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葫洲里垃圾掩埋场

坐标25°03′42″N 121°36′28″E / 25.061790°N 121.607694°E / 25.061790; 121.60769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葫洲里垃圾掩埋场
内湖垃圾山
内湖垃圾山西南侧与基隆河
概要
状态全年开放
用途垃圾场
所属国家/地区 中华民国台湾
地址台北市内湖区芦洲里基隆河
坐标25°03′42″N 121°36′28″E / 25.061790°N 121.607694°E / 25.061790; 121.607694
开放1970年9月10日
拆除日1985年12月26日
所有者台北市政府
地图
地图

葫洲里垃圾掩埋场,俗称内湖垃圾场内湖垃圾山,是曾位于台湾台北市内湖区芦洲里基隆河畔的垃圾掩埋场,1970年到1985年使用期间造成严重的环保问题,垃圾堆曾达60公尺高、占地16.5公顷。今已铲除部分而减至为40公尺高并绿化,分作为基隆河行水区、内湖复育园区、潭美毛宝贝快乐公园、与台北市动物之家

历史

[编辑]

设立

[编辑]
内湖垃圾山东南侧与基隆河

内湖垃圾场设立前,原作为南港砖瓦厂的原料地,日久成洼地而被倾倒垃圾[1]。1968年12月2日,台北市政府环境清洁处公告,因原先的垃圾堆积场已满,希望市民协助该处寻觅新的垃圾堆积场,经该处勘查后认为适合者,每处发给新台币1万元[2]。时任内湖区区长的林金子,在市府承诺只用两年下答应设立葫洲里垃圾场[3]。为此市府收购该处5700馀坪土地、租用私人土地3万2千馀坪[4]。市府并在内湖安康路262巷进出口设立地磅站,以对垃圾车秤重[5]。原先市府承诺内湖垃圾场堆积高度不会超过6台尺[6]

当时负责设立内湖垃圾场的专门委员黄昌介回忆,1970年8月市府和土地业主签订合约时,只有少数种植果蔬,大多数土地是会淹水的洼地,故地主愿意无偿借地供公益使用,寄望停用后能够提高该地段的利用价值[4]。对此,地主们则说由当时处于戒严时期,是他们不敢收租金[7]。佃农更以租田不能耕作为由,向法院提出告诉,要求内湖垃圾场地主补偿损失,并获胜诉,导致地主每公顷要赔偿佃农新台币数百万元[8]

1970年9月10日,山猪窟垃圾场停用,改使用内湖垃圾场[9]。内湖垃圾场自1970年承担台北市垃圾,起初每日垃圾量为980公吨[10]。原先政府计画以填土方式作好消毒、消臭等措施,但因频繁运送垃圾,缺少填平时间[11]。设立后短短数年,芦洲里民纷纷迁出、农田废弃,户数锐减三分之一[6]。附近吸引拾荒者前来搭盖草棚、木寮[12],1970年代中期约每人约可收入2、300元[13],“垃圾即财富”之说风行[14]

内湖垃圾场还曾被称为“台北市猫冢”[15]台大医院在1970年代会捕捉院内的流浪猫随垃圾专车来此抛弃[16]

污染

[编辑]

垃圾饱和

[编辑]
内湖垃圾山与捷运文湖线

早于1973年5月22日,议员陈健治就请市府从速迁移内湖垃圾场[17]。1976年,台北市环境清洁处长潘敦义就考量台北市只有内湖垃圾场,2年后台北市垃圾就无出路,计画尽速兴建焚化炉[18]。该年7月8日,台北市长林洋港同意环境清洁处筹建4座垃圾焚化炉[19]

1979年,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唐富藏,指出台北市垃圾量目前每年约60万公吨,评估以约每年增加5万公吨成长,但内湖垃圾场早达饱和,势必成为严重的都市问题[20]李登辉任市长时,曾以三芝乡人身份想说服父老,同意台北市把垃圾改倒在三芝,但仍然没结果[21]。至1980年为止,历经两任市长、两任清洁处长、预算变动三次,计画依然在填海、焚化炉、掩埋之间摆荡[22]。为减缓内湖垃圾场饱和,原本有业者欲在台北设立堆肥厂,但藉于高雄台中堆肥厂都亏本,因此作罢[23]

1980年4月11日,市议员陈俊雄质询时,就以“垃圾山”形容内湖垃圾场[24]。该年,对于内湖垃圾山已超过高速公路高度,清洁处辩解垃圾会沉积,会随时间降到高速公路一样[25]。1981年,台北市每年垃圾量已从10年前的42公吨爆增75万公吨,垃圾山隆起20公尺[1]。经常往返南港的吴大猷就看著内湖垃圾山逐渐变大[26]。至1981年末时,已每日垃圾量已达1700公吨[27]。1982年末,针对每日垃圾量涨至2400公吨,议员陈怡荣等还以在指南宫得到诗签写“有勇无谋张翼德,孔明借箭祭东风,长袖善舞刘玄德,蔡夫人议献荆州”,主张神明指示要向外县市借地[28]。在市府迟无寻到新的垃圾场用地下,内湖垃圾场朝西边延伸扩大[24]。因朝向南港的西南面较陡,日久出现悬空处,对基隆河与河岸对面的三重、东兴、南港等里的住宅造成危害[29]

过去内湖垃圾场被视为机密,禁止外人拍摄景象[30]。记者蔡明德在1983年在《人间杂志》的第一份差事,就是来内湖垃圾场拍摄拾荒者[31]。摄影师廖耀川将似小山高的内湖垃圾场拍照,取名“垃圾!垃圾!”,获得摄影奖,从此“内湖垃圾山”之名才引起社会大众的瞩目[32]。当时臭名远播,导致盖过原先的本名[1]

水质恶臭

[编辑]
内湖垃圾山与基隆河行水区

内湖垃圾场因无不透水布等防渗出水处理,每日平均渗漏水量(雨天)约为800立方公尺,其中450立方公尺经由排水明渠流入基隆河,其馀约350立方公尺渗入底部再沿岩盘倾斜面流入基隆河[33]。其地下水的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电导度、总氮及氮氨等有机污染指标皆呈现高浓度值,尤其重金属汞可达3ppb,较垃圾处理场放流水标准的0.005ppb高出许多[34]

内湖垃圾场又因位于基隆河河道大转弯处,上下游两端堤防刚好筑到垃圾山止,中间这300公尺河段并无堤防,垃圾便会随大水漂冲到河中[35]。1980年代,政府废除基隆河旧河道以兴建国宅,造成河道流量增加,内湖垃圾山基座逐渐遭河水浸蚀[36]。1983年时,内湖垃圾场在基隆河岸边缘已长达73公尺[37]

由于另寻垃圾场困难,环保局长许整备在1983年3月28日还遭议员林正杰要局长向受害市民公开发表道歉、议员陈水扁要局长从阳明山搬到垃圾山旁[38]。虽台北县新店镇已设立焚化炉,但因故障率高、无防治公害设备、处理量仅每日250公吨,遭台北市议员认为毫无价值[39]。该年6月13日,市议会大会对建立内湖垃圾焚化厂进行预算审查,议员谢长廷、陈水扁、林正杰、郑贵夏、陈振芳以造成空污与每年需近20亿元维护费为由,删除预算[40]。该月举行端午节龙舟比赛时,因内湖垃圾场等因素,河水漂满垃圾、水质恶臭,被批评影响国际形象[41]

1984年6月3日,已接近35公尺高的内湖垃圾山,因豪雨大量垃圾冲入基隆河,造成严重污染[42]。该年,《联合报》第九届小说奖附设散文奖第一名作品〈幽幽基隆河〉就比喻内湖垃圾山的垃圾车“如腐尸上突突窜窜的蛆虫”、垃圾山则是“魔窟鬼域”与“一切污秽肮脏之大成”、河川是“活脱是无言的呜咽”[43]

十日大火

[编辑]
内湖垃圾山基隆河畔

由于内湖垃圾场无妥善的沼气排除设施,有机物产不断累积沼气,当内部温度达自燃点或干旱时,便会发生火灾[44]。与1970年代比较,1980年代的台北市可燃性垃圾几乎增加两倍,再加上家庭厨馀与各地市场有机物大增,沼气自然大量增加[45]

1984年7月13日,台北市最高温达摄氏37.2度[46],内湖垃圾山高达53.68公尺[47]。当天下午2点半,内湖垃圾山南侧山腰首先起火,北侧山腰半小时后也开始燃烧[46]。连日的大火造成台北浓烟蔽天,使得媒体以“活火山爆发”作标题[48]。15日凌晨1点,清洁队员夏青育在垃圾山顶操作堆土机掩理火苗时,连人带堆土机一起翻覆,经两个多小时才救出,最后右脚截肢[49]。由于台北市风向多以东北风及东风为主,而内湖位于东端上风地带,其污染空气容易流通到不易扩散的市区[50]。南港、内湖地区民众责怪市府环保局长许整备不但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对是否应危及市民健康也模糊回答[51]。在南港的吴大猷还投稿讽刺可继续加高垃圾山,以作观光招徕奇景[26]。16日,备受困恼的南港区三重、北港、南港、东新、新富、中南等地里长代表受害里民前往内湖垃圾山现场向市政府抗议[52]。18日,市议员谢长廷、林正杰、陈胜宏、康水木、王昆和在休会期间的市议会举行记者会,要求连署召开临时大会[53]。19日近中午,台湾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教授郑褔田在内湖垃圾场的基隆河对岸量测氯化氢,20分钟测值为3.6ppm,远超出“台北市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工厂周界5到15公尺范围内的1.5ppm[54]

1984年5月到8月,台湾陆续爆发时代大饭店大火海山煤矿灾变、煤山煤矿矿灾、内湖垃圾山大火等灾难,使得总统蒋经国指示有关单位建立全面的安全责任制度[55]。 此次内湖垃圾山大火延烧10天,重新唤起政府注意,因此市长杨金欉决定加快兴建福德坑掩埋场、筹建内湖焚化炉以代之[1]。7月23日,杨市长表示本周内市府将开会,协调福德坑垃圾卫生掩埋场征收问题[56]。大火灾后,《联合报》对邻近内湖、南港、松山地区居随机抽样154位住户,有52.3%认为设置焚化炉是较理想的处理方式[57]

严重崩坍

[编辑]
内湖焚化厂与内湖垃圾山、生态池

1984年7月大火后,内湖垃圾山因闷烧而内部出现空洞,加上为免产生更多的沼气而在上面覆土,导致新旧垃圾间松垮[29]

1984年8月17日凌晨2点40分,内湖垃圾山近西北侧山顶发生崩坍[29]。原高15层楼的垃圾覆盖了安康路262巷东面的小山头,距最近2622巷18号楼房仅约100公尺远[5]。19日,议员谢长廷要求环保局采取紧急措施,防止内湖垃圾山再度崩塌,并对崩塌造成的排水污染等速谋补救[58]。次月,为防沼气累积,改以南北西侧以每距离50公尺处凿1口深30公尺、直径45公分的排气井,内填清碎石导引沼气扩散[59]

停用

[编辑]
内湖垃圾山绿化步道

1984年末,内湖垃圾山已达60公尺[47]。内湖垃圾山也吸引电影导演来此取景作为现代台北的象征与讽刺,如虞戡平《台北神话》、万仁《超级市民》[60]

政府为收拾问题,找来高雄市环保局局长胡养才替换台北市环保局局长许整备,1985年3月28日由行政院核定[61]。环保局顾虑若内湖垃圾场停用,私人土地归还地主难以收拾垃圾山问题,于是拟以每公顷2千万的价格、总价3亿2千万元收购[62]。8月3日,台北市长许水德到内湖垃圾场慰问垃圾处理工人时指示,垃圾场定要在年底关闭[63]。12月9日,台北市议会警政卫生审查会通过收购内湖垃圾场计画案,收购范围总面积16万3千109平方公尺[64]

1985年12月26日,福德坑垃圾场启用之日,内湖垃圾场以超过预定年限12年为由关闭[65]。当时内湖垃圾山已达54公尺、每日垃圾量为3200公吨[10]。使用15年来,内湖圾圾场长成占地16.5公顷、长1060公尺、宽350公尺、体积313万立方公尺的小山[1]

善后

[编辑]
内湖垃圾山山腰

台北市政府委托台湾大学环工所教授游以德负责绿化规划,分为接驳服务区、河滨绿地区、森林区、人工湖休憩区,以及运动游戏区[66]。处理工程上分为排气井、整地覆土、围篱、污水处理、绿化、排水、边坡稳定7大项工程,所需经费预计1亿1千3百馀万元[33]。如排气井几以280万元发包兴建30口排气井[67]。在污水处理上以3千万元,在垃圾山表面铺设不透水布,以污水截留管沟收集坡面及侧面的污水加以处理[33]。原先1984年淡水河系无溶氧河段为64公里,次年到1987年受内湖垃圾场停用等因素稍减为43公里[68]。关闭8年后,沼气排放比率降至5%以下[69]

2001年11月10日,议员陈秀惠表示内湖垃圾山侵夺基隆河床已达45公尺,会阻碍行水[70]。2002年8月28日,台北市议会通过环保局提出的垃圾山清除规划[71]。工程后因员山子分洪道竣工,区域内水患解决、防洪因素消灭,加上预算庞大而拖延[72]

依市府与内湖垃圾场地主原先签订协议书内容,市府于1987年期满终止合约后应呈交市长建议变更都市计划用地为工业区,但被市府以该地为基隆河自然堤岸而需待使其地质沈压稳定后制定土地使用范围,以致长久未变更[8]。直到2006年,法院判决台北市环保局需赔偿1.05亿元给地主,结束多年的纠纷[73]

清除

[编辑]
内湖垃圾山山顶

2006年10月23日,以13.8亿元开始清除内湖垃圾山在行水区5公顷部分[74]。30多万立方公尺土石方送至台北港作填海造陆,历时7年3个月完工[75]。移除过程中挖到的历史文物,交由庄永明阮昌锐鉴定后,市府决定保存46件[76]

2014年11月5日,市长郝龙斌珍古德等人在保留40公尺高的内湖垃圾山上,举行装置艺术“愿景相框”揭幕[77]。随著内湖垃圾山清除,附近土地也吸引房地产商投资[78]。2015年6月5日,市长柯文哲等,将内湖垃圾场改名“内湖复育园区”举行揭幕[79]

之后,内湖复育园区分出0.2公顷作狗运动公园,2017年4月28日完工[80]。2017年9月24日,以“潭美毛宝贝快乐公园”启用[81]。另1万2724平方公尺土地,也分由台北市动物之家兴建办公区[82]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王圣藜. 窪地→平地→丘陵→小山 15年長成臭怪獸. 联合晚报. 2015-06-05 (中文(台湾)). 
  2. ^ 清潔處懸賞 尋覓垃圾場. 联合报. 1968-12-02 (中文(台湾)). 
  3. ^ 民生报. 歷任市長官愈當愈大 內湖垃圾卻愈堆愈高 垃圾大火座談 市民提出強烈指責. 1984-07-19 (中文(台湾)). 
  4. ^ 4.0 4.1 习贤德. 內湖垃圾場問題棘手 十二年滄桑變化極大 約滿繼續使用 埋下串串煩惱後果 市府進退維谷 明約業主協調溝通. 联合报. 1983-02-07 (中文(台湾)). 
  5. ^ 5.0 5.1 內湖垃圾山崩坍!一時地動山搖惡臭翻騰 有如波濤推進三百公尺. 联合报. 1984-11-19 (中文(台湾)). 
  6. ^ 6.0 6.1 余愉. 安康垃圾場 穢物爆滿 葫州里居民 寢饋難安 數年來當地住戶減少三分之一 有關單位應另覓場所適當處理. 联合报. 1979-10-18 (中文(台湾)). 
  7. ^ 杨清雄、薛荷玉. 良地變垃圾山 地主還得繳稅? 內湖地主痛批北市府無償租地十幾年 地目變更也食言 還追討增值稅. 民生报. 2003-07-17 (中文(台湾)). 
  8. ^ 8.0 8.1 陈权欣. 原地主求助議員與市府達成初步結論 內湖垃圾場擬規劃為駕訓場或公園. 中国时报. 1994-09-15 (中文(台湾)). 
  9. ^ 傳播站 山豬窟垃圾場明起停用. 经济日报. 1970-09-09 (中文(台湾)). 
  10. ^ 10.0 10.1 垃圾山關閉 正積極善後. 联合报. 1985-12-27 (中文(台湾)). 
  11. ^ 王震邦. 台北市垃圾問題系列報導之二 內湖「垃圾山」快塌了!. 民生报. 1981-11-06 (中文(台湾)). 
  12. ^ 胡宝琏. 拾荒天堂不重演 市府決心受考驗. 联合报. 1985-09-04 (中文(台湾)). 
  13. ^ 余愉. 你丟我撿拾荒者 垃圾高原尋寶貝 廢物分門別類‧化腐朽為神奇 逐臭代價多少 每天兩三百元. 联合报. 1978-10-13 (中文(台湾)). 
  14. ^ 林静静. 處理垃圾拖拖拉拉 焚化掩埋各說各話 標準的掩埋法比焚化方式要花錢 早日解決問題必須早些拿出決心. 联合报. 1983-06-16 (中文(台湾)). 
  15. ^ 林明峪. 貓在臺北. 民生报. 1985-02-04 (中文(台湾)). 
  16. ^ 刘复兴. 台大醫院野貓成群 放逐內湖激怒居民 貓咪四出廝混 深夜驚擾病人 捕捉不能停頓 另行擇地放生. 联合报. 1973-12-18 (中文(台湾)). 
  17. ^ 市議員陳健治昨建議市政府 轉請內部儘速核定 內湖都市主要計劃. 联合报. 1973-05-23 (中文(台湾)). 
  18. ^ 內湖垃圾場 將達飽和點 清潔處研究處理法 焚化堆肥掩埋兼施. 联合报. 1976-09-23 (中文(台湾)). 
  19. ^ 處理垃圾問題 將興建焚化爐 市長同意追加預算. 联合报. 1976-07-09 (中文(台湾)). 
  20. ^ 敖智宁. 北市垃圾增加速度驚人. 联合报. 1979-09-08 (中文(台湾)). 
  21. ^ 王宏. 關心話題 清潔處積壓垃圾問題. 民生报. 1980-12-31 (中文(台湾)). 
  22. ^ 远弘. 垃圾經講古. 民生报. 1980-09-03 (中文(台湾)). 
  23. ^ 郭淑敏. 專家學者談市政 八、處理垃圾應有長達計劃. 联合报. 1976-08-19 (中文(台湾)). 
  24. ^ 24.0 24.1 內湖垃圾堆積如山 污染松山南港環境 議員建議從速妥善處理. 联合报. 1980-04-12 (中文(台湾)). 
  25. ^ 垃圾問題始終沒解決 市議員指責清潔處工作能力太差. 民生报. 1980-12-31 (中文(台湾)). 
  26. ^ 26.0 26.1 吴大猷. 民生論壇 忍見垃圾造火山?. 民生报. 1984-07-25 (中文(台湾)). 
  27. ^ 刘作坤. 邵恩新的感嘆:「我們的垃圾掩埋方法 太落伍了太不衛生了」. 民生报. 1981-12-14 (中文(台湾)). 
  28. ^ 垃圾問題難處理 上香抽籤問神明 指點迷津!大有玄機 孔明借箭?暗喻借地. 联合报. 1982-11-18 (中文(台湾)). 
  29. ^ 29.0 29.1 29.2 七月一場大火燒空了垃圾山 西南角也岌岌可危令人擔憂 環保局動員人力機械清理 同時進行全面消毒. 联合报. 1984-11-20 (中文(台湾)). 
  30. ^ 陈尉. 既為「機密」 宜防「外洩」. 民生报. 1981-01-01 (中文(台湾)). 
  31. ^ 吴垠慧. 感性蔡明德 記錄荒誕80年代. 中国时报. 2016-11-20 [2024-11-06] (中文(台湾)). 
  32. ^ 廖耀川. <環保文學獎.乙類佳作>垃圾!垃圾!. 联合报. 1993-06-15 (中文(台湾)). 
  33. ^ 33.0 33.1 33.2 垃圾山將改造為花山 環保局擬定善後計畫 舖防水布 穩定邊坡 種植花卉. 联合报. 1986-05-30 (中文(台湾)). 
  34. ^ 叶惠钦. 歷經兩年持續檢測證實 內湖垃圾山汙染地下水. 联合晚报. 1991-06-08 (中文(台湾)). 
  35. ^ 陈民峰. 治水患 內湖垃圾山將移除 工程困難重重 預計要花10年 經費高達17億. 民生报. 2001-10-11 (中文(台湾)). 
  36. ^ 林日熙. 《新聞剪影》垃圾山危機重重 焚化爐應趕緊建 大火颱風地震一來將一「塌」糊塗. 联合报. 1984-11-25 (中文(台湾)). 
  37. ^ 「垃圾大戰」不斷發生 每天二千四百多噸如何處理 市議員籲建立環境評估制度. 民生报. 1983-06-15 (中文(台湾)). 
  38. ^ 垃圾掩埋場地點秘而不宣 以免留下後遺症徒增困擾 環保局希望動支被凍結的五億餘元購地經費 昨天舊話重提又在市議會引起一場激烈爭論. 联合报. 1983-03-29 (中文(台湾)). 
  39. ^ 林若雩. 興建焚化爐 暗潮激盪 考察又考察 莫名其妙 傳兩派議員難協調 鬧起內鬨 今起警政衛生質詢 舌戰難免. 联合报. 1982-11-16 (中文(台湾)). 
  40. ^ 內湖興建焚化爐 北市議員表反對 每年維護費要廿億難以負擔 公害防治問題也得從長計議. 联合报. 1983-06-14 (中文(台湾)). 
  41. ^ 何凡. 玻璃墊上 我們被垃圾難倒了!. 联合报. 1983-06-15 (中文(台湾)). 
  42. ^ 內湖垃圾山.豪雨崩塌 沖入基隆河 四竄污染. 联合报. 1984-06-04 (中文(台湾)). 
  43. ^ 郭鹤鸣. 龍戰於野4 聯合報第九屆小說獎 附設散文獎 《第一名作品》 幽幽基隆河. 联合报. 1984-09-19 (中文(台湾)). 
  44. ^ 防範垃圾山火災滲水 環保局撥款兩百萬 委託台大研究對策. 联合报. 1984-08-10 (中文(台湾)). 
  45. ^ 倩宜. 新聞辭典 沼氣. 联合报. 1984-07-17 (中文(台湾)). 
  46. ^ 46.0 46.1 垃圾山熱得冒火 水灌土掩仍難滅. 联合报. 1984-07-14 (中文(台湾)). 
  47. ^ 47.0 47.1 內湖垃圾山「一暝大一寸」 有宰相之腹 高比「希爾頓」. 联合报. 1985-01-01 (中文(台湾)). 
  48. ^ 梅兰. 「活火山」爆發!. 民生报. 1984-07-16 (中文(台湾)). 
  49. ^ 冯金桁、沈长禄. 垃圾山上撲火連車帶人滾落 夏青育犧牲了一條腿. 联合报. 1984-07-16 (中文(台湾)). 
  50. ^ 于秉溪的驚人警語 居住在垃圾場附近廿年 就有可能得到癌症. 民生报. 1984-07-19 (中文(台湾)). 
  51. ^ 胡宝琏. 垃圾山燃燒「天意難違」? 許整備似覺「錯不在我」!. 联合报. 1984-07-16 (中文(台湾)). 
  52. ^ 1984-07-17. 民眾如受垃圾濃煙傷害 市政府將負責醫療. 民生报. 1984-07-17 (中文(台湾)). 
  53. ^ 兩場大雨控制垃圾山火勢 議員醞釀召開臨會 討論善後追究責任. 联合报. 1984-07-19 (中文(台湾)). 
  54. ^ 垃圾山空氣證實含有高濃度氯化氫 專家認為足以危害人體健康 環保局長卻堅稱未超過標準. 联合报. 1984-07-21 (中文(台湾)). 
  55. ^ 李梅兰. 居安思危專欄 建立全面安全責任制刻不容緩!. 民生报. 1984-07-23 (中文(台湾)). 
  56. ^ 垃圾用地作物補償 週內開協調會解決. 联合报. 1984-07-24 (中文(台湾)). 
  57. ^ 垃圾不要擺在我家後院! 市府有無能力完善處理? 抽樣調查報告顯示受害居民失去信心. 联合报. 1984-07-18 (中文(台湾)). 
  58. ^ 議員促環保局採取緊急措施 防止垃圾山再度崩坍. 联合报. 1984-11-20 (中文(台湾)). 
  59. ^ 內湖垃圾場西北側 將設置汙水氧化塘. 联合报. 1984-09-01 (中文(台湾)). 
  60. ^ 現代文明的象徵與諷刺 新銳導演把垃圾山搬上銀幕. 联合报. 1985-03-18 (中文(台湾)). 
  61. ^ 秦鸿志. 胡養才接長環保局 首先叫垃圾山「好看」. 联合报. 1985-03-29 (中文(台湾)). 
  62. ^ 收購內湖垃圾山 已經有好的開始 財政局原則同意了. 联合报. 1985-07-05 (中文(台湾)). 
  63. ^ 內湖垃坡場 年底要關閉. 民生报. 1985-08-04 (中文(台湾)). 
  64. ^ 收購內湖垃圾場計畫案 獲議會審議通過 將依公告現值收購土地. 联合报. 1985-12-10 (中文(台湾)). 
  65. ^ 福德坑掩埋場 昨全面啟用 內湖垃圾山關閉 將改為遊樂場. 民生报. 1985-12-27 (中文(台湾)). 
  66. ^ 方俭. 把內湖垃圾山 變成一座公園 運動場 造林區 人工湖 都已規畫完成. 民生报. 1987-05-02 (中文(台湾)). 
  67. ^ 垃圾山開始善後 增闢卅口排氣井. 联合报. 1986-03-28 (中文(台湾)). 
  68. ^ 沈长禄. 趙少康離職 淡水河整治計畫不樂觀 衛生下水道工程進度落後 下游水質汙染轉趨嚴重. 联合报. 1992-12-27 (中文(台湾)). 
  69. ^ 黄汉华. 內湖垃圾山失火. 联合报. 1993-09-13 (中文(台湾)). 
  70. ^ 董智森. 內湖垃圾山汙染水源阻水流 市長視察要求善用預算規畫評估 將分十年清除 逐年向中央爭取補助. 联合报. 2001-11-11 (中文(台湾)). 
  71. ^ 董孟郎. 清除內湖垃圾山 明年發包. 中国时报. 2002-08-29 (中文(台湾)). 
  72. ^ 王圣藜. 綠色奇蹟! 8年作戰 清光垃圾 載土方的砂石車 可繞台灣一圈半 衣物沾臭難褪去. 联合晚报. 2015-06-05 (中文(台湾)). 
  73. ^ 蔡惠芳. 內湖垃圾山糾紛 環局賠地主1.05億. 中国时报. 2006-09-17 (中文(台湾)). 
  74. ^ 冯复华. 內湖垃圾山 5年後剷平 占用36年的河道 改為河岸休憩區 山坡變平地 將擴建南港軟體區. 联合报. 2006-10-24 (中文(台湾)). 
  75. ^ 刘于翔、谭宇哲. 開挖篩分 垃圾山變森林公園 整治毒瘤 雙北有一套. 中国时报. 2018-01-07 [2024-11-06] (中文(台湾)). 
  76. ^ 林佩怡. 清出古文物 內湖垃圾山挖到寶 移除工程意外找到錢幣、蔣公紀念酒等文物 經文史專家莊永明鑑定 將保存46件 於城市博物館展示. 中国时报. 2010-11-03 [2024-11-06] (中文(台湾)). 
  77. ^ 陈惠惠. 內湖垃圾山變公園 打造北市之肺 16公頃復育園區 將分階段種台灣原生植物 珍古德博士捐1600株樹苗 裝置藝術「願景相框」揭幕. 联合报. 2014-11-06 (中文(台湾)). 
  78. ^ 蔡惠芳. 長虹10億 再買黎智英土地 躍居內湖大地主 拿下安康段1,102坪地,預計將興建科技廠辦大樓. 工商时报. 2013-10-24 (中文(台湾)). 
  79. ^ 叶冠妤. 垃圾山變綠地 內湖復育園區開幕. 自由时报. 2015-06-06 [2024-11-06] (中文(台湾)). 
  80. ^ 黄建豪. 北市第二座狗公園完工 飼主興趣不大. 自由时报. 2017-05-07 [2024-11-06] (中文(台湾)). 
  81. ^ 锺泓良. 第二座寵物公園 北市潭美毛寶貝快樂公園今啟用. 自由时报. 2017-09-24 [2024-11-06] (中文(台湾)). 
  82. ^ 何玉华. 小檔案-動物之家落腳內湖. 自由时报. 2024-07-30 [2024-11-06]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