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小叫獸/沙盤:海南省
海南省 瓊 | |
---|---|
省 | |
海南省的位置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語源 | 瓊州海峽以南 |
省會 | 海口市 |
最大城市 | 海口市 |
行政區劃 | 地級行政區2個、縣級行政區20個、鄉級行政區0個 |
政府 | |
• 省委書記 | 羅保銘 |
• 省長 | 蔣定之 |
面積 | |
• 總計 | 244,000平方公里 |
面積排名 | 第4名(土地面積) 占全國8.7% |
人口(2008) | |
• 總計 | 854萬人 |
• 排名 | 第29名 |
• 密度 | 234人/平方公里 |
• 密度排名 | 第19名 |
• 占全國 | 0.624% |
• 生育率(2010) | (第名) |
族群 | |
• 民族 | 漢族(82.6%) 黎族(15.84%) 苗族(0.82%) 回族(0.1284%) |
• 方言 | 瓊語、粵語、黎語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ISO 3166碼 | CN-46 |
GDP(2008) | ¥1459.23億(第12名) |
• 人均 | ¥17,175(第24名) |
• 占全國 | 3.41% |
HDI(2005) | 0.762( 高 ) 高 · 第15名 |
網站 | http://www.hainan.gov.cn/ |
海南省(拼音: ⓘ, 白話字: Hái-lâm, 粵語拼音: Hoi² Naam4)位於南海,1988年4月13日由廣東省劃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南端的省份,北隔瓊州海峽與廣東雷州半島相望,西北隔北部灣與廣西,越南相望,扼守南海國際航線。當局規定海南省下轄海南島,西沙,中沙,南沙及其他島嶼,但南沙為「六國七方」所控制。海南省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小的省份,但如果將海洋內水面積算入總面積,海南省就是中國國土面積最大的省份。
海南省全省皆為熱帶海洋性濕潤季風氣候,常年多雨,颱風雨占去全年降雨的大部分,氣溫波動較小,大部分年均溫不低於10℃。海南島地貌呈環狀逐級分布,故河流呈放射狀流入南海,河流季節性強,而天然湖泊較少,全省最高點位於五指山,海拔1867米。西沙,中沙,南沙則主要由珊瑚島礁與暗沙構成。海南省森林資源豐富,是全國僅存的兩個原始熱帶林區之一。獨特的自然條件使海南成為中國最大的南繁育種基地與熱帶作物基地,而海南島西南部的乾熱造就了當地製鹽業的發達。
歷史
[編輯]史前時期
[編輯]秦至清前期
[編輯]清後期至民國
[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至改革開放前
[編輯]改革開放後
[編輯]地理
[編輯]地貌
[編輯]河湖與海洋
[編輯]氣候
[編輯]資源
[編輯]海南島地貌多以平原台地為主,適宜耕作,飲用水豐富,主要農業作物有水稻和番薯。海南省是中國唯一的熱帶省份,熱帶土地面積占到全中國熱帶總面積的一半,是最大的南繁育種基地,適宜於種植各類熱帶作物與反季節瓜果,可種植品種繁多。在熱帶經濟作物方面,海南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主要熱帶作物有橡膠,椰子,檳榔等等。海南亦有大量的藥材資源,藥用植物有2000多種,尤以四大南藥最為著名。
海南同樣是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的原生地,它們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尖峰嶺等五大林區。在海南省的熱帶雨林中,有花梨,坡壘,子京,荔枝和母生五種特型木材,珍稀樹種有45種,重點保護有20多種。而海南省其他的植物資源也很豐富,僅是熱帶觀賞植物就有200多種。海南的動物資源相比於其他省份較為遜色,但仍有約30種動物為海南獨有,瀕危動物黑臂長臂猿和坡鹿已經被當局予以保護。
環境與生態問題
[編輯]自然災害
[編輯]海南省有「颱風走廊」之稱[3],全年熱帶氣旋的五分之四都集中在夏秋兩季,約70%的熱帶氣旋登陸於文昌-萬寧一線。海南島東北部還是風暴潮主要發生地[4],與颱風登陸頻率最高的文昌地區重合。在1973年9月14日登陸瓊海,橫穿海南島的14號颱風最大風速超過70米/秒,是有史以來影響海南最為嚴重的颱風[3]。在這次颱風中,瓊海、萬寧、昌江、東方等7個縣遭到12級強風的襲擊,全省約7000人傷亡,共損失1070萬人民幣,大量人員無家可歸。
海南省地震活動較平靜[5],大部分的破壞性地震都發生在瓊北地區,其次是東部地區。儘管如此,海南省會海口市仍然是省會城市中抗震設防等級要求最高的[5]。華南區烈度最高的地震就發生在1605年7月13日海南瓊山塔市[6],震級為7½級[7],震中烈度達到了十度,甚至造成了「陸陷成海」。此次地震波及甚廣,甚至影響了廣東,廣西,湖南。不過近幾十年內,導致這次地震的地震斷層再震可能性極低[8]。
自然生態
[編輯]環境問題
[編輯]經濟
[編輯]第一與第二產業
[編輯]第三產業
[編輯]能源
[編輯]電力
[編輯]石油與天然氣
[編輯]煤炭
[編輯]水利
[編輯]新能源
[編輯]政府
[編輯]行政區劃
[編輯]軍事
[編輯]交通
[編輯]公路與高速公路
[編輯]長途客運
[編輯]水運
[編輯]航空
[編輯]鐵路與高速鐵路
[編輯]通訊與傳媒
[編輯]郵政
[編輯]電話
[編輯]網絡
[編輯]社會
[編輯]人口,民族與姓氏
[編輯]華人華僑
[編輯]語言
[編輯]海南語言種類眾多,有「方言島」之稱[9]。在海南仍未置於封建政權統治之下時,黎語是全島通用的語言[10]。隨著來自中國內地的統治與移民的到來,黎語逐漸退居為使用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語言[10],1957年,政府曾創造了黎語文字,但沒有推廣使用[11]。從20世紀80年代起,黎語狀況堪憂[12],現在僅有不足50萬人使用[13]。另外,還有一種很接近黎語的仡隆語流傳在東方與昌化,有10萬人使用[14]。
隨著內地移民的到來,漢語成為了海南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通行於全島[10]。海南省有不少漢語方言,分別是海南話、儋州話、客家話、疍家話、富馬話、邁話與軍話[1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林場與礦區還分布著廣州話,信宜話與潮汕話。作為全國通行的語言,普通話也通行於海南。
穆斯林商人則將占語傳入海南,逐漸演變成現在的回輝話,此外,臨高縣分布著臨高話,海口西郊分布著村話,海南苗族也使用與內地截然不同的「海南苗語」[10]。
宗教
[編輯]在內地文化還未深入海南島之前,海南島的黎苗地區盛行原始崇拜,尤以祖先崇拜與自然崇拜為主,崇拜對象繁多,生產生活中處處伴隨著原始崇拜,影響很深,處於原始宗教信仰階段[16]。
748年,漢傳佛教傳入海南[17],道教緊隨其後傳入海南。鑒真第五次東渡失敗而來到海南,他的努力促成了海南唐宋時期佛教的興旺[18]。而道教現在已經被本土化,民間化[19]。宋元時期,媽祖信仰隨著更多內地移民的到來而登陸,在各地都留下了遺蹟[20]。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中轉站,海南盛產香料,來自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商人首先把伊斯蘭教傳入了海南,中亞細亞與印度支那的穆斯林也推動了傳教[10]。現在,在三亞回新鄉,回輝鄉仍有大量穆斯林,他們屬於遜尼派的伊葛爾瓦尼派[21]。
1630年,葡萄牙耶穌會派遣神甫比尼來瓊傳教,天主教傳入海南。自傳入起,法意西葡四國共派遣超過20名神甫傳教,到了清朝,全島天主教徒已發展到5000餘人[10]。清末民初時期,天主教會在海南多地購置房產,設置堂口[10]。1950年後,外籍神甫相繼以各種理由被驅逐,逐漸由華裔神甫代替,信眾寥寥[17]。基督教則於1881年傳入海南,美籍丹麥牧師冶基善設立中華基督教瓊海區會,由美國基督教長老會領導[10]。冶基善將海南第一個福音堂設立在了儋州[10]。隨著基督教的逐漸發展,現在信眾已有四萬人[17]。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土地改革與文化大革命,各宗教場所的收入與處境日益不容樂觀,到文化大革命的高潮,全島的所有宗教活動幾乎都已經停止,寺廟,清真寺,教堂皆被損毀,僅有少量穆斯林與基督徒維持宗教活動[10][17][21]。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海南的宗教組織開始重建,現有上百座宗教活動場所與三十多個宗教團體[17]。
教育
[編輯]醫療
[編輯]住房
[編輯]文化
[編輯]民俗
[編輯]飲食
[編輯]建築
[編輯]影視劇
[編輯]本地藝術形式
[編輯]其他
[編輯]友好省州
[編輯]海南省建省後,共有23個國家的24個省級行政區與其建立了友好關係,除了這些行政區,印度尼西亞北蘇拉威西省,阿根廷火地島,希臘伊拉克里翁與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也有與海南省建立友好關係的意願[23]。
注釋
[編輯]-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 2003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
- ^ 人民網 颱風「科羅旺」給海南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83億元
- ^ 3.0 3.1 人民網海南視窗 海南島是「颱風走廊」
- ^ 《中國的海洋災害》
- ^ 5.0 5.1 人民網海南視窗 海南島不具發生強震海嘯條件
- ^ 瓊山1605年7.5級地震
- ^ 一說7½到8級,一說7級
- ^ 新華網 海南1605年大地震復發的可能性近乎為零
- ^ 黎語的歷史與未來走勢 1
-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海南省志 人口志 方言志 宗教志,南海出版公司,1994.8,ISBN 7-5442-0078-7
- ^ 黎語介紹
- ^ 黎語的歷史與未來走勢 3
- ^ 海南黎語方言亟待搶救
- ^ 海南東方昌江村話民歌
- ^ 海南方言簡介
- ^ 黎族原始崇拜的文化解讀
- ^ 17.0 17.1 17.2 17.3 17.4 海南省宗教簡介
- ^ 鑒真和尚與海南佛教文化 陳喆燁,[1]
- ^ 海南道教的興起與擴散
- ^ 「天后宮」與媽祖文化
- ^ 21.0 21.1 海南伊斯蘭教研究
- ^ 海南辣網:黃燈籠椒
- ^ 海南省與國外建立友好關系統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