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淡江大橋

坐标25°10′31″N 121°25′04″E / 25.17531°N 121.41778°E / 25.17531; 121.4177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淡江大橋
Danjiang Bridge
淡江大橋夕陽模擬圖
坐标25°10′31″N 121°25′04″E / 25.17531°N 121.41778°E / 25.17531; 121.41778
承載
跨越淡水河
國家/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
地點新北市
业主交通部公路局
網站djbridge.thb.gov.tw
上游桥梁關渡大橋
设计参数
桥型單塔不對稱斜張橋[2]
建筑材料
  • (橋樑)
  • 鋼筋混凝土(橋墩)
全长920米(3,020英尺)
宽度44—71米(144—233英尺)
高度211米(692英尺)
最大跨度450米(1,480英尺) [2]
跨數6[3]
桥下净空20米(66英尺)
车道4
設計壽命120年
历史
建築師札哈·哈蒂[4]
設計师札哈·哈蒂建築師事務所[4]
设计单位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5]
施工單位工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5]
钢材生产商建山機械企業股份有限公司[6]
开工日2019年2月23日,​5年前​(2019-02-23
完工日預計2025年9月15日
总造价新台幣221億元
地圖
地图

淡江大橋是跨越臺灣第三大河川淡水河河口正在興建的斜張橋,位於新北市淡水區八里區交界,為西部濱海快速公路最北段,並同時承載公車、機車、自行車、人行等專用道。八里輕軌規畫行經淡江大橋,有望成為中華民國第三座鐵路軌道道路共構的橋樑[a]

1980年代末提出興建計畫,2010年4月2日核定淡江大橋可行性規畫報告,計畫總長約12.08公里,包含主橋920公尺及兩端聯絡道,橋面寬44到71公尺,橋塔高200公尺,設計車輛行駛時速80公里,中央預留八里輕軌路廊,耗資新臺幣221億元,平均每公里造價約17.46億元。主橋段的國際競圖於2015年8月12日發表結果,由伊拉克裔建築師札哈·哈蒂(Zaha Mohammad Hadid)團隊操刀之設計案勝出,完工後將成為全球最長單塔斜張橋,可舒緩關渡大橋的交通流量,並帶動淡海新市鎮的開發。[7]

在新北市八里區文昌一街9之2號設有淡江大橋願景館。

規劃內容

[编辑]

整體工程分三標:

  • 第一標:台北港港區臨港大道段,長約460公尺,於2014年10月17日動工、2016年11月2日完工,並於2021年10月25日通車。
  • 第二標:長度約2,590公尺,於2016年9月22動工;淡水端車行箱涵(新民隧道)於2021年7月2日通車,八里端引橋於同年10月25日通車。
  • 第三標:主橋段及連絡道,長度共約1,900公尺,主橋採用札哈·哈蒂的國際競圖。工程由「工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得標,於2019年2月23日動工;預計2025年底完工。

原先考慮以下設計方案[8]

然而交通部公路總局於2015年辦理主橋國際競圖作業,主橋設計方案採用第一名札哈·哈蒂團隊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

規劃簡史

[编辑]
  • 1980年提出興建計畫。
  • 1992年,為紓解中山高速公路的交通壅塞,因西部濱海快速公路計畫,再度提出興建,郝柏村內閣納入「六年國建」計畫之一[9]
  • 2010年4月9日,行政院於4月2日核定可行性規畫報告,預計全長約8.5公里,耗資新臺幣141億元。
  • 2013年4月25日,環保署環境差異分析審查有條件通過[10]
  • 2014年10月17日,淡江大橋第一標開工典禮。
  • 2015年9月,主橋國際競圖結果出爐。
  • 2016年1月9日,淡江大橋第二標開工典禮。
  • 2019年3月13日,淡江大橋第三標開工典禮。
  • 2020年6月29日,淡江大橋正式納入台61線,自此淡水端同時是台61線起點。

工程現況

[编辑]
  • 更新至2024年12月底。
預定完工時間 工程名稱 最新進度
2025年9月15日 淡江大橋及其連絡道路5K+000~7K+035新建工程[11] 77.22%

相關新聞事件

[编辑]
2022年11月淡江大橋八里端工程
  • 2015年8月13日,浮沉廿年的淡江大橋因遮擋淡水夕照爭議而延宕。公路總局揭曉國際競圖評選結果,中興工程顧問公司與德國廠商合組團隊以「寧靜的舞者」出線,流線橋型靈感則來源于一位舞者正準備起跳時的定格畫面,完工後創下全球最長的單塔不規則斜張橋紀錄[12]
  • 2015年10月24日,公路總局舉辦淡江大橋新建公聽會,反駁外界「零進度」之質疑,強調第一標工程已經完成460公尺,第二標也將接著開工,預計2020年底可全部完工[13]
  • 2016年1月9日,淡江大橋正式開工,預計於2020年完工,屆時淡水到八里約可節省15公里之路程、省下25分鐘車程。爲避免破壞名列「台灣八景」之一的「淡水夕照」,特別採用不對稱斜張主橋設計。時任總統馬英九主持開工典禮時表示,動工象徵破除「選舉浮橋」謠言[14]
  • 2016年1月10日,淡江大橋舉行第二標動工典禮,總統馬英九到場主持。
  • 2019年1月23日,淡江大橋第三標預計2月23日動工,2024年9月23日完工[15]
  • 2021年12月31日,新北市政府淡江大橋施放全台第一場跨河煙火。[16]
  • 2022年3月30日,受地震、大潮及強降雨影響,主橋塔P130圍堰遭震裂漏水。[17]

相鄰道路

[编辑]
淡水河主要橋樑
北行道路 淡水河 南行道路
沙崙路
淡水區
淡江大橋

新北市淡水區 新北市八里區
臨港大道
西部濱海快速公路
八里區臺北港 八里新店線

參見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第一座為西螺大橋,於1952年12月25日完工,1953年1月28日正式通車,橋上併設糖業鐵路,形成鐵公路同行現象,為南北平行預備線最晚完工的一段,唯1979年以妨礙交通為由拆除。第二座鐵路與公路共構是台南的西港大橋(1991年改建後拆除鐵路)。

參考文獻

[编辑]
  1. ^ 行政院公告:公告調整省道台61線及台61甲線等2條路線. 行政院公報資訊網. 行政院公報第26卷第123期 (中華民國行政院). 2020-06-29 [2020-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2. ^ 2.0 2.1 「淡江大橋新建工程」計畫辦理情形. 中華民國交通部. 2015-08-21 [2015-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2) (中文(臺灣)). 
  3. ^ 20230630淡江大橋第三標工程進度報告. 交通部公路總局. 2023-06-30 [2023-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1). 
  4. ^ 4.0 4.1 Danjiang Bridge. Zaha Hadid Architects. [2023-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英语). 
  5. ^ 5.0 5.1 淡江大橋及其連絡道路主橋段工程基本資料. 淡江大橋及其連絡道路新建工程全球資訊網. 交通部公路總局. [2023-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5). 
  6. ^ 建山機械企業>工程實績>鋼構橋樑>淡江大橋及其連絡道路5K+000~7K+035新建工程. 建山機械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3-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1). 
  7. ^ 周湘芸. 淡江大橋煙火尬101 侯友宜:帶新北躍上國際. 自由時報. 2020年8月21日 [2021年12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8月30日). 
  8. ^ 淡江大橋及其連絡道路規劃報告綜合檢討 (PDF). 交通部公路總局. 2011-04 [2022-08-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6-26). 
  9. ^ 汪淑芬; 余曉涵. 陳清芳 , 编. 西濱快速公路工程大事記. 中央通訊社. 2019-12-26 [2020-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中文(臺灣)). 
  10. ^ 侯俐安、黃如萍.八里到淡水節省30分鐘淡江大橋過關最快109年通車.中時電子報.2013-04-25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3-05-01.
  11. ^ 交通部公路局淡江大橋及其連絡道路新建工程 全球資訊網. 淡江大橋. 公路總局. [2023-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5). 
  12. ^ 淡江大橋競選評圖出爐 單塔斜張、融合夕照. 聯合報. 2015-08-13 [2016-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8). 
  13. ^ 一標吊塔柱…淡江大橋「有進度」 2020年完工. 聯合報. 2015-10-24 [2016-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0). 
  14. ^ 陳柔瑜.淡水、八里居民盼了30年 淡江大橋第二標 終於開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國時報.2016-01-10
  15. ^ 立委官員會勘淡江大橋 春節後動土開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聯合新聞網.2019-01-23
  16. ^ 絢麗迎接2022!全台跨年煙火璀璨齊發 各縣市聲量大比拼. 網路溫度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5). 
  17. ^ 淡江大橋主橋塔圍堰漏水 公路總局下週完成修補. 中央社. 2022-04-09 [2022-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9).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