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白色念珠菌
外觀
本條目使用了未登記的公共轉換組:
請協助修正錯誤的CGroup,之後移除本模板。 | 報告錯誤 請注意:CGroup名稱區分繁簡與大小寫。 |
白色念珠菌曾於2019年3月11日通過新條目推薦投票,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
白色念珠菌是一條典範條目,即此條目可作為維基百科社群的典範之作。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 | ||||
|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典範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本條目有內容譯自英語維基百科頁面「Candida albicans」(原作者列於其歷史記錄頁)。 |
以下用戶曾撰寫此條目或熟悉其所涉主題,或可解答內容查證與參考來源方面的問題:
|
新條目推薦討論
- 哪種真菌是最常在醫療器材上形成生物薄膜的真菌?
- 說明:三分翻譯七分原創,參選典範條目。--Wikimycota~receptor 🍄 2019年3月7日 (四) 07:44 (UTC)
- (+)支持:符合標準,感謝主編鉅獻!——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3月7日 (四) 09:29 (UTC)
- (+)支持:達標。Σανμοσα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2019年3月7日 (四) 10:03 (UTC)
- (+)支持:內容翔實,符合標準,感謝主編用心寫條目。--蟲蟲飛♡♡→♡℃※留言 2019年3月7日 (四) 13:03 (UTC)
- (+)支持:符合標準。🌜山西特產批發零售™️🌽🌶️🍎🍠🐓🐐(留言) 2019年3月7日 (四) 14:23 (UTC)
- (+)支持合格--Shwangtianyuan 呼籲孟晚舟早日釋放 2019年3月7日 (四) 16:16 (UTC)
- (+)支持:顯然符合DYK標準。應當提交GA評審。 --Ujui Uju Mandan(留言) 2019年3月8日 (五) 02:08 (UTC)
- ?主編表示已提交至FA評選了說。——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3月8日 (五) 04:05 (UTC)
- 沒看到。平時不參與FA評審= =。 --Ujui Uju Mandan(留言) 2019年3月8日 (五) 08:05 (UTC)
- ?主編表示已提交至FA評選了說。——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3月8日 (五) 04:05 (UTC)
- (+)支持:內容豐富,參考資源充足,符合DYK標準。----期待有一天能回歸現實生活的NGGULS 2019年3月8日 (五) 05:38 (UTC)
- (+)支持:符合標準。--Kirk.Lu 協助同行評議圖書館 2019年3月8日 (五) 06:31 (UTC)
典範條目評選
[編輯]白色念珠菌(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生物學-真菌,提名人:Wikimycota~receptor 🍄 2019年3月7日 (四) 07:04 (UTC)
- 投票期:2019年3月7日 (四) 07:04 (UTC) 至 2019年3月21日 (四) 07:04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19年4月20日 (六) 07:05 (UTC)起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提名人票。白色念珠菌幾乎是最重要的致病真菌,多數女性一生中都會遇到的感染,條目已有30多種語言版本,然而中文版原本(去年12月前)竟沒有條目,實在令人感嘆中文維基生物領域編者的缺乏。這篇約三成翻譯(首節、基因組、型態的部分內容)、七成原創(其他內容),白色念珠菌在真菌學、遺傳學上都是相當有趣的物種,因此寫作上比一般物種條目困難許多,我也盡力將一些比較艱深的內容用淺白的方式呈現,條目內容全面詳盡、每句話皆可供查證,應已符合典範條目標準。這篇寫完大概得休息一下,之後我的編寫方向會漸轉為將長篇的生物學基礎條目寫至GA, FA為主。—Wikimycota~receptor 🍄 2019年3月7日 (四) 07:04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這是我見過最完整的生物學條目之一,尤其是在生物學尚未成為顯學的中文維基百科有如此優質的條目更是難能可貴。——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3月7日 (四) 08:05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Σανμοσα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2019年3月7日 (四) 10:04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符合標準,感謝貢獻。中二西奧多B 地震 | 吉林 2019年3月8日 (五) 04:53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翔實,符合標準,感謝主編用心寫條目。--蟲蟲飛♡♡→♡℃※留言 2019年3月8日 (五) 07:05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該條目是編寫出來的,而不是拼湊出來的。條目易於閱讀,值得作為典範。 --Ujui Uju Mandan(留言) 2019年3月8日 (五) 07:57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符合標準。--WEPWAK111(留言) 2019年3月8日 (五) 13:03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符合標準。--KMB-ATENU139 (討論 · 學生會) 2019年3月9日 (六) 05:16 (UTC)
- (?)疑問「與釀酒酵母和粟酒裂殖酵母同為首批完全測序的真菌。」真的嗎?為什麼在已測序真菌基因組列表里,Candida albicans是2009年完成的,而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是2002年,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三個品系分別在1996、2009、2010完成測序,還有不少真菌是在白色念珠菌之前的。--Htmlzycq(留言) 2019年3月9日 (六) 15:40 (UTC)
- @Htmlzycq:感謝指出。已測序真菌基因組列表似乎有誤,其列出WO-1在2009年定序完成,但SC5315在2004年就定序完成了[1],不過「第一批」確實很主觀,我把這句話拿掉了。--Wikimycota~receptor 🍄 2019年3月9日 (六) 19:10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符合標準,內容完整,條目易讀。估計Candida glabrata以後會劃到酵母菌演化支吧。在下會看看裡面有沒有什麼青色連結可以消去的,比如URA3--Htmlzycq(留言) 2019年3月10日 (日) 09:51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符合。--Nightwayyyyy(留言、簽名) 2019年3月11日 (一) 02:36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雖然不知為何感覺是很像愛好者頁面,但找不出紕漏。來源公正,很驚訝時間性掌控的很好(截至2019年2月,這些ORF中仍有70%尚未被鑑定)。感謝推薦。--千萬土豪(留言) 2019年3月11日 (一) 20:18 (UTC)
- @白目金百利:感謝支持。不過「愛好者頁面」應該是指團體、作品等條目中堆砌瑣碎的非百科內容,好像比較少用來形容科學條目。如果是指瑣碎內容的話,英文維基百科有一點,例如列出一些cohort studies的統計結果與零星介紹一些基因的功能,中文版(本條目)中我有特別注意避免此類內容,目前應該都是客觀且重要性高的敘述,如果有哪些部分您認為不適合放入,還請指教。--Wikimycota~receptor 🍄 2019年3月11日 (一) 22:47 (UTC)
- @靖天子:忘了提醒閣下了,請確定條目上的所有資料都有到archive.org進行存檔(除了有ISBN的書之外),不然哪天就因來源失效而被鄙人提請重審了。[開玩笑的]光是剛剛就因來源問題發現有十幾個典範需要重審,希望閣下的條目不會成為其中之一。--千萬土豪(留言) 2019年3月15日 (五) 21:56 (UTC)
- @白目金百利:條目中絕大部分來源為學術論文,且皆提供DOI編號,應無失效之虞,少數非論文者亦皆已存檔。另提醒閣下,中文維基百科的方針指引從未規定參考資料應提供線上版本,故以紙本書籍為參考來源並無不妥之處,建議閣下提出更多重審前,先多閱讀方針指引。--Wikimycota~🍄跬步千里 2019年3月15日 (五) 23:34 (UTC)
- @靖天子:雖然無意冒犯,但在WP:BURDEN裡提到「來源須以清晰而準確的方式列出,以使讀者能夠找到支持被質疑內容之原始材料。」照理說,不會有人挨家挨戶給書說"某某條目的來源因為沒有連結,在此獻上參考文獻。「 如果讀者找不到原始材料,就等於說:
- 條目編者沒有註記來源在哪裡找得到
- 讀者沒有細心找
- 鄙人相信在維基百科內,前者要負的責任要比後者的大。畢盡百科全書是需要給予資訊,而不是要讀者自己去找。(如有任何閣下覺得有謬誤的地方,鄙人將謙虛請教)--千萬土豪(留言) 2019年3月16日 (六) 04:38 (UTC)
- @白目金百利:「來源須以清晰而準確的方式列出,以使讀者能夠找到支持被質疑內容之原始材料。」是指編者應該列出來源詳細的資訊,以方便讀者查找,以本條目為例,大多數來源的論文有標題就足以找到了,但我都詳細列出了作者、期刊、卷、期、頁碼與doi,即是為方便讀者查找。但假如在其他條目中(例如閣下想要提請重審的條目)有以紙本書籍為來源,該書籍、文獻原本就沒有線上連結或ISBN,那便不是編者的責任了,編者也只能詳細把他能取得的資訊(如作者、出版社、卷、頁碼等)列出,如閣下在熱帶風暴阿利森的重審中提及「編者也能將沒有ISBN的書掃描成電子檔再上傳至網路圖書館」是侵犯版權的。中文維基百科並無規定來源應有線上版本,也無鼓勵應優先使用線上來源,事實上有許多珍貴的來源(特別是年代比較古老的)即通常沒有線上版本,並不影響其可靠性。--Wikimycota~🍄跬步千里 2019年3月16日 (六) 05:17 (UTC)
- @靖天子:雖然無意冒犯,但在WP:BURDEN裡提到「來源須以清晰而準確的方式列出,以使讀者能夠找到支持被質疑內容之原始材料。」照理說,不會有人挨家挨戶給書說"某某條目的來源因為沒有連結,在此獻上參考文獻。「 如果讀者找不到原始材料,就等於說:
- @白目金百利:條目中絕大部分來源為學術論文,且皆提供DOI編號,應無失效之虞,少數非論文者亦皆已存檔。另提醒閣下,中文維基百科的方針指引從未規定參考資料應提供線上版本,故以紙本書籍為參考來源並無不妥之處,建議閣下提出更多重審前,先多閱讀方針指引。--Wikimycota~🍄跬步千里 2019年3月15日 (五) 23:34 (UTC)
- @靖天子:忘了提醒閣下了,請確定條目上的所有資料都有到archive.org進行存檔(除了有ISBN的書之外),不然哪天就因來源失效而被鄙人提請重審了。[開玩笑的]光是剛剛就因來源問題發現有十幾個典範需要重審,希望閣下的條目不會成為其中之一。--千萬土豪(留言) 2019年3月15日 (五) 21:56 (UTC)
- @白目金百利:感謝支持。不過「愛好者頁面」應該是指團體、作品等條目中堆砌瑣碎的非百科內容,好像比較少用來形容科學條目。如果是指瑣碎內容的話,英文維基百科有一點,例如列出一些cohort studies的統計結果與零星介紹一些基因的功能,中文版(本條目)中我有特別注意避免此類內容,目前應該都是客觀且重要性高的敘述,如果有哪些部分您認為不適合放入,還請指教。--Wikimycota~receptor 🍄 2019年3月11日 (一) 22:47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Iv0202(留言) 2019年3月15日 (五) 12:35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好久不見優質學術類條目。有個參考文獻格式錯誤建議修復一下。另外英文文獻中是否可以不要混用中文的「編」、「等」?--E8×E8(6) 2019年3月19日 (二) 05:40 (UTC)
- @E8xE8:感謝指出,否則我還真沒看到那個參考文獻的錯誤。「等」我改掉了,「編」是{{cite book}}模板填入editor參數後自動加入的,好像沒有辦法移除。--Wikimycota~🍄跬步千里 2019年3月19日 (二) 07:23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Koala0090(留言) 2019年3月20日 (三) 11:39 (UTC)
- 14支持,0反對,高票當選典範條目。--スーパー ワン※我こそが、「天下無双」のつわものなり! 2019年3月21日 (四) 07:1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