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奮銳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奮銳黨
קנאים
领袖
成立6 CE
解散73 CE
总部
意識形態
Judea政治
政党 · 选举

奮銳黨Zealotry希伯來語קנאי, קנאים‎;kanai)又名熱烈派,是第二圣殿时期之錫安主義政治組織,主張反抗罗马帝国以色列猶太人的统治,目標是把以色列的外来者驱除出境。

此黨於犹太人大起义(66-70年)期間十分著名。约瑟夫斯称他们是这一时期的第四个“派系”。

词源

[编辑]

词汇“奋锐党”在希伯来语中是kanai (קנאי,复数,קנאים (kana'im)),即他们对上帝十分热忱zealous。词汇的延伸是希腊语ζηλωτής ,“效法者,狂热崇拜或追随者。”[1][2]

历史

[编辑]
奋锐党的西门。

约瑟夫斯的《犹太古史》[3]称在当时有三大主要派系,即法利赛撒都该艾賽尼派。奋锐党被称之为“第四大派系”,有加利利的犹大(或加马拉的犹大)和法利赛的撒度在第六年成立,反抗征税改革。他们“基本上认同法利赛的教训;但对自由十分向往,称上帝是他们唯一的主宰和君主。”(18.1.6)

根据《犹太百科》中的奋锐党条目:[4]

也有与之相反的辩论:此派系没有所期望的明确标志(在66-70/3的战争前)。[5]羅馬總督彼拉多執政時,奮銳黨已經常冲擊羅馬人,羅馬皇帝卡里古拉即位後(37-41)成为“罗马与犹太的第一次公开冲突”,但在第六年普查和塞扬努斯(早于31年)前就已经出现迹象。[6]

犹大的两个儿子,雅各和西门,都参与了起义,并被台比留·亚历山大处死,后者在46-48年任犹迪亚巡抚。[7]

当罗马要求崇拜皇帝时,犹太人进行大起义(66–73 CE),但最终失败。奋锐党在66年领导起义。他们成功夺回了耶路撒冷,并坚持到了70年,罗马皇帝韦斯巴芗的儿子提图斯攻陷城池,摧毁了圣殿。

奋锐党反对罗马统治,用暴力手段打击罗马人和希腊人。另一派系是刃首党,他们扫荡犹太居住区,刺杀叛徒及奸细,并且呼吁猶太人团结,煽动犹太人反抗罗马人。约瑟夫斯用黯淡的画面描述了他们的行动,并称在圣殿被毁前,他们用“恐怖统治”。根据约瑟夫斯,奋锐党追随吉查拉的约翰,在加利利地区反抗罗马人,逃跑,来到耶路撒冷,将当地人带入狂热状态,导致圣殿被毁。

塔木德反对奋锐党

[编辑]

在《塔木德》中,奋锐党是个非宗教派系(不追随宗教领袖),被称之为 Biryonim (בריונים),即“野蛮的”、“蛮荒的”、“暴徒”,并谴责他们的冲动,谴责他们不会委屈求全,保护耶路撒冷的幸存者,以及他们盲目的军国主义,敌视拉比们的求和。他们继续指责奋锐党导致耶路撒冷和第二圣殿的倾覆,使得罗马束缚了犹大。根据《巴比伦塔木德》,Gittin英语Gittin:56b,在耶路撒冷城被围时,暴徒们摧毁了几十年堆积出的食物和柴火,勒令犹太人出动,在绝望中进行反抗。约卡南·本·萨卡出逃,与韦斯巴芗会面,建立贾尼亚会,编撰《密西拿》,使得拉比犹太教得以幸存。

奋锐党呼吁使用暴力反抗罗马人、犹太人奸细和撒都该人,通过扫荡和其它活动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马萨达

[编辑]

在70年耶路撒冷和第二圣殿被毁后,960奋锐党人在以利亚撒·本·雅尔的带领下夺取了罗马堡垒马萨达,没有留存战俘。罗马派第10军团前往,但三年没有攻下。据估算,军团伤亡人数达1,000人。罗马人发明了新的攻城机器,但奋锐党人依然坚守。组后,在第三年,即73年,罗马人完成了对马萨达山一侧的挖掘,将其摧毁。这使得他们的攻城得以上手,攻破城墙。当罗马人进入,准备逮捕奋锐党人时,发现所有的战士和家人都已自尽。

今天,在以色列国防力量中,在基本训练完成后,有人爬上马萨达,用希伯来语喊“马萨达绝不再被攻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匕首党

[编辑]

另一极端组织,或许是奋锐党的分支,在拉丁语中被称之为“匕首党”或「刃首黨」,即“暴徒”、“持匕首者”(单数:sicarius),它们得名于击杀反对战争呼召的犹太人。可能是因为许多奋锐党也同时是“匕首党”的缘故,他们在塔木德中被称之为“暴徒”,甚至被密西拿贤哲们所畏惧。

根据历史学家H.H.本·萨逊,匕首党最初来自加利利,“为社会革命而战斗,而耶路撒冷奋锐党对社会层面关注较少”,匕首党“从来不追随某一家族,也不去效忠他们的王”。两党都反对祭司家族控制圣殿。[7]

词汇sicarii也可以指代持长弯刀的角斗士

在新约中

[编辑]

使徒西门

[编辑]

耶稣使徒中有个西门被称之为“奋锐党人”。[8]

參見

[编辑]

參考

[编辑]
  1. ^ Zealo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2. ^ Zelotes, Henry George Liddell, Robert Scott, "A Greek-English Lexicon", at Perseus
  3. ^ book 18. [2014-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9). 
  4. ^ Jewishencyclopedia.com. [2014-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5. ^ Richard Horsley's "Bandits, Prophets, and Messiahs" and Tom Wright's "The New Testament and the People of God"
  6. ^ H. H. Ben-Sasson, A History of the Jewish Peopl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ISBN 0-674-39731-2, The Crisis Under Gaius Caligula, pages 254-256: "The reign of Gaius Caligula (37-41) witnessed the first open break between the Jews and the Julio-Claudian empire. Until then — if one accepts Sejanus' heyday and the trouble caused by the census after Archelaus' banishment — there was usually an atmosphere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Jews and the empire ... These relations deteriorated seriously during Caligula's reign, and, though after his death the peace was outwardly re-established, considerable bitterness remained on both sides. ... Caligula ordered that a golden statue of himself be set up in the Temple in Jerusalem. ... Only Caligula's death, at the hands of Roman conspirators (41), prevented the outbreak of a Jewish-Roman war that might well have spread to the entire East."
  7. ^ 7.0 7.1 H.H. Ben-Sasson, A History of the Jewish Peopl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ISBN 0-674-39731-2, page 275
  8. ^ Luke 6:15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