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使用者:Mountain/顆粒化、共振和生命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最近和一些朋友探討到CAS的模塊、知識交換過程的顆粒化,但沒有展開討論;我這兩天有些新的想法,是和共振有關,說遠一點就是克里斯多福·亞歷山大說的生命度。我在這裡把這些想法更清楚的表達一下。

生命現象、社會現象是一種波動,每種物體都有它潛在的、看不見的節律。物體的振動節律會在某些方面影響周圍的事物,當相互作用的兩者節律合拍時,會發生共振。生命度是說這種物體它的節律和周圍事物所能夠形成共振的強度;這裡的強度,不單指「潛在的空間」上振動的強度,也指時間上這種共振持續的長度。這裡的共振就是一種顆粒。換句話說,顆粒化過程的主要方面就是共振的過程。

下面舉例來說明上面的想法,並揭示這個現象在各個層次上的普遍性。先讓我們從我熟悉的 Wiki 談起。

Wiki 作為一種超文本內容建站工具可以被用在許多方面—技術社群文檔工具、公司內部文檔工具、百科全書……然而在這些用途里,最具影響力的還是用在百科全書上。為什麼會這樣?

每一個文本作為人類活動的產物,都是一個振動的節點;當它們沒有互聯時,只是獨立的振動。在超文本發明之前,文本的互聯關係比較弱,相互的振動影響也小。超文本的發明使得文本可以建立強互聯,振動彼此影響很大。

回到上面的問題—為什麼Wiki技術在百科全書領域最具影響?因為 Wiki 使用事物的名字作為連結,但名字短時,非常容易讓 Wiki 頁互聯;名字長時,互聯變得非常困難。因為 Wiki 工具的這個特點,使得它在短名字的這些領域具有最強的共振強度。而人類知識交流系統的演化,這些短名字的領域就是公共知識領域,也就是傳統工具里的百科全書和新時代的維基百科。用另外一個說法,就是人類知識系統和網際網路工具發生了一種共振,這個共振顆粒化的角度看就是 Wiki 和 Wikipedia。

然而可以繼續深究的是下一個層次的現象—名字的長短,即語言現象。我不去再仔細展開了,大家可以想見。還可以舉個很基礎的例子,就是數和數系。在 ishango bone 里的結繩記事的方法只是在不斷地刻痕,並沒有數的概念。而後來的數這種認知的顆粒,恰好就是刻痕或者結紐的某種模式的反覆振動;同時顆粒的組合就構成了數系。所以,振動其實在很基礎的知識層面里就出現了。

有趣的是顆粒組合的層次性或者說波動維度的層次。在討論 Wiki 頁面互聯時,我們是使用名字來討論的,即是名字的某種振動;然後仔細看名字,它是字的組合,即它是字的某種振動;而字又是更底層現象的一種共振。就是說,一些共振模式長期存在,這些模式間的變化構成了一種新的層次上的振動。

量子力學、弦論都是一種很徹底的波動的世界觀,但我顯然沒有野心去構造一種什麼世界觀,我僅僅關心和人類智能有關的這一小部分。

莊子在幾千年前就有人籟、地籟和天籟的討論,某種程度上,我現在的想法只是他的牙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