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随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随念巴利语Anussati梵语Anusmṛti),或单译为,佛教术语,为佛教的禅修法门,属于止禅。修行者将思惟固定在某个对象上,不漂荡,就称为念,是一种稳定、坚固的心理状态。合乎、以解脱为目标,忆念修行,叫正念。随时系念,忆持不忘,即是随念[1][2]

十念

[编辑]
  1. 念佛巴利语Buddhānussati梵语Buddhanusmrti藏语Sans rgyas rjes su dran pa),又叫佛随念,思惟佛陀的十种德号。
  2. 念法巴利语Dhammānussati梵语Dharmanusmrti藏语Chos rjes su dran pa),又叫法随念,思惟正法出世间正教,治烦恼病之妙药。
  3. 念僧巴利语Saṅghānussati梵语Sanghanusmrti藏语dge hdun rjes su dran pa),又叫僧随念,思惟僧伽为世间福田,威仪具足。
  4. 念戒巴利语Śīlānussati),又叫戒随念,思惟尸罗(戒律)有大势,能除世间
  5. 念施巴利语Cāgānussati),又叫念舍、施随念、舍随念,思惟布施功德,能除悭吝心。
  6. 念天巴利语Devatānussati),又叫天随念,思惟诸天多福,庄严快乐。
  7. 念死巴利语Maraṇānussati),又叫死随念,思惟众生皆有一,命如朝露,应勤加修行,脱离死苦。
  8. 念身巴利语Kāyagatāsati),又叫念身分、念身至、身分随念、身至随念,念自身的三十二身分(身体分支),思惟其不净、无常。
  9. 念出入息巴利语Ānāpānasati梵语Ānāpānasmṛti),又叫念数息、念安般、安那般那念、出入息随念,思惟自身呼吸之出、入。
  10. 念休息巴利语Upasamānussati),又叫念灭、念恬泊、念寂寂、寂止随念,思惟坐禅不起乱心五盖降伏的寂止功德,乃至于得沙门四果至入涅槃烦恼息灭的寂止功德。[3]

参见

[编辑]

参考注释

[编辑]
  1. ^ 《佛学大辞典》【六念】
  2. ^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九章·业处之概要》(菩提比丘英文编译):巴利文kammaṭṭhāna直译是“作业之地”或“工作之处”。这一词用以代表禅修之法,是禅修者培育特别成就的工作处。在佛教里有两大类禅法:止禅观禅。在这两者当中,观禅是佛教特有的禅法;修此禅法的目的即是要亲身体验佛陀所发现及所教的真谛。在非佛教的宗派里也有止禅。在止业处概要里有七组:一、十遍;二、十不净;三、十随念;四、四无量;五、一想;六、一分别;及七、四无色。在这七组里一共有四十种业处。于观业处,清净之概要有七:一、戒清净;二、心清净;三、见清净;四、度疑清净;五、道非道智见清净;六、行道智见清净;七、智见清净。
  3. ^ 《解脱道论》:“问云何念寂寂?……答:寂寂者,灭身心动乱,已伏断故,此谓寂寂。……云何修彼者?初坐禅人入寂寂坐,摄一切心不起乱心。……彼比丘入初禅,以寂寂,念诸盖灭……若入第四禅,念彼乐灭……若得须陀洹果,念见一处烦恼灭……若得阿罗汉果,念彼一切烦恼灭,若入泥洹,以寂寂,念一切皆灭。彼坐禅人,以此门、以此行,如是以功德念寂寂。彼心成信,以信自在,以念自在,心成不乱。”