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取 (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十二因缘  
无明
名色
六入
老死
 

梵文巴利语Upādāna),又译为所取可取近取取著执受摄受执著,音译为阿波陀那,佛教印度教术语。

字源

[编辑]

取(梵文巴利语Upādāna)的字面意思为攀爬、抓取。

概述

[编辑]

佛教认为,取为十二因缘之一。产生取[1],取产生执著[2],引起[3][4],导致的产生,使人无法解脱,而不能进入涅槃

大乘佛教大般涅槃经》中对于所著的事不能放舍就是执著[5],执著可分我执与我所执,皆因无明烦恼所引。

印度教认为,婆罗门对于物质的偏爱称为执著。

出处

[编辑]

五取蕴[6]的功能之一,载于《杂阿含经·四三经》等[7]

缘起法中,“缘取”,所取者为十二处[8],于名色等攀缘驰求,而烦恼生[9],“取缘”,轮回于三界

分类

[编辑]

取统摄一切烦恼[10],即九十八随眠十缠[11],分为四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12]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玄奘译《阿毘达磨法蕴足论》卷12:“云何爱缘取?谓彼初生,说名为爱。爱增盛位,转名为取。”
    大毗婆沙论》:“何故此经说爱缘取?答:初生爱位,以爱声说,增广爱位,以取声说。复次、下品名爱,上品名取,故无有失。”“问:爱即摄在欲取等中,何故乃说爱为取缘?答:即贪随眠,初起名爱,后增名取,故不相违。复次、即贪随眠,下品名爱,中上名取,故不相违。”
    大毘婆沙论》:“云何爱?谓虽已起食爱、淫爱及资具爱,而未为此四方追求,不辞劳倦,是爱位。云何取?谓由三爱,四方追求,虽涉多危崄,而不辞劳倦,然未为后有,起善、恶业,是取位。云何有?谓追求时,亦为后有,起善、恶业,是有位。”
    俱舍论》:“贪妙资具,淫爱现行,未广追求,此位名爱。为得种种上妙境界,周遍驰求,此位名取。因驰求故,积集能牵当有果业,此位名有。”
    普光俱舍论记》:“已至三和至总名为触者:出胎已去,三两岁来。……已了三受至此位名受者:四岁五岁已去,十四十五已来。……贪妙资具至此位名爱者:十六十七已去。……为得种种至此位名取者:年渐长大,为得种种上妙境界,周遍驰求,不辞劳倦,然能未为后有起善、恶业。此中间位,所有五蕴,总名为取。此位取胜故,别标名。故《婆沙》二十三引《施设足论》云:‘云何取?谓由三爱,四方追求,虽涉多危崄,而不辞劳倦,然未为后有起善、恶业,是取位。’……爱、取别者:‘初起名爱,相续炽盛,立以取名。’”
    法宝俱舍论疏》:“已至三和至总名为触:……出胎已后,随性聪昧,至未了已前,名之为触,不可定其年岁,即是《婆沙》云,触火食毒位也,大分五岁六岁已上。……已了三受至此位名受:……大分即在十岁已还。……贪妙资具至此位名爱:……此位初能爱于资财,及淫境故。……为得种种至此位名取:……准《婆沙》云:‘五支(无明、识、爱、取、生)时,心、心所法染污,馀是染、不染者。’故知起染时,名为取支,馀位非也,爱亦如是,初能驰求资财,及淫境故,名为取。”
  2. ^ 《杂阿含经》卷2〈43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取故生著,不取则不著。’”
  3. ^ 玄奘译《阿毘达磨法蕴足论》卷12:“云何取缘有?谓取为缘,施设多有。谓:佛或说三界五蕴名有,或说能感后有业名有,或说生分五蕴名有。
    • 云何说三界五蕴名有?如说三有,谓欲有、色有、无色有。
    • 云何说能感后有业名有?如世尊告阿难陀言:‘若业能感后有,名有。’
    • 云何说生分五蕴名有?如世尊告颇勒窭那:‘识为食故,后有生起。’”
    玄奘译《大毘婆沙论》:“
    • 如说:‘颇勒惧那!当知识食,能令后有生起。’彼说:结生心及眷属,名有。
    • 如说:‘阿罗陀!当知若业能令后有相续,是名有者。’彼说:能引后有,名有。
    • 如说:‘取缘有’,阿毘达磨诸论师言,彼说:时分五蕴,名有;尊者妙音作如是说,彼说:能引后有诸业,名有。……
    • 如说:‘云何欲有?谓诸业,欲界系为缘,能趣后生,乃至广说。’彼说:业及异熟,名有,不说取缘。”
    浮陀跋摩译《阿毘昙毘婆沙论》:“
    • 如说:‘沛仇!当知有生时,以识为食。’此中说:生相续时心眷属,名有。
    • 如说:‘佛告阿难,若业能令后生相续,是有是亦名有。’此中说:造未来有,名有。
    • 如说:‘取缘有’,阿毘昙者作如是说,此中说:时五阴,名有;尊者瞿沙作如是说,造未来有业,名有。……
    • 如说:‘云何欲有?欲界系缘,能生未来有业。’此中说:业、业报,不说取缘。”
  4. ^ 玄奘译《发智论》:“云何无明缘行?云何取缘有?答:无明缘行者,此显示业,先馀生中,造作增长,得今有异熟,及已受异熟。取缘有者,此显示业,现在生中,造作增长,得有异熟。无明缘行,取缘有,何差别?答:无明缘行者,广说如前,此业缘,世尊说一烦恼,谓无明。取缘有者,广说如前,此业缘,世尊说一切烦恼,谓诸。是谓差别。”
    玄奘译《大毘婆沙论》:“若今熟、若已熟者,当知皆在行支分中。现在生中者,显示:此业,唯在此生,众同分中,造作增长,非馀生中。得当有异熟者,显示:此业,得未来生,诸果异熟。所有今生,造作增长,善、不善业,彼异熟果,于此生中,果未熟者,当知皆在有支分中。……问:阿罗汉所造业,为名无明缘行?为名取缘有耶?答:不名无明缘行,亦不名取缘有,彼无无明,亦无取故。然彼业已与果者,当知摄在行支分中;未与果者,当知摄在有支分中,是彼类故,然非十二有支所摄。”
    僧伽提婆译《八犍度论》:“受缘有者,于是现行,于此生所作行,诸行受报,当得未来有,是谓受缘有。……受缘有,于是现行,今生作行,彼行报,当得未来有,彼行缘,说一切结。”
    浮陀跋摩译《阿毘昙毘婆沙论》:“云何取缘有?若于此作业,亦令增长,彼业报,使未来有相续,诸未来如是等业,当知尽摄在有分中。……取缘有者,若于此作业,乃至广说,彼业缘,世尊说是一切结,所谓诸。……问曰:诸阿罗汉所有业,为是无明缘行?为是取缘有耶?答曰:非是无明缘行,亦非取缘有,所以者何?以不从无明生,亦不从取生。虽然,已与果,报已熟,当知尽摄在行分中;若未与果,报未熟,当知此业摄在有分中,已离有支,不在有支中。”
  5. ^ 大正藏《大般涅槃经》卷35﹕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执著?佛言:‘善男子。如是之人若从他闻、若自寻经、若他故教,于所著事不能放舍,是名执著。’”
  6. ^ 杂阿含经·三四经》:“世尊告馀五比丘:……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实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见非我,非我所。如是观察,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
  7. ^ 杂阿含经·四三经》:“佛告比丘,云何取故生著?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见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若变、若异,亦随转。心随转已,亦生取著,摄受心住。摄受心住故,则生恐怖、障碍、心乱。以取著故,愚痴无闻凡夫,于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见识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若变、若异,彼随转。心随转故,则生取著,摄受心住。住已,则生恐怖、障碍、心乱。以取著故,是名取著。”
    杂阿含经·一〇七经》:“尊者舍利弗语长者言,……愚痴无闻凡夫,于色集、色灭、色患、色味、色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爱乐于色,言色是我,是我所,而取摄受。彼,若坏、若异,随转,恼苦生。恼苦生已,恐怖、障阂、顾念、忧苦、结恋。于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身心苦患。云何身苦患、心不苦患?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不生爱乐,见色是我,是我所。彼,若变、若异,不随转恼苦生。心不随转恼苦生已,得不恐怖、障碍、顾念、结恋。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身苦患、心不苦患。”
  8. ^ 杂阿含经·二四〇经》:“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所取法及取法。云何所取法?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所取法。云何取法?谓欲贪,是名取法。”
  9. ^ 杂阿含经·二八四经》:“世尊告诸比丘,若于所取法,随生味著、顾念、缚,其心驱驰,追逐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10. ^ 龙树大智度论》:“烦恼名一切结使,结有九结,使有七,合为九十八结,如《迦旃延子阿毘昙》义中说:十缠九十八结,为百八烦恼。《犊子儿阿毘昙》中,结使亦同,缠有五百。”
  11. ^ 玄奘译《大毘婆沙论》:“问:此四取,以何为自性?答:以百八事,为自性,谓欲取,以欲界三十四事,为自性,即贪五、瞋五、慢五、无明五、疑四、缠十。见取,以三界三十事,为自性,即欲、色、无色界,见各有十。戒禁取,以三界六事,为自性,即欲、色、无色界,戒禁取各二。我语取,以色、无色界三十八事,为自性,即贪十、慢十、无明十、疑八。由此四取,以百八事,为自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
    问:何故名取?答:以三事故,说名为取,一、执持故,二、收采故,三、选择故。又以二事故,名为取,一、能炽然业,二、行相猛利。能炽然业者,取令五趣有情,业火恒炽然故。行相猛利者,诸取行相,极勇捷故。
    问:取是何义?答:薪义是取义,如缘薪故,火得炽然,有情亦尔,烦恼为缘,业得炽盛。复次、缠裹义是取义,如蚕作茧,自缠自裹,乃至于中,而自取死,有情亦尔,起诸烦恼,自缠自裹,而于其中,伤失慧命,展转乃至,堕诸恶趣。复次、伤害义是取义,如利毒刺,数刺其身,身便损坏,有情亦尔,烦恼毒刺,数刺法身,法身便坏。”
    浮陀跋摩译《阿毘昙毘婆沙论》:“何故名取?答曰:以三事故名取,一、以属故,二、以搊持故,三、以选择故。复次、以二事故名取,一、能炽然业,二、体性猛利。炽然业者,令五趣众生,诸业常然。体性猛利者,以黠慧故。
    取是何义?薪义是取义,缠裹义是取义,刺害义是取义。薪义是取义者,如缘薪故,火炽,众生亦尔,因烦恼故,业火燃。缠裹义是取义者,如虫,以茧自裹,即于中死,如是众生,以烦恼自裹,恶趣中死。刺害义是取义者,如利刺入身,而为恼害,取荆刺于法身,亦复如是。故薪义、缠裹义、刺义,是取义。”
  12. ^ 玄奘译《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四取者,一、欲取,二、见取,三、戒禁取,四、我语取。
    • 云何欲取?答:除欲界系诸见,及戒禁取,诸馀欲界系,随眠随烦恼,是名欲取。
    • 云何见取?答:谓四见,一、有身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如是四见,合名见取。
    • 云何戒禁取?答:如有一类,于戒执取,谓:执此戒,能清净,能解脱,能出离,能超苦乐,至超苦乐边;或于禁执取,谓:执此禁,能清净,能解脱,能出离,能超苦乐,至超苦乐边;或于戒、禁俱执取,谓:执此戒、禁俱,能清净,能解脱,能出离,能超苦乐,至超苦乐边,是名戒禁取
    • 云何我语取?答:除色、无色界系诸见,及戒禁取,诸馀色、无色界系,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是名我语取。”
前任:
十二因缘
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