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香港警察文化
外觀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初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差人俗稱
[編輯]這是香港差人傳統文化的歷史條目,有關內容都是真正發生及存在過,而所有雅俗名稱都圍繞粵語。請再不要已任何口實或標準語來刪除內容。高安力 2010年7月19日 (一) 01:22 (UTC)
本人非常歡迎各位用心擴大條目,不過請先理解閣下所擴充的部分多為錯誤、失實以及嚴重性誤導的資料,包括:
- 老散一詞,至今仍用,並非僅為六十年代以前使用。
- 柴頭一詞,泛指警長,非指警目。
- 「便衣警目」仍不常見,較常用為探目。
至於其他未被發現有錯誤之處的內容,可參考香港警務處警銜的相關條目,內裡各階級的條目已經清晰列明相關內容,因此無須多餘重複,誤用維基百科資源。
另外,針對閣下指控有人以所謂口實或標準語來刪除內容,請閣下解釋無故剷除香港警務處警銜模版的原因。香港製造 Made in Hong Kong (留言) 2010年7月19日 (一) 03:23 (UTC)
- 回應 1
- 老散一詞,至今仍用
- 柴頭一詞,泛指警長
- 「便衣警目」仍不常見(是或否),較常用為探目。
- 回應 2無故剷除香港警務處警銜模版的理由。非常重複,已見其他條目。內容與本條不乎。61.18.170.119 (留言) 2010年7月21日 (三) 02
- 24 (UTC)
謝謝上述用戶回應,並且予以認同。香港製造 Made in Hong Kong (留言) 2010年7月21日 (三) 03:57 (UTC)
屏蔽內容
[編輯]已屏蔽沒有印證的內容,如有異議,請提供佐證。[[[Special:Contributions/203.189.174.3|203.189.174.3]] (留言) 2011年10月14日 (五) 01:49 (UTC)]
屏蔽內容並不是這樣用法的,請了解及遵守維基百科守冊。如果有異議,請向修定守冊的維基人反映。香港製造 (留言) 2011年10月14日 (五) 03:30 (UTC)
打油詩
[編輯]請指出打油詩reference是《星島日報》何年何月何日的報導![[[Special:Contributions/203.189.174.3|203.189.174.3]] (留言) 2011年10月19日 (三) 04:1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