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收复失地运动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收复失地运动

《圣玛利亚的卡狄加》(Cantigas de Santa Maria)中记载的基督徒与穆斯林的战斗
日期711年-1492年(781年)
地点
结果
  • 所有伊比利亚半岛的领土都被天主教王国占领,包括卡斯蒂利亚、阿拉贡、纳瓦拉和葡萄牙
  • 阿罕布拉法令
参战方

基督徒:

穆斯林:

指挥官与领导者
  • 阿方索一世
  • 桑乔一世
  • 阿方索二世
  • 桑乔二世
  • 阿方索三世
  • 迪尼什一世
  • 阿方索四世
  • 佩德罗一世
  • 斐迪南一世
  • 未知
    伤亡与损失
    未知 未知

    再征服运动[1]西班牙语葡萄牙语Reconquista,意为“重新征服”),亦称为复国运动复地运动,是718至1492年间(安达卢斯或阿拉伯殖民西班牙的时期),位于西欧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的天主教各国逐渐战胜南部穆斯林摩尔人政权的运动。史学家以718年,倭马亚阿拉伯征服西哥特王国,以及阿斯图里亚斯王国建国为收复失地运动的开端,以1492年西班牙攻陷格拉纳达为终。

    伊斯兰势力入侵伊比利亚半岛(711年-1031年)

    [编辑]
    倭马亚王朝的版图

    倭马亚王朝的入侵与西哥特王国的灭亡

    [编辑]

    自7世纪起,来自阿拉伯的伊斯兰势力不断增强。而当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建立后,其势力更开始影响西亚北非等地。8世纪初,阿拉伯帝国的疆域已经延伸至北非的西端。710年,阿拉伯帝国的穆斯林开始跨过直布罗陀海峡,并在伊比利亚半岛登陆。他们不时侵扰城镇,而当时伊比利亚的西哥德王国,对此并不能作出有力的抵抗。因此,以北非柏柏尔为首的新穆斯林们立时起扩张之心,于翌年组织军队出击伊比利亚半岛。

    711年,由塔里克·伊本·齐亚德所组织的远征军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向伊比利亚半岛进攻。同年7月19日,穆斯林在瓜达莱特河一带击溃西哥德人,而西哥德国王罗德里克更战死。罗德里克死后,西哥德王国后继无人,而倭马亚王朝便趁著西哥德内部的混乱而开始扩大其支配范围。直至710年代末,穆斯林已经把伊比利亚南部,今西班牙境内的安达卢西亚地区完全占据。因此,穆斯林便乘胜追击,开始对比利牛斯山北部作出攻势。714年,伊比利亚大部份的土地已经落入阿拉伯帝国的手中。阿拉伯帝国在统治初期采取了宗教宽容政策,实现与当地的天主教共存。不过,因为信仰上的差异,当地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加,再加上阿拉伯穆斯林统治者之间发生了政治及宗教上的长期纷争,持续的内耗和战争,以致民不聊生,令原先逃亡至北边的前西哥德基督徒贵族有机会恢复元气,可以在日后对南部的穆斯林作持续反击。

    阿斯图里亚斯的动乱与后倭马亚王朝的建立

    [编辑]
    佩拉约铜像

    718年,前哥特贵族佩拉约率领阿斯图里亚斯的天主教徒进行起事,并建立阿斯图里亚斯王国,而这一年就是收复失地运动的肇始。724年,佩拉约在西班牙北部的科瓦东加取得对穆斯林作战的第一次胜利。同一时间,坎塔布里亚的佩德罗公爵也把境内的穆斯林逐出。此后,两国为了增强反对穆斯林的力量,便进行联姻。佩德罗公爵之子,阿方索一世与佩拉约的女儿结婚。两国亦因此统一,阿斯图里亚斯王国更稳固了在伊比利亚北部的势力,并准备向南方反攻阿拉伯帝国军。

    732年,法兰克王国宫相铁锤查理都尔战役中取得胜利。而在751年后,法兰克王国的墨洛温王朝灭亡,新兴的卡洛林王室转为倾向侵略的外交政策,令阿拉伯帝国的统治受到打击。此外,倭马亚王朝广大的版图亦导致各地频繁的叛乱,但是倭马亚的统治者对此却束手无策。750年,伊本·阿巴斯的后人阿布·阿拔斯成功推翻倭马亚家族,并建立阿拔斯王朝。倭马亚家族的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逃亡至伊比利亚半岛,并在西班牙南部的科尔多瓦成立后倭马亚王朝,并成为“科尔多瓦埃米尔”(埃米尔总督之意),展开了后倭马亚王朝在当地的统治。

    法兰克王国的入侵与伊比利亚北部的独立

    [编辑]
    穆斯林及天主教徒的争夺地──萨拉戈萨

    可是,后倭马亚王朝在此时正面对著外忧和内患,先有来自北方天主教徒的反对势力,后有国内阿拔斯王朝支持者的乱事。778年,法兰克新君查理曼率军南下,包围萨拉戈萨。但是,法兰克王国突然发生叛变,查理曼不得不收兵撤退,而拉赫曼一世便抓著这个机会收复被天主教徒夺回的领土。后来,法兰克人再次在785年出兵,王子路易一世(814年继位)沿著地中海沿岸攻击后倭马亚的军队,并取得西班牙南部的吉隆纳桥头堡,继续南下攻势。

    810年,法兰克大军成功占领巴塞隆纳,法兰克君主把该地封给巴塞隆纳伯爵,让他管理夺回的加泰罗尼亚地区。但是,因为法兰克和加泰罗尼亚在地理上的隔阂,令加泰罗尼亚不久就燃起独立之心,欲摆脱了法兰克王国的统治。不久后,当地的权贵伊内哥·阿里斯塔推翻巴塞隆纳公爵,取而代之成为当地的统治者。为了独立,他曾击退了后倭马亚的镇压军,以及抵抗欲进一步扩张的法兰克王国。805年,新兴的阿拉贡王国建立,而阿里斯塔亦于824年建立起纳瓦拉王国。其后,两国的关系趋于紧密,而阿拉贡王国亦在后来通过联姻并入纳瓦拉王国。

    莱昂王国的建国与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的治世

    [编辑]

    另一方面,科尔多瓦的后倭马亚政权在9世纪中叶开始动摇。这个时候,各地的总督及贵族纷纷策动独立,而天主教徒也不断发生起事,如托莱多的大规模起事,就令后倭马亚王室费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来镇压。阿斯图里亚斯王国亦乘后倭马亚的困局大举扩张版图。10世纪初,它就支配了杜埃河以北一带的土地。914年,阿斯图里亚斯国王加西亚四世迁都莱昂,从此改名莱昂王国,盘踞伊比利亚半岛北部。

    可是,自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在912年即位,成为后倭马亚埃米尔后,后倭马亚王朝就再次恢复统治能力。他先后多次扑灭了国内的反对势力,而他亦专注于国内内政。在他的统治下,后倭马亚王朝的经济突飞猛进,不但解除了倭马亚家族崩溃的危机,更令后倭马亚王朝的国力达至顶峰,成就后倭马亚王朝最繁盛的时代。同一时间,自称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儿圣女法蒂玛后代的伊斯兰什叶派首领在北非建立法蒂玛王朝,而双方元首都称自己为哈里发,并要求对方臣服于己。因此拉赫曼三世不久后越过直布罗陀海峡,直抵摩洛哥,并与法蒂玛王朝军进行交锋,可见“西班牙”穆斯林统治者的政治中心仍是以中东地区为主。

    932年,拉赫曼三世开始剿平天主教势力,并率军北上向天主教城市发动攻击。937年,后倭马亚军攻陷天主教重镇萨拉戈萨。以莱昂、纳瓦拉、卡斯蒂利亚三地为中心的天主教势力再次面对著伊斯兰的入侵势力,便开始团结起来,反抗伊斯兰势力的再次横侵。939年,联军在锡曼卡斯战役中大败后倭马亚的军队,拉赫曼三世败走南方。此后,拉赫曼三世开始针对北非的事务。他曾经控制摩洛哥的大部分土地,但不久就被法蒂玛军夺回。直至963年,拉赫曼退守北非的休达,经历远征的失败后,他再次把扩张的目光投向伊比利亚半岛。

    1200年的穆斯林的阿尔摩哈德王朝以及基督徒的葡萄牙、卡斯蒂利亚、莱昂、阿拉贡、纳瓦拉纳王国

    卡斯提尔的建国与穆罕默德·曼苏尔的抬头

    [编辑]

    自9世纪起,莱昂王国的东部就被称为卡斯蒂利亚,即“城堡”之意。在932年,为了作为对抗穆斯林的屏障,莱昂国王就在此地设置卡斯蒂利亚伯国。可是,卡斯提尔伯爵就逐渐萌生了独立的念头,更欲攻占莱昂王国,自封为王。951年,卡斯提尔伯爵费尔南·冈萨雷斯向莱昂王国要求继承王位不果,两国战端因此而开。958年,莱昂国王桑乔一世被迫放弃王位,不久他与后倭马亚立约:只要后倭马亚出兵援助他恢复王位,便答应向后倭马亚称臣及割让土地。960年,桑乔一世复位,但不承认与后倭马亚王朝的约定。后倭马亚王朝的统治者有鉴于北非战线正处于胶著状态,便转而开展伊比利亚战线,顺便报复桑乔的不守信用。后倭马亚军这次采取了集中兵力一点突破的战略,成功挡住法蒂玛军的进击,同时也再次于锡曼卡斯大败基督联合军,并再次占领了巴塞隆纳及潘普洛纳。基督联合军处于劣势下不得不求和。最后,天主教各国以向后倭马亚进贡作为双方停战的条件。

    976年,后倭马亚王朝的希沙姆二世即位。因于希沙姆未成年,所以政务由辅政大臣阿布·埃米尔·曼苏尔总揽。一些国内权贵嫉妒其权势,欲除之而后快。曼苏尔便联合卡斯提尔进行反击。不久,起事的权贵败亡,曼苏尔便调转枪头突击盟友卡斯提尔,天主教势力因而再次团结起来,对抗曼苏尔。曼苏尔巧妙地使用战略,成功横扫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巴塞隆纳潘普洛纳波图等地相继陷落。天主教势力至此完全败北,并全部向后倭马亚俯首称臣,纳瓦拉女王更下嫁予曼苏尔。因此,曼苏尔被穆斯林称作“真主庇佑的胜利者”。

    后倭马亚王朝的衰亡与泰法割据年代的开幕

    [编辑]

    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和平后,曼苏尔在1002年去世。在他去世后的十年间,后倭马亚王朝的国势日衰。后来,曼苏尔之子开始自称为哈里发的继承人,并推行优待柏柏尔人的政策,惹得各阿拉伯部族的强烈反感。1008年,科尔多瓦发生政变,曼苏尔之子被杀,希沙姆二世黯然退位。此时的穆罕默德苏莱曼二人受到人民拥戴,更被推举为哈里发,但后倭马亚王朝仍处于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

    虽然两人都成为哈里发,但穆罕默德二世与苏莱曼不同之处是前者占据著以科尔多瓦为中心的伊比利亚南部领土,后者则没有任何领地。因此,苏莱曼向卡斯提尔求援,并成功攻下科尔多瓦。此例一开,国内很多的叛乱势力便引入北部的天主教势力来壮大自己的势力,令内乱更趋激化,哈里发的存在变得有名无实。1031年,后倭马亚末代哈里发希沙姆三世被罢黜,后倭马亚王朝正式宣告解体。自此,后倭马亚王朝本来的领地被泰法Taifa,类似中国诸侯国)割据,形成小国林立的局面。塞维利亚萨拉戈萨托莱多格拉纳达等地成为了这些泰法的割据领地,而彼此间更为了争夺统治权更开始互相攻伐。

    天主教势力的南下(1031年-1251年)

    [编辑]

    卡斯提尔王国的内乱与兴盛

    [编辑]

    随著后倭马亚王朝的衰亡,伊比利亚北部的天主教势力再次出现内讧。纳瓦拉国王桑乔大帝为了统一西班牙天主教各国,便向莱昂王国作出攻击,以扩张势力。其后,他更迎娶了卡斯提尔的王后莫内阿东娜·埃尔比拉。1029年,卡斯提尔伯爵加西亚·桑切斯遭到暗杀,令卡斯提尔伯国并入纳瓦拉王国。1035年,桑乔大帝去世,其领地被子女分割。长子加西亚·桑切斯三世得到纳瓦拉;次子斐迪南一世分得卡斯提尔索夫拉韦为三子冈萨罗·桑切斯所得;最后的亚拉冈由幼子拉米罗一世继承。此时,卡斯提尔和亚拉冈都得到了王号,称为“卡斯提尔王国”和“亚拉冈王国”。

    1037年,斐迪南一世兼并莱昂王国,卡斯提尔-莱昂联合王国正式建国,他更从穆斯林手中夺回托莱多城。1065年,斐迪南一世在远征瓦伦西亚的途中病逝,因此,卡斯提尔-莱昂联合王国开始分裂,形成由长子桑乔二世统领的卡斯提尔、次子阿方索六世管治的莱昂及三子加西亚管辖的加利西亚三国。

    可是,三人都想完全继承父亲的江山,战争一触即发。其后,阿方索六世在1071年被三弟加西亚打败,更在1072年被兄长桑乔二世逼使败走托莱多城。在托莱多城中,他学到大量的伊斯兰知识。同年,其兄长桑乔二世遭阿方索六世派人暗杀,阿方索六世复位。此后,阿方索立刻进攻加利西亚等地,以进一步兼并兄弟的领土,而卡斯提尔-莱昂联合王国亦再次统一。1076年,纳瓦拉国王桑乔四世亦遭行刺,阿方索六世趁机大举入侵纳瓦拉。可是,机智的亚拉冈国王桑乔·拉米雷斯先发制人,继承了纳瓦拉王国,令阿方索六世无可奈何。

    其后,阿方索六世向南扩张,征服南部的泰法诸国。而一些主要的泰法选择向卡斯提尔进贡而避免战祸。1080年,阿方索六世完全掌握托莱多王国的支配权。不久,国内发生叛变,而反对托莱多国王的萨拉戈萨王国塞维利亚王国请来阿方索助战。1085年,托莱多陷落,阿方索更在翌年攻坚瓦伦西亚。阿方索在攻陷托莱多王国后,自称“全西班牙皇帝”。

    穆拉比特王朝的扩展与泰法诸国的合并

    [编辑]

    1056年,由摩尔人领导,北非毛里塔尼亚穆拉比特王朝正式建国。开始北征的穆拉比特王朝在1084年支配了摩洛哥迦纳王国,两年后的1086年,塞维利亚格拉纳达巴达霍斯等国为了抗衡日益强大的阿方索六世而向穆拉比特王朝借兵,穆拉比特君主优素福·本·塔什芬打算以此扩充势力,便欣然答应。同年6月30日,优素福亲率大军登陆伊比利亚半岛,并与泰法各国的联军会师北上,前去解救被阿方索六世大军包围下的萨拉戈萨。10月23日,卡斯提尔军与穆拉比特王朝为首的泰法联军相遇,爆发萨拉卡战役,结果卡斯提尔军大败,阿方索六世撤退。自此,阿方索的威信大减,而凯旋而归的泰法诸国则开始坐大,更停止向卡斯提尔进贡。

    穆拉比特王朝军返回摩洛哥后,心有不甘的卡斯提尔军重整旗鼓,再度开辟南方攻势,穆拉比特军再次受到泰法的求援。1089年,优素福第二度登陆伊比利亚半岛。次年包围托莱多城。可是,泰法诸国并不对穆拉比特军作出支援,而是向卡斯提尔秘密讲和。这使得优素福大怒撤退。1091年,为了报复泰法各国的背叛,优素福第三次登陆伊比利亚半岛,强行以武力征服泰法各国以作报复。

    优素福在登陆后,快速征服科尔多瓦塞维利亚,1094年攻下里斯本。1102年,他乘著瓦伦西亚城主熙德逝世,大举侵占此城。1107年,优素福辞世,其子阿里·优素福继位。可是穆拉比特王朝的气势没有退却,阿方索六世也没有有效的策略击退敌人。结果,两军在1108年的会战中令阿方索失去了儿子和唯一的继承人桑乔。1110年,萨拉戈萨被穆拉比特王朝军占领,伊比利亚南部完成统一。

    摩尔人请求阿拉贡的詹姆斯一世的准许
    葡萄牙基督骑士团的十字

    亚拉冈王国的兴隆与葡萄牙的建国

    [编辑]

    在1035年建国的阿拉贡王国早期受到西方的纳瓦拉、南部的萨拉戈萨、东边的加泰罗尼亚三大强势所包围,令它的领土扩张受到限制。1076年,纳瓦拉国王桑乔四世遭到行刺,拥有纳瓦拉继承权的亚拉贡王国和卡斯提尔王国便同时向纳瓦拉进攻以争夺领土的继承。亚拉冈的桑乔·拉米雷斯因先取得潘普洛纳而成为了纳瓦拉国王。稳固当地势力以后,阿拉贡国王立刻向南方出兵。1104年,威武的阿方索即位,亚拉冈的攻势变得更积极,更在1118年自穆拉比特王朝手中夺回萨拉戈萨。自此,埃布罗河的中游成为了亚拉冈王国势力范围的中心。

    1134年,阿方索在弗腊加战役中身受重伤而离世,其国土被弟弟拉米罗二世和族弟加西亚四世所瓜分,令纳瓦拉王国再次分裂出来。三年后,拉米罗二世遁入修道院,由于他膝下无男嗣,所以亚拉冈王国由女儿佩德罗尼拉继承。而佩德罗尼拉的丈夫正好是巴塞隆纳伯爵,这使得加泰罗尼亚得以和亚拉冈王国合并,形成加泰罗尼亚-阿拉贡联合王国。

    而收复失地运动的另一主角葡萄牙王国也在此时建国。11世纪中叶,它处于科英布拉以北的莱昂王国(卡斯提尔-莱昂联合王国)的支配下。1094年,阿方索六世的女婿勃艮第的亨利被封为葡萄牙伯爵,而其子阿方索·恩里克斯则欲策动独立,摆脱与莱昂王国的臣属关系。1139年,阿方索·恩里克斯战胜了穆拉比特王朝军,乘机策动独立,自封为葡萄牙君主阿方索一世。而当初强烈反对葡萄牙独立的莱昂王国在罗马教廷的调停下,亦只好在1143年承认葡萄牙的独立。1147年,阿方索一世攻陷穆拉比特王朝统治下的里斯本,形成了版图逐渐扩大的葡萄牙王国。

    阿方索七世的分裂策略与穆拉比特王朝的消亡

    [编辑]

    1126年,阿方索七世即位为卡斯提尔国王。一如既往,他继续向南方进行攻势,以分割伊斯兰的势力。此时,穆拉比特王朝恰巧受到伊比利亚南部的叛乱所扰。而这些叛乱大多都是由天主教徒所发动,或是对统治阶级有所不满的阿拉伯人所发起的。而阿方索看准这个时机,援助这些希望复国的旧泰法诸国遗臣,以推翻穆拉比特王朝。

    曾一时控制整个伊比利亚南部的穆拉比特王朝,开始进入了暮年。1121年,自称“马赫迪”(伊斯兰救世主之意)的伊本·图迈尔特摩洛哥发起动乱,并开始带领穆瓦希德人对穆拉比特王朝进行攻击。1147年,穆拉比特首都马拉喀什沦陷,穆拉比特王朝灭亡,由阿尔摩哈德王朝取代。

    随著穆拉比特王朝的崩溃,大量的独立势力再次在伊比利亚南部诞生,泰法割据的年代再次来临。可是,南部的分裂状态并不持久。新兴的阿尔摩哈德王朝受到阿方索七世的支援下,成功征服伊比利亚南部大部分的领土,并与北部天主教国家势力对峙著。

    教宗的号召与托洛萨会战

    [编辑]
    1211年的托洛萨会战

    12世纪后期,阿尔摩哈德王朝和北部的天主教各国势均力敌。天主教各国都把重心放于扩大自己的势力,统一战线不太可能;而据地在北非的阿尔摩哈德王朝亦只留意东方的发展,对伊比利亚没有太大的作战能力。这样的势力均衡,令双方都没有决定性的局面可以突破。可是,当阿布·优素福·叶尔孤白即位后,这个情况有所改变。1195年,他率军击破了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八世的军队。后来,叶尔孤白于1197年更连下马德里托莱多两城,天主教各国势力开始受肘。伊比利亚半岛的势力平衡开始向阿尔摩哈德王朝倾斜过来,令天主教各国开始陷入失势的危机。

    情况在几年后有所改变。1198年,教宗诺森三世当选为教宗。以弘扬罗马天主教的威信,以及击退伊斯兰势力为目标的诺森三世,开始向天主教各国号召,停止彼此的斗争,开始向伊斯兰势力作出抗衡。结果,形成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以阿方索八世为首的天主教联军、来自中欧十字军骑士以及葡萄牙及莱昂王国的军队开始向伊比利亚半岛集结,阿方索的军势迅速增加。而在此时,纳瓦拉国王桑乔七世及阿拉贡国王佩德罗二世也率领大军到来,天主教联军已经集结六万之众。天主教联军准备开始向阿尔摩哈德王朝为首的伊斯兰势力发动总攻击。

    1212年7月16日,以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八世为首的五万天主教联军及以阿尔摩哈德王朝埃米尔穆罕默德·纳西尔领导的十二万伊斯兰军在西班牙托洛萨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激战。这场战役最后以天主教联军的胜利而告终,而阿尔摩哈德王朝军则损兵六万馀,更令阿尔摩哈德王朝在伊比利亚的势力被大大的削弱。

    不过,天主教各国无法好好把握这个机会一举清除伊比利亚的伊斯兰势力。卡斯提尔和亚拉冈的国王都在战后不久逝世,而他们的子嗣,却因为争夺王位而导致国家内乱。此外,急于独大的莱昂王国与葡萄牙王国虽然得以扩张势力,但仍未能进一步削弱阿尔摩哈德王朝的势力。结果,天主教各国耽误近十年才能再次反攻伊斯兰势力。

    阿尔摩哈德王朝的衰弱与伊比利亚南部的征服

    [编辑]
    伊比利亚半岛伊斯兰势力的退潮(914年-1492年)
    卡斯蒂利亚国王斐迪南三世收复塞维利亚

    托洛萨战役尝败绩以后,阿尔摩哈德王朝开始衰落。1224年,纳西尔的继承人优素福二世去世,因而出现了继承人之争。有三人同时被拥立为哈里发,内乱更趋激化。同时间,摩洛哥的柏柏人也开始作乱,动摇了阿尔摩哈德王朝的统治,很多地方势力从王朝中分裂出来。天主教势力有见及此,开始再度反攻,攻击伊比利亚南部。

    1230年,莱昂王国与葡萄牙王国协同入侵伊比利亚西南部。莱昂攻下了梅里达巴达霍斯等地,葡萄牙则攻占了艾瓦斯等地。后来,葡萄牙与亚拉冈联合攻击巴利阿里群岛,并在1235年将之置于控制之下,其后两国瓜分之。同年年末,莱昂国王阿方索九世逝世,卡斯蒂利亚国王斐迪南三世继承了整个莱昂王国。两国实现统一,以后皆称呼为卡斯提尔王国

    版图大幅度扩张的卡斯提尔攻势再度扩大。1236年6月29日,科尔多瓦被占据。1243年初,穆尔西亚被卡斯提尔压制,直至夏季攻势,卡斯蒂利亚已经攻取卡塔赫纳洛尔卡等地。另一方面,亚拉冈亦于1238年夺回瓦伦西亚的控制权,此后亦大举侵占其他地方。逐渐地,天主教势力已经扩展至格拉纳达以东。而卡斯提尔和亚拉冈亦签定协定,共同分割两者征服所得的土地。

    1246年,卡斯提尔围攻塞维利亚。塞维利亚经过了两年的苦守后,终于在1248年11月23日开启城门,正式投降。控制了塞维利亚后,卡斯提尔军大举南侵,至1251年已到达直布罗陀海峡一带。在此时,除了位于格拉纳达,西班牙最后一个由穆斯林建立的奈斯尔王朝外,伊比利亚半岛的穆斯林势力已经退却。

    1237年的普尔吉(Puig)之战

    奈斯尔王朝的建立与其生存的战略

    [编辑]

    1230年,穆罕默德一世建立奈斯尔王朝,这也是穆斯林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最后一个王朝。1235年,它攻陷了格拉纳达,并在1238年迁都于此。对于他们来说,格拉纳达拥有内华达山的天险可守,天主教势力无法轻易的越过这道天然屏障。

    而奈斯尔王朝就是透过巧妙的外交策略得以生存。它经常寻找天主教国家作为同盟或是依附的对象。如1246年卡斯提尔发动的塞维利亚围城战,奈斯尔大军便在卡斯提尔的指挥下进攻塞维利亚城。1264年,卡斯提尔对奈斯尔王朝施加压力,后者便向北非马里尼德王朝求助,成功解围。奈斯尔凭借其地理上的优势,对北部的天主教国家及南部的伊斯兰国家加以利用,得以久安至1492年。

    而在首都格拉纳达,有大量的天主教徒及伊斯兰教徒,以及其他民族混居,造就出其文化及经济上的繁荣。城内的清真寺阿尔罕布拉宫,就是奈斯尔王朝繁华的见证。这个伊斯兰经典建筑更于1984年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收复失地运动的终结(1251年-1492年)

    [编辑]
    格拉纳达末代苏丹穆罕默德十二世天主教双王投降

    天主教势力的分裂与马里尼德王朝的战争

    [编辑]

    奈斯尔王朝得以久安二百五十年,全因其高明的外交技巧。此外,天主教势力出现分裂也是主因之一。阿拉贡王国自1230年代攻克巴利阿里群岛以来,便以开拓地中海出海口为目标,而大西洋沿岸的葡萄牙则欲建立一个海上强权,并向非洲北海进发。至于纳瓦拉王国则在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两股势力间挣扎求存。所有伊比利亚天主教国家中,只有卡斯蒂利亚仍然和奈斯尔王朝对峙著。

    然而,卡斯蒂利亚急速扩充的版图只为统治者带来烦恼。在1212年至1251年间,其版图扩充了数倍。可是,这使得国内对一些偏远地区的统治出现困难。而透过征服及联姻所得到的莱昂、托莱多、科尔多瓦等地仍具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使得卡斯蒂利亚出现政治分裂。此时,卡斯蒂利亚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政治联合体而非一个真正的王国,因此国内常常因为继承人的问题出现纷争执,内部纷争不息。

    1260年,卡斯蒂利亚的发展方针转向非洲。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十世看见积弱的阿尔摩哈德王朝,便抓紧这个机会跨越直布罗陀海峡,大举入侵摩洛哥。同时,北非的马里尼德王朝也对苟延残喘的阿尔摩哈德垂涎三尺,便出兵直取之。1269年,马里尼德军拿下阿尔摩哈德首都马拉喀什,阿尔摩哈德王朝灭亡。形势转为卡斯蒂利亚与马里尼德的对峙。1275年,马里尼德王朝军从北非及伊比利亚两条战线开始攻击卡斯蒂利亚,但一直处于胶著状态。直至14世纪中叶,马里尼德出现内乱,令卡斯蒂利亚处于上风,一举反击马里尼德,令马里尼德退回北非。而这一次也是伊斯兰势力对伊比利亚半岛的最后一次入侵。

    卡斯蒂利亚的内乱与西班牙王国的诞生

    [编辑]
    斐迪南和伊莎贝拉的徽章,牛轭(Yugo,Y)和箭(Flechas,F)分别和伊莎贝拉(Ysabel,以那时的拼法)、费迪南(Fernando)的首字母对应,两人的结合象征著西班牙帝国的建立

    另一方面,在公元1350年登基的卡斯蒂利亚国王“暴君”佩德罗为了强化王权,开始进一步翦除具继承权的亲属。这使得卡斯蒂利亚开始发生内乱。特拉斯塔马尔伯爵恩里克得到阿拉贡王国的援助,对抗佩德罗一世。此时,百年战争开始在欧洲打响,双方都各自请来英法两国来支援。国外势力的加入,令内乱更趋激化。1359年,恩里克成功排除佩德罗一世,成为卡斯蒂利亚的恩里克二世。而卡斯蒂利亚亦因而变为特拉斯塔马尔王朝

    1469年,卡斯蒂利亚公主伊莎贝拉与阿拉贡王子斐迪南成婚。她后来在1474年即位,而斐迪南也在1479年登基,两人并称“天主教双王”,两国亦趋于统一,并诞生了日后的海上霸主──西班牙王国

    西班牙攻陷格拉纳达及收复失地运动的终结

    [编辑]

    1482年,奈斯尔王朝发生内乱,新生的西班牙王国立刻趁此出兵,以完成统一大业。1486年,西班牙军完成奈斯尔西边的压制,而东边的控制也在1489年完成。1490年,西班牙军对奈斯尔王朝的首都格拉纳达进行包围,格拉纳达的守城军与西班牙军陷入近两年的苦战。1492年1月6日,西班牙攻陷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奈斯尔王朝灭亡,时近七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终于完结。而曾有近700多年历史的伊斯兰文化亦伴随半岛的统一,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出现而消失,大量的非基督徒(犹太人和穆斯林)被逐出西班牙后流落到北非或被东方的鄂图曼帝国收容。

    收复失地运动大事年表

    [编辑]
    711年 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伊比利亚半岛登陆,并与西哥特王国发生战争。其后,西哥特国王罗德里克战死,西哥德王国灭亡。
    718年 佩拉约建立阿斯图里亚斯王国
    722年 佩拉约在对抗伊斯兰势力的科瓦东加战役中取得第一次胜利。
    732年 法兰克王国图尔战役中大破倭马亚军队,令伊斯兰势力一度在比利牛斯山以北受阻。
    750年 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灭亡,由阿拔斯王朝取代。
    751年 法兰克王国的墨洛温王朝没落,由卡洛林王朝更替。
    756年 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科尔多瓦建立后倭马亚王朝
    778年 后倭马亚军攻占潘普洛纳
    801年 法兰克王国占据巴塞隆纳
    824年 伊内哥·阿里斯塔以潘普洛纳为中心建立起纳瓦拉王国
    905年 桑乔一世统一纳瓦拉王国与阿拉贡伯国
    914年 阿斯图里亚斯王国迁都莱昂,国名正式变更为莱昂王国
    929年 后倭马亚埃米尔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自称哈里发
    932年 卡斯蒂利亚伯国建立。
    939年 天主教联军在锡曼卡斯战役中大败后倭马亚的军队。
    976年 后倭马亚王朝的希沙姆二世登基,辅政大臣阿布·埃米尔·曼苏尔开始抬头。
    1008年 后倭马亚王朝首都科尔多瓦发生政变,希沙姆二世被罢黜。
    1029年 卡斯蒂利亚并入纳瓦拉王国。
    1031年 后倭马亚王朝灭亡,开启了泰法割据年代的序幕。
    1035年 桑乔大帝去世,其领土被三个儿子所瓜分,令阿拉贡王国卡斯蒂利亚王国得以建国。
    1037年 卡斯蒂利亚国王斐迪南一世兼并莱昂王国,卡斯蒂利亚-莱昂联合王国正式建国。
    1065年 斐迪南一世病逝,卡斯蒂利亚-莱昂联合王国开始分裂。
    1072年 卡斯蒂利亚国王桑乔二世遭到暗杀,阿方索六世复位。
    1076年 纳瓦拉王国桑乔四世遭行刺,桑乔·拉米雷斯继承纳瓦拉王国。
    1085年 阿方索六世攻陷托莱多城。
    1086年 穆拉比特王朝军登陆伊比利亚半岛,并在萨拉卡战役大败卡斯蒂利亚军。
    1091年 穆拉比特王朝征讨伊比利亚南部的泰法诸萨拉卡战役,结果卡斯蒂利亚军大败国,以加强在伊比利亚的影响力。
    1110年 穆拉比特王朝完全统一伊比利亚南部。
    1118年 阿拉贡国王威武的阿方索攻下穆拉比特王朝控制的萨拉戈萨
    1134年 加泰罗尼亚-阿拉贡联合王国建国。
    1139年 阿方索·恩里克斯战胜了穆拉比特王朝军,并乘机策动葡萄牙独立,自封为葡萄牙君主阿方索一世
    1143年 莱昂王国正式承认葡萄牙王国的独立。
    1147年 穆拉比特首都马拉喀什沦陷,穆拉比特王朝灭亡,阿尔摩哈德王朝兴起。
    1198年 教宗诺森三世号召天主教国家停止内斗,一致对抗伊斯兰势力
    1212年 天主教联军在托洛萨战役大败阿尔摩哈德王朝军。
    1224年 阿尔摩哈德统治者纳西尔的继承人优素福二世去世,阿尔摩哈德国内出现内乱。
    1230年 莱昂王国、葡萄牙王国及阿拉贡王国开始入侵伊比利亚西南部及巴利阿里群岛等地。
    同年,莱昂国王阿方索九世逝世,卡斯蒂利亚国王斐迪南三世继承莱昂王国,两国统一。
    1235年 奈斯尔王朝军攻陷格拉纳达
    1236年 卡斯蒂利亚军攻陷科尔多瓦
    1238年 阿拉贡王国控制瓦伦西亚。同年,奈斯尔王朝迁都科尔多瓦。
    1248年 卡斯蒂利亚攻占塞维利亚
    1260年 卡斯蒂利亚开始入侵非洲
    1269年 马里尼德王朝占领阿尔摩哈德首都马拉喀什,阿尔摩哈德王朝灭亡。
    1275年 马里尼德王朝向伊比利亚半岛反攻,成为伊斯兰势力最后一次对伊比利亚的入侵。
    1350年 “暴君”佩德罗登基为卡斯蒂利亚国王,国内开始出现动乱。
    1369年 恩里克二世成功排除佩德罗一世,成为卡斯蒂利亚国王,特拉斯塔马尔王朝开始统治卡斯蒂利亚。
    1469年 卡斯蒂利亚公主伊莎贝拉与阿拉贡王子斐迪南成婚。
    1474年 伊莎贝拉即位为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
    1479年 伊莎贝拉之夫斐迪南即位为阿拉贡国王,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合并,西班牙王国诞生。
    1492年 格拉纳达被西班牙军攻陷,奈斯尔王朝灭亡,为时七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正式告终。

    后续影响

    [编辑]
    梅尔图拉的清真寺,如今已成了基督教堂
    • 由于天主教政权经历数个世纪之后在伊比利亚半岛彻底击败伊斯兰势力,使得西班牙、葡萄牙的统治者相信天主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从而产生强烈的宗教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正是西班牙、葡萄牙在美洲亚洲非洲开拓殖民地的动力之一。哥伦布就是在伊莎贝拉一世斐迪南二世资助远航美洲的,当时收复失地运动刚刚完成。
    • 穆斯林统治者曾对不是穆斯林的臣民征收高额的人头税,以便让其皈依穆斯林信仰;取得胜利之后,天主教政权亦武力消灭或强迫摩尔人罗姆人犹太人离开,或者皈依天主教。而皈依天主教的人后来再次受到迫害。西班牙的艺术弗拉明戈就是被压迫的摩尔人、罗姆人和犹太人产生的。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线上繁体中文版的 相关条目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04-27.(版本:2006年8月23日 08:41:14 GMT),Reconquista 又译为收复失土运动复地运动

    来源

    [编辑]
    书籍
    • 《西班牙史》(Histoire d'Espagne by Jean Descola),商务印书馆,ISBN 7100034094
    • D.W.ローマックス《レコンキスタ 中世スペインの国土回復運動》,林邦夫 翻譯,刀水書房,1996年出版,ISBN 4887081804
    • フィリップ・コンラ《レコンキスタの歴史》,有田忠郎 翻譯,白水社,文庫クセジュ,2000年出版,ISBN 4560058237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
    政治历史
    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