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竹南五谷宫

坐标24°41′19″N 120°53′01″E / 24.688583°N 120.883719°E / 24.688583; 120.88371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4°41′19″N 120°53′01″E / 24.688583°N 120.883719°E / 24.688583; 120.883719

竹南五谷宫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苗栗县竹南镇新南里五谷街16号
宗教台湾民间信仰
主神神农大帝
例祭农历四月廿五、廿六
建立时间嘉庆二年(1797年)
地图
地图

竹南五谷宫,全称竹南头份造桥五谷宫,是位于台湾苗栗县竹南镇新南里的神农庙,为竹南三湾头份造桥闽客族群所共祀,并有一座神农大帝巨像。

历史沿革

[编辑]
竹南五谷宫正殿神龛
竹南五谷宫后殿一楼神农大帝神像

乾隆四年(1739年)泉州人林耳顺率闽粤两籍先民卅馀人在今新南里与番社订约开垦中港溪一带[1],该年先民始祀神农大帝[2]。嘉庆二年(1797年)由业户张征扬、张三、王献等倡建庙宇[1],全称“竹南头份造桥五谷宫”[3]。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建,立有捐献碑[4]

1968年翻修,当时头份义民庙合港田寮永贞宫也在翻修,曾有信徒想将此庙移请到义民庙,但掷筊结果否定[3]。1969年前殿重建完成[5]

1971年成立管委会,主委每届任期四年[2]

竹南五谷宫后殿三楼佛祖殿释迦牟尼佛以及一楼的三官大帝三清道祖

1987年,规划兴建三层后殿,一楼供奉五谷神农大帝,二楼观世音菩萨天上圣母等,三楼为释迦牟尼佛[5]。当年为配合政府政策发展宗教特色建设,开始计画在后殿增建神农大帝巨像[1]。由林增桶先制作约2公尺高的两尊神农大帝大神像样本,其中一座安放在后殿,另一座则作为大神像造模之用[6]。由于大神像造价高达近一亿元新台币,长达十一年的兴建历程中,多次因募款不及进度受阻,1998年初更因内部爆发纷争,彩绘经费迟不能募齐,直到8月初才宣告完工[1]。次年11月29日至12月6日举办庆成酬恩福醮,并于五谷宫前、后及头份镇后庄、田寮、蟠桃地区搭建神农、天师北帝、福德、天官五座大型祭坛[5]

石碑亭

2002年6月6日,举行石碑亭揭幕仪式,竹南镇长康世儒及该庙管理委员会共同主持[4]

2006年,蔡津照担任主席任内通过修订组织章程案,议决主委日后由闽南客家人各轮一届[3]

祭祀活动

[编辑]

该宫创始信众涵盖中港溪流域称为“外庄”、“闽南庄”的竹南,及称为“内庄”、“客家庄”的三湾、头份、造桥[2]。客家人以农历四月廿五日为祭祀日,闽南人则是农历四月廿六日[3]

分香庙有建于咸丰元年(1851年)的三湾五谷庙[7]

巨像景观

[编辑]
后殿三楼通往巨像室内的入口

神农巨像高46.8公尺,前临中港溪畔、后倚尖笔山,两侧立有雷公、电母、风伯与雨神,在台铁铁道与中山高的乘客皆可见到[6]。和竹南后厝龙凤宫的大妈祖神像相互辉映,为竹南两大宗教地标[1]

神农巨像内部中空,原规划作早期农业耕作器具展示,并以图片说明神农大帝种植、尝百草[3]。在大神像肚脐还设计一处圆形玻璃,可登高望远,但未对外开放[6]

固定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日当天作简单清洁。2016年9月发起募款,陆续募得三百多万元于2017年重修整修。[6]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杨永盛. 神農大帝像竹南新地標打造今年竣工 廟方明年擴大舉辦圓醮. 《中国时报》. 1998-08-19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杨宪州. 落實追求族群融合 五穀宮主委 閩客輪流當. 《中国时报》. 2007-07-18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李蕙璇. 神農大帝神像落成 河洛人客家人共同祭拜五穀宮將建醮慶成酬恩. 《联合报》. 1999-11-17 (中文(台湾)). 
  4. ^ 4.0 4.1 黄瑞典. 五穀宮石碑亭 揭幕 建亭保存古碑 讓後代了解先民墾殖歷程. 《联合报》. 2002-06-07 (中文(台湾)). 
  5. ^ 5.0 5.1 5.2 黄瑞典. 竹南五穀宮神農大帝像 完工. 《联合报》. 1999-11-30 (中文(台湾)). 
  6. ^ 6.0 6.1 6.2 6.3 张裕珍. 竹南神農大帝大神像矗立24載 下周首度修繕. 《联合报》. 2017-02-21 [2019-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2) (中文(台湾)). 
  7. ^ 黄瑞典. 三灣鄉五穀廟將辦法會. 《联合报》. 2000-11-17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