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教育哲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教育哲學是对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用哲学的方法和语言来研究教育问题。研究的对象包括教育的本質、目的、學習的歷程、知識的架構、人類的課題、權威的問題、教育和社會之間的關係、教育的方針等等。[1]

教育哲學認為人民素養和文化的傳承、演變大多取決於教育,而教育孩子及公民都是很大的挑戰,因為教育的過程不僅是一些班級經營方法,還涉及倫理學、政治學、心理學、美學和經濟學等不同面向。

自從讓-雅克·盧梭開始,教育哲学开始跟发展心理学发生联系。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認為人有與生俱來的學習能力,教育的過程應該是以孩子為中心,從旁協助他對世界的主動探索,而不是由成人來主導一切。


東方的教育哲學

[编辑]

儒家

[编辑]

在春秋時期的中國,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教育原則。道德上,以為目標,「忠」(敬事)和「恕」(同理)為基礎,強調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認為天道、人德、禮樂和人生智慧比知識重要,提出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的實踐方式,並透過六藝來鍛鍊身心。孔子的教育思想記錄在《論語》中。

孔子認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學習者能認清自己的局限是很重要的。

戰國時代的儒者荀子在〈勸學篇〉提出,教育和學習是為了超越人趨於惡的天性,建立人為的善,以達成公共秩序和個人的知識、修養。

儒家思想雖有不同派別,都一致同意教育的目的是《大學》提到的明明德,以協助個人自身的提升(內聖,自我實現)推廣到治理天下(外王)為方法。

在明朝,儒家分為程頤朱熹理學陸象山王陽明心學。理學中強調透過明辨外在的事物來充實知識、體悟人生,因此學習的重點是分析客觀的世界。心學中強調知行合一,較重視內在的修行、致良知而較不重視分析客觀的世界。

道家

[编辑]

春秋時代的哲學家老子提出無為而治、不言之教的教育觀。老子提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方法,認為萬物自然會成長,學習者自然會學習,教育者應扮演協助的角色而不是引導或控制。這對自主學習的思想產生了影響。

老子孔子一樣,認為學習者應瞭解自己的局限。

佛家

[编辑]

主張人原本皆具足無量智慧與善良本性(以電腦比喻,電腦本身可以寫入完美的程式),只是因為累世以來業力蓄積,影響了原本的通達思考與良知良能(即剛開始寫入的程式並不完美,而且後面寫入的程式還受到前面的程式的影響).若能經常加以修行,即能保有一定的修為(不斷的修編程式達到完美),不至於因世事矇蔽而墮入六道輪迴,直至成佛.(將程式寫至完美便不再需要修改)

淨土宗有一說法,常念"南無阿彌陀佛"達到一心不亂,可以前往阿彌陀佛的無量壽佛國,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西方極樂世界,在那裡學習直至一生補處菩薩的境界,好來生成佛.

宋明理學

[编辑]

朱熹


陸九淵


王陽明

西方的教育哲學

[编辑]

Movements

[编辑]

古典教育

[编辑]

教育哲学家

[编辑]

柏拉图

[编辑]

柏拉圖是第一位重要的教育思想家。教育在他的整體哲學視野中只佔一小部分,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他認為教育是創造和傳承他的理想國的一把鑰匙。

他主張讓孩子遠離個別母親的照顧,接受整個社群的共同看护和公立的教育。透過教育的過程,一面培養孩子的知識和能力,一面觀察他們,依照其能力分為不同的社會等級,最高的接受最多的教育,以使他們成為城市的領袖和衛士。

一般的教育的內容以體育、音樂和數學為主。領袖的教育還包含哲學、遊歷(考察社會現象)等。



亚里斯多德

[编辑]

参见:亞里士多德.


卢梭

[编辑]

尽管盧梭(1712-78)對柏拉圖的哲學十分尊敬,但也拒絕了它。它因為社會腐朽而變得不切實際。盧梭卻對人類發展有另外一種理論, 认为存在着一个所有人共同的發展過程。這是一個內在而自然的過程是源於求知慾。這是驅使孩子去學習及適應環境的天性。

杜威

[编辑]

参见:约翰·杜威

Rudolf Steiner

[编辑]

斯金纳

[编辑]

斯金纳(1904-1990)对教育哲学的一个贡献




Critical responses and counter-哲学

[编辑]

威權體制教育指的是升學主義和管理主義思維下的學校體制。它的特色是:學生對師長的絕對服從、量化的考試成績做為衡量人的價值的主要量尺、幾乎沒有空堂或自由選課的時間、學生的生活規範多半由成人制定和執行。簡單來說,威權體制教育將學生為自己做決定的空間壓縮得很小,而將成人的價值強加在學生身上。為了方便管理,許多不符合教育原則的事也可能發生。其中最為惡名招彰的是體罰。

自主學習

[编辑]

自主學習是一種教育學習的哲學,同時是一門藝術。相較於其他教育學派,自主學習者認為沒有人能替別人作決定。這與許多教育的現況看似矛盾,因為成人總認為自己有權替孩子作決定,特別是在他們還小的時候。

從自主學習者的角度來看,他人所給予的只有資源和限制,但如何在這些條件下抉擇,以何種價值觀來抉擇,則是學習者自己的事,旁人最多只能提供建議,不能替他抉擇,也不能替他判斷什麼對他好,什麼對他不好。

参见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李奉儒. 教育哲學. 國家教育研究院. 臺灣: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00年12月 [202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