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瓦爾特·格拉赫
外观
瓦爾特·格拉赫曾於2015年2月15日通过新条目推荐投票,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空间量子化”及其它翻译问题
[编辑]@Jacklamf1d14:英文版本中的space quantization译为空间量子化似乎不大妥当,感觉有歧义(似乎是在说空间是不连续的,也存在最小的单元。显然W. Gerlach发现的不是这个)。这个说的应该是一束银原子通过一个不均匀的磁场之后,劈裂为两束,空间上分了开来(而不是呈一个连续的条带,也不是不分裂仍为一束)。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说法,写为“原子在磁場中取向量子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确实是自旋。但是1921年做这个实验的时候还没有人提出自旋的概念,所以写“验证”是不合适的。原来觉得该写自旋量子化,但今天想来也不妥。在施、格两人做完实验之后的前几年里,似乎没人能用自旋来解释这个实验,他俩做实验只发现了劈裂,没发现自旋量子化(英文版的spin quantization貌似是有人从space quantization改来的),所以今天动手改了。翻译科技条目,拿不准的时候可以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如沐西风(留言) 2015年2月15日 (日) 06:30 (UTC)
- (:)回應@如沐西风:首先感謝如沬君對格拉赫的關注……其實我現在的物理知識是不足夠的(畢竟Watashi只有17歲,雖然大學想報物理系),這條目我只是將英文版的條目完整的翻譯過來而已,之前的特里·洛弗喬伊和瑟倫·索倫森也是。現在的我業餘也稱不上,專業更不用說,中級初心者吧可以說是,不過我會以此為鑑,慢慢改善的!再一次感謝如沬君!--放電の少女 アクセス 2015年2月15日 (日) 06:52 (UTC)
新条目推荐讨论
- 哪一位德國物理學家於1920年與奧托·施特恩合作做出施特恩-格拉赫實驗?
- 瓦爾特·格拉赫条目由Jacklamf1d14(讨论 | 貢獻)提名,其作者为Jacklamf1d14(讨论 | 貢獻),属于“Person”类型,提名于2015年2月11日 17:43 (UTC)。
- (?)求助 :有沒有大師幫我核對德文?感謝~ --放電の少女 アクセス 2015年2月12日 (三) 17:48 (UTC)
- (+)支持德国专题-- 慕尼黑啤酒 暢飲 2015年2月12日 (四) 03:03 (UTC)
- (+)支持--Walter Grassroot (♬) 2015年2月12日 (四) 03:21 (UTC)
- (+)支持物理學家條目。-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荒勝文策同行評審 2015年2月12日 (四) 08:30 (UTC)
(-)反对不用核对德文,英文就翻错了。“spin quantization in a magnetic field”如何能译成“原子角動量的投影是量子化的現象”?spin在此指的是自旋。参考文献不应翻译(就算翻,也没翻对,“ 《希特勒的鈾俱樂部:秘密記錄的農場大廳》(Hitler's Uranium Club: The Secret Recording's at Farm Hall”)。“並在同年11月與奧托·施特恩合作證實原子角動量的投影為量子化的現象”,我印象中是Stern和Gerlach合作做这个实验是发现了新现象,而不是在验证假说。"出版书本“我不记得惯例了,但我觉得没有译的必要,保留原文书名和出版社名即可(英文版也是这么做的)。--如沐西风(留言) 2015年2月12日 (四) 11:46 (UTC)- (+)支持--老陳(留言) 2015年2月13日 (五) 05:51 (UTC)
- (+)支持--Whaterss(留言) 2015年2月13日 (五) 13:09 (UTC)
- (+)支持--Iflwlou [ M { 2015年2月14日 (六) 16:0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