參選特色。--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10月2日 (日) 01:59 (UTC)
- (-)反對,勇氣可嘉,但是真的需要校對。--達師 - 198 - 336 2011年10月1日 (六) 15:58 (UTC)
- (!)意見:內容豐富,但個人覺得文章篇幅過長。是否能夠創立幾個新條目,將次要內容遷移至新條目或已創立條目?--老陳 (留言) 2011年10月1日 (六) 18:14 (UTC)
兩處扁率有矛盾
[編輯]右側表格里給出的扁率值是9×10-6,而正文裡給出的是900萬分之一。顯然這兩者並不相等,而且相差81倍。
優良條目評選
[編輯]太陽(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自然科學-天文學,提名人:☆御坂-美琴☆粉絲信箱(不接受情信)久經沙場的戰績 2014年4月5日 (六) 12:56 (UTC)
- 投票期:2014年4月5日 (六) 12:56 (UTC) 至 2014年4月12日 (六) 12:56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內容豐富丶來源齊全--☆御坂-美琴☆粉絲信箱(不接受情信)久經沙場的戰績 2014年4月5日 (六) 12:56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內容豐富丶來源齊全-- パンツァー VI-II ❂Fu7ラジオ❂I love シャナ留言於民國103年暨 2014年4月6日 (日) 02:19 (UTC)
- (!)意見:維基百科儘量使用中文,
<ref group="note">
應該改為<ref group="注">
。--HYH.124(留言) 2014年4月6日 (日) 13:14 (UTC)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主條目和不恰當的英文紅鏈,注釋說明和參考文獻混雜,同一個參考文獻應該合併,而不是引用多少次就在後面列多少次,參考文獻過度翻譯,參看章節位置不當,參見章節項目太多且排版不當,而且大部分都無必要(擺個紅鏈就沒有任何「參見」的意見了),正文人名未翻譯,且是英文紅鏈;用詞不當:「這篇論文令人信服的論證出,在宇宙中絕大部分恆星內部的元素合成,都像我們的太陽一樣。」病句:「它不是立即可以察覺自己的視野被摧毀。」多個語句需要補充腳註,如:「1975年Deubner奠定了日震學的基礎。[來源請求]」「1239年,俄羅斯的編年史中曾提到過日珥,稱其為「火舌」,1842年在一次日食中重新發現了日珥。1843年,Schwabe發現了太陽活動的11年周期,1851年在一次日食中拍攝到了第一張日冕的照片。1859年人們發現了太陽耀斑。[來源請求]」、「1824年,夫朗和斐首度發現光譜中的吸收線,最強的幾條吸收線迄今仍被稱為夫朗和斐線;將太陽光譜展開,可以發現更大量的吸收線,造成更多的顏色消失不見。1868年又在太陽光譜中發現了一種新的元素,取名為氦(helium,意為太陽神);次年又發現了新的譜線,認為是另外一種元素,定名為coronium,後來證明這只是普通元素的高電離態譜線。[來源請求]」「1908年,美國天文學家海耳發現黑子具有很強的磁場。1930年發明了日冕儀,使得隨時觀測日冕成為可能。[來源請求]」「沒有濾鏡的雙筒望遠鏡可能會導入超500倍以上的能量,用肉眼看幾乎立即殺死視網膜的細胞,對視網膜造成傷害。在正午的陽光下,透過沒有濾鏡的雙筒望遠鏡看太陽,即使只是短暫的一瞥,都可能導致永久的失明。[來源請求]」等等,「太陽伴星」、「人類文化中的太陽」章節無來源。--劉嘉(留言) 2014年4月6日 (日) 15:35 (UTC)
- 未能入選:2支持,1反對。--劉嘉(留言) 2014年4月12日 (六) 12:56 (UTC)
優良條目評選 (第三次)
[編輯]- 投票期:2021年11月29日 (一) 19:30(UTC) 至 2021年12月6日 (一) 13:06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2年1月5日 (三) 19:31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Frontfrog(留言) 2021年11月29日 (一) 19:33 (UTC)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
- 太陽*472,如「太陽的核心是指距離太陽的中心不超過太陽半徑的五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區域」之類令人髮指。
- 太陽(又稱日,英文:Sun)為什麼要標英語?沒有Sun,太陽這玩意兒在漢語裡已經生僻到要用外語來解釋嗎?
- 「約佔太陽系總質量的100%」這麼說合適嗎?
- 「同時也是27,173,913.04347826(約2697.3萬)倍的月球質量」為什麼要用月球參照,同時現在數學已經如此高深,27,173,913.04347826約數出來已經是2697.3萬了嗎?
- ……G型主序星(G2V),G2V是什麼意思,G型主序星的英語解釋嗎?
- 「雖然它以肉眼來看是白色的,但因為在可見光的頻譜中以黃綠色的部分最為強烈,從地球表面觀看時,大氣層的散射使天空成為藍色,所以它呈現黃色,因而非正式地稱之為「黃矮星」」這裡面不覺得有問題,同時「非正式地稱之為「黃矮星」」意思是「黃矮星」不是恆星分類,而是太陽的「非正式名稱」嗎?
- 「光譜分類標示中的G2表示」,什麼地方講過光譜分類?為什麼要斜著寫字?
- 太陽的核心每秒鐘聚變6.2億噸的氫。太陽一度被天文學家認為是一顆微小平凡的恆星,但因為銀河系內大部分的恆星都是紅矮星,現在認為太陽比85%的恆星都要明亮。念多幾遍。
- 太陽的絕對星等是 +4.83,但是由於其非常靠近地球,因此從地球上看來,它是天空中最亮的天體……念多幾遍。
- 太陽高溫的日冕持續的向太空中拓展,創造的太陽風延伸到100天文單位遠的日球層頂。念多幾遍。
以上是前兩自然段。--7(留言) 2021年11月30日 (二) 01:06 (UTC)
- 3、4已修正
- 5 這東西是根據特定分類系統而得出,且有其物理意義而非『G型主序星』的直譯
- 6 已修正
- 7 光譜分類即是5的G2V 英維格式指引有這樣的一個部分:[1],我認為也適用於這裡
- 8 稍為修飾
- 9、10你不去特意讀多幾遍便沒問題,這不是文學作品也不是典範評審
- 2為什麼不能標英語?破壞觀感?傷害民族自尊?如果不是有明顯問題那便無謂刪走--Iridium(IX) 2021年12月1日 (三) 11:22 (UTC)
- O?那為什麼不把全文全標上外語呢?「李小四的父親叫李四」寫成「李小四(英語:Li Xiaosi)的父親(father)叫李四(Lisi)」也沒問題囉?身為「優良」,連多讀幾遍覺得沒有問題都變成過分要求?就是小學生作文也不能讀出來一堆語病。G2V是光譜分類,那除非事先知道或者懂行的人,誰知道「G型主序星(G2V)」裡面的G2V是光譜分類?到街頭抽樣調查平均十個會不會有一個知道?--7(留言) 2021年12月1日 (三) 11:32 (UTC)
- 『那為什麼不把全文全標上外語呢?』因為這裡沒人說過要把全文標上外語啊,整個條目惟一標上外語的只是標題,你一來就用個『那為什麼不...』實在是為難我呀,我還能如何和你溝通?--Iridium(IX) 2021年12月1日 (三) 12:23 (UTC)
- 不事先知道不要緊,中文字總能看的明吧。從這一句『太陽的恆星光譜分類為G型主序星(G2V)』,刪掉幾隻字『太陽的恆星光譜分類為
G型主序星(G2V)』,應該也能看得出吧--Iridium(IX) 2021年12月1日 (三) 12:32 (UTC)- 「G型主序星」不是光譜分類,這就是病句。為什麼標題就一定要標外語?外語條目是不是開頭就寫成:「Sun(中文:太陽)」?--7(留言) 2021年12月1日 (三) 12:46 (UTC)
- 其實無論是『G型主序星(GV)』還是『G2V』兩個都是恆星分類,且也屬於同一種分類系統,但G2V再細分熱度更為嚴謹標準,因此這裡並沒病句
- 你不如直接點給個原因為什麼不可以標外語,別東扯西扯--Iridium(IX) 2021年12月1日 (三) 13:39 (UTC)
- 「太陽的恆星光譜分類為G型主序星」,錯;「太陽是G型主序星」,對;「太陽的光譜分類為G2V」,對;為什麼不可以標外語上面我已經說明白了,你覺得我東拉西扯的話,那就請不要再對著我說話就是。--7(留言) 2021年12月1日 (三) 13:52 (UTC)
- 「G型主序星」不是光譜分類,這就是病句。為什麼標題就一定要標外語?外語條目是不是開頭就寫成:「Sun(中文:太陽)」?--7(留言) 2021年12月1日 (三) 12:46 (UTC)
- O?那為什麼不把全文全標上外語呢?「李小四的父親叫李四」寫成「李小四(英語:Li Xiaosi)的父親(father)叫李四(Lisi)」也沒問題囉?身為「優良」,連多讀幾遍覺得沒有問題都變成過分要求?就是小學生作文也不能讀出來一堆語病。G2V是光譜分類,那除非事先知道或者懂行的人,誰知道「G型主序星(G2V)」裡面的G2V是光譜分類?到街頭抽樣調查平均十個會不會有一個知道?--7(留言) 2021年12月1日 (三) 11:32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Banyangarden(留言) 2021年12月2日 (四) 02:45 (UTC)
- 太陽非英語由來(倫敦來自英語London),非英語地區事物(香港官方語言有英語,英語名Hong Kong),英語名亦非生物學名、化學式這樣的學科公用表記。 紺野夢人 肺炎退散 2021年12月4日 (六) 03:16 (UTC)
- 且不說其他,這不是很多段來源都不夠嗎?Dkzzl(留言) 2021年12月6日 (一) 01:17 (UTC)
1票{{yesGA}},1票{{noGA}},未能通過評選。(非管理員關閉)—小文人(見山 ‧ 客棧) 2021年12月7日 (二) 02:37 (UTC)
2022距離銀心距離令人迷惑
[編輯]1 中心距離≈ 29,000 光年
2 太陽在距離銀河中心24,000至26,000光年的距離上繞著銀河公轉
3 太陽位於銀河系的獵戶臂內緣附近,在本地星際雲或古爾德帶中,距離銀河系中心的距離為7.5-8.5千秒差距(24-28千光年)
三種說法同時出現。--Mahengrui1(留言) 2022年10月26日 (三) 09:32 (UTC)
- @Mahengrui1:是細枝末節的東西,不過確實不好處理因為不同來源的說法不一樣,我找到的大部分來源說是24,000-28,000,平均26,000,英維自己標的也是上下矛盾(猜測是上面用的是最遠),你用那個數帶進去算結果是28530光年。除了英維外,其他語言的維基基本都沒用信息框而是在下面標註的26000(如義大利語維基、丹麥語維基),葡萄牙語維基直接在信息框裡標註然後得到26000。我把英維和中維的都改到26000了,看看後續要不要再調。--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2年10月30日 (日) 13:01 (UTC)
- 謝謝關注,我現在沒有時間仔細調查,也就是我不跟進了。另外注意到你一天內連續編輯了本詞條~10次,如果只看歷史記錄會對你印象不太好的,百科似乎有沙箱什麼的可以全編輯好再發布?--Mahengrui1(留言) 2022年11月1日 (二) 00:49 (UTC)
- @Mahengrui1:要把維基百科當回事,但不要太當回事,它生來就是給人改的。--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2年11月2日 (三) 11:17 (UTC)
- 我個人有選讀歷史版本的習慣,認真看詞條必點歷史版本。--Mahengrui1(留言) 2022年11月2日 (三) 14:57 (UTC)
- @Mahengrui1:要把維基百科當回事,但不要太當回事,它生來就是給人改的。--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2年11月2日 (三) 11:17 (UTC)
- 謝謝關注,我現在沒有時間仔細調查,也就是我不跟進了。另外注意到你一天內連續編輯了本詞條~10次,如果只看歷史記錄會對你印象不太好的,百科似乎有沙箱什麼的可以全編輯好再發布?--Mahengrui1(留言) 2022年11月1日 (二) 00:49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