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討論:白紙運動/存檔3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關於地圖問題

中國國內抗議一章所用之地圖將「中國」與「台灣」並列,我對 OSM 編輯並不熟悉,這是編輯者的問題還是軟體的問題?如果是編輯者的問題就去把「中國」改為「中國大陸」或「PRC」,如果是軟體的問題我就去反映——中維外面的人天天這麼幹,他們不知道在中維不管寫不寫「台灣」兩個字都會被一群人吃掉。(居然到現在都沒人反映)--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29日 (二) 23:27 (UTC)

OSM對涉兩岸問題應該是比較模糊處理的。維基百科上的涉台問題一貫都是折中或者模糊處理,將中國和台灣並列一般都是不宜的。--SolidBlock留言 2022年11月30日 (三) 02:31 (UTC)
OSM目前就是將PRC寫作「中國」,將ROC寫作「台灣」。不清楚是不是社區共識,不清楚維基媒體能不能進行修改。 ——魔琴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計劃 ] 2022年11月30日 (三) 03:22 (UTC)
這可不太行。有時間我去找一找。--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1月30日 (三) 04:39 (UTC)
OSM 和維基媒體分屬不同項目,維基共享資源那邊只負責標記城市坐標和圖例,不負責領土歸屬問題。看起來維基媒體對地圖國家邊界這個問題沒什麼話語權。我今天看了一下 OSM 網站,並沒有表明哪裡是洲界哪裡是國界哪裡是未定國界,肉眼可見的行政邊界比較隨便,日本本土和琉球群島都是分割開的,島嶼基本是一個圈一個圈的。有時間我會聯繫 OSM 政治邊界項目,這事必須得有個說法。大陸當局對領土問題高度敏感,立場不明確的話被牆只是時間問題。--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2月14日 (三) 17:20 (UTC)
事實上這是因為渲染並不會渲染被標記為爭議地區的邊界,只會渲染普通的行政區界。具體可見Tag:boundary=disputed(OSM Wiki)。日本的島嶼一個圈一個圈的,是因為是按照領海基線外擴12海里繪製的行政區域邊界,是的,領海也被計算在內。
至於被牆問題——早就圖圖了:OSM在Blocky的被牆情況
如果您對於此類問題有其他建議,推薦您到 OSMChina Telegram群聊 與其他OSM社區的編輯者溝通了解,我就不繼續占用維基百科的版面了。--快樂的老鼠寶寶留言2022年12月15日 (四) 05:05 (UTC)
感謝閣下的耐心解答,我會基於此繼續我的研究。--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2月15日 (四) 06:23 (UTC)
現在看起來,OSM 劃分領土邊界主要看國際廣泛承認的資料庫,比如聯合國資料庫。在這種情況下,按我的認知,聯合國的立場應當與中國(PRC)在許多方面保持一致,比如台灣問題和新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台灣主權所屬不是看社區共識,而是看國際共識,這是非常嚴肅的問題,事關這個地圖服務能不能上得了廳堂,這些地方存在謬誤是需要去更新的,他們的志願者也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顧及到。我認為真正棘手的地方在於藏南、南海、釣魚島這些主權國家之間存在爭議的問題,這已經超出維基媒體所應當關心的範圍了。--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2月14日 (三) 17:47 (UTC)
您好,我是來自OSMChina社區的一名普通成員,為您解答這一問題。目前OSM所採用的並非任何任何國際機構(包括但不僅限於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奧委會等)所採用的國家地區劃分標準,而是基於其數據工作小組(所謂「DWG」(說實話我是認為其中部分西歐成員對華存在固有成見的))基於實際掌控情況的最終判斷。因此不僅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有被不止一次詬病,科索沃與塞爾維亞,西班牙與加泰隆尼亞等,也常常被提起。因此您會看到「中國」的relation中包含作為省份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與澳門特別行政區,但不包括台灣地區,就是因為其數據工作小組認為中國沒能實際控制(作為來自中國大陸的編輯者,出於個人情感我個人是秉持統一立場的,但我作為個人對目前事實分治的現狀並無辦法,也無能為力。所以依然遵守OSM社區強調的「on the ground」原則行事)。--快樂的老鼠寶寶留言2022年12月15日 (四) 04:53 (UTC)
OSM網站搜Taiwan也存在會引發爭議的表述,不知道是否考慮過界面翻譯為「國家/地區」。--YFdyh000留言2022年12月14日 (三) 19:09 (UTC)
OSM大體上與維基百科採用類似的鴨子原則。
個人認為official name採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是符合事實的,而common name採用「中國」、「台灣」是符合習慣的。
https://wiki.openstreetmap.org/wiki/Key:name?uselang=enhttps://wiki.openstreetmap.org/wiki/Key:alt%20name?uselang=en--2601:600:8A7F:F7EC:2CB3:328F:C989:2F92留言2022年12月14日 (三) 19:56 (UTC)
現在,對於 OSM 本身的問題我將前往 OSM 相關社區發起討論。有關這個話題的討論遠超本條目的範圍,就「OSM 與維基媒體的關係」我提議移動到互助客棧進行進一步討論,如果後續有必要的話可以聯繫基金會。--Heavysnowjakarta留言2022年12月15日 (四) 06:26 (UTC)

(節刪)

還能援引自由時報的報道就知道有多不靠譜。--PotatoHead2022留言2022年12月13日 (二) 00:57 (UTC)

近日的零星抗議活動應該寫入條目中,還是另外成立條目?

近期武漢大學崑山川大華西醫學院等地都有零星的抗議活動。這些活動是否應該寫入這一條目?因為這些抗議都是與冠狀病毒病疫情當局處理相關,所以與最初的白紙革命應該有很強的關聯,而且英文維基百科也寫入了。

但是,編輯頁面也說:「本條目長度達290 KB。請考慮將本條目分成幾個小一點的條目,詳情參考Wikipedia:條目長度」。或許將這些事件另外建立條目,叫做「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的後續反應」,並與當局的相關反應一起組成一個條目,這樣會更加合適?Cz4281留言2022年12月12日 (一) 20:06 (UTC)

按慣例要拆分各方反應,但是非常不建議。多處可以精簡化,例如傳受到境外勢力挑動一節比重過高,正反觀點敘述凌亂,可再刪減,而且觀點分段落就好,不用特別標註反駁。另外江澤民病逝及相關聯想,這個有點原創總結了,後續章節有稍微提及,這節建議刪掉。
另提醒一下新唐人不是可靠來源。--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12月17日 (六) 15:55 (UTC)

關於中國大陸反對清零政策運動條目的命名

目前中國大陸發生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而該條目命名在短時間內([1])於「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以及「白紙革命」互相移動;想問大家一下:關於這個條目該如何正確命名?(舉例:2019年香港爆發反送中事件,條目命名為「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Sinsyuan~Talk 2022年11月28日 (一) 02:00 (UTC)

白紙運動/革命最好,反封控運動次之。清零(雖然字面上是指清除零新增)是指零感染,當前口號幾乎沒有反對此目的。反對的多是封控措施及其他防疫措施。「政策」亦不妥,policy在維基百科尚且譯為「方針」,不應照搬英文寫為政策,措施更為貼切。「動態」的定語更是掉進中共中央的陷阱,純屬多餘。此外,如此名稱未包括政治意涵。時機成熟後,可據可靠來源考慮「白紙運動/革命」,覆蓋雙重意涵;若前者無共識,可改爲「反封控運動」或「反對防疫措施運動」。反送中命名為反送中運動最好,反修例運動次之——並不反對修例送台澳而可能引致誤解,當前名稱冗長,顯然不妥。--Gohan 2022年11月28日 (一) 02:47 (UTC)
建議使用「2022年中國反封控示威」(條目名應簡短,沒必要加「大陸」)。「白紙運動」目前只能算是俗稱,亦並非最常用名稱。在該處使用「革命」則準確性及中立性有問題,更可能令人聯想到在中國大陸長期受污名化的「顏色革命」。--Mosowai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03:44 (UTC)
(~)補充:英維目前用的是Protests against COVID-19 lockdowns in China(中國反對2019冠狀病毒病封鎖示威)。--Mosowai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03:51 (UTC)
封控是近一兩年中國大陸生造詞,境外僅澳門稍有使用,「中國」作定語為冗餘。除非日後有第二輪抗議,否則先不需加年份。「示威」在中文中有展示威勢之意,目前恐不適合,主流傳媒幾乎都用「抗議」,罕用「示威」。--Gohan 2022年11月28日 (一) 04:43 (UTC)
「示威」一詞沒有問題。《國語辭典》簡編本:「為了表示抗議或達成目的,結合群眾以顯示威力的集體行動。」《國語辭典》修訂本:「結合群眾表示某種意願的集體行動。」用於此處正好合適。--Mosowai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05:04 (UTC)
若閣下認爲已「展示威力」,亦無不可。不過可靠來源中「抗議」出現頻數確凌駕於「示威」,今日紐約時報中文首頁亦有二處「反封控抗議」。--Gohan 2022年11月28日 (一) 05:13 (UTC)
本人認為「抗議」與「示威」屬近義詞。選取哪個都無所謂。--Mosowai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06:02 (UTC)
取媒體過於聳動之標題,怕是有嘩眾取寵之嫌。惟若長期而言確以該等名稱為主流,如同「雨傘革命」等,則仍有商榷之餘地。還必須指出,英文維基百科取名比本地有系統多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11月28日 (一) 03:54 (UTC)
英文不具有中文的二、三、四、五字詞的表達效果,難以類比。簡潔可能一時驚駭,久傳便成自然。英文維基百科命名有附加年份等慣例,對中文而言不必要,2022年克里米亞大橋爆炸事件就是冗餘一例。--Gohan 2022年11月28日 (一) 04:39 (UTC)
我不覺得附加年份與語言有關。加上年份可便利讀者,我不覺得是冗餘。--Mosowai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04:55 (UTC)
敝人作爲讀者,對指涉惟一、極易辨識的社會大事附帶年份感到厭煩,尤其是超長的標題。緬甸、伊朗的示威月月或年年更名亦是消耗,但屬外文地區無可奈何,中文圈可更有法。備註:克里米亞大橋爆炸事件一星期前更名了,此前附有年份。--Gohan 2022年11月28日 (一) 05:07 (UTC)
反清零、反封控都有出處,但是目前運動似乎沒有普遍目的(口號之類)。我覺得不如暫且叫「烏魯木齊火災引起的抗議」之類?(參考阿米尼示威。)個人不是很贊成以「革命」命名。 ——魔琴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計劃 ] 2022年11月28日 (一) 04:37 (UTC)
不大讚成,發生的運動已經與火災前的北京四通橋抗議發生關聯。愚見「烏魯木齊火災引起的抗議」不妥,或可作為一重定向名。--MrSourfish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06:29 (UTC)
「與[...]四通橋抗議相關聯」並不代表是「四通橋抗議」引起的。目前我看到的大部分聲援和示威都會悼念火災遇難者,我覺得可以說是由其引起的。[原創研究?] ——魔琴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計劃 ] 2022年11月28日 (一) 07:12 (UTC)
私以為原因不可純粹的歸因為火災,這種命名方式可能是不準確的。--MrSourfish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07:15 (UTC)
恰如「六四民運」不應稱之為「胡耀邦逝世引起的抗議」。--MrSourfish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07:17 (UTC)
在清場之前似乎不會不妥。清場之後有了廣泛的名稱「六四事件」「八九民運」等,則可以移動到相應頁面。再加個例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示威活動 ——魔琴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計劃 ] 2022年11月28日 (一) 09:35 (UTC)
「某事(複合詞)引發的示威活動」在中文中多重複合,梗澀且冗長,不如西文中明晰,對於已有象徵的抗議而言不需要。--Gohan 2022年11月28日 (一) 11:42 (UTC)
(!)意見:為便搜索,可參考「六四事件」「1989年中國民主運動」等條目命名方式,對該條目改名或重定向。又因為此條目對應行動根本原因尚不清楚,在下不建議將該條目改名為「xx引發的抗議」。--  2022年11月28日 (一) 10:19 (UTC)
強烈譴責目前這一純粹原創、毫無道理的命名。--🎋🍣 2022年11月28日 (一) 12:19 (UTC)
建議在這場運動有明確的專有名詞前,先使用描述性的標題,如「2022年中國反封控示威」,或者更簡單一點:「2022年中國示威」,參考2021-2022年伊朗抗議活動2020年-2022年泰國示威的命名。--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11月28日 (一) 12:36 (UTC)
那我認為現在的「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就可以了。--Fox6667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12:39 (UTC)
呃,不至於。不贊同過度擴大化。--MrSourfish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12:51 (UTC)
目前觀察來看,維基百科上大部分沒有明確專有名詞的示威運動都是以「(年份)+(國家)+示威/抗議」這種方式命名的。--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11月28日 (一) 13:09 (UTC)
反對,無法與2022年的更小其它示威區分。--Fox6667留言2022年11月28日 (一) 13:24 (UTC)
支持。並不是擴大化。 ——魔琴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計劃 ] 2022年11月28日 (一) 12:59 (UTC)
關於「反對清零政策」:中國5月就已經有明顯的反彈聲浪,但相關人士當時並未提出「開放言論自由」等訴求,不該主觀將兩者畫上等號;而「白紙革命」顯然是在此反清零訴求下的再延伸與擴展,因此白紙革命屬於反對清零政策下的分支,且其規模有資格另外成立新條目專責介紹。--史帝田鐵留言給他 2022年11月29日 (二) 02:19 (UTC)
過了幾天,我覺得可以用「白紙運動」來命名此條目。——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11月30日 (三) 01:45 (UTC)
比清零或封控更全面的折衷選擇,(+)贊成采納。--Gohan 2022年11月30日 (三) 02:02 (UTC)
傾向支持。 ——魔琴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計劃 ] 2022年11月30日 (三) 02:11 (UTC)
現在可以更動。--Gohan 2022年12月1日 (四) 06:05 (UTC)
我非常不理解,明明中華民國朝野多黨都用白紙革命來稱呼這起事件,為何居然還有人認為白紙革命不足以成為這次事件的名稱?-向烏魯木齊中路的英雄兒女致敬2022年11月30日 (三) 02:21 (UTC)
因為這是中文維基百科,白紙革命註定招致群起反對,妥協難免。--Gohan 2022年11月30日 (三) 02:26 (UTC)
但可考慮地區轉換設置台灣顯示為白紙革命。--Gohan 2022年11月30日 (三) 02:28 (UTC)
這兩個名稱並非互為地區詞的關係,用地區詞轉換似乎不合適。--Mosowai留言2022年12月5日 (一) 01:30 (UTC)
各界使用頻率的確顛倒。--Gohan 2022年12月5日 (一) 02:55 (UTC)

十多日無有關更名的新留言且無移動操作,似是等待公示。新近多數贊成「白紙運動」且共識認同「白紙」作為題頭,決定採用「白紙運動」作爲條目標題。 暫停公示:可由移動請求直接處理。 Gohan 2022年12月14日 (三) 03:22 (UTC)

根據Wikipedia:共識#非方針指引相關提案簡易規定,此提案並不涉及方針指引,如有提案人以外的3名或以上討論者同意可免去上述提案的公示程序,且無人反對如此為之,提案可在此條提出應免去公示程序之留言的3日後立即執行。--Gohan 2022年12月14日 (三) 02:45 (UTC)
其實應該在WP:請求移動中公示…--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2022年12月14日 (三) 02:58 (UTC)
移動模板曾被多次移除,憂慮移動請求是否足夠,但暫且一試。--Gohan 2022年12月14日 (三) 03:12 (UTC)
不贊同「白紙運動」。許多相關抗議沒有舉白紙。且白紙運動易與白紙抗議混淆。另外白紙運動似乎也不是很常用的名稱,某種意義上可能還不如現在的描述性名稱。--Fox6667留言2022年12月14日 (三) 16:21 (UTC)
白紙革命都比白紙運動好,起碼來源用的多。這個白紙運動我感覺媒體實際確切用這個詞的不多。不太合適。--Fox6667留言2022年12月14日 (三) 16:35 (UTC)
顯然大多數編者認為「白紙」易於辨識,為防止和白紙抗議混淆或許可以冠上「中國大陸白紙運動」or「2022年白紙運動」。如果共識上辨識度為首要條件,可忽略定義的中立問題。--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12月15日 (四) 11:20 (UTC)
直接「白紙行動」可能較好,有描述性,存在媒體使用,也貼合無組織性,「運動」「革命」等中立性與宣傳性有爭議的用詞可作別名。--YFdyh000留言2022年12月14日 (三) 17:30 (UTC)
行動更有付諸行動之意,何以比運動更少中立性與宣傳性的爭議?白紙行動罕有提及,幾乎不會達成共識,相信閣下能夠妥協。--Gohan 2022年12月15日 (四) 14:57 (UTC)
個人理解是描述性「行動」,而不是「行動起來」口號。運動和革命更像有組織、有條理的活動,與自發性、突發性的行為是不相符的,更似外界賦予乃至強加的含義。--YFdyh000留言2022年12月15日 (四) 15:18 (UTC)
作為大陸用戶,我反對使用「白紙運動」!因為主觀性太強!本次運動是大陸多數人討厭「清零政策」而引發的,與革命幾乎沒有任何關係!因此現在的「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是最貼切本次運動的名稱。且現在大陸真正放開後,這個運動基本上就停止了,所以幾乎和革命沒有任何關係!--175.223.10.161留言2022年12月16日 (五) 03:06 (UTC)
包含(政策)訴求的「運動」爲何比不含訴求而只含平常物件的「運動」主觀性更弱?--Gohan 2022年12月16日 (五) 04:15 (UTC)
移動請求由於可以無共識為由駁回,因此必先確定共識,在最終共識前可先達成初步共識。大家可否達成「應以『白紙』為題頭命名條目標題」之初步(多數)共識?如對此初步共識有異議,請説明此初步共識不占合理多數意見的理據。--Gohan 2022年12月16日 (五) 03:52 (UTC)
不能,上文多人反對「白紙革命」但不反對「白紙xx」或現名。--YFdyh000留言2022年12月16日 (五) 03:57 (UTC)
那麽此項議程無法推進,或許只能由十幾個選項的至少二輪投票解決。--Gohan 2022年12月16日 (五) 04:04 (UTC)
反對移動或改標題!雖然這個標題確實可能熱度比較薄弱(因為西方和台灣的媒體都是下「白紙革命」這個標題)。但是現在看來,他們主觀且帶風向是比較明顯的。白紙僅僅是代表著這個運動的標誌物。但是此次運動僅僅是因為絕大多數大陸人對「清零政策」的不滿才導致的。如果把這個標誌物和xx革命、xx運動掛上鉤,那麼原本運動的訴求不僅會被埋沒,而且後來人了解的時候還會出現理解偏差。所以現在的標題是最適合且貼切本次運動的主訴--210.206.13.226留言2022年12月16日 (五) 06:17 (UTC)
我個人認爲此討論大抵會是無共識結案的情形。——WMLO留言2022年12月21日 (三) 22:02 (UTC)
且現在解封後,中國的疫情大爆發,已經有很多中國人開始歸咎於此次運動。因此「白紙革命」更不可能在大陸有統一的認同了--121.183.182.139留言2022年12月23日 (五) 17:29 (UTC)
恰恰相反,這些人在微博、微信會説A4、舉紙、白癡革命等,相對於指涉現標題的字眼頻繁太多。--Gohan 2022年12月24日 (六) 02:20 (UTC)
由於支持制投票可能選出爭議較大的選項,淘汰制投票可能選出平庸而無人在意的選項,多輪混合投票可能消耗太久而到最後少人投票,因此建議選取呼聲較高的兩項,開展「『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V.S.『白紙運動』,哪個更適合作爲條目標題」的投票,以票高者作爲標題,但結果不限制地區詞轉換。--Gohan 2022年12月24日 (六) 02:35 (UTC)
至少要為反對「xx運動」者保留「反對兩者」的投票選項。--YFdyh000留言2022年12月24日 (六) 09:15 (UTC)
敝人想過在投票後設置附加調查,選擇參加調查的人自行填寫最佳標題,但效力如何以及是否強迫參加附加調查者必先參加二選一投票難以規定。此外,預想的二個選項分別是「『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比『白紙運動』更適合作爲條目標題」和「『白紙運動』比『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更適合作爲條目標題」。
不反對設置「反對二者」。若「反對二者」票數高於此二選項,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高於白紙運動,自然是可以暫時維持;但若反之,反對二者高於白紙運動高於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後無共識,又應否移動?--Gohan 2022年12月24日 (六) 09:32 (UTC)
自填的附加調查好於單純的反對選項,至少減少一輪投票消耗。可以規定參加自填調查者必先參加A比B更適宜或B比A更適宜的主投票,否則調查票無效。自填票數最高且票數不少於主投票總票數四分之一的名稱,與主投票得票最高者進入二選一決選;若票數最高的自填名稱的票數少於主投票總票數四分之一,則主投票得票最高者直接當選,無須決選。--Gohan 2022年12月24日 (六) 09:47 (UTC)

鑒於上述理由、附加調查無人和應以及分票效應的風險,正式動議投票。為顯公平,建議稱爲「Q115468992條目標題投票」。以下為建議方案:

  • 投票期限:2023年1月初某日某一時分至七日後同一時分(爲期7日);
  • 投票資格:首條投票建議提出(2022年12月16日 (五) 04:04 (UTC))時為自動確認用戶;傀儡或分身賬號不得投票;
  • 投票選項:A. 「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比「白紙運動」更適合作為條目標題 ; B. 「白紙運動」比「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更適合作為條目標題 ; C. 二者作為條目標題的適宜程度相當
  • 投票方式:贊成票制,即每位合資格人士可署名投一張支持票,其他票無效;逾期改票無效;
  • 投票效力:選項A/B中支持票較多者成爲條目標題,選項C可作後續討論參考;
  • 投票位置:在此討論串下方(以此為鑒不建新頁),投票期間公告並鏈接定位;
  • 驗票人員:有資質人士,尚缺並徵募。

敬請指教。 Gohan 2022年12月27日 (二) 12:44 (UTC)

關於「外國對中國大陸入境旅客的限制」有關內容在本條目中描述是否合適的問題

已通過
有關內容可以刪除或另立條目描述,並已前往互助客棧尋求共識。如有更多建議,請前往互助客棧有關議題進行討論。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如題。此部分內容應當不屬於運動本身,可能需要將其刪除。--  2023年1月12日 (四) 10:53 (UTC)

看這外交風波進展應該可以獨立成新條目吧?---- Matt Zhuang表示有事按「此」留言 2023年1月12日 (四) 11:04 (UTC)
越來越離題了,建議另立條目。--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3年1月13日 (五) 02:10 (UTC)
( ✓ )同意上述兩位使用者的看法。在下將前往互助客棧條目區域動議。--  2023年1月13日 (五) 03:11 (UTC)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請說明下與主題或者該段落的聯繫

@Peter-bomb king 抱歉,請說明下微博封禁部分網民與本條目或段落的直接聯繫。來源只是稱「觀點不同而惡語相向,甚至發布人身攻擊、引戰對立等違規言論」,並未稱被禁者是因批評就被封。不理解這段話加在此處有何意義。--MINQI留言2023年1月22日 (日) 18:02 (UTC)

相關內容實為「放開後疫情高峰責任問題」這一爭論的後續進展,並非與該內容「無關」。儘管相關平台的公告沒有過多交代,但聯繫其封禁的用戶具體發表的主張可以得出這個結論。鑑於這一點,後續將補充更多來源供參考。(如果有不同意見,請儘量補充內容而不是刪除內容。)Peter-bomb king留言2023年1月23日 (一) 02:12 (UTC)
「但聯繫其封禁的用戶具體發表的主張可以得出這個結論」可能屬於原創總結,結論應出自可靠來源。--YFdyh000留言2023年1月23日 (一) 04:27 (UTC)
1.請注意「因為A發表於可靠來源,B也發表於可靠來源,因此就可以在條目中將A和B綜合起來得出或暗示結論C。」這也是原創總結,請找出直接指明用戶被封禁是因為指責了新政策或批評了張胡二人而非包括辱罵在內的人身攻擊、引戰對立;
2.你所引用的DW來源導言確有「中國當局封停了1120餘個抨擊當前防疫政策的微博帳號。」,但請注意內文寫的「根據新浪微博發布的消息,已經有1120個帳號遭到了臨時或者永久封禁的處罰,總共處理了12854起『違規事件』,其中包括對專家學者以及醫務工作者的攻擊。美聯社在其報道中指出,微博上針對防疫政策的批評主要還是集中在解封前遙遙無期的封控、感染者及密接者被送至居住條件糟糕的隔離點等。」。而你所寫內容為「但在2023年1月,新浪微博等部分網絡平台以『因觀點不同而惡語相向,甚至發布人身攻擊、引戰對立等違規言論』為由,對部分網民進行禁言等處理。部分媒體的分析認為,這些網民正是在中國政府已經調整防疫政策的背景下由於其觀點『不符合新政策』而被禁言。」你這是斷章取義還是假借來源?都不能算是原創總結,你總結也得說是封禁了批評清零政策的吧?不說DW標題黨,你作為編者總得把全文看了再「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話改寫各個來源所說的內容」吧?
3.請不要在討論結束前再加入有關內容,目前已經有編輯戰跡象。謝謝--MINQI留言2023年1月23日 (一) 11:50 (UTC)
可以直接對你認為有問題的內容進行修改(只要你有足夠的理由,不管你認為是「原創總結」還是「斷章取義」「假借來源」等等另外的原因),但不應當把所有內容「一刀切」地刪去。把單純客觀敘事的內容保留下來(判斷權交給讀者自己)也是一種解決方法。--Peter-bomb king留言2023年1月23日 (一) 12:51 (UTC)
這段內容直接與主題沒有直接聯繫,你無法證明「用戶被封禁是因為指責了新政策或批評了張胡二人而非包括辱罵在內的人身攻擊、引戰對立」。所有平台對於人身攻擊均有刪除、封禁的做法,你加在這裡有何意義?什麼是單純客觀敘事?將人身攻擊、罵說是「網民在中國政府已經調整防疫政策的背景下的觀點『不符合新政策』」?還是將平台對不當言論的合理處理暗示為國家層面對新問題指責之言論控制?我的認為與你能否找到來源佐證毫無關聯。之前那段要以沒有直接聯繫刪除,我在添加寫了明確聯繫的來源後編輯摘要里甚至寫對於可疑來源應特事特辦。你那段寫新浪處理違規加在清零政策倒沒問題因為你DW來源明文寫「根據新浪微博發布的消息,已經有1120個帳號遭到了臨時或者永久封禁的處罰,總共處理了12854起『違規事件』,其中包括對專家學者以及醫務工作者的攻擊。美聯社在其報道中指出,微博上針對防疫政策的批評主要還是集中在解封前遙遙無期的封控、感染者及密接者被送至居住條件糟糕的隔離點等。」--MINQI留言2023年1月23日 (一) 14:22 (UTC)
本質是網民圍繞「放開後疫情高峰責任問題」產生的觀點衝突。這個對網民進行封禁操作的事件針對的也正是這一階段參與了這一波衝突的網民。但這個封禁網民的事件本身確實是因這一波「對『放開後疫情高峰責任問題』產生觀點衝突」而起的,完全算得上符合相關段落的內容,何謂「與主題無關」?至於這些網民具體持什麼立場(包括封禁這部分網民的真實原因),那完全是另一回事。如果目前相關信息不充足,不足以做原因判斷的話這方面可以暫時不寫。但是這輪封禁本身就是和這場觀點衝突相關的。怎麼叫「沒有直接聯繫」?
你說我之前的觀點提煉不正確,但你自己這種「這段內容與主題沒有直接聯繫」的認知本身也明顯過於主觀。請仔細考慮這個問題。Peter牌炸彈 2023年1月24日 (二) 12:46 (UTC)--Peter牌炸彈 2023年1月24日 (二) 12:46 (UTC)
1.網民圍繞「放開後疫情高峰責任問題」產生的觀點衝突,不假,那些內容我找到了可以使用的來源;你有找出證明「這個對網民進行封禁操作的事件針對的也正是這一階段參與了這一波衝突的網民。」來源?還是找到了這些被封禁網民沒有人身攻擊等幾乎全球社交平台都禁止的行為?找不到就不能寫,不爽的去找管理;哦,對「開放派」、「民主人士」不利的就算是知名人士、有審核過的都不能加,有利的雜七雜八來源都能算?去找管理和那些人理論啊!尤其是在電視認罪里這麼做還不斷挑起編輯戰的!雙標?!
2.我主觀與否都與你找的到能佐證你觀點來源與否無關。你目前無法證明「用戶被封禁是因為指責了新政策或批評了張胡二人而非包括辱罵在內的人身攻擊、引戰對立」、你的提煉違背來源都是事實。「如果目前相關信息不充足,不足以做原因判斷的話這方面可以暫時不寫。」是啊,請問你為何要在沒有可用來源的情況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寫?
3.你那兩個不出名的明顯反華帳號、論壇來源除非出現在可靠來源內過否則根本不可用,知乎還是在過濾器里的,別以為換個網轉帖就矇混過關。這些熱搜與關鍵詞微博(1 2 34)按你做法均可用。當時某位也不會因缺少關係、來源貼上「刪除模板」。還是那句話,不滿的就去修改有關方針指引不然就按規矩、道理辦事,爾等的「釋法」自己撞了覺得委屈了?--MINQI留言2023年1月25日 (三) 17:26 (UTC)
今天重新查看了一下,推特博主的那個確實不妥,已經刪去。但另一網站轉載的知乎回答沒有任何問題,且觀點等也很明確。來源本就不止一個,有針對性的把有問題的刪去即可。搞一刀切不是理性的態度。--Peter-bomb king留言2023年1月26日 (四) 03:36 (UTC)
請給出「不被認可」的理由(至少這些網站並不在維基的禁止名單中),以證明你的判斷不是基於個人主觀成見。否則只能認為你是在基於你的個人意見大呼小叫。那樣的話不知雙標的是誰。「可靠來源」的關鍵在於可查閱,並非一定基於媒體等組織(否則就跟你此前對RFA等媒體的意見自相矛盾)。--Peter-bomb king留言2023年1月26日 (四) 03:35 (UTC)
請自行去查看「可靠來源BBS段落」--MINQI留言2023年1月26日 (四) 10:44 (UTC)
該段落中引述的網站《崑崙策》與《中國數字時代》沒有本質不同,都是全文引述個別作者的觀點,而作者「林愛玥」在微博上也只是一個不入流的微博,連大V都不是,詳見
[3]https://weibo.com/n/%E6%9E%97%E7%88%B1%E7%8E%A5
此外《崑崙策》的專業性連觀察者網都比不上。既然崑崙策「林愛玥」和知乎「張峰」都不是知名人士,因此如果要保留就兩個一起保留,要捨棄兩個一起捨棄。--吼叫的青蛙留言2023年1月26日 (四) 04:50 (UTC)
同意。這是個客觀的處理方案。--Peter-bomb king留言2023年1月26日 (四) 06:42 (UTC)
@Cjh954552150Peter-bomb king請兩位證明《崑崙策》與《中國數字時代》沒有本質不同,我想最好辦法就是列出兩者簡介等對比。「『中國數字時代404文庫』是中國數字時代營運的一個被網際網路審查屏蔽或刪除(404 not found)的文章存檔項目。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數字時代都為這些需要被搶救存檔的文章打上了【404文庫】的標題前綴,並發布在網站上。從2021年開始,為方便讀者查閱,我們製作了這個文章列表。」顯而易見「中國數字時代404文庫」只是存檔板塊並無審核。請注意知乎位於過濾器,如果單純使用轉載被視為故(惡)意繞過過濾器(即擾亂甚至破壞)。另請吼叫的青蛙說明「《崑崙策》的專業性連觀察者網都比不上」從何而來以及專業性不如觀察者網的來源不可使用出自哪條方針或指引亦或是何次討論、證明下《躺匪惹了眾怒了!》該文來自於林愛玥微博且《崑崙策》在收錄時未審核即責任編輯瀆職,因為閣下是在對比微博與知乎內容,不然閣下就是在偷換概念故意擾亂——混淆討論對象「來源」至「作者個人」。最後請吼叫的青蛙說明林愛玥在微博不是大V能證明其在其他平台無聞無名?請閣下分別谷歌搜尋「張峰」以及「林愛玥」,可追溯的查詢結果是顯而易見的。除非閣下能證明「『知乎』文作者張峰」就是這四位中的一位。--MINQI留言2023年1月26日 (四) 11:42 (UTC)
時間有限,慢慢回復。
我完全可以列出兩者之間的對比,而且對比出來的結果反而證明了《中國數字時代》比《崑崙策》更加透明。
以下是《崑崙策》的簡介:
[4]https://www.kunlunce.com/about/2015-02-23/89.html
[5]https://www.kunlunce.com/about/2015-02-23/90.html
另外我直接引用維基百科本身中中國數字時代的簡介。
《崑崙策》只說明自己是部分軍地老同志、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發起成立的綜合性戰略研究和諮詢服務機構,沒有說明創始者具體是誰,也沒有說明資金來源。而中國數字時代很明確,創始人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信息學院客座教授蕭強、資金主要來源包括開放技術基金會(Open Technology Fund)、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荷蘭基金組(HIVOS)、麥克阿瑟基金會(John D. and Catherine MacArthur Foundation)、開放社會基金會(Open Society Foundation)以及其他一些私人基金會及私人捐助者。
根據Wikipedia:可供查證#可靠來源
一般而言,最可靠的來源包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同行評審期刊與書籍,大學級別的教科書,著名出版社出版的雜誌、期刊、書籍,以及主流的報紙。經驗表明,在查證事實、分析法律問題、深究特定領域證據與爭議中的詳細研究程度越高,其可靠性也就越高。
學術性與同行評審出版物的價值很高,通常是它們所涉領域中最為可靠的來源,譬如在歷史、醫學與科學中。可靠但非學術性的來源亦能用於這些領域,特別當它們是享有聲譽的主流出版物時。各種來源的適當與否一般取決於引用它的條目。如果來源之間有不同的見解,它們的觀點都應在條目中明確陳述。
恰恰相反,我希望你請你證明一下崑崙策網或者「林愛玥」本人的在防疫問題方面的專業性,畢竟本章探討的是高峰責任問題,屬於醫學範疇。請你證明崑崙策網或者「林愛玥」本人的作品屬於在醫學上的教科書、雜誌、期刊、書籍、主流的報紙,或是享有聲譽的主流出版物。另外由於中國數字時代和知乎「張峰」也不屬於醫學專業的權威,所以我不反對刪除相關內容,因此我沒必要證明知乎的「張峰」是誰。
根據Wikipedia:可靠來源#來源的定義
來源在維基百科中有下面三個含義:
作品本身(文獻,報道等)
作品的作者(作者,記者等)
作品的發表者(某大學出版社,某新聞社等)
三者都可以影響內容的可靠性。可靠來源可能意味著有可靠出版過程的出版物,在主題上有權威的作者,或者兩者兼具。來源的可靠性應可以被常人理解。
因此我探究「作者個人」的行為符合維基百科「來源的定義」。請問「林愛玥」是醫學主題上的權威作者?請問「崑崙策網」是可靠出版過程的出版物?
作者「林愛玥」在個人微博[6]https://weibo.com/n/%E6%9E%97%E7%88%B1%E7%8E%A5 自稱「業餘文學愛好者」,歷史的微博上沒有發表任何關於醫學方面的作品,不屬於醫學上的權威。因此我認為刪除崑崙策網「林愛玥」的文章符合維基百科對醫學專業性的要求。--吼叫的青蛙留言2023年1月26日 (四) 15:46 (UTC)
另外,如果引用來源學術性不足,可參考Wikipedia:可靠來源#新聞群組織的內容:
新聞來源通常包含事實內容和觀點內容。通常認為信譽卓著的新聞媒體的新聞報道事實陳述足夠可靠,而未被廣泛認可的新聞媒體的新聞報道事實陳述更少可靠。很多報紙轉載通訊社(如法新社美聯社)的消息,這些通訊社對消息的可靠性負責,使用這些消息時應當在來源註明報紙和通訊社的名字。
社論評論員文章不應作為事實的首選來源。混有較多評論的報道不應視為新聞報道,其可靠性需單獨討論。由外部作者撰寫的評論文章,是作者觀點的可靠一手來源,但不能作為事實的可靠來源。人性化故事通常不如其他新聞可靠。
  • 在採用觀點內容時,作者的身份可被用來評估可靠性。一個被廣為尊敬的專家更有可能發表可靠的、反映顯著支持的主張。如果觀點不是權威性的,需在文中註明作者。
  • 對於學術主題,學術來源和高質量非學術來源比新聞報道更好。報社常不加更改地使用來自研究組織或期刊的新聞稿作為報道,這些報道不應與其來源新聞稿區別對待。
  • 對謠言的報道的百科性有限,一些情況下關於謠言的可供查證信息有百科性。注意維基百科不是傳遞八卦和謠言的地點
  • 一些新聞群組織採用維基百科作為來源。編輯者應注意這可能會造成的自我參照
  • 某個特定的新聞報道是否可以作為某個事實或者觀點的可靠來源應單獨討論。
  • 一篇通訊社文章可能被多方轉載,它只能作為一個來源。
  • 一些新聞群組織不公開它們的編輯方針。
  • 勘誤欄與利益相關聲明是一家新聞群組織進行事實審核、擁有良好聲譽的信號。
作者的身份和新聞媒體是否受廣泛認可很重要。而本段「林愛玥」和其他美國之音的文章嚴格來說屬於「評論員文章」,不應作為事實的首選來源。但美國之音至少是成立80年的美國政府的國營媒體,而崑崙策是一個不知起源的民間網站,廣泛認可度遠遠不及。美國之音的廣泛認可度可以對標人民日報環球時報,如果人民日報環球時報有相關對疫情高峰責任的探討,歡迎列舉出來。或者直接用引述,如「崑崙策網引述作者林愛玥的觀點稱,……」--吼叫的青蛙留言2023年1月26日 (四) 16:56 (UTC)
1.簡介來說:崑崙策:「崑崙策研究院是由部分軍地老同志、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發起成立的綜合性戰略研究和諮詢服務機構。這是一個自主獨立的研究機構,它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中國數字時代:「中國數字時代是一個總部設在美國加州的中英文雙語新聞聚合網站,聚合中文網際網路上被審查的信息,以及網民對抗審查的努力,也提供關於中國社會和輿論環境的原創分析、評論和多媒體內容。其姊妹網站中國數字空間(China Digital Space,CDS)分類整理聚合的信息,並以策展的方式呈現。」。其旗下中國數字時代404文庫:『中國數字時代404文庫』是中國數字時代營運的一個被網際網路審查屏蔽或刪除(404 not found)的文章存檔項目。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數字時代都為這些需要被搶救存檔的文章打上了【404文庫】的標題前綴,並發布在網站上。從2021年開始,為方便讀者查閱,我們製作了這個文章列表。」。總結:崑崙策為戰略研究和諮詢服務機構,中國數字時代為新聞聚合網站,中國數字時代404文庫為文章存檔項目。
2.崑崙策諮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目前法定代表人為宋一峰;中國數字明確的創建者與資金來源明確地證明了其更類似於大紀元媒體集團。
3.按照你「畢竟本章探討的是高峰責任問題」那麼請你證明下VOA的文灝以及其報道中的胡、RFA的劉定堅、李世民與李若如在防疫問題方面的專業性;甚至本條目源起防疫政策擴大至政治領域,那麼請你證明下本條目來源的記者以及她/他們報道中的被訪者在防疫問題方面、政治、國家級決策方面的專業性。
4.既然你探究「作者個人」的行為符合維基百科「來源的定義」那麼你就應該了解其「名」,其亦為《西征網》專欄作者,當然你也可以對《西征網》進行質疑;同時與之相對,無論如何知乎的張峰本身就不具討論性,無法得知其真實身份或所作內容接受過審核。
5.新華網曾經引用過崑崙策文章報道其研究員觀點(其研究員參加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0屆會議「美國強迫勞動嚴重侵犯人權」主題邊會)上海證券報曾使用其研究員觀點。;另司馬南目前亦為崑崙策供稿。
6.按照誰主張誰舉證原則,那麼請你證明崑崙策此篇文章責任編輯瀆職、乃至整個崑崙策編輯部的「不合格」;
7.不應作為事實的首選來源≠不可作為事實的來源,對於你「改寫為『據某某稱』的觀點性記述」之建議本人贊同(已完成)。--MINQI留言2023年1月26日 (四) 18:23 (UTC)
可,符合維基百科原則「如果觀點不是權威性的,需在文中註明作者」,並修改部分語句。另外我建議引述張文宏等專家於12月17日中美臨床微生物學與感染病學高端論壇的觀點
https://www.fengxian.gov.cn/col79/20221223/33882.html
1、目前國內人群接種的第一批次疫苗來自於原始病毒株,病毒在經過多次變異之後,疫苗的保護效果越來越弱,很難阻止新冠病毒的再次感染。
2、目前國內人群整體的免疫處於窪地,有待進行新冠疫苗的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吼叫的青蛙留言2023年1月26日 (四) 19:26 (UTC)
「1、」是不是屬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條目?亦或屬於2019冠狀病毒病中國大陸反應與影響/2019冠狀病毒病中國大陸疫情時間軸?因為說的是二次感染問題,而開放後的感染潮屬於一次感染。--MINQI留言2023年1月26日 (四) 20:3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