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传播过程模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Diagram showing the most common components of models of communication
大多数模型都有一些组件和流程高度相似,例如发送者以讯息的形式编码其想要传输的讯息,并通过传输通道将编码后的讯息发送给接收者,而接收者会接受并解码信息,并给出某种形式的反馈。 在这个过程中,噪音可能会扭曲信息。[1]

传播过程模型(英語:models of communication)概括了一系列信息传播过程,大多数模型都尝试概括一系列经过或不经过语言的信息传播过程。[2][3]这类模型主要是为了简单的概括较为复杂的通信和沟通过程以助于研究人员提出假设、作出预测,并将通信和沟通方面的概念应用到现实中。[4][5] 大多数传播过程模型都或多或少的受到批评,批评者认为传播过程模型“太过简单”、遗漏了真正通信或信息传播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内容。[6][7][8]通信模型整体通常采用图表的形式,大多数模型都有一些组件和流程高度相似,例如发送者以讯息的形式编码其想要传输的讯息,并通过传输通道将编码后的讯息发送给接收者,而接收者会接受并解码信息,并给出某种形式的反馈。[9][10][11]

传播过程模型可以按预期用途和概念化方法分类。按预期用途分类,可以分为通用和专用模型两类,通用模型适用于各类通信和信息传播过程,而专用模型则仅限于特定类型的信息传播模式,例如大众传播[12]按概念化方法分类,可以分为线性传输模型、交互模型等类别,线性传播模型认为信息传播是发送者单向编码并向接收者发送信息的过程,而交互模型还包括反馈的过程,认为除了发送者发送的过程外,还包含接收者收到信息后进行反馈的过程。

信息传播相关的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是传播学自20世纪中叶以来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早期的传播过程模型,例如香农-韦弗模型贝尔洛模型等大都是线性传播模型,并在传播学的发展中被施拉姆模型这样的交互模型取代。

定义和功能

[编辑]

传播过程模型概括了一系列信息传播过程,尝试从一般的传播过程中抽象出最本质的组成元素和传播过程来描述一类传播过程。一些模型设计者认为,传播过程模型仅应当呈现出传播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2][3]广泛意义上来说,尽管事实上传播过程模型大多关注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传播过程,但信息传播不止于人和人之间,还可以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人之间。在各种传播过程模型中,一般模型尝试概括包含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以及听觉、视觉、嗅觉等在内的各种传播过程。[13][14][15]

由于传播理论试图提供一个能够准确表示潜在现实的更抽象的概念框架,保罗·科布利、彼得·舒尔茨等学者将传播过程模型同传播理论区分开来。[6]罗伯特·克雷格认为,传播过程模型主要展示了信息的传播过程,而传播理论则进一步解释信息传播的本质。[7]而弗兰克·丹斯则认为,事实上没有一种能够完全概括的传播过程模型,每种模型都只关注某些方面而缺失了其他方面,因而他认为采用一系列不同的传播过程模型来描述信息的传播过程。[8]

传播过程模型对信息传播过程的简化和概括可以帮助学生和研究者判断一个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要步骤,并将相关理论运用于实际。[4][5] 图形化的传播过程模型使描述和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变得更容易。同时,传播过程模型可以指导假设和预测传播的过程,并量化传播过程。[16][17]传播过程模型通过这些方式来改善传播过程,避免噪声造成的失真,监测社会和经济因素如何影响信息传播的质量。[18]

基本概念

[编辑]

大多数传播过程模型都有诸如“发送者”、“接收者”、“消息”、“传输通道”、“信号”、“编码”、“解码”、“噪声”、“反馈”和“语境”这样相同的概念,但是这些概念所指的含义因具体模型而异 ,而且有的时候可能会有多个术语描述同一个概念。[4][5][17]

消息具有多种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非口头的,但一定承载了一定的信息。[5][19]当发送者产生消息后,消息就会编码为能够通过传输通道传输的信号,然后通过传输通道传输给接收者。例如,假定有一个人想要告诉别人他的想法,那么首先他的大脑就会将他的想法处理为声音,然后说出来,最后传输到接收者的脑中。解码则是编码的逆过程,当接收者接收到信号后就会将信号解码为消息。[9][10][11]

噪声是从发送者发送消息到接收者接收消息这段过程中对消息影响的总称。有学者认为应当区分环境噪声和语义噪声,环境噪声存在于从发送者到接收者这段路程中,而语义噪声则存在于编码或解码的过程中,例如,当接收者没有按发送者预期那样理解消息中的一个模棱两可的词的时候,就属于语义噪声。[5][20]

反馈是指接收者接收到信息后返回给发送者的信息。[5]语境则是指信息传播的环境,这是一个泛指,可以指代发送者、接收者所处的物理环境,也可以指代精神状态及社会状态等。[21]

分类

[编辑]

传播过程模型可以按多种方法分类。按预期用途分类,可以分为通用和专用模型两类,通用模型适用于各类通信和信息传播过程,而专用模型则仅限于特定类型的信息传播模式。[12] 按概念化方法分类,可以分为线性传输模型和非线性传输模型等类别。大多数早期传播过程模型都是线性传播模型,认为信息传播是发送者单向编码并向接收者发送信息的过程。而非线性传输模型则是一个多方向的模型,信息在参与者之间循环流动。乌玛-纳鲁拉认为,线性传播模型描述的只是单一的传播行为,而非线性传播模型描述的则是整个传播过程。[22][17][23]

线性传播模型

[编辑]
一种线性传播模型[5]

线性传播模型认为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送者将信息发送给接收者,随着接收者接收到信息,一次信息传播过程随即完毕。由于在线性传播模型中不存在接收者返回信息给发送者的反馈,发送者无法确认接受者是否已经正确的收到信息。大多数早期传播过程模型都是线性传播模型,构成较为简单,只关注发送者而不考虑接收者,因而无法准确捕捉到各种传播形式的动态特征。[5][24] 但是线性传播模型也能很好地概括一些传播过程,例如包括短信电子邮件等在内的大多数计算机的信息传播过程。线性传播模型主要包括亚里士多德、拉斯韦尔、香农-韦弗和伯洛的模型。[25][23][26][27]

交互模型

[编辑]
一种交互模型[5]

交互模型中,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发送者和接收者不是固定不变的。两者互相交替,当接收者接收到发送者发送的信息时,就会返回给发送者一条信息,此时,接收者就变为了发送者。[5][24]

在一个交互模型中,首先,发送者发送一条消息,然后接收者接受并返回一条消息,此后发送者和接收者互相交替,如此循环反复。这种反馈循环让发送者能够评估消息是否被接收者正确接收及消息是否被噪音干扰。[28]相较于信息传播每个步骤中的技术问题,交互模型更倾向于关注交互过程,信息传播过程中包括物理环境、心理和情感因素等在内的环境因素因此在交互模型中更为重要。[5][24]施拉姆的模型是最早的交互模型之一。[29]

报告模型

[编辑]
一种报告模型[5]

报告模型与互动模型有两个不同之处。一方面,报告模型认为发送和回应是同时进行的过程。例如描述听众如何使用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交流来给予某种形式的反馈。通过这种方式,听众可以在讲者讲话时发出信号以即时表明他们是否同意信息。这种即时反馈可能反过来影响讲者在产生信息时信息的内容。[5][24][30]另一方面,报告模型强调信息的意义是在传播过程中产生而非在传播前产生的,例如社交关系、个人身份和社区环境等环境背景所对信息所造成的不同程度上的影响。[31]

报告模型侧重于社会条件和环境背景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在报告模型中,这些影响因素通常分类为社会背景因素、社交关系因素和文化背景因素。其中,社会背景因素明确或隐含地规范了什么形式的信息和反馈是可接受的,例如在他人讲话时插嘴打断礼不礼貌、是否应当回应他人的问候等。社交关系则涉及交流者之间的先前关系和共同历史,包括交流双方是朋友、邻居、同事还是对手等因素。而文化背景则确定了交流者的社会身份,如种族、性别、国籍、性取向社会阶层等。[5][32][33]巴恩伦德的传播过程模型是早期比较知名的报告模型。[29]

人际沟通与自我沟通

[编辑]

人际沟通是指在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信息互相传递,例如在街上问候某人或打电话。[34][35][36]相对地,自我沟通就是一个人在内心中自己同自己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即将下雨而思考是否要收衣服。[37][38]多数传播过程模型都侧重于描述人际沟通而非自我沟通,通常探讨发送者如何编码信息、信息如何传输、信息的扭曲以及接收者如何解码和理解这条信息。[39]

也有一些专门描述自我沟通的传播过程模型,多数描述自我沟通的传播过程模型倾向于研究内外刺激所带来的信息传递过程。描述自我沟通的传播过程模型以多种方式解释这些信息传递过程。[40]

参考资料

[编辑]

注脚

[编辑]
  1. ^ Fujishin 2009,第8頁.
  2. ^ 2.0 2.1 Ruben 2001Models Of Communication.
  3. ^ 3.0 3.1 West 2010.
  4. ^ 4.0 4.1 4.2 Narula 2006,第10–12, 23–25頁,1. Basic Communication Models.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UMN staff 20131.2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6. ^ 6.0 6.1 Cobley & Schulz 2013,第7–10頁,Introduction.
  7. ^ 7.0 7.1 Craig 2013,第46–47頁.
  8. ^ 8.0 8.1 Narula 2006,第23頁,1. Basic Communication Models.
  9. ^ 9.0 9.1 Sereno & Mortensen 1970,第122–3頁,Communication Theory: Decoding-Encoding.
  10. ^ 10.0 10.1 Chandler & Munday 2011,第125頁,encoding.
  11. ^ 11.0 11.1 Chandler & Munday 2011,第44頁,channel.
  12. ^ 12.0 12.1 Fiske 2011,第24, 30頁,2. Other models.
  13. ^ UMN staff 20131.1 Communication: History and Forms.
  14. ^ Chandler & Munday 2011,第60頁,communication models.
  15. ^ Craig 1999.
  16. ^ Narula 2006,第23–25頁,1. Basic Communication Models.
  17. ^ 17.0 17.1 17.2 McQuail 2008,第3143–9頁,Models of communication.
  18. ^ Narula 2006,第1–8頁,Introduction.
  19. ^ Steinberg 2007,第91頁.
  20. ^ Chandler & Munday 2011,第296頁,noise.
  21. ^ Chandler & Munday 2011,第72頁,context.
  22. ^ Narula 2006,第12–14頁,1. Basic Communication Models.
  23. ^ 23.0 23.1 Chandler & Munday 2011,第438頁,transmission models.
  24. ^ 24.0 24.1 24.2 24.3 Kastberg 2019,第56頁.
  25. ^ Narula 2006,第15頁,1. Basic Communication Models.
  26. ^ Cobley & Schulz 2013,第41頁.
  27. ^ Hakanen 2007,第28頁.
  28. ^ Narula 2006,第15–19頁,1. Basic Communication Models.
  29. ^ 29.0 29.1 Littlejohn & Foss 2009,第176頁.
  30. ^ Barnlund 2013,第48頁.
  31. ^ Chandler & Munday 2011,第387頁,Shannon and Weaver's model.
  32. ^ Blythe 2009.
  33. ^ Barnlund 2013,第58頁.
  34. ^ Barker & Wiseman 1966,第173頁.
  35. ^ Lederman 2002,第490–2頁,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36. ^ Selnow & Crano 1987,第124頁.
  37. ^ UMN staff 2010.
  38. ^ Danesi 2009,第164頁.
  39. ^
  40. ^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