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盛國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盛國政(17世紀—1676年),寰宇紹興府山陰縣[1]明朝南明軍事人物。

生平

[编辑]

盛國政身體健壯,身長八尺,少年時經常來往宣府大同,精通兵法和騎射。崇禎十三年(1640年),他在武進士殿試獲得第三,授官福建巡撫後營守備。張肯堂看到他的才能,遷任延平參將;崇禎十七年(1644年)改到杉關任職。汀州大帽山的簾子洞有閻王和豬婆作亂,于華玉提倡撫平,但他們更為橫行無忌;張肯堂命令盛國政討伐,他射殺豬婆,於是賊人散去,並綁住閻王投降,簾子洞因此平定,又充公洞內的財物,罷去二省士兵,之後擢升為福寧總兵[1]弘光帝繼位,盛國政帶兵到南京,被馬士英阻止;隆武帝到福建,他勸說隆武帝稱監國,等待出關才稱帝;而隆武帝最後稱帝,卻未加他官位。不久朝廷商議戰事攻守,他請求出發到衢州府廣信府,號召三吳與江右,否則只守住仙霞嶺分水關及杉關,無事可偏安,有事就會像南宋在碙州、厓山滅亡;唯無人聽取他的意見[2]。他又提出當時招募義兵約二十萬人,糧餉不足,應該進取行動,不要空留等待;朝中也沒人採納。不久,盛國政看到鄭芝龍無心戰守,就退下退歎息時勢不允許他行動,改行隆武二年(1646年),清朝將領博洛攻入福建,看重他的名氣,打算招攬,他拒絕不應。金礪向他提出利害,他說:「我只差一死,你們脅迫我,以為我不敢死嗎!」三十年後逝世[3]

引用

[编辑]
  1. ^ 1.0 1.1 錢海岳《南明史·卷四十九·列傳第二十五》:盛國政,字寰宇,紹興山陰人。虎項駢脅,身長八尺。少走宣、大,通兵法,精騎射。崇禎十三年武進士第三,授閩撫後營守備。張肯堂能之,遷延平參將。十七年,移杉關。汀州大帽山簾子洞閻王、豬婆亂,于華玉倡撫,益橫。肯堂命討之,射殺豬婆,賊散,縛閻王以獻。乃平簾子洞,藉其金帛充賦,罷二省兵,擢福寧總兵。
  2. ^ 錢海岳《南明史·卷四十九·列傳第二十五》:安宗立,以兵至南京,馬士英沮之。紹宗入閩,國政謂當稱監國,俟出關正號。紹宗卒建號而官不進。及議戰守,請出衢、信,以號召三吳、江右。如畫地而守,自仙霞分水、杉關二渡關外,不啻百處,非一丸泥可封,備多分力,一處疏虞,各屯皆潰。無事則無諸、王潮偏安之策,有變則碙州、厓山之覆矣。眾不聽。
  3. ^ 錢海岳《南明史·卷四十九·列傳第二十五》:又議曰:「計見兵義團召募約二十萬人,月餉一兩,待明春進取。今年秋冬,更需餉百萬,尚不足,此為坐而自盡,況虜乘勝遠鬭。其來不緩,豈容姑待。」不聽。見鄭芝龍無心戰守,乃退而嘆曰:「時事不可為矣。」即鑄釜為業。博雒入閩,重其名,招致不應。金礪諷以利害,曰:「所欠一死,必相迫,豈以為真不能死哉!」後三十年乃卒。

參考文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