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輕艇激流
本用戶頁正進行重大修改,持續時間「24小時」。 致添加本模板的編者:請於本次編輯期間結束後,自行移除本模板。 致其他編者:當本用戶頁最後編輯時間(4日11時44分13秒前,重新整理)距今超逾「24小時」,請直接移除本模板即可。 |
最高管理機構 | 國際輕艇總會 |
---|---|
特徵 | |
是否身體接觸 | 少量 |
隊員 | 單人 |
分類 | 戶外運動,水上運動 |
器材 | K艇、雙葉槳 |
比賽場地 | 人工航道,天然航道 |
存在 | |
奧運 | 2024年起 |
帕運會 | 無 |
極限輕艇激流[1],或稱越野K艇[2],是一種新興的輕艇激流比賽項目,是世界輕艇激流錦標賽(2017年起)和奧林匹克運動會(2024年起)的正式比賽項目。與傳統的輕艇激流比賽相比,極限輕艇激流的特點是多位運動員同時駕船在航道上角逐,以通過終點線的順序決定名次。
名稱和縮寫
[編輯]國際輕艇總會原本將該項目的英文正式名稱定為「extreme canoe slalom」(直譯為「極限輕艇激流」),縮寫為CSLX。2022年,國際輕總將該項目的英文名稱改作「kayak cross」(直譯為「K艇越野」或「K艇障礙追逐」),以免跟傳統的「輕艇激流」項目混淆。縮寫不變,仍為CSLX。男子單人和女子單人比賽的縮寫分別為MX1和WX1。
比賽規則
[編輯]極限輕艇激流賽事通常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排位賽階段,採用計時賽制,每位運動員各自單獨出發,根據完賽用時長短排名,由此決定下一階段的分組情況。然後是淘汰賽階段,採用爭先賽制,多位運動員同時出發,以衝過終點線的順序決定名次。每場比賽通常安排四位選手參加,前兩名進入下一輪,直至決出冠、亞、季軍。
比賽開始前,排位賽成績較好的選手可以優先挑選出發時的位置,然後四位運動員在高台上各就各位。比賽開始後,高台變為斜坡,運動員們同時落入水中,向前進發。
賽道全程用時45至80秒。在前進過程中,運動員需要在有落差和激流的狹窄水道中穿過一系列障礙,包括:
- 順水門,用綠色懸掛標杆表示。選手必須按照標杆上的指示箭頭,從標杆的左側或右側順流而下通過。一場比賽設置4到6個順水門。一個順水門可以懸掛一根標杆;也可以懸掛左、右對稱的兩根,選手可任意選擇其中一根通過。
- 逆水門,用紅色懸掛標杆表示。選手必須按照標杆上的指示箭頭,從標杆的左側或右側逆流而上通過。一場比賽設置2個逆水門。每個逆水門懸掛左、右對稱的兩根標杆,選手可任意選擇其中一根通過。
- 翻滾區,有時會設置一根橫杆。選手必須在區內做一次360度水下翻滾。
運動員通過水門時可以接觸標杆。若未按照規定通過水門或翻滾區,將會被標記為FLT,排在所有順利完賽的選手之後。
規則允許人、船、槳之間發生非惡意的短暫碰撞。過分的碰撞將會被標記為RAL,排在FLT的選手之後。
歷史
[編輯]21世紀初,歐洲一些地方已經有在組織極限輕艇激流比賽,於野外的天然河流中進行。[3][4]
2015年,極限輕艇激流首次在輕艇激流世界盃上亮相。2016年起,極限輕艇激流成為世界盃的正式項目,頒發金、銀、銅牌。[5]
2017年起,極限輕艇激流成為世界輕艇激流錦標賽的正式項目。世錦賽歷史上最成功的運動員包括三連冠的喬·克拉克和兩連冠的傑茜卡·福克斯。[5]
2020年,國際奧會接受國際輕艇總會的建議,批准極限輕艇激流進入2024年巴黎奧運會。芬恩·布徹和諾埃米·福克斯分別成為該項目的第一位男子和女子奧運冠軍。[5]
奧運會獎牌得主
[編輯]屆別 | 組別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
2024年 巴黎 |
男子 | 芬恩·布徹(紐西蘭) | 喬·克拉克(英國) | 諾亞·黑格(德國) |
女子 | 諾埃米·福克斯(澳洲) | 安熱勒·于格(法國) | 金伯莉·伍茲(英國) |
世錦賽獎牌得主
[編輯]屆別 | 組別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
2017年 波城 |
男子 | Vavřinec Hradilek(捷克) | Boris Neveu(法國) | Mike Dawson(紐西蘭) |
女子 | Caroline Trompeter(德國) | Ana Sátila(巴西) | Amálie Hilgertová(捷克) | |
2018年 里約熱內盧 |
男子 | Christian De Dionigi(義大利) | Boris Neveu(法國) | Thomas Bersinger(阿根廷) |
女子 | Ana Sátila(巴西) | Martina Wegman(荷蘭) | Polina Mukhgaleeva(俄羅斯) | |
2021年 布拉提斯拉瓦 |
男子 | 喬·克拉克(英國) | 芬恩·布徹(紐西蘭) | Mario Leitner(奧地利) |
女子 | 傑茜卡·福克斯(澳大利亞) | 埃萊娜·利利克(德國) | 埃維·萊布法特(美國) | |
2022年 奧格斯堡 |
男子 | 喬·克拉克(英國) | Anatole Delassus(法國) | Stefan Hengst(德國) |
女子 | 傑茜卡·福克斯(澳大利亞) | 金伯莉·伍茲(英國) | Mònica Dòria Vilarrubla(安道爾) | |
2023年 倫敦 |
男子 | 喬·克拉克(英國) | Boris Neveu(法國) | Martin Dougoud(瑞士) |
女子 | 金伯莉·伍茲(英國) | Camille Prigent(法國) | Eva Terčelj(斯洛維尼亞) |
參考資料
[編輯]- ^ https://olympics.com/zh/paris-2024/results/canoe-slalom/men-s-kayak-cross/fnl---------
- ^ https://olympics.com/zh/paris-2024/videos/men-s-kayak-cross-final-canoe-slalom-olympic-games-paris-2024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926102035/http://www.cnawr.cz/661-kamenice-kajak-cross.html
- ^ https://www.ceskenoviny.cz/zpravy/372788
- ^ 5.0 5.1 5.2 https://www.canoeicf.com/key-dates-history-kayak-cross. 缺少或
|title=
為空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