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盛国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盛国政(17世纪—1676年),寰宇绍兴府山阴县[1]明朝南明军事人物。

生平

[编辑]

盛国政身体健壮,身长八尺,少年时经常来往宣府大同,精通兵法和骑射。崇祯十三年(1640年),他在武进士殿试获得第三,授官福建巡抚后营守备。张肯堂看到他的才能,迁任延平参将;崇祯十七年(1644年)改到杉关任职。汀州大帽山的帘子洞有阎王和猪婆作乱,于华玉提倡抚平,但他们更为横行无忌;张肯堂命令盛国政讨伐,他射杀猪婆,于是贼人散去,并绑住阎王投降,帘子洞因此平定,又充公洞内的财物,罢去二省士兵,之后擢升为福宁总兵[1]弘光帝继位,盛国政带兵到南京,被马士英阻止;隆武帝到福建,他劝说隆武帝称监国,等待出关才称帝;而隆武帝最后称帝,却未加他官位。不久朝廷商议战事攻守,他请求出发到衢州府广信府,号召三吴与江右,否则只守住仙霞岭分水关及杉关,无事可偏安,有事就会像南宋在𥐻州、厓山灭亡;唯无人听取他的意见[2]。他又提出当时招募义兵约二十万人,粮饷不足,应该进取行动,不要空留等待;朝中也没人采纳。不久,盛国政看到郑芝龙无心战守,就退下退叹息时势不允许他行动,改行隆武二年(1646年),清朝将领博洛攻入福建,看重他的名气,打算招揽,他拒绝不应。金砺向他提出利害,他说:“我只差一死,你们胁迫我,以为我不敢死吗!”三十年后逝世[3]

引用

[编辑]
  1. ^ 1.0 1.1 钱海岳《南明史·卷四十九·列传第二十五》:盛国政,字寰宇,绍兴山阴人。虎项骈胁,身长八尺。少走宣、大,通兵法,精骑射。崇祯十三年武进士第三,授闽抚后营守备。张肯堂能之,迁延平参将。十七年,移杉关。汀州大帽山帘子洞阎王、猪婆乱,于华玉倡抚,益横。肯堂命讨之,射杀猪婆,贼散,缚阎王以献。乃平帘子洞,藉其金帛充赋,罢二省兵,擢福宁总兵。
  2. ^ 钱海岳《南明史·卷四十九·列传第二十五》:安宗立,以兵至南京,马士英沮之。绍宗入闽,国政谓当称监国,俟出关正号。绍宗卒建号而官不进。及议战守,请出衢、信,以号召三吴、江右。如画地而守,自仙霞分水、杉关二渡关外,不啻百处,非一丸泥可封,备多分力,一处疏虞,各屯皆溃。无事则无诸、王潮偏安之策,有变则𥐻州、厓山之覆矣。众不听。
  3. ^ 钱海岳《南明史·卷四十九·列传第二十五》:又议曰:“计见兵义团召募约二十万人,月饷一两,待明春进取。今年秋冬,更需饷百万,尚不足,此为坐而自尽,况虏乘胜远斗。其来不缓,岂容姑待。”不听。见郑芝龙无心战守,乃退而叹曰:“时事不可为矣。”即铸釜为业。博雒入闽,重其名,招致不应。金砺讽以利害,曰:“所欠一死,必相迫,岂以为真不能死哉!”后三十年乃卒。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