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小猎犬2号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猎犬2号
所属组织欧洲航天局
主制造商EADS Astrium
任务类型登陆
发射时间2003年6月2日17:45:00 UTC
运载火箭Soyuz-FG/Fregat
发射地点白寇奴尔太空发射场
哈萨克卡拉干达州
任务时长2003-12-25 03:54:00 UTC
第206天,任务失败
COSPAR ID2003-022C
官方网站beagle2.open.ac.uk
质量33.2公斤
携带仪器
数据速率2 or 8kbps / 2 to 128kbps

小猎犬2号(英语:Beagle 2)是一个由英国研发的着陆航天器,其研发目的在于搜索火星表面的生命迹象,是欧洲航天局2003年火星快车号任务的一部分。小猎犬2号的名字来自曾两次跟随达尔文远征的小猎犬号帆船(HMS Beagle),这两次远征促成达尔文日后得以完成并提出他著名的进化论学说。

它从火星特快车上释放出来后的第六天,正准备按计划进入大气层时,失去所有联系。由于完全失联,因而曾被质疑其根本没登陆火星,而是被弹出大气层,进入环日轨道;或质疑其在降落过程中被大气燃烧殆尽;亦有其已抵达火星表面,却因与火星地表坚硬物体发生撞击而撞毁,或因其它错误而无法与地球联系的质疑。但是在2015年1月16日经多国研究人员确认,小猎犬2号其实已于2003年时成功登陆在火星表面,只是因故未能完成部署开始运作[1]

背景

[编辑]

“小猎犬2号”是由英国公开大学科林·皮林格教授(Colin Pillinger)为首的英国学术小组与莱斯特大学合作构想出来的。名副其实,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搜寻火星生命信息,如皮林格教授所说:

小猎犬号在1830年代载着达尔文探索世界,并因此使我们对地球生命的认知获得了一个巨大的飞跃。我们希望小猎犬2也能在探索火星生命上取得如此成就。” 北纬10.6°,西经270°,依西迪斯平原一块巨大平坦的沉积盆地边界,火星原始高地和北部平原之间的交界处,被选定为着陆点。专家期望登陆器能持续工作180天,如果可能,持续一个火星年(687地球日)的工作。“小猎犬2”登陆器的任务是探明着陆地点的地质状况、矿产资源、土壤成分、氧化状态、大气的物理属性、表层土壤分层、收集火星气象学及气候学的相关数据等,并寻找可能的生命迹象。 皮林格为设计和建造“小猎犬2”成立了一个联合团体,主要成员及职责如下:

2000年,主要研发工作开始启动,欧洲宇航防务集团负责项目管理,莱斯特大学负责任务管理,包括相关的发射后操作准备和操作控制中心。

经过广泛的公众宣传并取得资金支持后,设计人员寻求并得到了英国艺术家的参与和认同。任务的呼叫信号由布勒乐队作曲;校准“小猎犬2”相机和光谱分析仪的'检测卡片'(校准用片)由达米恩·赫斯特绘制。

登陆操作控制中心(LOCC)设在莱斯特大学英国国家太空中心,从这里可以看到如何控制航天器,中心对公众开放参观。中心还包括控制“小猎犬2”的操作系统、程序流程分析工具和科学遥测,准备活动序列、通讯系统及地面测试模型所需的虚拟现实工具。地面测试模型由多种不同的“小猎犬2”系统建造,这些数据收集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登陆电子信息。地面测试模型几乎是不停的运行各种工程和科学命令,以此来检测着陆顺序,验证所搭载的软件。

航天器和子系统

[编辑]

“小猎犬2号”有一个设计为着陆后可展开的机械臂作为可调承载台(PAW)。可调承载台包括一对立体相机、一个(6微米分辨率)显微镜穆斯堡尔频谱学仪器、一台X光谱分析仪、一个收集岩石样本的钻头和照射灯。岩石样本由可调承载台送到质谱仪中,登陆器内置的气体色谱仪——气体分析仪(GAP),可以测量不同同位素的相对比例。因为众所周知,碳是生命的基本元素,这些分析可以揭示样本中是否有生命曾经存在的迹象。

此外,“小猎犬2”还配备了一个由机械臂放出的小鼹鼠(行星浅地工具,(PLUTO)),它安装了一个可压缩弹簧装置,可以让“鼹鼠”以每秒20毫米的速度在地表移动,探查地表,并用顶端的凹腔收集地表下的土壤样本。鼹鼠与登陆器之间通过有线电缆连接,并将所收集的样本通过电缆送回登陆器。

登陆器的外形看起来像是一只很浅的碗,直径1米,深0.25米。登陆器的外表面是以铰接的形式折叠起来的,里面是一支超高频天线、0.75米长的机器臂以及科学设备等。主体里也包含了电池、通讯设备、电子设备、中央处理器、加热器和附加荷载设备(辐射和氧化探测器)等。登陆器的盖子是4片暴露在外未折叠的太阳能板。登陆器发射时总计69公斤,但实际登陆重量约33.2公斤。

地面部分来自于欧洲航天局,软件核心是SCOS2000。为遵循低消费的原则,控制软件的原型来自于笔记本电脑

任务

[编辑]

“火星特快车”在世界标准时间2003年6月2日17:45发射于拜科努尔。“小猎犬2号”装在火星特快车的顶端平台。2003年12月19日8:31,登陆器由快车发射至飞向火星的弹射轨道。12月25日“小猎犬2号”发射6天后,按计划,要以20000公里/小时的速度进入火星大气层。登陆器外覆盖着涂有NORCOAT(一种由EADS生产的烧蚀材料)的隔热罩,来抵御进入大气层时的热量。按火星探路者所经历的热流来说,火星大气层中炙热气体产生的辐射和压力最高点估计可达100 W/cm²左右。

在火星大气层中降落后,降落伞被打开,到离地1公里的高度,巨大的气囊开始充气,将登陆器包起来,减轻着陆时的冲击力。着陆时间预计在世界时12月25日02:45(欧洲航天局时间12月24日21:45)。着陆后气囊减压,登陆器的顶部打开。此时,应该向火星特快车发一次信号,当地时间的早晨会再发一次,以此证明“小猎犬2号”成功着陆并渡过在火星上的第一个夜晚。立体相机和一个弹出式镜子将拍摄着陆地点周围的全景图像,然后登陆器的机械臂展开。机械臂会用各种装备采取样品并储存起来以便日后研究,“鼹鼠”也开始工作,在以登陆器3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扫描地面,挖取岩石下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

英国政府在“小猎犬2号”上花费了超过2千2百万英镑(4千万美元),剩下的4千4百万英镑(8千万美元)来自私人投资。[2]

任务过程

[编辑]

虽然“小猎犬2号”被成功的从母船火星特快车发射出来,但成功登陆的消息却一直没能得以证实。确认信息应该在2003年12月25号传来,“小猎犬2号”应当联系早已在轨道上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01火星奥德赛号,然而接下来的几天,卓瑞尔河岸天文台洛弗尔望远镜也没能收到“小猎犬号2”的信号。工作组说,他们仍然“满怀希望”的期待发现返回信号。

2004年1月到2月,火星特快车一直多次试图联系“小猎犬2号”。第一次尝试开始于2004年1月7日,以失败告终。虽然一直进行频繁尝试,但最有希望取得成功的是1月12日那天,“小猎犬2”预设为会被刚好飞过正上方的火星特快车探测器发现。然而直到2月2日,探测器要转为自动发射的后备模式时为止,也未能同“小猎犬2”建立任何形式的通讯联系。目标着陆地区的中心的照片显示此处有一个火山撞击坑,有人认为也许是登陆器的停靠地点刚好在撞击坑壁形成的阴影中,所以发射的信号无法传送,但后来的高精度照片否认了这一假设。

2004年2月6日,“小猎犬2号”管理委员会宣布确认“小猎犬2号”失踪。2月11日,欧洲航天局宣布要对“小猎犬2号”任务的失败进行调查。

火星任务失败以太空任务而言,并不罕见,以2006年与火星相关的发射任务为例,该年37次发射任务中,仅有18次任务成功。

欧洲航天局调查报告

[编辑]

2004年5月,委员会将“小猎犬2”的调查报告提交给了欧洲航天局和英国科学大臣盛伯理勋爵[3] 最初,这个报告被列为机密文件,后经过19份书面申请要求,报告终于公布于众。

欧洲航天局科学部负责人大卫·索思伍德英语David Southwood教授提出了四种可能的失败原因:

  • “小猎犬2”进入了科学家们完全没有预计到的大气层,很快就燃烧完了。也或许是被“反弹回太空中”。因为大气中尘埃的成分分布不同,其温度和密度也完全不同。
  • 探测器的降落伞或缓冲气囊没有在正确的时间打开,或根本没有打开。
  • “小猎犬2”的后壳与降落伞绞在一起,使得降落伞没能正确打开。
  • “小猎犬2”在地表被气囊和降落伞裹住了,没法打开。

2005年2月,根据英国下议院科学与技术特别委员会英语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 (House of Lords)的建议,报告公布于众,莱斯特大学独立出版了任务细节报告,包括可能的失败模式,和一本《前车之鉴》的小册子。

寻获

[编辑]
Overview
Context
Close-up
科学家于2014年11月和12月拍摄的影像中发现小猎犬2号[4]

2005年12月20日,皮格林教授公布了一些来自火星全球探勘者号的图片,他认为“小猎犬2”落在降落点伊希地平原的一个火山口中[5],据称这张模糊图片上的主降落点有一个黑斑,不远处,“小猎犬2”的太阳能板已经展开,被一堆泄气的气囊包裹着[6]。2007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所操作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 MRO)上之高精度相机发现这块地其实是空的。[7]

2015年1月16日,一名欧洲太空总署火星特快车计画的前成员麦可·克隆(Michael Croon)在分析由MRO上所搭载的高解析度成像科学设备(High Resolution Imaging Science Experiment, HiRISE)拍得的照片资料时,发现停在火星表面上的小猎犬2号踪迹。之后由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小猎犬2号计画与HiRISE计画等单位所进行的一连串影像分析证实小猎犬2号并未在登陆的过程中烧毁或撞毁,11年来一直静止停泊在火星地表的伊希地平原(Isidis Planitia)。照片中显示小猎犬2号成功著陆但太阳能板未全部展开,主降落伞紧邻在一旁。因通信天线在太阳能板下面,故欧洲太空总署无法和小猎犬2号建立通讯[8][9]。相关单位并没有计画将它重新启动、与它恢复通讯,或者从它身上取得任何资料。

火星地图阿克戎槽沟阿西达里亚平原亚拔山亚马逊平原阿拉伯高地阿卡迪亚平原阿尔及尔平原克律塞平原塞东尼亚区代达利亚高原埃律西昂山埃律西昂平原盖尔撞击坑希腊平原赫斯珀利亚高原霍顿撞击坑伊卡里亚高原伊希地平原耶泽罗撞击坑罗蒙诺索夫撞击坑李奥撞击坑米兰科维奇撞击坑涅瑞达山脉尼罗瑟提斯桌山群诺亚高地奥林帕斯山南极高原普罗敦尼勒斯桌山群太阳高原叙利亚高原坦塔罗斯槽沟群滕比高地塞壬高地塔尔西斯山群乌托邦平原水手号谷北方大平原
此为可互动图片该火星地形图为可互动图片,标注了火星表面各着陆器与火星车的位置,鼠标移至图片不同位置可查看相应信息,点击将跳转至相应条目。海拔以不同颜色呈现:白色和棕色表示最高海拔(+12至+8公里);其次是粉色和红色(+8至+3公里);黄色为0公里;绿色和蓝色为较低海拔(低至-8公里)。轴线为经纬度;极地地区有标注。
  活跃探测车   不活跃   活跃着陆器   不活跃  未来
小猎犬2号
好奇号
深空2号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号
洞察号火星探测器
火星2020
火星2号
火星3号
火星6号
火星极地着陆者号
机遇号火星漫游车
绿谷 (火星)
斯基亚帕雷利EDM登陆器
旅居者号
勇气号火星探测器
祝融号火星车
海盗号
海盗2号

参见

[编辑]

影视作品中的小猎犬2号

[编辑]

小猎犬2号在电影《变形金刚》中出现,但电影中是美国发射的探测器。火星上的狂派变形金刚红蜘蛛因为小猎犬2号而得知地球位置。

参考

[编辑]
  1. ^ sky News. Beagle 2 Found 'Partially Deployed' On Mars. sky News. 2015-01-16 [2015-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6). 
  2. ^ Jane Wardell. Beagle Mission Hampered by Funding, Management Problems. Associated Press. 24 May 2004 [2009-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5月23日). 
  3. ^ R. Bonnefoy; et al. Beagle 2 ESA/UKCommission of Inquiry (PDF). ESA and UK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Innovation. 5 April 2005 [2009-04-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年3月27日). 
  4. ^ Webster, Guy. 'Lost' 2003 Mars Lander Found by 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 NASA. 16 January 2015 [16 Jan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4). 
  5. ^ Possible evidence found for Beagle 2 location. ESA. 21 December 2005 [2009-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4). 
  6. ^ Pallab Ghosh. Beagle 2 probe 'spotted' on Mars. BBC News. 20 December 2005 [2009-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07). 
  7. ^ Portion of Beagle 2 Landing Ellipse in Isidis Planitia (PSP_002347_1915). HiRISE. University of Arizona. 26 January 2007 [2009-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2月19日). 
  8. ^ "Lost" 2003 Mars Lander Found by 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 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喷射推进实验室. 2015-01-16 [2015-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4) (英语). 
  9. ^ 失蹤12年 小獵犬2號竟然已登陸火星. BBC中文网. 2015-01-16 [2015-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0) (中文(繁体)).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