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应声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应声虫,是在中国与日本传说中的妖怪,栖息在人的肚子里。宿主每当发出声音时,肚子里就会有很小的声音效仿,且会越来越大声。用雷丸就可以治疗[1]

应声虫也比喻为自己胸無主張,隨聲附和他人的人。

记载

[编辑]
  • 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中:“有患应病者,问医官苏澄,云:‘自古无此方。今吾所撰《本草》,网罗天下药物,亦谓尽矣。试将读之,应有所觉。’其人每发一声,此中輒应,唯至一药,再三无声。过至他药,復应如初。澄因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
  • 宋·洪迈夷坚志》:“永州通判厅军员毛景得奇疾。每语喉中辄有物作声相应。有道人教令学诵《本草》药名。至而默然。遂取蓝捩汁饮之。少顷。呕出肉块长二寸余。人形悉具。刘襄子思为永倅。景正被疾逾年。亲见其愈。予记前书载应声虫。因服雷丸而止。与此相类。”
  • 宋·陈正敏遯斋闲览·人事》:“余友刘伯时,尝见淮西士人杨勔 ,自言中年得异疾,每发言应答,腹中輒有小声效之。数年间,其声浸大。有道士见之惊曰:‘此应声虫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读《本草》,遇虫所不应者,当取服之。’勔如言,读至雷丸,虫忽无声,乃顿饵数粒,遂愈。余始未以为信,其后至长汀遇一丐者,亦有是疾,环而观之者甚众。因教之使服雷丸。丐者谢曰:‘某贫无他技,所以能求衣食于人者,唯藉此耳。’”[3]
  • 明·冯梦龙古今笑史》评曰:“应声虫,本病也,而丐者以为衣食之资,死而不悔。又安知世间功名富贵,达人不以为应声乎?噫,衣食误人,肯服雷丸者鲜矣!”《古今笑史》载此则出自《文昌杂录》,查未果,疑有误。
  •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引曰:“范正敏《遁斋闲览》(应为陈正敏遯斋闲览》)云:‘杨勔中年得异疾,每发语,腹中有小声应之,久渐声大。有道士见之曰︰此应声虫也。但读《本草》,取不应者治之。读至雷丸,不应。遂顿服数粒而愈。’”
  • 宋·彭乘《續墨客揮犀》記載:有個姓楊的淮西人,中年時得了一種怪病。每當他說話時,肚子中便有東西小聲模仿他的聲音。幾年後,肚子中的聲音越來越大。有一個道士對他說,這是應聲蟲,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禍及他的妻子。道士讓他專心讀《本草綱目》。當讀到某一種藥材而肚子中沒有迴音時,就立即停止,然後服下該葯,這樣應聲蟲就會被除掉了。楊姓之人按照道士的方法讀《神農本草經》,當讀到「雷丸」時,肚子中沒了聲音。他馬上服下了此葯,從此怪病解除[4]

参考文献

[编辑]

相關

[编辑]

參考

[编辑]
  1. ^ 刘文义顾问;刘新乐主编;吕树进,王海霞副主编;马鑫,马学云,马桂英等编. 汉语典故故事选萃. 北京:金盾出版社. 2015.06: 288. ISBN 978-7-5082-8989-2. 
  2. ^ 黄新宇著. 俗语钩沉. 深圳:海天出版社. 2016.03: 120. ISBN 978-7-5507-1569-1. 
  3. ^ 田东江著. 青山依旧 报人读史札记三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12: 43. ISBN 978-7-100-08668-4. 
  4. ^ 王俊编著. 读成语·识天下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言语篇. 北京:开明出版社. 2015.03: 281. ISBN 978-7-5131-19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