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丘
王丘 | |||||||
---|---|---|---|---|---|---|---|
唐朝官員、文學家 | |||||||
姓名 | 王丘 | ||||||
字 | 仲山 | ||||||
出生 | 不詳 相州安陽 | ||||||
逝世 | 天寶二年(743年) | ||||||
| |||||||
著作 | |||||||
已佚,部分作品見錄於《全唐詩》、《全唐文》。 | |||||||
王丘(7世纪?—743年),字仲山,相州安陽(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光禄卿王同皎从兄太子左庶子王同晊的儿子。開元年間,歷任考功員外郎、紫微舍人(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尚書左右丞、黃門侍郎。为父丁憂,服丧已毕,担任右散騎常侍、知制誥。升任为御史大夫,轉任太子賓客。官至禮部尚書。去世後,贈荊州大都督。
王丘善於詞賦,《全唐詩》收录其詩三首,《全唐文》收录其文二篇。
生平
[编辑]年幼时擢童子科,後登制科,任命为奉禮郎。長安年间,担任監察御史。開元初年,升任为考功員外郎。之前,考功舉人,大行請託之风,取士泛濫,每年至數百人,王丘一一考核其實材,登科之人僅滿一百。朝議以為自武則天已後數十年,没有比得上王丘的,其次為席豫、嚴挺之。三次升遷担任紫微舍人,因知制誥之勤,加朝散大夫,再轉任吏部侍郎。多年典選,被稱为平允。擢升任用山陰尉孫逖、桃林尉張鏡微、湖城尉張晉明、進士王泠然,都被稱为一時之秀。不久改任尚書左丞。
開元十一年(723年),拜为黃門侍郎。其年,山東大旱,朝議選朝臣為刺史来安撫貧民,唐玄宗下制:「昔咎繇與禹言曰:『在知人,在安人。』此皆念存邦本,光於帝載,乾乾夕惕,無忘一日。而長吏或不稱,蒼生或未寧,深思循良,以矯過弊,仍重諸侯之選,故自朝廷始之。」於是以王丘為懷州刺史,又以中書侍郎崔沔等數人都担任山東諸州刺史。到任,他们都没有可稱道的地方,只有王丘在職清正嚴肃,吏民都畏惧仰慕。之后又分知吏部選事,入朝為尚書左丞,为父丁憂去職,服丧已毕,担任右散騎常侍,依然知制誥。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侍中裴光庭病故,中書令蕭嵩與王丘有舊交,將推薦王丘知政事,担任宰相,王丘知道后推辭,而且盛重推薦尚書右丞韓休,蕭嵩因而上奏。韩休为相,于是推薦王丘代崔琳為御史大夫。王丘不善言詞,陈奏多不稱旨。轉任太子賓客,襲父爵为宿預县男,后来因病拜禮部尚書,聽任致仕。
評價
[编辑]王丘雖歷任要職,固守清正儉约,未嘗接受他人饋赠,宅第车馬,非常敝陋。致仕之後,藥物有时都供给不足。玄宗听说后赞嘆,为其下制:「王丘夙負良材,累升茂秩,比緣疾疹,假以優閒。聞其家道屢空,醫藥靡給,久此從宦,遂無餘資。持操若斯,古人何遠!且優賢之義,方冊所先,週急之宜,沮勸攸在。其俸祿一事已上,並宜全給,式表殊常之澤,用旌貞白之吏。」天寶二年(743年)去世,贈荊州大都督。
參考文獻
[编辑]- 《舊唐書·卷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