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新竹李长荣化工厂事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竹李长荣化工厂事件,简称新竹荣化事件,是一件发生于1980年代在台湾新竹市环境污染公害事件,被认为是台湾第一起大学教授参与抗争运动成功首例,与鹿港居民反杜邦设厂事件并列为台湾环境运动重要的启始点与里程碑[1]

背景

[编辑]

1980年,台湾新竹市发生环境灾害事件,疑似大量废水及带有刺鼻鱼腥臭味的废气,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水污染[2]。臭气笼罩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两校校园[3]当时,李长荣化工厂(简称荣化)投资三千万美元于新竹市东区水源里设厂,生产福尔马林二甲基甲酰胺有机溶剂[4][5]。遭质疑为罪魁祸首。1983年10月,中华民国经济部下令李长荣化工公司新竹厂所制造的严重水污染问题应限期改善,否则必须停工并将撤销以往所享受的投资奖励,但荣化仍不承认该公司新竹厂排放的废水会影响新竹地区水质[6]

后来,新竹市卫生局和省环保局经过化验,发现废水污染物来自人畜的排泄物“游离氨氮”而非荣化所排放的主要有机物“甲醇”,然民众却不信任此化验结果;另外,李长荣的排气虽符合既有标准,却不符合该年8月才实施的新标准,因此环保局要求荣化必须在12月以前改善,但居民也不愿意等,故发动示威、“自救”抗议,在居民围厂450天后,荣化被迫关厂。[7]

抗争运动

[编辑]

荣化的工厂气味让新竹市水源里附近的农民与居民难以忍受。由于当时的清华大学教授宿舍北院距离污染源不远,邻近的清大教授也受不了工厂排放的难闻气味,因此向荣化沟通与陈情,但未获得回应。后来向新竹市政府陈情,并且由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毛高文出面,300多名教授联名上书向时任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俞国华反应李长荣化工污染的状况,但皆未获得回应。因此清华大学甚至有一位教授戴着防毒面具上课,这个画面当时还上了报纸[8][2]

在1986年,无法忍受的水源里居民终于发起抗争行动,农民与居民以混凝土车载运砂石与水泥倒在荣化门口,筑起一道矮墙封闭厂区大门,强迫荣化封厂。居民并在矮墙后搭起棚子,每天派人轮班堵在工厂门口,不让工厂开工,并要求荣化迁厂。1987年,新竹市成立了新竹市公害防治协会,是新竹第一个民间的环保团体,成员包括清大、交大与新竹师院的教授,目标是解决荣化造成的公害问题[8][2]。抗争运动持续了450天,终于迫使荣化停工。长达一年多的围厂抗争运动,被誉为台湾史上第一桩因为人民集体力量而成功的社会运动,被视为台湾指标性的围厂抗争事件,尤其是清大教授亲自参与自救抗争运动,更是台湾环境运动的首例。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本报讯(倪宏坤报导). 高清波癌症謝世 環保鬥士清影長存.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 [2012-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受访人:黄提源教授. 黃提源教授訪談稿 (PDF). 2011口述历史计划 - 国立清华大学. 2011-08-24 [2014-08-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8-08) (中文(台湾)). 
  3. ^ 林碧尧. 台灣的反公害運動. 生态台湾. [2012-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8) (中文(台湾)). 
  4. ^ 李長榮化工將投資三千萬美元 建醋酸乙酯等六座化工廠. 经济日报09版. 1980-05-26. 
  5. ^ 李長榮硫酸二甲酯廠 已正式開工生產. 经济日报02版. 1980-10-22. 
  6. ^ 李長榮水污染問題 經部限月底前改善. 经济日报02版. 1983-10-05. 
  7. ^ 李長榮停工之後|環境|2012-06-28|天下雜誌第67期. [2016-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中文(台湾)). 
  8. ^ 8.0 8.1 锺淑姬. 迢迢環保路. 文化研究月报. 2012-03-19 [201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3) (中文(台湾)). 

相关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