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肩石斧
外观
有肩石斧,或稱作有肩鏟形器,是磨製石器的一種,外形略呈鏟狀,下端斧口寬而上端柄部窄,刃邊帶有弧度,於靠近柄部的器物上半可見明顯轉折,如同肩膀的樣子,因而得名。為臺灣史前時期圓山文化最具特色的器物之一,在東亞地區,具有肩部特徵的器物另有有肩石錛、有肩石鏟、有肩石拍等分布。[1]
器物功用
[编辑]學者認為肩部應該是一種功能性而非裝飾性的設計,它的功用在於可以在器物柄部利用繩索額外加裝平行於刃部的長柄,由於肩部彎折的外形,使繩索綑綁地更加牢靠,方便於使用者握持運用。至於有肩石斧的使用方式,學者大多認為應該如同現代的斧頭一樣,是種橫向揮舞進行劈砍使用的工具。但也有認為較像是用來下挖、向後扒的農具。[1][2]
分布概況
[编辑]臺灣曾發現有肩石斧出土的遺址,包括臺北的圓山遺址、芝山岩遺址和劍潭遺址;基隆的社寮島遺址、埔里遺址、軍功遺址、營埔遺址;臺南的新豐牛稠子遺址;高雄的大湖遺址和桃仔園遺址;臺東的呂家遺址等。有肩石斧的分布遍布於臺灣全島,但出土數量普遍不多。除了臺灣之外,在環太平洋許多地區也都有發現。[1]
來源探討
[编辑]有學者針對有肩石斧與有段石錛進行研究,發現有肩的石器在中南半島成形,往北至中國境內逐漸變為與臺灣北部較為相似的斧形器,然而,沿著東南沿海往北,其出現頻率卻漸漸減少並消失。[2]亦有學者比較臺灣北部及南部的大坌坑文化遺址之器物出土情形,提出北部出現有段石錛,但不見有肩石斧,與河姆渡文化有較近的類緣性;而南部的南關里遺址出現有肩石斧,卻不見有段石錛,與中國福建、廣東地區則有較強的類似性。[3]整體而言,目前學者們對於其來源及文化意義等問題仍未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