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国立台湾大学新生教学馆

坐标25°01′11″N 121°32′18″E / 25.019765°N 121.538341°E / 25.019765; 121.53834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5°01′11″N 121°32′18″E / 25.019765°N 121.538341°E / 25.019765; 121.538341 国立台湾大学新生教学馆,旧称新生大楼,为国立台湾大学五栋教学馆之一。其位于醉月湖小椰林道、数学系馆与电机一馆之间,通常为通识课程、共同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等不需特殊器材课程的授业场所。[1]

新生教学馆
醉月湖朝东南方望向新生教学馆方向的景色

简史

[编辑]

原址是电机系所在的日式校舍,1961年原址兴建教学大楼。原先规划为五层楼高的建筑,但由于经费不足,仅先兴建至三楼,数年后才又于其上增建两层,成为当年校园最高的建筑物。原先建筑物旁有独立的楼梯通道,长年因年久失修而封闭,2009年整修时拆除。原无电梯设备,多年后才增建独立的升降电梯。

1968年3月18日,外文系设于新生大楼五楼第三教室的语言实验室正式启用。[2]在2009年暑假,新生大楼进行建筑物结构性补强工程,因为之前顾问公司评估新生大楼耐震能力不足,此次的补强主要是提高建筑物耐震能力。于2009年6月28日正式进行改造,于同年9月6日完工。修建重点包含:

  • 结构补强与空间利用:补强建物结构及耐震能力,1到5楼走廊设置休憩座椅与讨论空间。
  • 广场铺面改造与利用:广场铺筑透水性铺面,降低热岛温差效应,并设置行人徒步区,让身心障碍同学使用更方便。
  • 舒适景观与视觉享受:重新设计建筑周边景观照明,并且使用节能灯光。另外也配合全校污水管线地下化,同步完成大楼污水排放管线的埋设与放流。[3]

2010年,随著博雅教学馆兴建与命名,改称为新生教学馆。[4]

建筑形式

[编辑]

新生教学馆是栋造型特殊、机能显露的钢筋水泥建筑,由虞曰镇设计。[5]现在的新生教学馆,除了供一年级新生上共同必修科目之外,也会与共同教学馆普通教学馆综合教学馆一起开放,作为国家考试的场地。[1]

另外,小椰林道西侧的建筑配置较为特殊,长方形的建筑物与椰林大道平行而建,因此建筑物的立面不在小椰林道沿街面上,从小椰林道看到的只是建筑物的侧面。相较于普通教学馆、综合教学馆、共同教学馆都是正面迎人的配置,人们第一眼只能看见新生大楼的侧边。[6]

使用安排

[编辑]

新生大楼全栋皆作教室,供学生上通识课、共同必修、选修课等不需特殊教室的科目。[1]现有20间教室,提供1932个座位,254人大教室1间,141人教室2间,110人教室6间,70人教室6间,64人教室5间。[7]

新生大楼是台大校内第一栋完成e化教室的教学大楼,改善内容包括:建构e化教室(电脑、投影机、中央空调、节能风扇、麦克风系统、e化讲桌、电动窗廉、摄影机、网路分享等),课桌椅全面更新。[8][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新生大樓. [2012-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8). 
  2. ^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紀事 (PDF). [2020-10-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9-03). 
  3. ^ 3.0 3.1 E化教室與節能管理新生大樓展現新面貌. [2012-12-25]. [永久失效链接]
  4. ^ 國立臺灣大學第2626次行政會議紀錄. [2012-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5. ^ 台灣建築師虞曰鎮之研究. [2013-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6). 
  6. ^ 漫步校園時空舞台-小椰林道. 台大校友双月刊72期. [2012-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7. ^ 2009年台灣大學校園規劃報告 (PDF): 83. [2012-11-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9-03). 
  8. ^ 國立臺灣大學95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紀錄. [2012-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